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已年過七旬,康熙得知被抓冷汗直流,他嚇得連夜下令凌遲處死

2020-12-14 解讀有趣的歷史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皇帝再次來到南京明孝陵拜謁。完事後,康熙皇帝召諭天下,「訪察明室後裔,授以職銜,俾其世守祀事。古者夏殷之後,周封之於杞宋……爾等與九卿會議俱奏。」康熙意思是說,他要命人遍訪天下,尋找明朝皇室後人,授予官職,讓他們來守衛明孝陵。

康熙皇帝這樣說顯然是為了收買漢人人心,根本目的是為了斬草除根,他要將對大清的任何威脅消滅在萌芽當中。詔書很快傳遍天下,浙江餘姚地區有一個名叫王士元很激動。一天,王士元請朋友吃飯,酒後失言的他向老朋友透露了自己的真實身份,他就是崇禎皇帝五皇子朱慈煥。

一石激起千層浪,朱慈煥身份暴露後,康熙皇帝命人秘密搜捕。同時,浙江地區一生志在反清復明的念一和尚,聽到前朝皇子還在人世,便打著朱慈煥的旗號反清復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朱慈煥和兩個兒子在山東被抓獲,康熙皇帝得知後被冷汗直流,多年困擾他的一個人,終於被抓獲了。

朱慈煥東躲西藏一輩子,被捕時已經75歲高齡,半截身子已經在土裡了。朱慈煥本以為自己年近古稀,而康熙皇帝還多次拜謁明孝陵,對朱元璋也非常尊敬,自己即便透露了身份,也得到寬恕。

朱慈煥還是太天真了。刑部監獄裡,朱慈煥和主審官員有過一次對話。朱慈煥說:「吾數十年來改易姓名,冀避禍耳……吾今年七十五歲,血氣已衰,鬚髮皆白,乃不反於三晉變亂之時,而反於清寧無事之日乎?且所謂謀反者,必佔據城池,積草屯糧,招軍買馬,打造盔甲,吾曾有一於此乎?」

我已經75歲了,我哪有造反之心?朱慈煥和主審官的對話記錄被呈送康熙皇帝面前,康熙皇帝露出了他的獠牙,「朱三即王士元,其雖未備謀反之形,亦未必無謀反之心,著凌遲處死。伊子……俱著立斬。」就這樣,崇禎皇帝的皇子全部被滿清剷除,大明皇室血脈斷絕。

明眼人一看,康熙皇帝在明孝陵拜謁的一番說辭,擺明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好一招引蛇出洞。如果康熙皇帝直接把朱慈煥殺掉,可能說法又是另一回事。然而,康熙皇帝竟然將朱慈煥凌遲處死,要知道凌遲就是千刀萬剮,劊子手用鋒利小刀將犯人身上的肉一片片割掉。

