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共享充電寶:「小」共享問題不可小看

2020-12-16 華聲在線

漫畫/傅汝萍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肖祖華

智慧型手機使用頻率越來越高,低電量成為人們的新煩惱,隨時隨地能充上電成為新的需求,應運而生的共享充電寶市場迎來爆發。據艾媒諮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共享充電寶用戶規模增長達到3.05億人。然而,共享充電寶在給消費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遭到不少消費者詬病,歸還仍計費、好借不好還、押金難退、客服聯繫不上、漲價等問題頻遭吐槽。今年以來,《湘問·投訴直通車》已經審發有關共享充電寶的投訴240餘條,涉及多個品牌。其中,怪獸、小電、搜電投訴量居前。

共享充電寶成經濟熱點

近年來,共享經濟是大趨勢,除共享汽車、共享單車等大件共享產品火爆外,共享雨傘、充電寶、醫藥箱等小共享產品也廣受歡迎。尤其是共享充電寶,隨著居民在移動端上網時間越來越長,特別是短視頻等應用的快速推廣以及5G技術開始進入商用,居民手機電量消耗不斷上升,而智慧型手機電池相關技術未有重大突破,大家對共享充電寶的需求越來越大。

丁先生是一個文字工作者,很多時候都是手機辦公,電量用得特別快,以前,每次出門,必備充電寶。但充電寶攜帶不便,每天需要提前充電。現在,共享充電寶遍地開花,上哪裡都可以隨時找到充電的地方,為他省了大麻煩。

有著丁先生一樣感受的不在少數,艾媒諮詢發布的《2020年共享充電寶行業分析報告》顯示,今年,雖受疫情影響,共享充電寶用戶數仍然達到2.29億。

近日,記者走訪長沙市場時發現,大部分的商場、餐廳、機場、火車站、酒店、KTV、酒吧、美發足浴和景區等人流集中的公共場所都有共享充電寶,連在荷花池菜市場門口的小店內,都有充電寶。而且,一般每一家店都有兩個以上的品牌,餐飲店以美團充電寶為主,其他商店以街電、怪獸、小電居多。

消費者的認可,也促進了行業的飛速發展,據企查查數據,2020年1月至6月,我國充電寶相關企業註冊量為281家,其中第二季度註冊量為174家,環比上漲62.6%。

火熱的市場需求,也引得資本紛紛搶入。聚美優品收購街電,並成為其最賺錢的項目;今年4月,曾全線退出市場的美團充電寶強勢回歸;騰訊、元璟資本、紅杉中國、高榕資本、德同資本等投資「小電科技」,衝刺「共享充電寶第一股」。

共享充電寶已經成為共享經濟的新熱點。街電科技、來電科技、小電科技和怪獸充電組成的「三電一獸」,加上強勢歸來的美團,火藥味十足。

便利的背後問題不少

共享充電寶加速城市拓展和點位布局,然而在快速生長過程中,種種亂象也開始出現。

肖先生在《湘問·投訴直通車》投訴稱,他在洗腳店使用過一次充電寶之後,每月該充電寶便從他微信裡扣除會員費14.9元,自己連怎麼成為會員的都不知道,也並未註冊會員,而且不能取消會員,只得每月看著它從帳戶上扣錢,「我認為這種行為是欺詐,是霸王條款,是掠奪他人財產。」肖先生氣憤地表示。

張女士投訴稱,自己在一個商業廣場用微信掃碼使用了充電寶,使用時長約半小時,用完之後插還回去,沒有及時收到歸還信息,因為急著有別的事忘了此事,過了4天,收到簡訊說她沒有還充電寶,聯繫客服只是讓她去商場找到充電寶的編碼,拍照並確認歸還,她去看的時候編碼根本看不到,由於害怕影響到徵信,只能自己把99元還了,「我覺得這種做法讓人反感。」張女士表示。

