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淪陷後抗日行動此起彼伏 日本人慌了 要求租界嚴加防範

2020-12-07 愛歷史

在舊上海,西方國家在租界外修築道路,進而在事實上獲得公安權、徵稅權,取得了實際上的擴張。因此越界路地區也成為了附屬於租界的「準租界」地區。

自1845年英國在上海設立租界開始,曾多次擴大租界範圍。1899年公共租界進行了最後一次大型擴張,名稱也改為了國際公共租界。隨後法租界在1900年又進行了擴張。越界路地區一直是華界與租界之間的一個緩衝隔離帶。

日俄戰爭以後,在上海的日本人劇增,最初他們主要集中在北四川路越界路地區。但隨著抗日戰爭的爆發,日本人開始如蝗蟲般的佔領虹口,最終將整個虹口幾乎徹底的變成了日本人的天下。

在1937年的淞滬會戰中,中國軍隊為了守護蘇州河這條最後的防線,曾可以將核心陣地構築在蘇州河南岸毗鄰公共租界西部的越界路地區,曾一度讓日軍的進攻頗多顧忌。當淞滬會戰結束後,公共租界逐漸成為了孤島。

這時候作為公共租界與華界之間的越界路地區便成為了中國抗日武裝活動頻繁的地區。他們在這裡多次針對日本人和投敵漢奸進行暗殺,讓當時日偽當局人心惶惶。

在這樣的情況下,包圍公共租界的日軍多次公開直接的與租界方面進行交涉,曾多次表示租界內有著大量的抗日活動,並威脅要對租界採取強硬行動,也確實曾進入租界進行「自由通行」。

