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天空之鏡」被罰12萬,蘇州定園被吊銷執照:別給景區抹黑了

2020-12-05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環球旅行,ID:Viphuanqi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提起「天空之境」這個詞,很多人會先想到玻利維亞的烏尤尼鹽沼。

因為它能像鏡子一樣倒映出萬物,仿佛讓人置身在虛擬世界裡,沒有盡頭...

所以這裡也成了很多人夢想中的地方。

而中國的茶卡鹽湖因為景色與烏尤尼鹽沼相似,所以被大家稱為「中國的天空之鏡」

近年來,隨著旅遊業的繁華,茶卡鹽湖成為著名的網紅景點,每年都吸引大量遊客前來觀光拍攝。

很多景區看到了茶卡鹽湖的良好效益,於是全國各地東施效顰般的冒出許多山寨版的「天空之鏡」

其中臨武滴水源「天空之鏡」就是其中一個。

此前,該「天空之鏡」在宣傳推廣時,號稱耗費巨資打造!

事實上呢?

就是收集了幾張他人「天空之鏡」的美照,再加上一些文字的渲染,看似頗具吸引力。

因為選的圖片好,所以在廣告推文發布後,當地市民紛紛前來觀光拍攝。

然而,很多人到了現場才發現現實和廣告的差距太過懸殊,實際就是一個約8平方米的鏡面,施工花費僅1.5萬元,此舉引發市民諸多吐槽。

其實早在幾個月之前,很多地方都出現了「虛假天空之境」。

打開一個景區的宣傳網站,人清一色的站在「玻璃」上,天地的界限不再分明,仿佛置身夢境...

似乎,只要是個景區,你若是沒有「天空之鏡」這個景點,你就是不合格的。

但是等你到了之後,你會發現,根本沒有什麼漫步雲端的體驗,只有一面踩滿腳印的鏡子,人聲嘈雜。

▼宣傳的「天空之境」

真可謂是「不去會後悔,去了更後悔的人間陷阱」

其實若你提前仔細觀察的話,你會發現這些景區用的照片幾乎都是一樣的。

說白了,這就是景區的一種營銷手段。

用這個免費的項目吸引遊客買景區的門票來賺錢,項目方和景區分成。

至於能否拍出宣傳圖的效果,要看拍攝和修圖的技術。

「有的人帶著專業的攝像團隊來,也能拍出圖片的效果,所以也不能說是完全的虛假宣傳。」

但遊客裡會專業攝影的才有幾個人啊,出來玩會帶著專業團隊的又有幾個人啊?

可以用屈指可數來形容,所以這就是景區在給遊客玩擦邊球。

遊客都不是傻子,被這麼糊弄,誰心裡都不會好受。

這不沒多久涉嫌景區「虛假宣傳」的話題持續在網上發酵,立刻引發了不少網友的不滿。

雖然事後景區也道歉稱:由於圖片渲染過度加上管理混亂,對廣大遊客造成了極為不好的體驗。

但大家好像並不買單,畢竟口碑這東西一旦被砸壞了,就難以彌補。

其實近年來,類似這樣的事情並不少見,國內外很多景區為了吸引顧客多少都會採用這樣的手段。

這樣做也許前期會為你帶來不少的遊客,但這樣的「繁榮」是虛假的,大家來過一次就不會再來了...

慢慢的,這裡只會被人逐漸遺忘。

其中最著名的應該就是峇里島的「天空之門」了。

喜歡旅遊的你一定在網上看過這樣的照片:

沒錯這就是去峇里島必須要打卡的景點之一:天空之門。

它登上過美國的《國家地理雜誌》,還當選了「一生中必去的50個地方」,所以每年慕名而來的人不計其數。

你在網上隨便搜一搜關於它的照片都是「高大上」的。

巨大的石門巍峨無比!站在這裡能眺望群山,能與夕陽共舞,似乎這就是通往天堂的大門。

但事實上呢?

「天空之門」並沒有照片裡那麼「高大上」。

它也叫善惡之門,其實就是一個寺廟群。而且這裡離峇里島其他景點都不近,所以如果你要來這裡,還需要起個大早。

但是隨著這個地方遊人越來越多之後,現在拍照有了時間限制,最多只能拍照1分鐘。

對了進去之後還不能開始拍照,大約要排上2、3個小時的隊才能輪到你。

真的是拍照1分鐘,排隊3小時。

有人會好奇,網上那些「神仙」照片是怎麼拍出來的?

