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軍閥們勢力很大,為何沒有一個敢獨立?

2020-12-19 騰訊網

誰獨立誰就是賣國賊,眾矢之的,這口鍋沒人敢背,也沒有人能背得起,更沒有人願意去背!

第一點原因,獨立以後會成為「公敵」

清朝滅亡之後,咱們這塊土地就走上了「分裂之路」,此後誕生的大小軍閥高達十幾個,每個人都可以劃分一片土地開拓政權。北洋時期,各地都是自治,但沒一個宣稱獨立!

即使是當時保持著混亂割據的局面,但是卻沒有軍閥率先站出來宣布獨立,這種現象的背後是有深層次原因的。

無論是哪個時期,個人分裂國家的行為都會受到所有人的抵抗,軍閥宣布獨立也就意味著脫離了自己的國家,這是一種原則上的分裂現象。

民國時期雖然軍閥「林立」,但是他們的實力並沒有特別大的差別,小軍閥會受到大軍閥的限制,而大軍閥也會受到其他大軍閥的「制衡」,雖然整體局勢非常混亂,但是大體上還是非常穩定的。

如果有誰在這時候跳出來獨立,那麼所有的軍閥都會站到他的對立面,如此一來該軍閥就會樹敵太多,最終也只能黯然退場。

第二點原因,獨立不得民心。

不管當時的形勢有多麼不樂觀,但是所有的民眾還是認可自己國家的,他們從心底裡認為華夏大地永遠都會是一塊領土,絕對不能出現任何形式的分裂現象。

歷史規律都是非常相同的,軍閥們雖然都是大老粗,但是他們也非常清楚民心對自己來說意味著什麼。

如果自己的統治失去了民心,那麼根本不需要強敵來犯自己就會陷入險境,即使依靠武力對民眾進行了鎮壓,但自己統治的範圍也不會有穩定的局面。

這樣一來別說是謀求發展進行下一步擴張了,單單「後院」的暴亂就夠自己收拾的。所以分裂現象會觸及民眾忍讓的根本,一旦軍閥和民眾徹底鬧翻,那麼整個華夏大地都再沒有他們的容身之所,所以各大軍閥還是沒這個膽量的。

第三點原因,獨立只是「虛名」,各軍閥本就有了奢華的生活,冒險獨立實在沒必要。

這種軍閥割據的情況並不只存在於那一個時期,幾乎歷史上每一次王朝的覆滅都會引來一段割據時期。

各個地區的軍閥依靠著自己的「槍桿子」把控著整個轄區,雖然沒有在名義上實現獨立,但他們統轄的地區已經是獨立的存在了。

未經過當地軍閥的允許,其他地區不得已進入他的領地,每個統治區還可以有專門的法典和制度,賦稅數額也會根據軍閥自己的意願制定。

各軍閥將下層民眾的稅賦收齊了以後,基本就可以過上「土皇帝」一般的生活了。

如果自己在這樣的條件下還要進行獨立,那就無異於給自己添麻煩,到時候整個地區也會變得不穩定,擁有的一切也會變成「泡影」,所以幾乎沒有軍閥願意拿眼前的一切去搏一個「虛名」。

綜上所述,獨立一事對於軍閥來說不但沒有實際的利益,而且還會讓他們陷入被動局面,如此得不償失的一件事情,正常人都是不會去做的。

當然,那個時期的大多數軍閥雖然失小德,但在大義上都頗有骨氣,北洋一系,視日本人的高官厚祿為糞土;川軍當年內戰一團,可面對民族之難,毅然放下成見,出川抗戰等等,就不做贅述了