朱慈煥被凌遲後,清軍來到他餘姚家中搜查。朱慈煥家中的一妻二子三女一媳聽說清軍來了,知道大事不好,除了一個兒子外,其餘六個人「皆投繯,六命俱盡」。

參考資料:《明史》

相關焦點

  • 此人已年過七旬,康熙得知被抓嚇得他下令連夜將凌遲處死
    ——阿倫·尼文斯(美)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967,閱讀約2分鐘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皇帝再次來到南京祭拜明孝陵。事後,康熙皇帝召天下,「訪明朝子孫,賜爵以觀天下祭祀。古夏陰後,周封於齊嵩……汝等奏九卿會。
  • 他年過70已拿不起飯碗,說明身世後卻嚇得康熙連夜將其處死
    1644年3月,闖王李自成突破北京城後,朱慈煥便趁亂逃出了都城,扮成乞丐一路乞討到一個姓王的鄉紳家裡。他年過70已拿不起飯碗,說明身世後卻嚇得康熙連夜將其處死但無奈,如果明朝不滅亡,或許他的前途將一片平坦,到封地就任藩王,然後安安樂樂的過完一生,但是朱慈煥卻偏偏生在了明朝末期,因此命運身世頗為坎坷。
  • 洪秀全兒子被抓,說出這句話嚇壞曾國藩,連夜將其凌遲處死!
    新的統治者一定會秋後算帳,當太平天國覆滅時,洪秀全兒子在說出這句話之後,嚇壞曾國藩,以至於曾國藩要連夜處死他!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於南京。6月6日,洪秀全16歲的長子洪天貴福在朝臣的擁戴下繼位,稱幼天王。當時天京城已被湘軍圍困,天京城內四面楚歌,人人自危。
  • 此人隱姓埋名數十年,75歲時不慎透露身份,嚇得康熙連忙將其凌遲,斷...
    在康熙一朝,一直比較尖銳的滿漢關係得到很大程度的緩解,這些歷史功績都是難以磨滅的。然而,即便賢明如康熙也有強硬殘酷的一面。向來成熟穩重的他,居然會被一個年逾七旬的老翁搞得心驚肉跳,甚至不惜將其凌遲處死,這句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事兒得從公元1699年說起。
  • 雍正:不管是誰,都不許殺此人!乾隆剛繼位,立馬將此人凌遲處死
    自從滿清入關開始,直到清朝滅亡,共有過10位皇帝,除了以「康乾盛世」留名於世的康熙和乾隆外,雍正也是一個比較著名的皇帝。雖然雍正僅在位13年,但他一直勤於政事,沒有到江南遊玩過,也沒有到承德避暑山莊修養,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放在了處理朝廷事務上。
  • 滿清一白髮老者自稱前朝遺孤,只因一件事被康熙下令連夜處死
    然而在幾十年後,一白髮蒼蒼的老人卻因為自己說出了自己前朝皇室的身份被康熙皇帝連夜處死。那麼,這個人到底是誰,能讓康熙皇帝如此痛下殺手?他又是為何要自己暴露身份呢?於是,他又開始了一個人的流浪,朱慈煥一路流浪,一路靠乞討為生。有一次,他到了一個姓王的鄉紳家裡,剛好這個姓王的人是前朝的老給事中,老給事中看他雖然是個乞丐,但是言行舉止中又似乎透露著一種高貴的氣息,便多問了幾句,這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面前這乞丐竟然是前朝皇室的後裔。
  • 他是康熙的姐夫,且平叛有功,為何最後卻被凌遲處死
    然而當「三藩之亂」結束後,康熙已經下詔,廢黜所有漢族王爺,同時規定,後世子孫不得再封漢族官員王爵。因此之後的漢臣,不管立下多大的功勞,都沒能再被封王。在被康熙廢黜的漢族王爺中,有一位是他的姐夫,且平叛有功,但最後此人卻被凌遲處死了。為何康熙會對自己姐夫如此狠心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位康熙的姐夫,耿精忠。
  • 他是康熙的姐夫,且平叛有功,為何最後卻被凌遲處死
    然而當「三藩之亂」結束後,康熙已經下詔,廢黜所有漢族王爺,同時規定,後世子孫不得再封漢族官員王爵。因此之後的漢臣,不管立下多大的功勞,都沒能再被封王。在被康熙廢黜的漢族王爺中,有一位是他的姐夫,且平叛有功,但最後此人卻被凌遲處死了。為何康熙會對自己姐夫如此狠心呢?
  • 富可敵國,權傾朝野的「立皇帝」劉瑾,為何被朱厚照下令凌遲處死
    ,所以他的權力與日俱升,後來更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被稱為「立皇帝」,那為什麼他後來會被朱厚照下令凌遲處死呢?當時朱厚照正受到以劉健為首的閣臣約束,聽到劉瑾所述之後,更加生氣,連夜下令逮捕了王嶽,將其送到南京服役。劉瑾經此一劫更加受到朱厚照的信任,不僅沒有受到懲罰,反而升了官,權力更勝往昔。
  • 三藩之一的耿精忠,明明投降了康熙,為什麼還是被凌遲處死了呢?
