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九橫經》: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命未盡便橫死。一者為不應飯為飯。二者為不量飯。三者為不習飯飯。四者為不出生。五者為止熟。六者為不持戒。七者為近惡知識。八者為入裡不時不如法行。九者為可避不避。如是為九因緣。人命為橫盡。
(佛在舍衛國孤獨園說法。說有九種因緣,讓人們本來生命沒有到盡頭,就橫死。本來可以有7、80年壽命,結果還沒到,便身死。這個叫橫死。)
一不應飯者。名為不可意飯。亦為以飽腹不停調。
(不應飯者,就是指不該吃的。不該吃的包括不適合做食物的,有毒的,成癮的,傷害身體的。)
二不量飯者名為不知節度多飯過足。
(飲食無度,吃的太多。現代社會,各種常見病,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等和這個都有很大關係。糖多了、鹽多了、脂肪多了,不得病才怪。)
三不習飯者。名為不知時冬夏。為至他國郡。不知俗宜。不能消飯。食未習故。
(就是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地點吃的東西要注意。有時候南方吃的東西,北方吃不習慣。反之亦然。有的是有特殊的要求:比如以前某地的水一定要加點鹼、或者煮熟了喝,因為當地的人知道這裡的水生喝會得特殊的病。)
四不出生者。名為飯物未消。復上飯不服藥吐下不時消。
(上次吃的飯還沒消化呢。接著吃下頓。這樣特別容易導致胃腸出問題,痙攣、梗阻、甚至穿孔。)
五為止熟者。名為大便小便來時。不即時行噫吐啑下風來時制。
(忍大小便,這個好像不多見。但也有。尤其是一些特殊的職業、行業,有長時間工作的要求,一定要注意。儘可能的避免。)
六不持戒者。名為犯五戒。殺盜犯他人婦兩舌飲酒。亦有餘戒。以犯便入縣官。或弦死。或捶杖利刃所斫刺。或辜饑渴而終。或以得脫從怨家得手死。或驚怖念罪憂死。
(不持戒的人。比如殺人、偷盜、搶劫、強姦等等。犯了罪,被刑罰追責,或者被仇家追殺,導致的死亡。這個叫橫死。)
七為近惡知識者。名為惡知識。已作惡便反坐。何以故。坐不離惡知識故。不覺善惡。不計惡知識惡。態不思惡知識惡。
(親近惡知識。所謂惡知識常見的如傳銷、教唆殺人搶劫,小到一個錯誤的日常生活知識。都可能讓你斷命。惡知識做過的惡事,可能會反過來,應用在你的身上。殺人、詐騙、用在別人身上,也可能會用在你的身上。因為你總是和他接近,最終早晚對你下手。
你聽信了他的邪見,就無法分辨善惡,也無法了解他的所作所為是對是錯,所以就不知不覺導致了危險的結果。)
八為入裡不時者。名為冥行。亦裡有諍時行。亦裡有縣官長吏追捕不避。不如法行者。入裡妄入他家舍中。妄見不可見。妄聽不可聽。妄犯不可犯。妄說不可說。妄憂不可憂。妄索不可索。
(入裡,原意指從山林無人靜處,到有人群聚落的地方,是指進入城鎮聚落。我們普通人天天生活在這樣地方,所以隨時都算是「入裡」了。
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古時候夜行很危險,現代城市,夜行雖然好很多,但依然存在一定危險。如果這裡有戰爭、動亂、暴亂之類要躲避。
不如法行,不按照正當的方式。違反交通規則。這在現在非常常見。不管是行人、騎車、開車都一樣。這樣導致的多數都是橫死。一點點失誤、錯誤,導致一生的終結、一生的悲劇。這是非常不值當的。
隨便闖入他人家宅,好奇心太重打聽、窺見到不該聽的。或者妄說一些過分的話、違反一些本不該違反的常識、規則、慣例。擔憂本來不該擔憂的事情。妄圖索要本來不該索要事物。
這些事情都有可能導致橫死,哪怕不是橫死,也會導致一些不良後果,可能影響你的一生。可能原因很小,但是果報上就差那麼一點因緣,有了就變成了現實。)
九為可避不避者。名為當避弊象弊馬牛犇車蛇虺坑井水火拔刀醉人惡人。亦餘若干惡。
(本來可以躲避、可以避免、可以採取措施減少損害的,你如果非不去避。最後出現了惡果,你能怪誰。
這樣的情況類型很多。遇到坑躲著走,遇到江河不會遊泳千萬別下去玩,遇到危險切記保護自己的安全。不要妄想我念了佛菩薩名號,有護法神保佑,肯定沒事。你不管念什麼,迎著高鐵列車走,肯定死。高速路上逆行肯定死。那是找死和自殺。
普通人還好,有一部分學佛的人反而放鬆了警惕和謹慎,這樣的想法是要不得的。
不管你學佛也好、不學佛也罷。總要謹慎小心。這個世界是不安全的。危險隨時可能有的。安全第一,生命寶貴!)
如是為九因緣。輩人命未盡當坐是盡。慧人當識當避。是因緣以避。乃得兩福。一者得長壽。二者以長壽乃得聞道好語言亦能行。諸比丘歡喜受行。
(因為以上九種原因,人本來不該喪命的而喪命。所以有智慧的人要認識、要躲避。這樣才能長壽,有了壽命才能更好的學習智慧,修行佛法。)
(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