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上世紀解體,黑山為何2006年才獨立?

2020-12-14 地圖帝

眾所周知,南斯拉夫由六個加盟國組成,分別是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赫、馬其頓、黑山、塞爾維亞。九十年代,南斯拉夫解體,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赫、馬其頓獨立,各自過自己的小日子了。奇怪的是,黑山卻沒有跟風獨立,而是選擇和逆境中的塞爾維亞,組成新的南斯拉夫,也就是南聯盟。

黑山為何不在九十年代初獨立,反而在二十一世紀初選擇與塞爾維亞分家?黑山的這兩個選擇,其實都是根據黑山自己的利益做出的。

在南斯拉夫六個加盟國中,黑山是最弱小的,無論是面積、人口還是綜合實力。黑山位於南斯拉夫西南部,東北是塞爾維亞,,正南是阿爾巴尼亞,西北是波赫,西北角與克羅埃西亞有短暫的邊界線。隔著亞得裡亞海,黑山可以遙望義大利城市巴裡——1991年歐冠決賽舉辦地。巧合的是,這一屆的冠軍來自南斯拉夫塞爾維亞的貝爾格勒紅星隊。

黑山面積只有1.38萬平方公裡,人口更是少的「可憐」,現在的黑山人口也不過62萬。黑山也就兩個「像樣」的城市:人口17萬的首都波德戈裡察,以及人口近6萬的尼克希奇。

正因為黑山太小了,所以,南斯拉夫分家時,黑山自己該怎麼做了。分家後,南斯拉夫的主體塞爾維亞成為了內陸國,這對塞爾維亞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有意思的是,南斯拉夫的海岸線,僅克羅埃西亞一國就佔據了絕大多部分。塞爾維亞和克羅埃西亞早在二戰時就是死敵,分家後,兩國關係勢同水火。在波斯,克族與塞族也是死敵。這種情況下,克羅埃西亞是不可能給塞爾維亞半寸海岸線的。塞爾維亞能求的,只有黑山了。黑山在歷史上和塞爾維亞關係就不錯,而且和塞爾維亞人信奉的都是東正教。所以,南聯盟解體後,黑山選擇了站在塞爾維亞一邊,為塞爾維亞提供了難得的出海口。

黑山主要考慮自己太弱小,如果成為國家,在江湖上沒有個靠山是不行的。黑山北邊是克羅埃西亞,南邊是阿爾巴尼亞,哪個也不是省油的燈。這兩國如果欺負獨立後的黑山,黑山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黑山與塞爾維亞合併後,塞爾維亞為了出海口,也必須做黑山的後臺。

要說清楚的是,黑山只是與塞爾維亞以兩個平等主體的身份,組成新的南斯拉夫,而不是併入塞爾維亞。所以,在南聯盟內部,黑山雖小,卻與塞爾維亞地位平等。塞爾維亞是得罪不起黑山的,承諾絕不幹涉黑山的內部事務。黑山有了這個保障,才願意留在南聯盟,為塞爾維亞提供出海口。

但到了九十年代末,西方加大對南聯盟(實際上是針對塞爾維亞)的打擊。1999年,西方極為霸道地欺負塞爾維亞,讓黑山心中為之一寒。在西方的打擊下,塞爾維亞的經濟發展嚴重受阻。黑山想的是:西方今天能空襲塞爾維亞,明天會不會空襲黑山?塞爾維亞好歹也有8萬多平方公裡,上百個城鎮,承受空襲的能力相對較強。黑山就這幾個瓶瓶罐罐,夠西方炸幾天的?

圖-黑山傳統服飾

其實早在1997年,黑山就有了了脫離南聯盟的打算,1999年之後,這種想法更加強烈。塞爾維亞當然不願意黑山分家,為了拉攏黑山,在2003年,南聯盟連國名都改了。南聯盟改稱結構相對鬆散的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簡稱塞蒙。2006年世界盃,南聯盟就是以塞蒙的名義參賽的,結果三戰皆負,其中第二場0:6慘敗給阿根廷,19歲的梅西打進他的世界盃第一個進球。

但是,塞爾維亞對黑山做出巨大讓步,依然不能使黑山留在塞蒙,黑山還是想離開。原因有兩點:一、塞爾維亞的靠山俄羅斯自身難保,被北約步步緊逼而無還手之力。二、黑山獨立後,將堵死塞爾維亞以及俄羅斯在東南歐的出海口,黑山可以以此為投名狀,得到西方的好處。

圖-黑山海邊風景

2006年5月21日,黑山全國進行投票,結果55.5%的人支持獨立。反對獨立的,多數是塞族人。獨立後的黑山和塞爾維亞關係依然不錯,但畢竟要「向西看」,投入北約懷抱。而對大多數塞爾維亞人來說,北約這兩個字等同於魔鬼。1999年的那幕慘劇,塞爾維亞人永遠都不會忘記。