    1673年清政府正式下詔要撤三藩了,耿精忠跟隨吳三桂的腳步走上了造反的道路,他自稱總統兵馬大將軍,與吳三桂配合,掀起了轟轟烈烈的三藩之亂。起初,三藩之亂聲勢浩大,耿精忠也是春風得意,三路大軍浩浩蕩蕩向北進發,把康熙都嚇出了一身冷汗。不過沒多久,三藩的問題就暴露出來了,糧餉匱乏,互相猜忌,很快就喪失了民心,被康熙各個擊破了。
  • 安徽76歲老農種田為生,康熙知道後連夜將其處死,發生了什麼?
    今天要講一個和康熙皇帝有關的故事,有一個安徽的老農已經76歲了,平時也就靠種田為生,但是康熙知道這個人的存在之後,去連夜把他給處死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難道一個老者也會對他的統治產生威脅嗎?他下令在民間進行嚴格搜捕,一旦出現反清勢力或者是明朝皇族的血脈,一律格殺勿論。
  • 《康熙王朝》中,康熙為何要將歸順的陝甘提督王輔臣凌遲處死呢?
    在《康熙王朝》,為什麼要對王輔臣凌遲處死呢?首先需要說明一下,在真實的歷史中,陝甘提督王輔臣並不是被康熙帝凌遲處死的,而是為了不連累家人和部下,明智的選擇了自殺。而在《康熙王朝》中,康熙帝之所以處死王輔臣就是為了解恨,王輔臣該死。
  • 朱三太子晚年受審,康熙:你不是五歲就死了嗎?那就再凌遲一次
    引言一直以來,康熙都以仁愛治國,愛民如子,深受百姓愛戴。可在1708年的時候,康熙卻對一個連碗都拿不穩的75歲老翁痛下殺手,不由分說便將他凌遲處死,手段殘忍至極。這位老翁究竟犯了什麼錯?會讓康熙如此痛恨呢?
  • 雍正臨終前叮囑:絕不可殺此人!乾隆偏要反著來,登基後將他處死
    康熙雍正年間,「反清復明」的呼聲還是比較高的,讓清朝皇帝十分怨恨,要是知道有反清思想的人,勢必會將對方處死,不過雍正年間,有一位「反清」人物,雍正卻沒有動他,還留下遺詔:子孫萬不可殺此人!不過乾隆登基後並沒有聽雍正的遺詔,就將他凌遲處死了。
  • 慈禧下令處死的罪犯,50年代他的後人走進民政局,要求平反
    但在清朝末年,慈禧卻親自過問了一個罪犯的審判和定罪,此人最後被處死,也是慈禧親自下令。那麼,到底是什麼罪犯,能引起慈禧的關注呢?一是因為此人是慈禧親自下令處死,二是因為此人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被凌遲處死的罪犯。凌遲處死,俗稱千刀萬剮,是中國歷史上最殘酷的刑罰,不過到了清朝末年,這種酷刑已經很少使用,基本已經廢除,只是沒有正式宣告。但在清朝正式宣告廢除凌遲之前,慈禧太后卻親自下令,將康小八處以凌遲處死。康小八死後,清朝才正式宣布廢除了凌遲。
  • 雍正留下遺詔:子孫絕不可殺此人!乾隆卻公然違背旨意,將此人凌遲處死
    但是,乾隆剛坐上皇位,就公然違背父親的遺詔,果斷將該秀才凌遲處死,究竟是為何呢? 曾靜,出生於康熙18年,本來讀書也相當努力,想通過科舉考試混個一官半職,且不說光宗耀祖,至少後半生衣食無憂。
  • 雍正發誓不殺此人,乾隆違背父親旨意,繼位後立刻將此人凌遲處死
    據說當年唐太宗李世民當皇帝時,有一位湖南的官員來長安匯報工作,此人一心想要為家鄉做一件好事,於是就暗中觀察唐太宗每次出宮所走的路線。在得知唐太宗又要出宮之後,這位官員便提前在路上用蜂蜜寫了幾個大字:「澧州糧米可免」。 等到唐太宗路過這裡的時候,地上的蜂蜜招來了密密麻麻的螞蟻,唐太宗看見很是好奇,隨口念道:「澧州糧米可免」。
  • 史上第一位被「凌遲處死」的「皇帝」,被割了1516刀,此人是誰
    史上第一位被「凌遲處死」的「皇帝」,被割了1516刀,此人是誰 不知道大家在看影視劇的時候,有沒有經常聽說到一個刑法,那就是凌遲處死。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有這樣的誤解,認為這個刑罰是指延後處死,當初的時候小編也認為這個刑罰就如現在我國刑法中的死緩一樣。
  • 康熙王朝:靖南王耿精忠為何被康熙帝凌遲處死了?
    提到清朝的「靖南王」耿精忠,或許並沒有太多人了解,因為在大部分時候,他都是作為大名鼎鼎的「平西王」吳三桂的同夥而被提及的。清朝初年,他們二人,再加上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共同組成了「三藩」,也就是三位割據南方的漢族藩王。
  • 雍正留遺詔不得殺此人,乾隆一登基就將他凌遲,還說是為雍正著想
    雍正留下遺詔不殺此人,乾隆將他凌遲,還說為了雍正。古人有一句話叫"天子一朝臣",一旦皇帝換了,那麼整個朝廷的政策、人事幹部,基本上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即使繼承皇位的是先帝的兒子,那基本上也是無法避免的,比如雍正1735年去世,他立的皇太子弘曆就曾經登基。他立即違反了他最後的一條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