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療老胃病效果顯著 患者為煙臺醫大胃腸醫院送上錦旗
多年萎縮性胃炎的高先生,因為看過多家醫院效果均不理想,就想到煙臺醫大胃腸醫院看看。 來到了煙臺醫大胃腸醫院,畢竟是新醫院,環境是沒得說。
-
煙臺醫大胃腸醫院科普心肺復甦急救技能
經過此次培訓,暢想藝術團的團員們又掌握了一項新技能,大家握著李燕的手連連表示感謝,一名團員說:「從煙臺醫大胃腸醫院專家和護士團隊的專業和耐心來看,就知道煙臺醫大胃腸醫院是一家既專業又有愛心的醫院,而且設備又先進,專家又權威。」 煙臺醫大胃腸醫院熱衷於發展公益健康事業,致力於為市民普及一些專業胃腸知識和一些專業急救知識。
-
煙臺醫大胃腸醫院:健康人為何要查幽門螺桿菌
煙臺醫大胃腸醫院特聘專家辛獻運教授指出,因為感染幽門螺桿菌,大多數人沒有症狀;但中國人感染該菌的比率特別高,據統計約有7億中國人是幽門螺桿菌攜帶者。幽門螺桿菌傳染。其可通過一起吃飯、親吻、共用牙具、不注重手衛生等傳播。如未採取措施,容易傳染給家人或朋友。幽門螺桿菌不但可導致胃炎、潰瘍、胃萎縮,還可導致胃癌,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胃癌I類致病原。幽門螺桿菌會導致口臭。
-
煙臺醫大胃腸醫院辛獻運:胃腸疾病本無事 不做胃腸鏡愛出事
根據國家癌症中心2019年1月統計數據,全部癌症患者中,肺癌佔20.03%,但胃癌(10.26%)、結直腸癌(9.88%)、食管癌(6.26%)這三大消化道癌加起來,高達26.4%,遠超肺癌。 其實,三大消化道癌的篩查,做一次胃腸鏡就全搞定了。煙臺醫大胃腸醫院辛獻運教授說,胃腸疾病本來沒有大事,因為胃腸癌的發生過程是較緩慢的,如果能在早期發現,5年以上生存期可達95%以上。
-
煙臺醫大胃腸醫院辛獻運教授健康課堂:排除胃腸癌得靠胃腸鏡檢查
煙臺醫大胃腸醫院專家、原煙臺市中醫院業務院長、原煙臺市腫瘤醫院院長辛獻運教授說:」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將肺癌做為發病率最高的癌症,其實消化道三大癌(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合在一起的話,發病率更高。」煙臺醫大胃腸醫院辛獻運教授說,」胃腸疾病本來沒有大事,因為胃腸癌的發生過程是較緩慢的,如果能在早期發現,5年以上生存期可達95%以上。可不做胃腸鏡,不能發現早期胃腸癌,就容易出事了。」有的讀者說,「我做過腫瘤標誌物了,還不行嗎?」
-
煙臺醫大胃腸醫院為胃腸健康保駕護航
煙臺醫大胃腸醫院引進了先進的奧林巴斯CV-290型胃腸鏡,看得更清楚,視野更寬,能更準確地發現早期癌變。做胃腸鏡的醫生是以辛獻運教授領銜的胃腸鏡專家團隊,精細檢查、檢查到位。
-
20年老胃病3天止疼,專治胃腸病的煙臺醫大胃腸醫院有管用技術
在煙臺醫大胃腸醫院,原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 醫院消化內科趙麗惠副主任醫師和煙臺著名老中醫、原山東省某警備區醫院院長李宗風為患者進行了會診,確診為慢性胃炎伴胃腸功能紊亂,中醫症 候為肝氣犯胃,並為其制定了個性化的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結果3天後,患者的胃疼就止住了,現在食量增加,人也精神多了。用患者自己的話說 :感覺自己好像又活過來了一樣。
-
煙臺醫大胃腸醫院給你不一樣的胃鏡體驗
煙臺醫大胃腸醫院作為專業治療腸胃病的醫院,引進了新一代奧林巴斯290無痛胃腸鏡,是診斷消化疾病的金標準,圖像質量更清晰,有多項專利技術消除檢查中的不適感。使用這種技術做檢查,睡上一小覺,胃腸鏡就做好了,打破人們對胃腸鏡的常規印象。 人們總是對未知充滿恐懼,手術室之外時常有焦慮的家屬在門外來回踱步,時刻擔心手術室裡自己牽掛的人。
-
給患者留電話有問題隨時問,煙臺醫大胃腸醫院服務真走心
煙臺醫大胃腸醫院讓患者一出院門「醫生就不管了」成為歷史!「留手機號給病人的醫生,都是好醫生!」「大夫主動給留號碼,打個電話就解決了,咱少跑多少腿啊。醫大胃腸醫院的大夫,真是實在。」「留個電話看似小細節,我說這是醫大醫生貼心服務的大感動,對咱病人多友善、多尊重啊。」……近日,煙臺醫大胃腸醫院醫生主動給患者留下自己手機號的做法在患者中反響熱烈,得到無數患者的點讚。煙臺醫大胃腸醫院作為北京協和醫學院胃腸疾病聯合診療中心,醫療服務水平全面向國內一流看齊。
-
北大腫瘤醫院步召德:絕大多數早期胃癌沒有症狀 「早篩「是發現...
