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年過六旬指揮深潛試驗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2013年,89歲的黃旭華獲「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稱號,對他的頒獎詞是:時代到處是驚濤駭浪,你埋下頭,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窮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為國家最大的財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潛艇,無聲,但有無窮的力量。

  如頒獎詞所言,黃旭華一生功勳赫赫,卻是默默奉獻,低調但剛毅有力。10日,長江日報記者從黃旭華工作的研究所獲得一組珍貴的老照片,這些當年黃旭華求學、工作、生活的精彩瞬間,也是他一生奉獻祖國、奉獻核潛艇事業的寫照。

  試驗成功

  作詩抒懷

  1988年3月4日,在葫蘆島上,黃旭華站在核潛艇前留下了一張合影,這艘核潛艇即將到指定海域進行極限深潛試驗。

  深潛試驗是考核核潛艇戰鬥力的關鍵所在,也極具風險性。「一個撲克牌大小的鋼板,承受水的壓力是一噸多,一百多米的艇,任何一個鋼板不合格、一條焊縫有問題、一個閥門封閉不足,都可能導致艇毀人亡。」黃旭華這樣形容風險。之前不久,美國「長尾鯊號」核潛艇深潛失敗,全艇160多人葬身海底。

2008年10月19日,黃旭華指揮大合唱《歌唱祖國》

  這位年過六旬的總設計師立刻與戰士們座談,並當即決定:「我要和大家一起參加極限深潛!」

  現已82歲的研究員尤慶文,當年抱著一臺錄音機把深潛現場錄了下來。接近極限深度時,艇開始一米一米地下潛,只聽到巨大海水壓力壓迫艇體發出的「咔嗒、咔嗒」聲,艇的殼體也因受壓變形不時發出沉悶的巨響。但黃旭華依然鎮定自若地指揮著:繼續下潛!

  「當試驗成功,潛艇浮出水面的時候,我很激動,我沒有哭,但我滿臉都是淚水。」黃旭華當下作詩一首:「花甲痴翁,智探龍宮;驚濤駭浪,樂在其中!」

  既能氣定神閒引吭高歌

  也能瀟灑指揮大合唱

  2008年10月19日,研究所舉辦文藝晚會,黃旭華指揮大家大合唱《歌唱祖國》。照片裡他穿著白襯衣和黑色西服褲,打著領帶,站在舞臺上,左手抬至腰間,右手高高舉起,眼睛炯炯有神地看著前方。總指揮這個角色,黃旭華從82歲當到了87歲。

2008年10月19日,黃旭華指揮大合唱《歌唱祖國》

  無論在什麼條件下,黃旭華的生活總是樂觀且豐富多彩。黃旭華會吹口琴、拉二胡、打揚琴。五六歲時就熟悉簡譜,直到現在,隨手拿起一個新歌的簡譜,他都能唱出來。

  黃旭華既能氣定神閒引吭高歌,也能瀟灑指揮氣勢磅礴的大合唱。他不僅能上臺表演戲曲歌劇,還能坐下來潛心創作,曾為核潛艇人作詞作曲了兩首歌。

  1988年3月4日,在葫蘆島上,黃旭華站在核潛艇前留下這張合影

  沒有助理或保姆

  老夫妻一直過著簡樸生活

  雖然是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的總設計師,黃旭華和妻子李世英一直過著簡單質樸的生活。他們沒有助理或保姆,83歲的李世英每天給兩人做簡單的三餐飯。去年開始,黃旭華「承包」了家裡洗碗的工作,妻子評價他洗得還挺乾淨。

  雖然年逾93歲,黃旭華每天的工作依然排得滿滿的。每周工作日,黃旭華早上從家中步行至辦公室,8時30分開始上班。整理個人資料、開會、接受新聞媒體採訪等。「時間一晃就過去了,中午下班的鈴聲響起,我才驚覺哎呀下班了。」他自嘲道:「我的工作效率不高,看文字不再是一目了然,得老花鏡加放大鏡兩鏡並用。」