相關焦點

  • 民國時期,各軍閥割據一方,為何就沒有一個選擇獨立的呢?
    在民國時期,各大軍閥都割據一方,雙發不斷發生戰爭,可是在眾多軍閥中,卻沒有出現一個宣布獨立的,這到底是為何呢?隨著辛亥革命被袁世凱竊取之後,雖然袁世凱名義上是民國大總統,但實際上的中國已經被有槍有人的軍閥所分割,這種局面在袁世凱去世後更加明顯,各軍閥之間的衝突不斷,並且各軍閥都掌管一方,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群雄割據。
  • 軍閥都是愛國者?為何民國時期沒有一個軍閥宣布獨立?
    說起民國時期的軍閥,很多人並不陌生,加上前段時間一些無腦網紅擺拍軍閥姨太太的醜劇,民國軍閥這個特殊群體再度成為後人討論的焦點。時至今日,在洗白翻案風越刮越猛的大環境下,軍閥這個曾經被萬眾唾棄的詞彙以「還原歷史」的名義再度走到前臺,瘋狂衝擊著世人的認知。
  • 民國時期,很多軍閥割據一方,為何都沒有選擇獨立?
    民國時期軍閥很多,而且很多軍閥的力量非常強大,坐擁一省或者數省的地盤,名義上歸中央政府管轄,實際上是各行其是。之所以沒有選擇獨立和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因為當時已經是民國了,不是封建時代,已經引入了很多西方的理念,人們也不再允許有人自立為王。
  • 民國時期的軍閥,竟然沒有一個宣告獨立,是他們非常愛國嗎
    (直奉大戰)不過奇怪的是,民國幾乎沒有一個地方的軍閥稱王稱帝,沒有一個軍閥宣告獨立,成為獨立王國。這是怎麼回事呢?(張作霖舊照)不過,到了民國時期,生態已經發生了很大改變。雖然那些軍閥們,他們的心中,依然存在著很嚴重的帝王思想,誰都想稱王稱帝,誰都想一統江山。但是,誰都不敢宣布稱王稱帝。
  • 民國時期軍閥割據一方,為何都沒選擇獨立?
    對於民國時期的軍閥來說,宣布獨立可以說是最沒有「性價比」的一個選項。民國時期的軍閥割據局面本質上是中央政權羸弱導致對地方失去控制力,換句話說,雖然軍閥之間衝突不斷、且並沒有形成相對牢固的聯盟,但軍閥之間也並非完全沒有共同底限。
  • 民國軍閥為何沒選擇統一獨立,而是當地方霸主?不敢也不願
    民國時期,我國出現了軍閥林立的現象,整個國家就像是被劃分成為了好幾個勢力範圍,各自為政。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當時其實我國還算是有個統一的政府,也就是所謂的北洋政府。不過,它基本上名存實亡,因為各地勢力根本就不聽從其命令,在實際上根本起不到領導的作用。
  • 袁世凱去世以後,遍地都是軍閥,為何沒有一個人敢獨立
    袁世凱去世以後,遍地都是軍閥,為何沒有一個人敢獨立 袁世凱去世以後,遍地都是軍閥,為何沒有一個人敢獨立 我們都知道,民國時期的老大袁世凱,本質上是一個軍閥出身,他以軍閥的手段獲得了共和的政權,同時他也沒有放棄軍閥的習慣,培養了一大批的軍閥小弟,例如歷史上記載的就有段祺瑞
  • 民國的時候,各大軍閥割據一方,為何沒人選擇獨立?
    因為在民國時期,國內按照地域的分布,出現了不少擁有自己的實力和隊伍的軍閥,而這些軍閥,在民國時期,對政治格局的影響力量極其大。然而有趣的是,這些軍閥們雖然說有著自己的勢力,可直到最後軍閥時代破滅的時候,都沒一個人願意站出來,表示自己要獨立。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民國軍閥林立,為何沒有獨立建國的?
    民國時期,軍閥割據,特別是袁世凱死後,民國基本上是一盤散沙,各省軍閥紛紛傭兵自立,但是他們卻不敢獨立建國。所以我們看當時袁紹的力量最大,他也只能乖乖地做一個漢臣。但是袁術就倒黴了,他獲得玉璽稱帝後,天下諸侯紛紛討伐,隨後兵敗如山倒,吐血而亡。
  • 古代亂世,諸侯們紛紛建立政權,民國軍閥為什麼沒人鬧獨立
    古代亂世,諸侯們紛紛建立政權,民國軍閥為什麼沒人鬧獨立民國幾乎沒有一個地方的軍閥稱王稱帝,沒有一個軍閥宣告獨立,成為獨立王國。這是怎麼回事呢?(張作霖舊照)不過,到了民國時期,生態已經發生了很大改變雖然那些軍閥們,他們的心中,依然存在著很嚴重的帝王思想,誰都想稱王稱帝,誰都想一統江山。但是,誰都不敢宣布稱王稱帝。這是為什麼呢?由於清朝政府腐敗無能,把中國拉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悲慘境地,中國人民承受了外國列強太多的侮辱。
  • 民國時期各大軍閥盤踞一方,失去中央約束,為何沒人出頭鬧獨立
    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結束後,迎來了軍閥混戰、政權更替頻繁的民國時期。這段時期無疑是一次大災難,也是一次政治局勢的大洗牌。雖然各地軍閥割據一方,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名義上或者實際上聽中央的,絕對不會自己搞獨立。