1939年隨著二戰的爆發,日本與英美關係持續惡化,1940年9月26日,英軍撤出租界,西部的越界路地區也落入了日本人的手中,直到最後日軍佔領了整個租界。

這些照片便是1939年在日軍的施壓下,租界巡捕房與偽上海特別市政府聯合對越界路地區針對活躍的抗日活動加強警備的情況。

相關焦點

  • 【書與人】上海淪陷時期中國文人的立場
    淞滬槍聲響起後,作家紛紛以手中的筆為武器,動員民眾。然而,政府對草根政治所抱持的漠視甚至敵視態度很快澆滅了他們的樂觀情緒。「炮聲一響,文化無用」,胡繩的感受表達了文人們從戰前的精神領袖淪為旁觀者的失望之感。11月,大上海落入日本遠徵軍之手。抗日救亡組織被取締,知識分子紛紛逃往內地或香港。
  • 上海百年租界:抗日戰爭爆發後,上海的西方租界是怎樣的存在?
    同年,美國駐上海領事為了有一塊獨立於英租界的居住地,通過聖公會向上海道臺提出要求,並獲得口頭同意,將今虹口區一帶劃為美商居留地。這是美租界的雛形,但沒有劃定四界。1844年,中法籤訂《黃埔條約》後,法國人被允許在華居住和貿易。1848年,法國領事申請設立了上海法租界。
  • 上海百年租界:抗日戰爭爆發後,上海歐美租界是怎樣的存在?
    英方趁機逼迫上海籤訂協議,將英租界面積增至2820畝。同年,美國駐上海領事為了有一塊獨立於英租界的居住地,通過聖公會向上海道臺提出要求,並獲得口頭同意,將今虹口區一帶劃為美商居留地。這是美租界的雛形,但沒有劃定四界。1844年,中法籤訂《黃埔條約》後,法國人被允許在華居住和貿易。1848年,法國領事申請設立了上海法租界。
  • 上海百年租界:抗日戰爭爆發後,上海的歐美租界是怎樣的存在?
    英方趁機逼迫上海籤訂協議,將英租界面積增至2820畝。 同年,美國駐上海領事為了有一塊獨立於英租界的居住地,通過聖公會向上海道臺提出要求,並獲得口頭同意,將今虹口區一帶劃為美商居留地。這是美租界的雛形,但沒有劃定四界。 1844年,中法籤訂《黃埔條約》後,法國人被允許在華居住和貿易。1848年,法國領事申請設立了上海法租界。
  • 上海百年租界:抗日戰爭爆發後,上海的西方租界是怎樣的存在?
    ,直到太平洋戰爭開始後,日本與英美成為敵國,中立政策再也無法維持下去,上海租界又將迎來什麼樣的變化?,日本則要求西方國家不插手「衝突」,上海租界當局秉承各自祖國的外交立場,保持著中立。事實上助長了日本人的侵略意圖。
  • 杜月笙的一句話讓日本潛入上海的計劃失敗,各租界領事莫敢再言!
    與此同時,杜月笙還組織了一個轟動一時的名媛選舉,這個選美比賽來吸引了上海灘所有人,各界人士為了一睹美女們的風採,紛紛慷慨解囊,前往觀看,遊藝會和名媛選舉兩個活動,前後歷時一個月,杜月笙一共募集善款20多萬元。杜月笙此舉極大的支持了東北抗日,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戰火燒到了杜月笙的家門口。這位上海大亨不僅組織一切力量支援抗日,而且走到了抗日的臺前。
  • 那些年,軍統在上海的鋤奸行動
    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在淪陷區開闢了敵後戰場.在上海的軍統利用上海租界的「治外法權」這一特殊性,以租界為據點,與日偽勢力展開了近距離的廝殺。上海淪陷較早,一些親日漢奸活動十分猖狂。戴笠嚴令軍統上海區,對惡跡昭彰的大漢奸及鎮壓抗日力量的日偽特工堅決予以制裁。軍統上海區成功地實施了對親日附逆的上海幫會大頭目張嘯林、偽上海市長傅筱庵、汪偽反共救國軍第二路司令何行健等人的刺殺行動,以大量卓有成效的行動,使軍統聲名遠震,家喻戶曉。
  • 抗戰時期,上海淪陷後是一番什麼場景?幾乎每天都有人被暗殺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打響,三個月後上海失守,成為了淪陷區。《抗戰時代生活史》這本書,描繪了這七年間上海的整體生活風貌,今天我們來看一下淪陷時期的上海人們是如何生活的。日本人剛佔領上海那會,租界還在西方國家手中,日本人需要對上海進行整合,這種政治局勢也給了漢奸們往上爬的機會。在這些漢奸中,屬大胖子常玉清最出名了,手下收集了1000多個流氓頭子為日本人做事,常玉清也成了日本人的紅人。在當時的上海,像常玉清這類人不在少數。 1938年,10月日軍接連攻佔了廣州和武漢,建立了以汪精衛為首的偽政府。
  • 抗日戰爭爆發後,上海的西方租界是怎樣的存在?
    英方趁機逼迫上海籤訂協議,將英租界面積增至2820畝。同年,美國駐上海領事為了有一塊獨立於英租界的居住地,通過聖公會向上海道臺提出要求,並獲得口頭同意,將今虹口區一帶劃為美商居留地。這是美租界的雛形,但沒有劃定四界。1844年,中法籤訂《黃埔條約》後,法國人被允許在華居住和貿易。1848年,法國領事申請設立了上海法租界。
  • 上海淪陷後,黃金榮三番五次拒絕日本人,為何還能繼續呼風喚雨?
    自上一年年底佔領上海後,日本人就開始物色「維持會」的人選,他們看中了青幫老大、流氓頭子黃金榮。1938年的黃金榮正好70歲,是古稀之年。佐藤這次前來,便是想讓黃金榮出面,幫助「皇軍」維持在上海的統治。黃金榮由人攙扶著目送日本軍車駛離黃家花園後,立刻脫下了夾襖,換上了綢衫。原來,為了裝病,他還特意打了一針降體溫的藥,看來還挺管用。