今年以來,《湘問·投訴直通車》已審發關於共享充電寶投訴240餘條。記者對投訴進行分類,消費者投訴的主要問題集中在五方面:一是歸還充電寶後,押金未退回,甚至查詢不到押金數額;二是掃碼租用充電寶時,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開通會員,且每月收取會員費用,消費者找不到取消會員的入口;三是消費者反映正常歸還充電寶後,租用訂單卻仍顯示「租借中」,並一直計時收費;四是儘管微信公眾號會提醒用戶歸還充電寶,但逾期歸還並非都是忘記還,想還的時候,發現身邊的櫃機都是滿的,根本沒辦法歸還,只能把充電寶拿著尋找下一個櫃機,在歸還的過程中,費用卻依舊在計算;五是企業客服熱衷「躲貓貓」,撥打客服熱線,經常出現接通慢、坐席長時間佔線、客服對業務不熟悉等情況,嚴重影響消費體驗。

體驗:充電慢,費用不低

共享充電寶的借還體驗怎麼樣?記者在松桂園周邊分別對幾家共享充電寶進行了實測體驗。

幾乎每一款共享充電寶,都開通了免押金租借服務,租借費用都是按半小時1.5元的標準計費,不足半小時按半小時計費。每24小時封頂30元,單筆訂單封頂99元。都會要求用戶「授權服務結束後自動扣費」,當服務費累計達到99元時,將自動代扣。有的充電器還會提示,不想換了,99元買下充電器。

記者在一周時間內,每天都是在臨近關機狀態下租借共享充電器,直到手機充滿電,對時長和費用兩方面進行比對。結果顯示,基本上每一款充電器的充電時長基本都在2小時以上,所需費用都為7.5元。每一次,歸還充電器後,系統都會自動進行扣費。

一家在長沙從事共享充電器服務的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共享充電寶在不同的場所收費不同,普通商店、超市、酒店、飯店的收費一般是1.5元每小時,而在一些高檔酒店甚至超過10元每小時。

廖女士告訴記者,本來還挺喜歡共享充電寶這種方式的,但是,現在手機電量基本上都是到下午兩三點鐘就沒有電了,每天需要充電,雖然一次幾塊錢,但是,用的次數多了,感覺還是挺划不來的。從今年7月份開始,她又開始每次出門都會帶自己的移動充電寶走。

充電慢,費用不低,加上層出不窮的糟糕體驗,移動充電寶的用戶群開始出現流失。

技術不完善、標準缺失是問題根源

李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前幾天出門談業務,剛好發現手機沒電了,於是在自己公司樓下的酒店掃碼一個共享充電寶,誰知,才充了不到40%的電,充電寶就沒電了。剛好那天因為要等一個很重要的電話,一直提心弔膽,生怕手機沒電了。「這明顯是技術問題,充電寶電量不足就不應該彈出來給消費者使用。」 李先生表示。

「共享充電寶的技術還不夠成熟,很多消費場景沒有預設,消費者使用時碰到問題是肯定的。」持這種觀點的不在少數。胡先生經常出差,有一次,到達高鐵站剛好手機沒電了,於是掃碼了一個共享充電寶,到了目的地城市,準備把充電寶還回去,卻怎麼也還不進去,最後被扣了99元。

「其實對於消費者來說,我們不在意你是哪一款共享充電寶品牌,我們租借的時候就是為了方便,你的標準應該是一致的。租借、歸還方便一點;費用統一;充電快一點;有問題能隨時找到服務方解決問題。」胡先生表示。

長沙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博導陽立高認為,目前,共享充電寶行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還處於發展初期,技術上的不成熟以及行業的不規範、標準的缺失,導致諸多問題頻出。接下來,相關企業應該在技術上的更新換代以及行業標準的逐步建立上多下功夫。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環節,此次疫情,為公共衛生敲響警鐘,共享充電寶在衛生防疫方面基本是零設防,這也是需要迫切解決的。

行業健康發展需要「標準」作保障

肖祖華

近年來,共享成為高頻熱詞,從共享自行車到共享電動車,從共享雨傘到共享充電器,共享的出現,是便利,更是社會的進步。每一次的共享,也帶來產業的更新,給市場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在每一個新的發展機遇面前,企業、資本不會放過,紛紛搶灘,唯恐錯失。