那是運氣好,碰到好天氣,能看到雲海或者是阿貢火山的幾朵雲...

類似的還有峇里島的網紅大鞦韆

這可曾是風靡一時的網紅打卡地啊,這被很多人譽為去峇里島哪怕不去海邊也要去的地方!

坐在鞦韆上,穿上漂亮的長裙,周圍被群山樹林環繞,就像是森林中的精靈。

還有網紅的「鳥巢」

跟網紅大鞦韆幾乎齊名的打卡聖地。

坐在裡面就如同親臨大自然,讓人有一種返璞歸真的感覺。

但現實呢?

鞦韆不在懸崖上,鳥巢也不在森林裡...它們都是搭建的「人工景點」。

而且距離不超過100米...

說白了,這就跟公園10塊錢一張的遊客照一樣。

交錢拍照,時間一到,換下一個人,純粹的流水線操作。

運氣好的遇到一個拍照技術不錯的攝影師,能出大片,運氣不好的,就靠自己後期修圖吧。

所以很多人也把這些景點稱為「一次性」景點,意思就是來過一次就行了,也就沒有什麼必要來第二次。

雖然是一句調侃的話,但是也能看出遊客的態度,這樣長此以往下去,對景區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前些年鬧得沸沸揚揚的蘇州定園事件。

蘇州園林甲天下,很多人去蘇州都是衝著園林去的。

變化莫測的奇山怪水,一步一景的亭臺樓閣,巧奪天工的設計都讓人流連忘返。

但也有無良的商家借著「蘇州園林」的名氣,賺起了黑心錢。

定園這名字一聽,很多人都覺得它就是「蘇州園林」之一。

但其實,它是一個私人園林。

2003年,為大力發展地區旅遊業,定園重新修建了劉伯溫墓等建築。

又因為它距離虎丘只有幾百米,所以這個園子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成為不法之徒組織非法「一日遊」的工具。

後來由於管理混亂,內部充滿了陷阱消費,被遊客大量投訴,2016年被蘇州市政府取消了3A景區資格。

被取消3A景區資格後,依舊有很多旅行團吹噓:這裡是劉伯溫的私宅,園中還遺留著他的墓冢,這是蘇州園林裡唯一一座「園中墓」。

但實際上,園中很多景致都是後期建的。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上當受騙,2019年1月,蘇州定園景區被吊銷了營業執照。