  • 【反邪】「全能神」借疫情散播末日論拉人 香港基督教界嚴加防範
    【反邪】「全能神」借疫情散播末日論拉人 香港基督教界嚴加防範 2020-04-10 18: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鉤沉|敬業中學與上海抗日救亡運動
    抗日戰爭時期,在中共地下黨組織領導下,學校成為上海學界抗日教亡運動的活動中心之一。1935年「一二·九」運動爆發,在民族危機日益嚴峻的情況下,敬業中學也拉開了愛國學生運動的序幕。12月16日,敬業中學與中華職業學校等24所學校師生聯合致電南京政府,要求維護愛國運動,迅速討伐漢奸殷汝耕。
  • 東北淪陷後哪些抗日電影流行
    一向在東北很有市場的上海電影,受到衝擊,但同時也意味著抗日電影機會的來臨。東北與上海,由於東北民眾大批流向上海而結合得更緊密了,流亡上海的東北人將上海視為祖國的象徵,留在東北的年輕人,也通過上海電影傳遞的信息,支撐著民族國家的信念。
  • 天津淪陷後,日本人要求學校換教材,此校長拒絕依舊升國旗唱國歌
    抗日戰爭中出現了很多保家衛國的英勇軍人,也有數不清的普通百姓起來抵抗日本人的侵略,抗日戰爭的勝利正是這無數人凝聚在一起,同仇敵愾、萬眾一心、血戰到底的結果。我們今天就來講講一個普通人的愛國事跡。今天的主人公名叫趙天麟,他是一名值得敬佩的教育家,早年求學時是典型的學霸型人物。
  • 天津淪陷後,日本人要求學校換教材,此校長拒絕依舊升國旗唱國歌
    沒多久,天津就淪陷了,日本人為了更好地統治天津,開始進行奴化教育,並且從學校下手,要求學校只能使用日本人指定的教材,並且要升日本人的旗幟,可是趙天麟堅決不肯聽日本人的。耀華學校在節日和學校周會活動時,仍然懸掛中國國旗,唱國歌,使用的還是原來的教材。
  • 上海租界裡那些「永不消失的電波」,抗日期間都在幹些什麼?
    從1939年淞滬會戰結束上海淪陷,至1941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而佔領租界全境,這一段前後兩年的時光,就是上海法租界全部和公共租界一部被稱為「孤島」時期。因為時代的特殊性,「孤島」一方面處於日佔區的範圍內,一方面卻又保持了舊時的秩序;所以這裡既是最前沿的陣地,又是最安全的地帶。
  • 日軍想借道法租界偷襲上海,杜月笙說了什麼竟讓法國嚇的不敢借道
    當然就是抗日,可是好多商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完全對國家的現狀不管不顧,可是杜月笙不一樣,他對國家有著不一樣的感情,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杜月笙的抗日曆程。1925年杜月笙來到了黃金榮手下當弟子,憑藉著自己的能力和黃金榮的信任,很快成倉為新一代的大佬,之後他與黃金榮,張嘯林稱為上海三大亨,隨著抗日戰爭的爆發,日軍已經慢慢向上海進攻,果不其然,很快日軍就兵臨棋下,不久就攻佔了上海,日本人進入上海第一件事就是找尋合作中,當然他們三人就成為了最佳人選。
  • 四行倉庫保衛戰:謝晉元部撤到租界被繳械,就喪失了人身自由
    四行倉庫保衛戰,雖然極大地提振了上海乃至全國民眾抗日的信心,但是並未取得如國府所願,國聯能給日本政府以巨大壓力,迫使日軍從上海撤兵,最終,日軍佔領了包括四行倉庫在內的閘北地區和除租界以外的整個上海。謝晉元希望能夠通過四行倉庫背後的垃圾橋,從蘇州河北岸借道南岸租界,撤出上海向南京方向集結,率領400餘名官兵成建制地回歸第254團本部。但是當日軍獲知給其部造成重大傷亡的只是400餘人的守軍而非800守軍,臉上就感到掛不住了,強烈要求英方在謝晉元部撤退到英租界後必須全部繳械,並限制行動自由。
  • 你們敢打中國人,我就踏平各租界!杜月笙一句話就讓日本計劃破滅
    這位上海大亨不僅組織一切力量支援抗日,而且走到了抗日的臺前。1942年2月22日和23日,日軍新任司令官白川義則帶領日軍發動第一次淞滬會戰。話一說完,全場震驚,杜月笙頭也不回的離開會場,所有人都知道這話絕對不是狂妄之言,當晚日本軍隊悄悄的撤出法租界。
  • 上海淪陷後,黃金榮三番五次拒絕日本人,為何還能繼續左右逢源?
    自上一年年底佔領上海後,日本人就開始物色「維持會」的人選,他們看中了青幫老大、流氓頭子黃金榮。1938年的黃金榮正好70歲,是古稀之年。佐藤這次前來,便是想讓黃金榮出面,幫助「皇軍」維持在上海的統治。上海淪陷前,汪精衛與黃金榮的關係就不錯。1935年11月,汪精衛遭刺殺、替蔣介石挨了兩槍,隨後來到上海求醫。黃金榮非常熱心,為他請醫治療,派人關照。汪精衛很感激,從此兩人交情不錯。1939年9月7日,已經叛國投敵的汪精衛在上海發表了臭名昭著的「和平救國」談話,兩天後,他便登門拜訪老友黃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