據Globocan 2018數據顯示,中國胃癌年新發病例數排位中國常見惡性腫瘤第三位,年新發病人數45.6萬,平均每1-2分鐘就有1名國人因胃癌失去生命。日前,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胃腸腫瘤中心二病區主任步召德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胃癌每年全球發病人數大概103萬左右,中國胃癌發病率約佔全球發病率的44%左右。
-
哈醫大四院無創胃腸超聲檢查 救了「身體還不錯」的大娘一命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宋薇)近日,哈醫大四院超聲科董曉秋教授通過無創胃腸超聲檢查,為「身體還不錯」的57歲大娘精準篩查出早期胃癌。醫生告訴徐大娘:「這是我們發現的最早期、最小的胃癌,不要有太重的心理負擔,現在要做的是儘早積極治療,這個階段的胃癌治癒率非常高,而且預後很好!」聽了醫生的話,徐大娘緊張的心情終於放鬆下來。徐大娘非常感激董曉秋教授,她說:「我真是太幸運了,找到董主任給我做胃腸超聲檢查,才在這麼早期的時候就發現了問題,是她救了我一命啊!
-
劉文華院長:癌症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有什麼重要的意義?
WHO:1/3癌症通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可以治癒。北京安定門中醫醫院劉文華院長指出:要防止初發癌症的發展,主要在「早」字上下工夫,即做到「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及時發現並治療癌前病變和早期癌症,將隱患消滅於萌芽狀態,從而有效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
-
醫生再次提醒:胃癌早期有3個信號,早發現能贏得更多的治療時間
提到癌症,人們立刻毛骨悚然,尤其是胃癌,胃癌的發病率已經成為我國惡性腫瘤榜首,每年死於胃癌的人數也是逐年上漲,一般癌症的早期明顯症狀不明顯。往往被人們忽視,可去醫院一檢查,就是癌症晚期,生命也意味著死亡,胃癌的早期身體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信號,如果及早發現信號,及早治療,或者可以挽救生命。那胃癌早期身體會有哪3種信號呢?
-
哈醫大二院眼科專家提醒糖尿病患者定期檢查眼底早發現早治療
對此,哈醫大二院五官醫院院長、眼科主任原慧萍教授表示:「糖尿病患者中,超過三分之一的患者會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儘管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診斷率在內分泌科醫生和眼科醫生的共同努力下可達30%,但能得到早期治療的患者不足10%,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規範檢查眼底十分重要,早期發現、早期診治,才能維護患者的視功能。」
-
高峰論壇聚焦胃癌治療新進展 「一帶一路」多國攜手造福患者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孫駿 通訊員 李博文 吳倪娜)9月25日,由江蘇省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和江蘇省人民醫院聯合舉辦的金陵國際胃腸診治高峰論壇胃癌手術線上直播暨2020「一帶一路」胃癌國際手術國際培訓班採用網絡形式在寧召開。
-
毓璜頂醫院的疝個體化治療得到國內外認可!
,中國疝病專科聯盟登記隨訪系統疝病治療和研究中心煙臺毓璜頂醫院分中心落戶煙臺,這也是膠東地區最大的一家獲得認證的單位。不僅如此,論壇還對中國疝病專科聯盟登記隨訪系統所取得的工作進行總結及表彰,並為36家醫院進行授牌,為26家醫院頒發證書。煙臺毓璜頂醫院因手術數量多,手術質量高成為獲此殊榮的醫院。
-
醫大一院兩個月手術治療36歲以下患者12人...
女孩陪護患癌母親 入院查出肺癌19歲女孩小張剛上大學一年級,3個月前母親因患癌症,準備在醫大一院胃腸外科住院治療。可是3個月後,小張的母親手術後早已出院,可她在複查肺CT時發現結節大小並沒有變化,於是醫院立即給她手術取病理,結果發現確實是肺癌,屬於微浸潤腺癌。幸運的是,由於發現得早,手術及時,術後5年以上生存率可以達到98%以上。範醫生說,小張手術後恢復較好,已於幾天前出院。
-
濟南神康醫院提醒:精神分裂症自測,早發現,早治療
濟南神康醫院張淑芹院長指出,精神分裂症如果不治療或治療不當,會遷延性發展,病程可長達數月或數年,嚴重影響病人的正常生活,甚至引發病人自殺和他殺行為。【自測】精神分裂症自測,早發現,早治療精神分裂症越早發現,治好的機率就越大。很多精神分裂症病人由於沒有及早發現精神分裂症,從而錯過了佳治療時間,不得不令人扼腕嘆息。
-
早發現、早治療
新華社圖表,北京,2020年4月11日漫畫:早發現、早治療「年紀大了手就會抖」「老年人行動笨拙是自然現象」……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記者採訪了解到,作為一種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很多人對帕金森病的認識還存在多重誤區。
-
胃腸病術後如何管理?聽聽原解放軍451醫院老年病專家範亮教授怎麼說
胃腸病患者術後做好護理是保證治療效果,減少術後復發和併發症的關鍵。那麼,胃腸病患者術後如何護理?有哪些注意事項呢?9月10日下午,原解放軍451醫院老年病專家、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會員範亮教授蒞臨西安醫學院附屬胃泰消化病醫院舉辦的「胃」愛行動「腸」享健康 胃泰健康樂園主題活動現場,開展了《胃腸病患者的術後管理》專題講座。講座過程中,範亮教授就這些問題做了詳細的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