這也是我國首個因虛假宣傳被吊銷營業執照的旅遊景點。

其實不管是虛假的「天空之境」也好,蘇州「定園」也罷,它們都不是個例。

近年來有關於旅遊投訴的案例越來越多,遊客與景區的關係也似乎發生了改變。

遊客前往景區不再只是單純的「遊覽」,還要應付各種的「旅遊騙局」。

其實景區有一些營利性的活動可以理解,但是景區還是要以遊覽為主,這個主次順序不能錯了。

與其費盡心思的搞些虛假內容,倒不如把精力都用在如何提高景區的服務上,眼光放長遠些,不要為了蠅頭小利拉遠了與客人的關係。

「越是不擇手段掙錢,越是難以長久地掙錢。」希望所有商家都明白這個道理。

環球旅行(ID:Viphuanqiu),每天分享原創旅行攻略、沿途風景、人物故事,在路上遇見更好的自己,再忙也別忘記陪身邊的人一起去旅行。

相關焦點

  • 蘇州定園被吊銷營業執照具有警示意義
    蘇州定園被吊銷營業執照!據《蘇州日報》報導,蘇州市姑蘇區執法部門對涉嫌非法「一日遊」企業的處罰結果出爐:吊銷定園旅遊服務有限公司營業執照,對蘇州山塘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蘇州水上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蘇州市盤門風景名勝區管理處等企業,擬作出責令整改並分別處以60萬元到30萬元不等的行政處罰。業內人士稱,旅遊景點因虛假宣傳被吊銷營業執照,尚屬國內首例。
  • 天空之鏡虛假廣告被罰12萬,虛假宣傳如何處罰
    5月,網友吐槽湖南臨武滴水源景區「天空之鏡」景點的實景和宣傳照反差太大。近日,湖南省市場監管局公布一批典型虛假違法廣告案件,那麼「天空之鏡」虛假廣告被罰12萬,虛假宣傳是如何處罰的?▌一、天空之鏡虛假廣告被罰12萬,虛假宣傳如何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0條規定,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對其商品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或者通過組織虛假交易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的,由監督檢查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
  • 才建15年卻說是明初建築,蘇州定園虛假宣傳被吊銷營業執照
    才建15年卻說是明初建築,蘇州定園虛假宣傳被吊銷營業執照 澎湃新聞記者 陶寧寧 2019-01-16 21:12 來源
  • 網紅景點「天空之鏡」,被罰12萬!
    網紅景點「天空之鏡」,被罰12萬!這一處罰結果,為湖南郴州臨武縣滴水源景區內的「天空之鏡」項目虛假誇大宣傳事件劃上句號,也引來遊客對眾多網紅景點是否有虛假宣傳的討論。
  • 湖南」天空之鏡「被罰12萬:使用網圖虛構旅遊效果...
    湖南」天空之鏡「被罰12萬:使用網圖虛構旅遊效果,實際情況卻是這樣...湖南「天空之鏡」因虛假廣告被罰12萬據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10月9日通報顯示,當事人在臨武滴水源景區「天空之鏡」景點網絡宣傳推廣中使用與實景不相符的他人網絡效果圖片和文字用語,虛構接受旅遊服務的效果,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第四項規定。
  • 別讓「天空之鏡」成了「天坑之境」
    最近,湖南郴州滴水源景區的一個名為「天空之鏡」的網紅景點,就引發了遊客的強烈吐槽,質疑該景點的宣傳圖片與實景差距過於巨大。該景區微信公眾號發布的內容稱,其「天空之鏡」是景區斥巨資打造,為國內首創;宣傳圖片更是美不勝收,仿若仙境。而網友拍攝的視頻則顯示,該景點只是在水上鋪了幾塊玻璃,不僅沒有反射人影的清晰效果,甚至還布滿了腳印。
  • 網友吐槽湖南天空之鏡景點 旅遊版賣家秀VS買家秀差距也忒大了
    網友吐槽湖南天空之鏡景點 旅遊版賣家秀VS買家秀差距也忒大了時間:2020-05-26 12:40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友吐槽湖南天空之鏡景點 旅遊版賣家秀VS買家秀差距也忒大了 近日,在湖南臨武滴水源,有網友吐槽,該景區的特色景點天空之鏡,實際觀感與宣傳照的效果
  • 樊成:別讓「天空之鏡」成了「天坑之境」
    作者:樊成  最近,國內疫情防控形式有所緩解,不少地方的旅遊景區也陸續復工。為彌補前期的虧空,很多景區難免有些心急,也就做出了一些不那麼合適的事情。  最近,湖南郴州滴水源景區的一個名為「天空之鏡」的網紅景點,就引發了遊客的強烈吐槽,質疑該景點的宣傳圖片與實景差距過於巨大。
  • 因虛假廣告天空之鏡被罰12萬 景點:遊客拍照技術不佳
    因虛假廣告天空之鏡被罰12萬 景點:遊客拍照技術不佳時間:2020-10-18 21:3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因虛假廣告天空之鏡被罰12萬 景點:遊客拍照技術不佳 打卡網紅飯店,網紅酒店,而外出旅遊就喜歡打卡網紅景點。
  • 差距太大,湖南天空之鏡疑似虛假宣傳!景區辯解:攝影師拍得好
