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舒婷:後悔當年沒在南京買房子

2020-11-24 人民網

原標題:舒婷:後悔當年沒在南京買房子

  舒婷

  昨天,首屆中國江蘇·揚子江作家周活動走進南京圖書館,詩人舒婷也來到了南京,主辦方在南京圖書館舉辦了舒婷詩歌朗誦分享會。昨天也是母親節,年輕讀者向這位以詩歌滋養人們心靈的母親獻上了鮮花。看著座無虛席的會場,不少讀者席地而坐,更有許多白髮蒼蒼的老讀者,以及年僅9歲的盲童小讀者,舒婷感動得忍不住淚水奪眶而出。她感慨說,如果再讓她選擇在哪裡生活,她一定會選擇南京這座城市。

  揚子晚報記者 蔡震 文/攝

  如果再選擇一次,想住南京

  昨天南京圖書館報告廳擠滿了讀者,在輕柔的背景音樂下,喇叭裡播放著舒婷的詩歌,大家期盼著詩人的到來,可是舒婷遲到了5分鐘。當她出現在舞臺時,面對在場讀者,她笑了,「我真的很羨慕你們,其他城市的新圖書館都建在城外,而南京這麼高大上的新館就建在市中心。」原來,因為新街口堵車,她才晚來了幾分鐘。

  主持人遵照舒婷要求,此次分享會不發表演講,於是《揚子江詩刊》副主編、詩人胡弦開始轉移話題,介紹說,他年輕時是讀舒婷的詩愛上了詩歌,在他看來,舒婷的詩歌有著重新啟蒙的作用,在新詩百年評選新詩19首時,舒婷有三首詩歌入選,最後只好忍痛選了一首。這時舒婷揮手打岔說,「我話還沒說完呢!」提起南京,舒婷滿滿的回憶,「我幾乎每年都會來一次南京,遊覽中山陵和玄武湖,看著南京人從容的生活姿態,臉上的笑容,我感到很舒服。」她詼諧說,後悔當年沒有在南京買房子,「當年我如果砸鍋賣鐵,在南京買房,我就和南京人一樣了。」她說南京無疑是她第二個選擇居住的城市。

  兒子時常提醒舒婷不要再寫詩了

  舒婷從小隨母親在外婆家長大,她看著現場許多白髮老人站在後面,於是提醒年輕讀者讓位給白髮老人,年輕人可以坐在兩邊走廊階梯上。舒婷望著這些白髮老讀者說,「我如果不染髮,也和你們一樣。」她又低頭對坐在地上的年輕讀者說,「你們讓我想起自己的青春歲月,年輕真好。」

  一位年輕女讀者告訴舒婷,自己的媽媽是一位語文老師,有課不能來,特地讓女兒來替她向舒婷問好。一位男青年提出很想聆聽舒婷朗誦自己的詩歌作品。舒婷回答說,自己的福建口音太重,不適合朗誦,她比喻說:「就像撲克牌一樣,那張底牌最好不要輕易亮出來。」

  問她現在是否還寫詩,舒婷說兒子時常提醒她,別再寫詩了,現在寫詩的人太多,給年輕人留點版面吧。舒婷說她散文創作一直沒有斷過,最近剛剛出版了一本散文遊記。舒婷補充強調,「不喜歡詩歌不要強求,寫詩要有天分,語言先天感覺好加上後天努力。」

  年輕女孩困惑「橡樹」在哪

  作為上世紀八十年代朦朧詩派代表詩人,舒婷和顧城的名字一直捆綁一起,被譽為北有顧城,南有舒婷。有讀者提問怎樣理解朦朧詩的概念,舒婷表示,當年她和顧城,以及北島都不習慣這頂「帽子」,「但是,這是時代的產物,即使我的詩不朦朧,我也欣然接受。有這樣一個符號,就會自然想起那個年代的詩歌。」

  一位年輕女讀者很喜歡舒婷的那首流傳最廣的《致橡樹》,可是令她困惑的是,眼下很難再找到「橡樹」了,很多年輕人對愛情開始產生懷疑。舒婷聽了也笑了,稱橡樹也困惑找不到木棉,她說:「愛情的看法會隨著年齡而改變,我那時也很年輕,理想主義是當時的基調,等你到了中年,讀讀《神女峰》,也許就有答案了。」