而每一次的共享背後,都是一種新的嘗試,沒有固定的模式,更沒有規律可循,全靠一點點探索前進,邊摸索邊修正邊發展。為了搶佔先機,很多時候,企業都是倉促上馬,技術上不夠成熟,消費場景沒有預設,碰到的問題沒有預演,為搶市場,往往陷入亂戰。這些往往會給消費者權益帶來損害,也會阻礙行業的發展。

共享自行車,短短幾年時間,經歷了從火爆式增長到市場大幅萎縮的過程。最高峰時,長沙市有共享自行車50餘萬輛,現在僅10餘萬輛。共享電動車是替代共享自行車的主要力量,但是,目前,共享電動所碰到的隨意擺放、不守交通規則、亂扣費等現象凸顯,也已成為其進一步發展的障礙。而共享充電寶,從產生到現在,中間已經經歷過一個洗牌階段,而現在,共享充電寶所遇到的不退押金、不經允許扣會員費、歸還後仍計費、好借不好還、售後服務差等問題,正在消殺其發展動力。

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順勢而為很重要。共享充電寶成為新的經濟熱點,已受到各路資本的追捧。行業低迷時,「長板理論」決定了產業的發展高度,一路高歌猛進時,「短板理論」決定了產業的命運。共享充電寶行業要健康發展,目前所暴露出來的問題,一定要以「標準化」為先行,在技術上、服務上狠下功夫,尊重消費者,與消費者共贏。

■相關連結

一家消保部門通報顯示:不少充電寶不規範不達標

今年9月,福建省福州市消保委對16款共享充電寶比較測評結果進行通報,結果顯示,16款產品安全保護項目測試均合格,但標識和警示全部不規範,常溫輸出容量半數以上不達標。

此次比較試驗樣品包括街電、小電、來電、怪獸充電、雲充吧、咻電、美團、搜電充電8個品牌。

依據《標準化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企業生產執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或企業標準,應在產品或其說明書、包裝物上標註所執行標準的代號、編號、名稱。」依據GB 31241-2014《可攜式電子產品用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安全要求》及GB/T 35590-2017《信息技術可攜式數字設備用移動電源通用規範》對共享充電寶標識和警示說明有如下要求:應用中文標明產品名稱、電池種類、型號、額定容量、額定電壓電流、正負極性(結構上能夠保證用戶在任何使用情況下都不可能導致誤插的產品,可以不進行極性標識)、製造商或商標。並且電池組的本體或最小包裝上應有中文警示說明。

此次共享充電寶比較試驗標識及警示全部不規範。有一半的共享充電寶未標註「禁止拆解、撞擊、擠壓或投入火中」「若出現嚴重膨脹,請勿繼續使用」「請勿置於高溫環境中」等中文警示說明,提醒消費者安全使用注意事項;除來電標註產品標準「GB/T 35590-2017」、怪獸充電標註「電池種類:鋰聚合物電池」外,其餘均未標註產品標準或電池種類;雲充吧、搜電充電標識過於簡單,搜電充電甚至未標註額定容量。

共享充電寶隨著充電次數增多,會出現輸出容量衰減的情況,如果運營企業未及時更換,有效輸出容量低於額定容量的產品,將會對消費者造成信息誤導,導致消費者正常支付費用卻達不到相應的充電效果。檢測的16款樣品有8款樣品的有效輸出容量低於標稱額定容量,偏差在-10%以上的有6款,其中雲充吧的一款共享充電寶甚至低於額定容量62.4%。