黃旭華和妻子李世英一直過著簡單質樸的生活

  問及老人長壽的秘訣,他笑著說:「生活要有規律,心態要好。不要總是照鏡子,看自己是否長了皺紋或者白髮。」妻子則總結:「他的生活很簡單,從不追求物質上的奢侈,心裡只是記掛著核潛艇事業,沒什麼雜念和困擾,核潛艇是他最大的追求和快樂所在。」

  當場外指導

  將接力棒傳給下一代

  1997年,黃旭華在辦公室撫摸核潛艇的模型說:「發展核潛艇事業,必須全國大力協同,需要一大批為之奮鬥和無私奉獻的科技工作者。」

  在完成中國第一代核潛艇極限深潛試驗和水下運載火箭發射試驗後,黃旭華把這個使命般的接力棒傳給了第二代核潛艇研製人員。他說:「我老早給自己定位:不介入所裡工作,放手讓年輕人好好幹,當好啦啦隊為他們撐腰鼓勁,必要時噹噹場外指導,而且我的指導也僅供參考,他們經過自己的思考覺得我說得對就聽,千萬不要因為是我講的,就一定要做。」

  「黃老給我們很多精神支持。」44歲的軍委科技委專家陳虹是黃旭華的同事。他說,有時候提出一些設計觀念,總有人問「美國搞了沒?」而黃旭華就鼓勵他們,「不管美國人搞了沒,你們要堅持自己的創新和研發」。