  關於這個問題要想回答透徹,舒婷說她專門寫過一篇文章《都是木棉惹的禍》。說起橡樹,主持人胡弦指著臺下說,「我解密一下,『橡樹』在這。」只見前排一位老先生起身給大家鞠躬。原來他是舒婷的丈夫,一直靜坐在臺下傾聽。

  盲童雅沁的詩朗誦催人淚下

  談到詩歌對當下生活的影響,舒婷感慨說,「如今進入多元化時代,人們坐在電視機前,手裡拿著的是遙控器,很少有人把詩刊擺在手邊了。詩人擁有廣大讀者群的可能性不大了,但眼下每個詩人會有自己的讀者。改變是正常的,不管怎樣變,詩歌不會因為你做還是不做而消失。」

  胡弦補充說,日前熱播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裡詩人鄭西坡寫的詩歌,是江蘇詩人丁可的作品,正是胡弦編發的,周梅森在《揚子江詩刊》看到這組詩歌后,寫進了劇本。

  現場江蘇電視臺城市頻道主播楊威攙扶著一位小女孩上場,她名叫雅沁,今年9歲,是一位盲童,楊威介紹,雅沁4歲前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後來因疾病失去了光明。小姑娘連夜將舒婷的詩《礁石與燈》用針扎出盲文,她們合作朗誦,現場讀者無不淚流滿面。舒婷也擦拭著淚花,走上臺向雅沁擁抱,並贈送她籤名詩集。雅沁說她最喜歡藍色,因為她愛大海,舒婷從大海邊來,她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去舒婷的家鄉廈門看大海。

(責編:伍振國、孫紅麗)