相關焦點

  • 黑山和塞爾維亞很長一段時間都在一起,為何黑山要獨立出去
    2006年5月21日,黑山舉行了獨立公投。支持獨立的比例達到了55.5%,黑山由此從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國家聯盟中獨立了出去,成為具有單獨主權的國家。那麼,黑山到底為什麼,偏偏要搞獨立呢?巴爾幹半島是一個著名的火藥桶,在歷史上一直戰亂不斷。15世紀,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幹半島上完成了徵服,統治了這裡近500年之久。一直到19世紀末期,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才正式獨立了出來。然而,黑山還沒有獨立多久,奧匈帝國又來挑起戰事。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聯合起來迎敵。不過,他們根本不是德國、保加利亞、奧匈帝國的對手。
  • 南斯拉夫解體出一國,存在14年後,再次解體成3國
    在世界歷史上,發生了很多國家解體的事件,如奧匈帝國解體,蘇聯解體,西印度洋聯邦解體等,都是一個國家分裂成好多個國家。
  • 黑山是如何脫離塞爾維亞獨立的?
    其中,南斯拉夫聯邦曾擁有6個成員國(塞爾維亞、黑山、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波赫和馬其頓)。1991年,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波赫和馬其頓四個國家先後宣布獨立。2006年,黑山進行獨立公投,獨立派以微弱的優勢勝出,黑山宣布獨立,塞蒙從此解體為兩個獨立的國家。
  • 黑山帶走海岸線,塞爾維亞都承認其獨立,為何不承認科索沃獨立
    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蘇聯的解體,曾經的「巴爾幹之虎」南斯拉夫,也沒能逃脫分裂的命運。昔日的加盟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赫、馬奇頓紛紛獨立,前南斯拉夫主體國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組成新的南斯拉夫聯盟。2006年,有著出海口的蒙特內哥羅共和國經過公投,以微弱的優勢也宣布獨立。此舉意味著,塞爾維亞將徹底失去出海口,可謂影響巨大。
  • 對日宣戰最長的國家,從1904年到2006年
    黑山,位於巴爾幹半島西南部,面積僅有1.38萬平方公裡,人口60餘萬,無論是規模還是人口數量可能還沒有我國一個縣城大,2006年全民公投而獨立,隨即宣布結束與日本102年的「戰爭」狀態。時間退回到102年前,正是1904年日俄戰爭期間,黑山跟隨俄國對日本宣戰,並派遣了一支300多人的軍隊參與了戰爭。
  • 讓塞爾維亞淪為內陸國,黑山是如何脫離塞爾維亞獨立的?
    20世紀90年代的蘇東劇變中,蘇聯、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聯邦經歷了解體潮。其中,南斯拉夫聯邦曾擁有6個成員國(塞爾維亞、黑山、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波赫和馬其頓)。1991年,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波赫和馬其頓四個國家先後宣布獨立。黑山並沒有跟隨這四國宣布獨立,反而跟塞爾維亞組成「新的南斯拉夫」,即「南斯拉夫聯盟」。但塞爾維亞與黑山的蜜月並沒有持續太久。
  • 南斯拉夫解體成六國,都過得好嗎?
        1991年,世界最大的事件是蘇聯解體成15國,其影響波及另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南斯拉夫,當時解體成5個國家:南聯盟(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赫、馬其頓。2003年南聯盟更名為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簡稱塞蒙。到2006年,黑山也獨立出去,南斯拉夫解體成6個國家。
  • 南斯拉夫是如何解體的?那些分解出去的國家如今怎樣了?
    南斯拉夫,歐洲領土上的一個小國家,這個國家建立於1929年至2003年這七十四年間,曾經是南歐巴爾幹半島上的一個強大國家,這個國家最初的名字是南斯拉夫王國,它的名字曾經多次修改,後來又修改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和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
  • 南斯拉夫是如何解體的?那些分解出去的國家如今怎樣了?
    南斯拉夫,歐洲領土上的一個小國家,這個國家建立於1929年至2003年這七十四年間,曾經是南歐巴爾幹半島上的一個強大國家,這個國家最初的名字是南斯拉夫王國,它的名字曾經多次修改,後來又修改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和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
  • 冷戰時期巴爾幹強國南斯拉夫,為何在歐美的肢解下走向四分五裂?