  • 民國時各路軍閥實力幾乎相差無幾加之民心所在使其均不選擇獨立
    正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民國時期軍閥林立,先後出現過的大小軍閥多達數十個,例如直系、皖系、奉系、晉綏系、滇系、桂系、粵系、黔系、湘系、川軍和西北軍閥等。然而,無論這些軍閥的勢力多麼龐大,卻始終沒有人敢獨立,這又是為何呢?
  • 民國軍閥紛紛割據一方,為何無人敢宣布獨立呢?原因其實很簡單
    在大清王朝滅亡之後,我國便湧現出大量的軍閥,這些人擁兵自重對於政府命令向來是不屑一顧的。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這些軍閥雖然割據在中國領土的一方,當時並沒有真正的獨立,這是為何呢?這些成為軍閥的大佬, 其實一點都不傻,在他們看到宣布獨立跟找死沒有什麼區別!一,民心問題。
  • 民國軍閥眾多,為什麼沒有人敢宣布獨立?原因有三
    民國,是軍閥割據嚴重的時期。他們擁兵自重,對中央政府頒布的政令不以為然。各個派系的軍閥為了奪取土地、資源、武器、人力等等,相互之間戰火不斷。為什麼沒有人趁機宣布獨立呢?原因其實很簡單一、首先當時的軍閥各自割據一方,在當地的勢力都很大,中央政府對他們沒有什麼約束力,財政、稅收大權都掌握在自己手裡,獨不獨立都沒有什麼太大區別。
  • 民國時期,有哪些軍閥勢力可位列前五?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什麼是軍閥。軍閥,其實是一個近代才提出的概念,而且是日本舶來品。不過,軍閥這種模式卻自古有之,東漢末年的群雄、唐代的藩鎮,乃至於近代民國時期的各路草莽英雄,都可稱之為軍閥。不過通常來說,軍閥一般是中央集權或中央政府衰落的產物,這些各據一地、把持了當地的政治、軍事、稅務等部門和官員任命的土皇帝們,不但不聽從中央的命令,甚至敢與中央分庭抗禮。
  • 民國時期,各大軍閥割據一方,卻不趁亂獨立,只是因為這四個原因
    然而,袁世凱的死也將中國拋入了一個極為混亂的境地。原本他手下的那些軍閥們,現在沒有了任何管束,紛紛割據一方,成為當時中國實際上的統治者。軍閥混戰的時期開始。那時候到底有多熱鬧呢?城頭變幻大王旗的情景幾乎天天可見。但是雖然軍閥之間打得熱熱鬧鬧,成天搶錢搶地搶女人,但是卻竟然沒有一個軍閥生出獨立的心思。
  • 民國時期,各大軍閥割據一方,卻不趁亂獨立,只是因為這四個原因
    原本他手下的那些軍閥們,現在沒有了任何管束,紛紛割據一方,成為當時中國實際上的統治者。軍閥混戰的時期開始。那時候到底有多熱鬧呢?城頭變幻大王旗的情景幾乎天天可見。但是雖然軍閥之間打得熱熱鬧鬧,成天搶錢搶地搶女人,但是卻竟然沒有一個軍閥生出獨立的心思。
  • 亂世英雄——民國時期四川軍閥們
    亂世英雄——民國時期四川軍閥們民國年間,軍閥割據,軍閥最多的省份當屬四川省,四川也是發生軍服混戰最多的一個省,四川地區大大小小戰爭打了四百次。但是,相互之間沒有趕盡殺絕,都對地方沒有造成過大影響。只有在面對外來勢力入侵的時候,才會團結一致,共同迎敵。四川軍閥有自己的道義和規矩,每次打仗之後都會做三件事:1.看望敗方的父母、妻兒,把他們安頓好;2.發電報給失敗者,告訴他不要跑了,自己不會再追趕,同時告訴他,他的家人平安無恙;3.進城安撫百姓,穩定人心。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四川的勢力最大的幾個軍閥。
  • 民國軍閥割據時期,各軍閥的實力排行榜
    民國時期,軍閥迭起,先後出現過的大小軍閥足有數十個,有的在混戰中被消滅,有的則較長時間活躍在歷史舞臺上。縱觀這些軍閥,按照派系可分為北洋軍閥、西南軍閥和西北軍閥,勢力較大的有直系、皖系、奉系、晉綏系、滇系、桂系、粵系、黔系、湘系、川軍和西北軍閥等,而這些軍閥中,勢力最強的無疑是脫身於北洋的直系、皖系、奉系三大軍閥。
  • 民國時期,作為南北軍閥緩衝區的湖北,並沒有出現什麼強勢人物
    但問題是,辛亥革命後,外省軍閥紛紛產生,如東北的張作霖、山西的閻錫山、西北的馮玉祥、雲南的蔡鍔、廣東的陳炯明、廣西的陸榮廷,還有馮、直等。然而,此時的湖北,已經變得異常冷清,連一個響噹噹的人物都沒有,即便是現在,信息如此發達,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民國時期哪個軍閥在統治湖北?在很多人眼裡,湖北似乎成了無人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