相關焦點

  • 詩人舒婷:曾被以為叫"書亭" 被誤認是賣書報的
    而舒婷的母親亦出身名門,受過西洋教育,是一位時代新女性。舒婷成長在一個典型的東西方文化合璧的家庭裡。受父母影響,舒婷從小愛讀書且愛讀「閒書」。上初中時,母親曾請人為她開列一個課外閱讀書目。對此,舒婷不無驕傲地說,「當時,我把書目上看過的書一一划掉;結果,那麼長的書單上沒剩幾部。」由於她大量的閱讀,導致高度近視。舒婷說,自己的文學基因來自家族的文化傳承和濃厚的文化氛圍。
  • 舒婷的《致橡樹》,是寫給已婚男詩人的嗎?
    這位暱稱為「阿塵」的答主 給出的冷知識,居然是說舒婷的《致橡樹》其實是寫給一個有家室的男詩人的,並且他們二人情投意合、相見恨晚,舒婷後來還因為這位男詩人的去世而封筆了。這個「冷知識」可真夠冷的,因為這沒多少人知道,拋出來之後,又令人心涼。《致橡樹》應該是舒婷最出名的詩歌,流傳廣泛,許多讀者都很喜歡這首詩,為其中表達出來的愛情觀而感動。
  • 有一種後悔,叫做當年沒在北海買房!
    現在不僅房價漲得離譜,當年的全款變成如今的首付,而且買房資格受限。所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懂得等待時機,並且抓住機遇,才是對的,買房要趁早。關於房子跟房價的問題,是城市人永恆的話題。沒買房的原因各不相同,沒買房的結果都是一樣生活窘迫。
  • 舒婷寫給顧城詩歌《童話詩人》賞析
    和顧城關係始終要好的,要數詩人舒婷了。顧城叫舒婷為「乾姐姐」,舒婷也將顧城當親弟弟般看待,縱然在顧城弒妻這件事上,平心而論,從舒婷的回憶文章裡,依然可以看到對顧城的維護、偏袒。《童話詩人》是舒婷寫給顧城的詩歌,從中可以看出舒婷對詩人顧城的欣賞。舒婷稱顧城為「童話詩人」,這一稱呼似乎得到大眾的認可,於是,「童話詩人」成為顧城純潔的冠冕。
  • 聚焦文學·中國當代女詩人——舒婷
    人物簡介·舒婷 舒婷原名龔佩瑜,1952年出生,祖籍福建泉州。當代女詩人,朦朧詩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著有詩集《童年絮味》《雙桅船》、《會唱歌的鳶尾花》、《始祖鳥》,散文集《心煙》、《秋天的情緒》、《硬骨凌霄》、《露珠裡的「詩想」》、《舒婷文集》(3卷)、《真水無香》等。舒婷擅長於自我情感律動的內省、在把捉複雜細緻的情感體驗方面特別表現出女性獨有的敏感。情感的複雜、豐富性常常通過假設、讓步等特殊句式表現得曲折盡致。
  • 朦朧派詩人舒婷的《四月的黃昏》
    徐志摩,冰心,戴望舒,李金髮,朱湘一代以下,能夠稱得上詩人的,只有朦朧詩一干人馬,北島,顧城,舒婷,江河等。成就了他們的,就是他們詛咒的到廣闊的世界那盤事。他們不再活躍,詩壇就成了泡菜罈。就我淺目所知,餘秀華是唯一具有詩才的人。
  • 詩人舒婷一生獲獎無數,卻因這首詩被批,哭訴:女人寫詩太難了
    這一天,31歲的著名女作家舒婷出席了全國詩歌評獎大會並走上講臺。她在公開場合還沒說完話。女人哭著說:「女人寫詩怎麼那麼難呢?在情感壓抑的年代,舒婷是當代詩歌界最著名的女詩人之一,她的代表作《橡樹》,呼喚著一種對愛情的全新的理解和渴望。這些詩篇,可以說影響了當時的許多青年一代,如今也被選入中學語文人教版教材。
  • 著名詩人洪燭去世享年53歲,曾來渝留詩《巴山夜雨:從李商隱到舒婷》
    3月20日深夜,著名詩人洪燭去世的消息被得到證實,不少文化界人士在朋友圈默默轉發悼念,寄託哀思。據了解,洪燭是在3月18日於南京去世的,他的家人於20日才將消息對其生前好友告知。洪燭原名王軍,1967年生於南京,因文採出眾,1985年免試保送武漢大學,畢業後進京,曾任中國文聯出版社文學編輯室主任,著有詩集《南方音樂》《你是一張舊照片》等,代表作有長詩《母親》《屈原》《李白》《成吉思汗》《白蛇傳》等。
  • 朦朧詩女詩人舒婷自嘲過時:在鼓浪嶼詩意地棲居,喜歡寫散文
    來源:朱邦凌你還記得朦朧詩代表詩人舒婷嗎?即使你不知道舒婷,也大概讀過《致橡樹》、《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舒婷是中國當代女詩人,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舒婷曾獲首屆中國新詩優秀詩集獎、中華文學基金會「莊重文文學獎」,新時期首屆女性文學獎等數十個獎項。
  • 舒婷:從教科書上走下來
    憶往昔 女工成詩人 舒婷不能不提到過去。她提到,《致橡樹》最初在《今天》發表時,本想用筆名「石蕊」,但被北島一票否決,因為北島自己起的筆名是「石默」,大約覺得過為貼近了。而在這之前,舒婷把自己的詩抄在本子上,同事覺得很好,問這是誰的詩,她胡謅說:這是外國詩。當時的社會環境也不支持大家寫朦朧詩,豈止是不支持,甚至還冒有生命危險。