    南斯拉夫在上個世紀曾是巴爾幹半島上一個統一的區域強國,為了生存,南斯拉夫選擇了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既沒有加入以蘇聯為首的華約,也沒有倒向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但是,這個當時紅色陣營的第三強國最終卻未能擺脫國家分裂的命運,分裂成六個國家,還有一個獨立的科索沃未被國際社會承認。
  • 曾經風雲一時的南斯拉夫,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南斯拉夫在上個世紀曾是巴爾幹半島上一個統一的區域強國,為了生存,南斯拉夫選擇了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既沒有加入以蘇聯為首的華約,也沒有倒向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但是,這個當時紅色陣營的第三強國最終卻未能擺脫國家分裂的命運,分裂成六個國家,還有一個獨立的科索沃未被國際社會承認。
  • 塞爾維亞與黑山同民族同信仰,為何分成兩國?
    2006年,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聯邦正式解體,獨立後的塞爾維亞與黑山各自成立,宣告雙方已經攜手同行將近一個世紀的關係徹底終結。
  • 本世紀唯一解體的國家,直接一分為三
    【歷史】從近現代歷史來看,但凡是國家解體基本上都是在外力攻打的情況下被迫解體,如奧匈帝國,阿拉伯帝國,還有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等。而蘇聯解體成15國,開創了一個自主解體的先河,也就是內部紛爭解體,蘇聯解體後南斯拉夫解體,捷克斯洛伐克解體。但是你知道麼?
  • 南斯拉夫曾叱吒風雲,為何就風光幾十年,便解體了?
    南斯拉夫曾叱吒風雲,為何就風光幾十年,便解體了?南斯拉夫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它剛誕生的時候,便亮眼的活躍在世界舞臺上。可沒等人們回過神來,它又像流星一樣隕落了,南斯拉夫曾叱吒風雲,為何就風光幾十年,便解體了?
  • 黑山正式宣布獨立 南斯拉夫歷史徹底終結
    「在這條道路上,正如我們在歷史中那樣,塞爾維亞將永遠是最緊密的朋友,」塔迪奇說,「我希望,保留家庭、歷史、文化、經濟和政治關係,因為它們是我們兩國之間不可割裂的聯繫。」  歷史上,黑山曾是獨立王國。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黑山放棄獨立國家地位,加入南部斯拉夫一些民族共同組建的聯合王國。此後,黑山與塞爾維亞一直保持在一個國家的主體之下。
  • 如果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不解體,今天歐洲格局會怎麼樣?
    1945年,南斯拉夫從納粹德國的佔領中獲得解放,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63年改國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狄托任總統。聯邦由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波赫、馬其頓6個加盟共和國,以及伏伊伏丁那和科索沃2個自治省(隸屬塞爾維亞)組成。
  • 南斯拉夫為何曇花一現?
    在這種千載難逢的機緣之下,巴爾幹半島上的塞爾維亞人率先組成獨立的塞爾維亞王國,巴爾幹邁出了崛起的第一步。 從表面上看,南斯拉夫王國已經達到了巴爾幹半島歷史上的頂峰,不過內部的隱患卻從未消除。二戰爆發之後,納粹德國以罕見的凌厲攻勢侵入南斯拉夫,這個國家隨即被拆解。
  • 南斯拉夫解體已經30年,塞爾維亞的兄弟還有幾個呢?
    所以這在國家層面也是如此,在一起生活的國家,即便是各自獨立了,但是兄弟國家的情誼還是在的,這也是大多分裂的國家內部關係依舊親密的主要原因了。但是這個也有例外,最典型就是南斯拉夫,南斯拉夫解體已經30年,塞爾維亞的兄弟還有幾個 ?你可能想不到。南斯拉夫曾經是南部歐洲的一個強國,被稱為巴爾幹猛虎,國土面積超過26萬平方公裡,人口近三千萬。
  • 南斯拉夫為何不結盟也被打?狄托死後,南斯拉夫成為了一顆棋子!
    南斯拉夫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民族國家,它位處巴爾幹半島。巴爾幹半島作為「歐洲火藥桶」,歷史上長期分裂動蕩。直到一戰後,受帝國主義幹預,南斯拉夫迎來統一的時代。與中國一樣,南斯拉夫也奉行不結盟政策,這主要是由於狄托的個人威望。為了圍堵蘇聯,西方社會致力於瓦解社會主義陣營。1990年的東歐劇變給了蘇聯以沉重打擊,很快,蘇聯就走向四分五裂的困局。曾經是世界重要一極的蘇聯一分為十五個國家,這對於西方國家來說無異於除掉了心腹大患。但蘇聯雖然解體,俄羅斯卻成為他們新的對手。
  • 略論南斯拉夫的解體和戰亂
    9世紀起 , 開始形成塞爾維亞 、 杜克裡亞等國家 。 14世紀塞爾維亞曾是巴爾幹最強盛的國家 。 1389 年 , 土耳在科索沃之役 中戰勝塞族 , 佔領巴爾幹地區 , 統治長達近50 年 。 1878 年柏林會議承認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獨立 。 1882年和1910 年 , 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相繼分別成為王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