網際網路大潮湧來的時候,一大波創業者雞血澎湃,舉目所見皆是「藍海」,於是閉上眼踩著腳蹬子就衝向了滔天巨浪裡。隨著中國作為世界製造業第一大國的地位逐漸鞏固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巨量的農村人口快速向城市轉移,其中絕大多數農民工進入了工廠或者在低端服務業和建築業立足。3億的藍領用戶不可謂不是「藍海」,而解決進城務工人員首要痛點的招聘服務,越來越受到網際網路人和投資圈的關注。
上海觀臻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接觸「一米工作」創業團隊,正是藍領在線招聘風起雲湧的時候。作為中國高科旗下的股權投資基金,觀臻在職業教育領域布局深遠。在認真分析了藍領行業,了解了多家藍領在線招聘創業公司以後,於2015年7月選擇向「一米工作」投資3000萬元人民幣。觀臻認為,這是因為一米工作團隊把握住了藍領在線招聘的脈搏。
據了解,目前多數藍領在線招聘初創公司舉步維艱,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創業者沒有認清藍領招聘其實不是一個統一市場,而是三個完全不同的領域。其中,製造業方面,除了用工量龐大,堪比前兩個行業外,製造業有自己的特色。
首先是集中,這包括地域集中:製造型企業主要分布在國內50個左右的一二線城市;行業集中:電子廠、機械廠、紡織廠三大塊;需求集中:60%以上的用戶分布在大中型製造企業,每家企業用工量動輒數萬。
其次是用工門檻低,製造業崗位職能完全標準化和機械化,對工人的技能和體力要求普遍很低(當然也不能否認技工的價值),兩個小時培訓即可上崗。再次,相比於建築業和服務業,製造外資企業較多,管理水平高,社保福利待遇等比較規範,是新生代農民工的首選行業。
藍領市場在用戶群體和招聘模式上差異巨大,招聘服務必須進一步細分。許多網際網路創業團隊進入這個市場後,盲目複製前程無憂模式,試圖同時覆蓋整個藍領市場,實則方向模糊,顧此失彼,而一米工作則認準了製造業普工招聘這個垂直領域。
農民工在線招聘的歷史並不比白領短,然而在中高端招聘向縱深領域擴展的的9月18日,當年網絡上湧現的「打工網」「民工網」多數已經名存實亡。許多人習慣性的將此歸因於農民工上網條件較差,這只是表面現象。
眾所周知的是,長期以來在城鄉結合部、廠區周邊存在大量的網吧,農民工使用手機上網也很常見,QQ等產品在這個群體中滲透率極高。農民工對網際網路的了解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差,網絡求職對上網技巧要求並不高,為什麼他們能夠上網聊天、打遊戲甚至購物、買火車票卻不去找工作?真正的障礙是傳統的在線招聘模式不符合B端,也就是企業的需求。
如前文所述,製造業用工規模大,員工流動性強,據統計,萬人體量的製造型企業,每日進出員工普遍在百人以上,製造業批量招聘產生的巨大工作量讓整個行業痛苦不堪。按照僱主拿到三份簡歷可以收穫一個入職用戶計算,大中型製造業招聘部門每天需要處理300乃至1000份的簡歷,這還不包括電話預約、現場面試、組織培訓、辦理手續、安排宿舍等工作量,很少有企業願意為此組織一個龐大的HR團隊。
用一個簡單的說法就是製造業需要的是「人」而不是「簡歷」。傳統在線招聘行業只能提供簡歷,無法向用工企業批量供給用戶,因此製造業寧可依賴陳舊的線下渠道,也不接受無法直接提供「人「的在線招聘網站。目前網絡上發現的製造業招聘信息多數是勞務公司和中介發布的,真實用工方游離於行業之外才是製造業在線招聘一直依賴停滯不前的最大原因。
「一米工作」的創始人薛靜豐先生在製造業人力資源服務領域耕耘多年,深刻地認識到了在線招聘在製造業水土不服的根源,因此「一米工作」一開始便定位自己為「專業優質的普工招聘平臺「,採用深度服務模式,直接向企業提供面試用戶。在線招聘常見的信息發布、面試邀約、人員組織等工作完全由平臺來承擔。
這樣的O2O模式貌似沉重,但是受到了用工企業的普遍歡迎,製造業企業集中、用工門檻低的特點也非常有利於「一米工作「以此模式快速擴張;深耕線下為「一米工作」帶來的另一個優勢是完全免費的標準化全流程服務使得一米工作的服務質量遠高於傳統的中介渠道,尤其是解決了進城務工人員「人生地不熟」的困境,在目標用戶群體中積累了強大的口碑效應。
據悉,傳統線下招聘渠道難以解決當前國內「用工荒」與「求職難」並存的現狀,製造業需要這樣一個更加接地氣的普工在線招聘平臺。在鞏固普工招聘領域的地位後,一米工作希望成為專業的人力資源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