肖祖華 整理

相關焦點

  • 共享充電寶的西西弗斯困局
    在美團殺進共享充電寶行業之後,共享充電寶行業也迎來了第一股。日前,浙江證監局披露,小電科技已與浙商證券籤署上市輔導協議,擬創業板掛牌上市。在筆者看來,小電的上市,並不意味著共享充電寶行業迎來了曙光,而更可能意味著行業進入了更加焦灼的競爭局面。從共享充電寶被推上風口到今天,已有三年之久。三年來,共享充電寶經歷了質疑、洗牌以及專利戰、營銷戰、漲價、盈利等多個階段,隨著巨頭入場,老牌選手上市,市場進入了新的階段。
  • 怎樣尋找附近共享充電寶 共享充電寶怎麼使用【方法介紹】
    共享充電寶哪裡有?共享充電寶在什麼地方?掃一下碼就能借充電寶的創意看起來似乎不錯,但共享充電寶能否成為第二個充電單車,成為「共享經濟」的又一個成功類型呢?小編帶大家實地一探究竟。  共享充電寶在什麼地方?共享充電寶哪裡有?
  • 加盟成為共享充電寶代理商,怎麼做好共享充電寶運營?
    共享充電寶從2017年開始,便在大眾的輿論中聲名鵲起,一直到現在,已經在共享經濟中獲得一席之地,成為共享經濟中唯一實現盈利的項目,這也讓其成為讓很多投資的朋友想在共享充電寶項目中分得一杯「羹」。今天我們分享一下共享充電應該怎麼做。
  • 使用共享充電寶,你的隱私會被「共享」嗎?
    1月10日,記者在太原食品街看到,這裡的眾多店鋪陳設有多個品牌的共享充電寶產品,租借使用者也不少。「經常用,不過還沒想過會有『木馬』啥的,應該不至於吧?」一位年輕的市民稱,她每次使用的都是正規品牌的充電寶,雖然最近漲價了,但用著比較安心。她旁邊一位男性市民表示,曾看到過小商販叫賣的充電寶,看外觀就覺得不正規,擔心安全問題所以他沒有購買。
  • 共享充電寶漲價惹爭議 我國500餘家共享充電寶相關企業 75%成立於...
    據央視財經報導,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2019年,分場景定價模式正式開啟,共享充電寶的租金價格和其所在區域關係越來越大。目前,共享充電寶分場景提價成為行業共識。一家共享充電寶的企業負責人表示,除了企業提高營收、進一步回流現金等因素,高流量商家提高入場費和分成比例也是重要原因。
  • 小電將上市,共享充電寶能否登陸諾曼第?
    說回當下,王思聰投資的熊貓直播「黃了」,自己還一度被「限消」,但共享充電寶已經成了;這廂,怪獸充電拿下5億元融資;那廂,小電科技正鳴鑼打鼓,準備國內上市。按照「賭約」,王思聰可能真得「吃翔」。日前,浙江證監局披露,小電科技已與浙商證券籤署上市輔導協議,擬創業板掛牌上市。
  • 共享充電寶瀕臨失敗,下一個可能就是共享手機
    即使免費的埠已經被人佔用,消費者只要在某些商店或者該場所內的咖啡店進行消費,就可以坐下享受免費充電,根本用不上共享充電寶。悠悠閒閒喝一杯咖啡,休息半小時到一小時,就能完全解決手機沒電的問題。  而且,移動充電寶本身的成本並不高,在共享充電寶出現之前,在用戶中的普及率就已經很高了。
  • 共享充電寶如何被植入木馬病毒的?
    還有一小部分屬於黑客的惡意行為,黑客對公共場合的充電寶和充電櫃進行改造,內部集成黑客硬體,再趁用戶使用的時候實施入侵行為。 這些「攜帶病毒」的充電寶可能是大家常見的共享充電設備,例如商場裡的共享充電寶,也可能是一些來路不明的充電寶,比如商場裡可租賃的移動電源、火車站叫賣的充電寶以及掃碼免費贈送的充電寶等等。特別是免費贈送的產品,其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會更大一些。
  • 共享充電寶為什麼「好借難還」?
    【內容提要】 消費者反映租用共享充電寶時遇到消費糾紛。有的消費者使用一兩個小時後歸還充電寶,但之後的幾天都被繼續扣費;有的歸還充電寶後被扣除99元押金,手機收到不用再歸還充電寶的信息。類似情況存在於多家共享充電寶企業。
  • 共享充電寶共享睡眠艙共享籃球……只披共享經濟外衣,泡沫遲早破滅
    曾在北京、上海等多個大城市出現的共享睡眠艙一度奪人眼球,卻也迅速被叫停……從共享單車到共享充電寶,從共享籃球到共享雨傘……在這個什麼產品都可以被貼上「共享經濟」標籤的火熱時代,這條共享經濟之路到底該如何走,又通向何方?
