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將晝夜分為十二個時段,而每一個時段都叫一個「時辰」。十二時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其中的任意一個時辰。
「十二時辰」是古代的勞動人民根據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日常的生產活動和生活習慣進行的歸納總結。「十二時辰」獨創於世,是僅屬於中國人的優雅!
而「十二時辰」早在《黃帝內經》中就已經與中醫的十二經脈相結合,每一個時辰則代表著一個經脈。作為現代人,只要讀懂這「十二時辰」(上篇)的經絡養生之道,就能知道眾多道家養生的秘訣,讓你遠離疾病,長壽很簡單!
1.子時,膽經,宜入睡
夜半是十二時辰中的第一個時辰。說起夜半,腦袋裡便出現了張繼的永恆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而這時的夜半,據《黃帝內經》中記載,認為子時是陰氣最重的時刻,是最宜入睡的時刻。子時對應現代的時鐘是夜晚23:00-1:00,是膽經使全身五臟六腑的氣血運行的時刻,此時入睡,宜養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