    近日,在湖南臨武滴水源,有網友吐槽,該景區的特色景點"天空之鏡",實際觀感與宣傳照的效果,反差實在太大了,有一種受到欺騙的感覺。據悉,疫情緩和期間,為了吸引更多遊客來到景區,彌補門票損失,臨武滴水源景區的微信公眾號,專門介紹稱,景區內新增了"天空之鏡"項目,並且是斥巨資打造的,甚至標榜了"國內首創"的字眼。
  • 因虛假廣告天空之鏡被罰12萬:網紅景點使用非實景網絡效果圖
    因虛假廣告天空之鏡被罰12萬:網紅景點使用非實景網絡效果圖 【因虛假廣告天空之鏡被罰12萬】10 月 5 月,有網友吐槽湖南臨武滴水源景區「天空之鏡」景點的實景和宣傳照反差太大
  • 湖南「天空之鏡」被罰12萬:使用網圖虛構旅遊效果
    湖南「天空之鏡」因虛假廣告被罰12萬據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10月9日通報顯示,當事人在臨武滴水源景區「天空之鏡」景點網絡宣傳推廣中使用與實景不相符的他人網絡效果圖片和文字用語,虛構接受旅遊服務的效果,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第四項規定。
  • 天空之鏡因虛假廣告被罰12萬 現已完成整改
    天空之鏡因虛假廣告被罰12萬 現已完成整改  Winnie Lee • 2020-10-18 11:17:58 來源:前瞻網
  • 還記得弄虛作假的「天空之鏡」嗎?又一景區被罰了!
    其中第五個案例重慶狂歡樂園旅遊有限公司違法廣告案,針對重慶「巴南天空之鏡」的虛假宣傳作出處罰,罰款50000元。又一騙人的「天空之鏡」被罰根據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消息,當事人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旅遊廣告,廣告中含有「巴南天空之鏡+玻璃漂流送票啦」等文字信息和「天空之鏡」實景圖片。
  • 湖南郴州景點「天空之鏡」賣家秀翻車 因虛假宣傳被罰12萬
    其中,湖南省郴州市網紅景點「天空之鏡」因發布虛假廣告,其運營公司郴州舜溪谷生態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被罰款人民幣12萬元。據湖南省市場監管局官網通報,舜溪谷生態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在郴州臨武滴水源景區「天空之鏡」景點網絡宣傳推廣中,使用與實景不相符的網絡效果圖片和文字用語,虛構接受旅遊服務的效果,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第四項規定。
  • 郴州天空之鏡翻車了,被罰款12萬,宣傳與實物落差太大了
    導讀:郴州天空之鏡翻車了,被罰款12萬,宣傳與實物落差太大了帶你日行三千裡,吃貨相見泯恩仇,RR帶你看世界,大家好,我就是那個靠臉吃飯的小R。很多景區也為了蹭一波熱度,也紛紛製造出了屬於自己的天空之境,天空之鏡多了就有優劣的區別,也真的是良莠不齊,就像是那些玻璃棧道一樣,也有一些出了問題,比如最近湖南的一處天空之鏡翻車了,被罰款了12萬元,這可是出現了大問題,大紕漏,才會出現這麼巨額的罰款。
  • 湖南「天空之鏡」因虛假廣告被罰12萬,使用網圖虛構旅遊效果
    有網友吐槽:湖南臨武滴水源景區的「天空之鏡」實景與宣傳片反差太大據爆料網友介紹,現場就是一塊落地鏡子擺在腳底下,這就是傳說中的「天空之境」。遠景來看,還沒一米高的臺子就是天空之鏡視頻網上曝光後,迅速刷爆網絡。湖南舜源生態旅遊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人員回覆說道:宣傳圖片是專業人士拍攝,因為遊客不專業拍不出這個效果。
  • 「網紅景點」被罰 景區發展還需修煉「內功」
    案件涉及的郴州市臨武縣滴水源景區「天空之鏡」景點,此前曾引發眾多網友熱議。  根據通報,這個景點在網絡宣傳推廣中使用與實景不相符的他人網絡效果圖片和文字用語,虛構接受旅遊服務的效果,違反了廣告法的有關規定。  早在5月份,滴水源景區「天空之鏡」景點的實拍視頻便上了熱搜。
  • 網友吐槽湖南天空之鏡景點,旅遊現象為何頻上熱搜?
    5月25日,有網友吐槽湖南臨武滴水源景區「天空之鏡」景點的實景和宣傳照反差太大。據景區微信公眾號,「天空之鏡」是景區斥巨資打造,為國內首創。而網友拍攝的視頻則顯示,「天空之鏡」上布滿腳印,步道兩側只纏著幾道布條作為圍擋,引發輿論熱議。
  • 擺個鏡子自稱「天空之鏡」?景區被罰12萬,消費者不是「人傻錢多」
    官宣片中的「天空之鏡」美輪美奐,現場看卻是一面大鏡沾滿腳印。近日,因宣傳內容名不副實,一度招致口誅筆伐的某景區收到12萬元罰單,並被責令停止發布虛假廣告,在相應範圍內消除影響。茶卡鹽湖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趙玉和攝擺個鏡子就自稱「天空之鏡」,如此「照騙」讓人哭笑不得。事實上,「天空之鏡」的概念出於自然景點,茶卡鹽湖憑藉澄澈空明的如畫美景獲得這一美譽,人氣飆升成為網紅「打卡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