  • 充電30分鐘花了3塊錢 共享充電寶變成「吞金獸」
    原標題: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充幾次可自己買一個,還用嗎?「充了50分鐘,要了我6塊錢,以前一小時不是才一塊錢嗎?」經過了5年的發展,不少習慣了共享充電寶的用戶突然發現,這不起眼又離不開的充電寶,不知何時已變成小小「吞金獸」。租充電寶嗎?
  • 共享讓你更自由?陳歐的共享充電寶給你穩穩的「電量自由」
    陳歐的共享充電寶給你穩穩的「電量自由」) 剛剛結束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哈囉出行為「東方進博之夜」定製的共享單車亮相,傳遞著共享經濟綠色、低碳、環保的服務理念。
  • 共享充電寶「水漲船高」,充電自由還需政策護航
    文/詩豪2015年,共享充電寶乘共享經濟之風迅速興起。起初時並不被看好,諸多人士均對這種新業態抱有懷疑的心態。但隨著智慧型手機的大範圍普及,人們對智慧型手機的依賴愈發加深,同時手機電量受限於技術原因並不能適應人們的高強度使用,共享充電寶逐漸開始普及。市面上絕大部分共享充電寶產品採用「免押、有償使用」模式,通過掃碼註冊可以「免押」使用,消除了使用者「押金難退」的擔憂,搭配手機用電的剛需要求,使得共享充電寶逐漸成為投資新風口。不可否認的是,共享充電寶確實方便了人們的生活。
  • 揭秘共享充電寶:兩種方式植入木馬
    消費者對於共享充電寶漲價的抱怨還沒有結束,最近公安部的一則關於共享充電寶可能被植入木馬程序的提醒,又把共享充電寶推上風口浪尖。事實上,自從共享充電寶業進入大眾視野,安全問題就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在此之前,曾出現過共享充電寶自燃事件,而此次事件更是事關信息安全,隱患更是隱蔽。
  • 國民老公看衰共享充電寶項目有理
    昨天晚間聚美優品宣布將以3億元人民幣收購共享充電寶企業深圳街電科技有限公司股權,隨後有國民老公之稱的王思聰在朋友圈疑似看衰共享充電寶項目,筆者這次倒是頗為認同國民老公的看法。共享充電寶的電壓、電流與手機難以適配。
  • 手機是肢體的延伸,於是共享充電寶應運而生
    然後這時候一些資本家紛紛嗅到了商機,這時候趁著共享的火爆,打著共享經濟旗號,誕生出了共享充電寶這個產品。共享充電寶和共享單車是一樣的,共享單車剛投入市場的時候,各種免費騎,共享充電寶用起來也很便宜。用戶一看出門都不用帶充電寶了,手機沒電的尷尬難題也解決了,時間長了,自然就成為一種習慣了。
  • 共享單車遭遇困境,共享充電寶卻火了,王思聰說的話還算不算數?
    調查顯示,2018年共享供電寶的用戶規模已經達到2.98億。上周,知名第三方數據機構艾媒諮詢發布的《2019上半年中國共享充電寶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共享充電寶的用戶量已經超過2.5億人次。
  • 你用共享充電寶嗎?漲價、好借難還等問題引熱議
    記者 邱江華  「共享充電寶怎麼這麼貴了?」近日,海口市民陳瑞在五源河體育館裡租借了某品牌共享充電寶,使用1個多小時後,歸還時發現被自動扣款15元。  移動互聯時代,人們的生活幾乎離不開手機,共享充電寶給「低電量焦慮者」帶來便利的同時,悄然漲價、好借難還、隱私洩露等問題也頻遭消費者吐槽。
  • 共享充電寶行業八大自有系統品牌
    可廣泛應用於大型寫字樓、酒店、休閒娛樂場所、景區、車站、機場、美業等場景,與各個行業形成無縫合作,共享充電寶屬於人人可能急需的服務,可以實現廣泛的異業合作,提升各個場景下的用戶滿意度。
  • 使用共享充電寶當心個人信息被盜取
    原標題:使用共享充電寶當心個人信息被盜取   出門在外,手機沒電時大家會考慮使用共享充電寶為手機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