  記者黃潔瑩

相關焦點

  • 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我的一生屬於核潛艇屬於祖國
    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攝  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  「我的一生屬於核潛艇屬於祖國」  47年前的12月26日,我國第一艘核潛艇下水——在沒有任何外援的情況下,我國僅用10年時間就研製出了國外幾十年才研製出的核潛艇。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黃旭華:在驚濤駭浪中默默深潛的「中國核潛艇...
    他為中國核潛艇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核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的多次海上試驗任務中,作為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開拓了中國核潛艇研製領域,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然而,正是他用樸素的人生在鮮為人知的驚濤駭浪中,默默無聞地「深潛」了半個多世紀,書寫出「零突破」的中國核潛艇故事。他就是,我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飛彈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院士。拳拳報國心1924年,黃旭華出生在廣東汕尾。
  • 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的「深潛」人生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19研究所(以下簡稱「719所」)黃旭華的辦公室裡,除了裝滿書的幾隻柜子和倚靠在牆根的幾堆資料,最顯眼的物件是兩個潛艇模型:短一些「身體胖胖」的是中國第一代「夏」級彈道飛彈核潛艇,稍長一些「體形苗條」的是中國第一代「漢」級攻擊型核潛艇。  核潛艇誕生於1954年,這一年美國「鸚鵡螺號」核潛艇首次試航。1957年,蘇聯第一艘核潛艇下水。
  • 原創話劇《深海》北京上演 致敬「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的「深潛...
    11月20日至21日,以「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為故事原型的大型話劇《深海》在北京上演。該劇以核潛艇深潛為敘事主軸,不僅展現了步步驚心的下潛情景,更以黃旭華內心世界為聚焦點,回溯了這位中國核潛艇的開創者、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隱名埋姓幾十載,為我國核潛艇研製、跨越式發展所作出的卓越貢獻和他跌宕起伏的人生歷程,以及他與母親、妻子深沉豐富而又複雜的情感世界。
  • 講述「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的故事,大型話劇《深海》6月14日晚...
    講述「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的故事,大型話劇《深海》6月14日晚首演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2020-06-14 該劇也是近期舉行的
  • 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院士,隱姓埋名30年成就赫赫之功
    在新中國起步的時候,國家積貧積弱,是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奉獻給了祖國,廢寢忘食研製軍事武器,中國才有今天的成就。說到這裡,你肯定會想起錢學森老先生,但是中國還有很多和他一樣,為祖國建設嘔心瀝血的科研人員們。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1957年,我國計劃研製出屬於自己的核潛艇,黃旭華也成為這個計劃中的一員。
  • 誓言無聲 話劇《深海》講述「中國核潛艇之父」的一生
    誓言無聲 話劇《深海》講述「中國核潛艇之父」的一生.mp33:00昨晚(13號),根據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故事創作的話劇《深海》在武漢琴臺劇院上演。該劇由廣東省話劇院出品,講述了黃旭華隱姓埋名三十載,帶領研發團隊攻堅克難、嘔心瀝血打造國之重器的感人故事,引發觀眾的強烈共鳴。一開場,潛艇內部的場景將觀眾一下子帶回到了1988年初,我國第一代核潛艇在浩瀚南海展開首次300米的極限深潛試驗,作為總設計師的黃旭華決定親自登上核潛艇參與試驗。
  • 以「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為原型 話劇《深海》在武漢上演
    昨晚,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院士人生經歷為原型的話劇《深海》,來到了他的工作地武漢,在琴臺大劇院上演。楚天都市報記者蕭顥攝話劇《深海》劇照,右一為「黃旭華」□楚天都市報記者 戎鈺 通訊員 鄂文旅□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蕭顥時代到處是驚濤駭浪,你埋下頭,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窮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為國家最大的財富——這是「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院士的人生寫照。
  • 致敬「核潛艇之父」黃旭華 話劇《深海》首次在鄂上演
    湖北日報訊(記者張歆、通訊員鄂文旅)「我的一生屬於核潛艇,屬於祖國,我無怨無悔!」這是「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的感人誓言。他隱姓埋名三十載,帶領我國核潛艇研發團隊,嘔心瀝血打造國之重器,畢生為我國核潛艇研發事業默默奉獻。2019年,黃旭華被授予「共和國勳章」。2020年1月,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古有移山的愚公,今有一生獻給核潛艇的「痴翁」黃旭華