  • 千萬別買這些地段的房子,買了就後悔!
    對普通人而言買房子是一生中少有的幾件大事之一,因此對買房子時如何挑選房子格外慎重。有些朋友買了房子後一直住得舒舒服服,也有些朋友買來後住進去就後悔了。當然買了房子後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戶型不喜歡、樓層不好、地段不佳、小區環境太差等等。
  • 舒婷(1952-)
    □胡亮  從某種意義上講,舒婷是位具有復調特徵的詩人——換句話說,她有很多張面孔。  舒婷設計了理想化的兩性關係,「仿佛永遠分離/卻又終生相依」,這種關係和距離有利於兩性——尤其是女性——在獲得尊嚴的前提下獲得愛情,甚至獲得輕度的羞答答的欲望紓解。當其時,這就是抵抗。  今天中學生讀舒婷,不見抵抗,徒見熱烈而已。其實這些作品不像愛情詩,而像單方面的含苞待放的女權主義宣言。  從這個意義上引申開,與其說,舒婷呈現了愛情的困境,不如說,她呈現了人性的困境。
  • 「清貧精神」發源地,來了舒婷、吉狄馬加等著名詩人……
    著名詩人舒婷、吉狄馬加、李少君、王冰、陳仲義、陳先發、湯養宗、胡弦、劉笑偉、楊慶祥等來了,胡飛白、賈淺淺、敬丹櫻等15位「《詩刊》第35屆青春詩會」入選青年詩人來了,省內眾多的詩人、詩歌愛好者也來了。大家同聚上饒市橫峯縣,熱烈交流,書寫新時代詩壇傳奇。
  • 評讀詩人舒婷詩歌《致橡樹》
    賞析雖然舒婷說過《致橡樹》「並非一首愛情詩」,但更多的讀者還是願意把它當作愛情詩來欣賞。詩人鮮明地表示她必須和對方站在同等的位置——你是樹,我必須是樹且是同樣高大挺拔的樹;你站著,我也必須站著,且要平等地立於天地間。接下來詩人描繪了理想愛情中的男女應有的姿態:「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裡。每一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但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他們心心相印,息息相通。
  • 舒婷作品精選,《舒婷文集》評分高達8.9
    舒婷,女,1952年出生於福建石碼鎮,中國當代女詩人,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舒婷,原名龔佩瑜,從小隨父母定居於廈門,1969年下鄉插隊,1972年返城當工人,1979年開始發表詩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聯工作,從事專業寫作。
  • 顧城辭世20周年 舒婷深情回憶與其相識之初
    顧城生前密友北島,由他主編的《今天》雜誌推出「紀念刊」,邀請舒婷、王安憶等九位朋友寫下九篇紀念文字。此外,有關顧城的首部紀錄片《流亡的故城——紀念顧城逝世二十周年》(暫定名)也將由鳳凰網文化頻道出品。他當年的詩「請摘下一葉徵帆 來覆蓋我創痕累累的長眠」依然讓人有錐心的疼痛。   「睡吧,合上雙眼,世界就與我無關。」20年前的今天,詩人顧城辭世。
  • 同一棟房子買朝西還是朝東好?真後悔當初沒聽勸!
    那下面我們就針對這個問題一起來說一說客廳朝東房子後悔死了,朝東房子的十個優缺點以及純朝東房子不能買方面的相關問題。 客廳朝東房子後悔死了 對於客廳朝東房子,有人說客廳朝東房子後悔死了,那這是怎麼回事呢?
  • 買房千萬不要買朝北的房子,誰買誰後悔!
    之前,有個朋友來問我,朝北的房子能買嗎,價格特別便宜。我看了一下她給的戶型圖,是一梯四戶的二手房,兩個朝北的房子,兩個朝南的房子,北邊的房子比南邊的房子便宜了十萬。她覺得房子戶型差不多,只不過沒有那麼多太陽而已,重點是總價便宜。
  • 你得有套北京的房子,雖不知成家生活在哪裡,後悔沒在紐約買套房
    郭德綱的相聲,你得有個美國的綠卡,你得有套北京市中心的房子,男的也要求女的,你得有個韓國的臉,你得有個日本的技術!呵呵!我現在最後悔的是,曾經沒有在美國紐約買套房的,呵呵,雖然不知道將來成家生活在哪裡?但是一個人北漂的當初,是應該在英國倫敦買套房的!
  • 房子已經買到了,誰都說買完就後悔,真的
    媳婦在縣城看了很多房子,還是決定不下來.年底我們公司放假了,我回到了我的家鄉,遼寧省本溪市桓仁縣,這就是我的家鄉。桓仁五女山原本沒有準備在3線城市買房的,很多結婚有孩子的都會考慮孩子上學的問題,還是買房子。買房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