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成遠洋漁業自主研發的遠洋漁業信息化管理系統
今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一帶一路」建設逐漸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深圳在「一帶一路」建設中邁出了堅實步伐,一大批深圳企業充分運用技術、資金、人才等各方面的優勢,積極「走出去」,讓深圳品牌走向世界。深圳市直機關工委和市貿促委按照「四個堅持、三個支撐、兩個走在前列」的要求,充分調研、積極謀劃,共同舉辦了深圳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系列活動,並推出「一帶一路」建設深企在行動系列報導,分享經驗、探討問題,推動更多深圳企業更好地「走出去」。
遠洋漁業發展對實施「海洋強國」和「走出去」戰略、拓展對外經濟合作領域,維護國家海洋權益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活躍在南太平洋上、成立於2002年的深圳市聯成遠洋漁業集團,現擁有72艘金槍魚延繩釣遠洋漁船,船隊規模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作為廣東省和深圳市的「農業龍頭企業」,聯成遠洋漁業正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力求借道「絲路經濟」,闖出一條更為廣闊的海路。
多年深耕太平洋島國市場
「早在十多年前,聯成遠洋漁業就啟動了在太平洋島國的投資步伐,主要在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帛琉共和國、馬紹爾群島、庫克群島等專屬經濟區海域從事金槍魚延繩釣捕撈業務。」深圳市聯成遠洋漁業集團總經理陳清白介紹道,公司主要發展的是集「捕撈-養殖-種苗-加工」為一體的現代漁業,而非過去以捕撈為主的單一的漁業生產方式。
他指出,雖然中國遠洋漁業1985年才開始起步,與發達國家相比較晚,但經過多年發展後,目前我國這一產業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遠洋漁業將在我國拓展藍色經濟空間,參與全球海洋資源分配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因此,聯成遠洋在遠洋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中不遺餘力。據了解,該公司在2015年6月正式成為了中國首家獲得國際海洋管理委員會(MSC)認證的遠洋漁業企業,滿足了可持續漁業和海產品可追溯性標準的要求。此外還在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和庫克群島取得了FIP認證,部分漁船獲得歐盟認證,並於2017年獲得庫克群島黃鰭金槍魚MSC認證。「經過15年的發展,公司已形成集遠洋漁業船隊、海外漁業基地、物流、銷售的全產業鏈經營模式。」陳清白表示。
積極紮根海外獲得當地信任
據陳清白介紹,太平洋島國海洋資源及環境資源豐富,全球金槍魚的總產量60%都來自這一區域,該公司的主要捕撈區域也都集中在太平洋島國的專屬海區。「遠洋漁業的產業性質決定著必須要『走出去』,因此公司在多年發展中,跟太平洋多個島國的合作一直非常緊密。」
他表示,太平洋當地島國十分歡迎中國的遠洋漁業企業能夠在當地長期駐紮,並拓展相關鏈條業務。「聯成遠洋漁業近年來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加強了海外基地的建設,這不僅能帶動當地經濟發展,而且能夠解決當地的就業問題。」
據了解,聯成遠洋漁業目前已在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建起了碼頭、倉儲與轉運機構,在科斯雷州打造了金槍魚轉運中心及中西太平洋海域內唯一由中國人經營的修船基地,以及位於馬紹爾群島、從2009年就開始運作的冰鮮金槍魚加工廠。陳清白介紹,由於這些機構都大量聘請了當地員工,「本地化」工作落實較好,因此這些國家各級政府部門和當地人民對該公司相關產業的評價都非常高,雙方已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和友誼。
深化出海合作打造優秀樣板
太平洋島國海洋資源豐富,但經濟欠發達,中國遠洋漁業「走出去」對其經濟發展具有積極意義。陳清白指出,中國企業可在大洋性捕撈、水產養殖業、生態旅遊項目、油料供應、港口建設及海運五個方面為這些島國提供助力,通過輸入新技術,為當地居民「授之以漁」。
「聯成遠洋漁業作為行業代表之一,未來將繼續深化『一帶一路』倡議,進一步加強和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薩摩亞等太平洋島國的合作關係,並將把科斯雷州的漁業基地打造成為樣板基地,使其擁有完備的岸上設施及服務、覆蓋漁業全產業鏈的各環節,為更多企業和項目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服務。」據他介紹,公司目前已經在大溪地成立公司,並將於明年在該地啟動冷庫、轉運中心及燃油補給站等工作。
由於遠洋漁業具有距離較遠、海上運作等特殊性,陳清白在為我國遠洋漁業企業出海提出建議時指出,首先要確保海上的安全生產工作,高度重視船上工作人員的安全性,其次是投資安全性,可儘量選擇政治、經濟相對穩定的國家。「同時,應打造以造船-海外基地-運輸-終端市場為鏈條的全產業鏈經營,大力推進全信息化管理方式,才能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時佔據海上先機。」(張 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