    30多年前,世界上首位親自參與深潛的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院士在試驗艇起浮過程中,激情澎湃賦詩一首。這位「痴翁」痴心不改,為中國「大國重器」核潛艇研製奉獻一生,立下不朽功勳。1月10日,96歲高齡、滿頭銀髮的黃旭華院士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神採奕奕登上領獎臺,榮獲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致敬「中國核潛艇之父」 話劇《深海》獲大獎
    中新網廣州12月7日電 (記者 程景偉)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榮譽勳章「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為故事原型的大型話劇《深海》,在12月6日晚舉行的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頒獎晚會上,獲得大型舞臺藝術作品大獎。
  • 此生屬於祖國,此生無怨無悔——隱身30年的中國核潛艇先驅黃旭華
    新華社北京1月10日電題:此生屬於祖國,此生無怨無悔——隱身30年的中國核潛艇先驅黃旭華新華社記者陳芳、溫競華、董瑞豐國家的分量,在一個人心中能有多重?重到可以為之遠離家鄉、荒島求索,深藏功名三十載;重到從一窮二白中「頭拱地、腳朝天,也要把核潛艇搞出來」;重到年過九旬仍不甘退休,誓要再幹好多年……10日,黃旭華,這位共和國的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從習近平總書記手中接過了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章。
  • 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離家三十年,九旬老母的一句話,至今令人動容
    想了解更多有趣歷史知識,請點擊關注哦今天說說黃旭華的故事。很多人不知道這個名字,不急,我們一點點來說這個黃旭華,中國核潛艇之父。但中國卻在1988年就已經突破了,甚至遠在航母之前。而這背後的最大功臣就是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求學歷風波黃旭華小時候不叫黃旭華,叫黃紹強。1924年2月24日出生在廣東海豐縣,是家裡的三兒子。他家是世代從醫的,所以他的老父親也希望這個三兒子能夠子承父業,當個懸壺濟世的醫生。本來呢黃旭華也沒其他想法,當醫生就當醫生吧,也挺好。
  • 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我還是喜歡隱姓埋名每天上班
    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我還是喜歡隱姓埋名每天上班 2017-11-昨天,作為大名鼎鼎的「中國核潛艇之父」、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院士回到武漢,一下飛機就受到熱烈歡迎。  習近平總書記很平易近人  昨天下午兩點左右,黃旭華院士和夫人李世英一起緩緩走出機場出口(如右圖)。雖然最近幾天一直很忙碌,但他精神不錯,看到記者,笑容掩飾不住。
  • 中國核潛艇之父參觀海軍博物館,94歲高齡再下核潛艇
    日前,6位遊客買票到海軍博物館參觀,檢票口的官兵敏銳發現,其中有一位「重要人物」——中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飛彈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院士。他1964年帶領團隊研製出我國第一艘核潛艇,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如今,黃旭華決心在有生之年再一次登上這艘在海軍博物館展覽的401核潛艇。
  • 大海都知道——黃旭華和他設計的核潛艇的故事
    今年,正是我國核潛艇事業走過六十年的日子。黃旭華為中國核潛艇事業貢獻了六十年,他是我們共和國的英雄!1958年,中國核潛艇事業的元年。就在那一年,34歲的黃旭華奉命進京,參加「核潛艇總體設計組」工作。曾任中國海軍核安全局副局長的楊連新向記者講述過美國「長尾鯊」號核潛艇沉沒的故事:1963年4月9日上午8時,美國大西洋西岸新罕布夏州樸茨茅斯港,「長尾鯊」號攻擊型核潛艇啟航。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魚雷攻擊型核潛艇,其設計的下潛極限深度為300米。在「雲雀」號潛艇救援艦的保駕下,它將進行首次大修後的300米下潛試驗。
  • 核潛艇之父黃旭華三十載不入家門,老母親說了一句話至今讓人淚目
    想了解更多有趣歷史知識,請點擊關注哦今天說說黃旭華的故事。很多人不知道這個名字,不急,我們一點點來說這個黃旭華,中國核潛艇之父。但中國卻在1988年就已經突破了,甚至遠在航母之前。而這背後的最大功臣就是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求學歷風波黃旭華小時候不叫黃旭華,叫黃紹強。1924年2月24日出生在廣東海豐縣,是家裡的三兒子。他家是世代從醫的,所以他的老父親也希望這個三兒子能夠子承父業,當個懸壺濟世的醫生。本來呢黃旭華也沒其他想法,當醫生就當醫生吧,也挺好。
  • ...丨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從沒見過核潛艇 算盤打出核心數據
    在千千萬萬的核潛艇戰士當中,我僅僅是作為一個代表來領取這個榮譽而已。上世紀50年代,面對西方大國不斷加壓的核威懾,剛剛成立不久的新中國決定研製自己的核潛艇。1958年,作為國家最高機密的中國核潛艇工程正式立項,黃旭華成為研製隊伍中最早的29人之一。而當時,這支隊伍中,甚至沒有一個人見過核潛艇長什麼樣。
  • 「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給你一個玩具,給我造出一艘核潛艇
    許多優秀的人才在中國現代科學研究事業的發展過程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可以說,如果沒有他們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國也很難在短短的幾十年內安然地站在世界強國的行列裡。當今世界,核潛艇對每個國家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存在,如果一個國家可以擁有核潛艇,它的海軍軍事力量就會得到極大地提升。
  • 核潛艇之父——黃旭華之大型話劇「深海」
    這部劇主要講述的是「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黃旭華是「共和國勳章」獲得者。 黃旭華是廣東揭陽人,他花白的頭髮、和藹的笑容、外表看起來是那麼的樸實無華,那樣的和藹可親。他是艦船設計專家,核潛艇研究設計專家,是中國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