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黨的建設方面。制定《2020年黨建工作計劃》《2020年黨建工作要點》,下發《黨建工作考核實施細則》《幹部績效考核實施細則》等方案,為全年黨建工作順利開展提供制度保障。召開慶祝建黨99周年暨「七一」表彰大會活動,總結工作,表彰先進,激發鬥志。引導黨員幹部一如既往抓好政治理論學習,局「學習強國」人均積分始終排在全縣前列。組建黨員先鋒隊,設立黨員示範崗,讓黨旗始終飄揚在疫情防控和民政事業建設的一線。上半年機關黨委共組織全局黨員集中學習3次、黨課2堂。
(二)疫情防控方面。疫情防控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始終堅持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以「十六字」方針為指導,認真落實「八個最嚴」措施,嚴格執行「六字訣」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最實的措施、最硬的作風抓好敬老院、福利院、救助站、殯儀館、婚登等重點民政服務機構防控工作,先後4次安排專人將消毒液、酒精、口罩、手套、艾條等防疫物資送至全縣各民政服務機構,並及時下撥防疫專項資金共90萬元,保衛民政服務機構和「一老一小」等民政服務對象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疫情積極向好發展時,仍然嚴格按照上級要求,抓好常態化防控工作,並以分組劃片的方式深入各民政服務機構全面檢查防護防控工作,發現問題現場交辦、限期整改,杜絕思想放鬆、防範不力的現象。
(三)民生保障方面。統籌推進「五進十抓」工作,啟動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摸底排查、城市低保「陽光行動」等工作,重點將「受疫情影響造成生活困難的家庭、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殘疾人和重度殘疾人、因病因災導致的支出型貧困家庭、事實無勞動力的困難家庭、不能依靠產業就業脫貧的貧困家庭、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其他群眾反映強烈的困難家庭」等符合條件的七類對象,及時納入相關社會救助範圍。根據《民政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有集中供養需求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集中供養工作的通知》(民辦發[2020]18號)文件要求,對我縣未滿16周歲、有集中供養需求、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正在開展全面調查摸底工作。目前,已完成全縣兜底保障摸底排查,共摸排七類重點困難對象3155人,動態取消各類社會救助對象306人,擬新增兜底或一般低保對象2967人,調標965人,新增特困供養對象104人。核准城市低保5856人、農村低保26693人,發放城鄉低保資金7202萬元;已核准特困人員7909人,其中農村7778人,城市131人,共發放特困供養金3474萬元;下撥臨時救助資金730.5萬元;對全縣困境兒童全面實施分類保障,向165名孤兒發放半年基本生活費154.5萬元,向401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發放基本生活補貼131.5萬元,下撥價格臨時補貼11.04萬元,發放2019年福彩圓夢・孤兒助學金13萬元;經過多次與殘疾人兩項補貼信息系統軟體開發公司的聯繫和銜接,並實地到湘陰縣民政局請教和學習,已補錄和完善了兩項補貼信息系統2019年度和2020年度上半年數據近2萬條,上半年共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 8923440 元,其中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 4889850元,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4033590元,向70162名已辦證和集中辦證建檔立卡殘疾人補發上半年提標部分的兩項補貼903.12萬元;向省市申報殯葬基礎設施建設項目8個、殘疾人福利建設項目2個,為84名肢體殘疾人申報假肢裝配項目。3月中旬,向省民政廳爭取兒童抗疫物資一批,讓兒童福利院孤殘兒童20人和啟明社區、月池塘社區各50名困境兒童受益,共發放「愛心抗疫包」120個。向敬老院發放慈善物資臘魚臘肉260份,米、油各230份,抗疫物資1000餘份。
(四)社會治理方面。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的通知》,推進村民自治工作。新登記社會組織1家,變更12家。3月6日下發《平江縣民政局關於開展社會組織2019年年度檢查工作的通知》,認真組織開展社會組織線上線下年檢工作。組織和發動全縣300多家社會組織和1480餘名志願者參與抗擊新冠肺炎和捐款,共籌愛心捐款1089.3萬元,捐款物資折合價值約661.7萬元。完成鄉鎮社工站項目籤約,承接機構已完成人員招聘,並組織對工作人員進行了業務培訓,社工站運行在即。由於村(居)委會換屆選舉延期,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證都已過期,通過摸排全縣各村(居)民委員會的相關數據後,第一時間利用全國賦碼系統生成代碼並列印好各村(居)信用代碼證書,4月份全縣497個村委會和47個居委會的代碼證書已全部發放到位。向省民政廳推薦四柱路、金華、興安3個社區參與湖南省第三批「優秀社區工作法」的評選。與修水、銅鼓兩縣成立聯檢工作小組並制定聯合檢查實施方案,開展聯合檢查和平安邊界創建活動。
(五)社會服務方面。推進社會福利中心醫療康復項目建設,醫務樓一期建設兩層70個護理床位,添置相關適老化設備,醫務室已開展正常醫療服務。5月份委託湖南安養雲科技發展公司對我縣15家養老機構進行消防安全的安聯網建設,之後會對餘下的養老機構也進行安聯網的建設。2月10日有序恢復婚登工作,今年「5.20」以日登記468對、全省排名第四的數量創下婚登所成立17年來單日辦結量最多的記錄,上半年共辦理結婚登記3133對,離婚登記1273對,補發證件557對,登記合格率100%,無一差錯,群眾零投訴。依法辦理收養登記4例。以「治陋習、樹新風」為目標,全方位推進殯葬改革,截止到6月份,進館承辦喪事248場,火化遺體1217具,惠民減免殯儀服務費用126.4萬元,節地生態安葬83人,補助金額8.3萬;聯合鄉鎮和有關部門在全縣排查硬化大墓6103座、整治21座,排查活人墓2850座、整治34座,宗族墓地摸排60座、整治3座;核實有疑問火化證23個,查實偽造火化證5個;查處城區違規治喪17例,查處遊街送葬6例,「三沿六區」禁葬巡查95次。有效應對疫情對福彩銷售的影響,3月12日恢復彩市,截止到6月底共發行福利彩票1200萬元。堅持24小時巡查制度,共救助流浪乞討人員367人,其中疫情期間救助27人、武漢籍1人、涉湖北武漢人員3人,滯留在站7人,護送返鄉5人;通過全國救助尋親網、今日頭條尋人、微信群、朋友圈等網絡平臺發布尋人信息15條,已尋到家屬5人;在銅像廣場舉辦「提升服務質量、履行兜底職責」為主題的6.19救助管理和託養機構「開放日」活動,當日共接受諮詢600餘人次,發放宣傳冊500餘份,製作的電子宣傳單閱讀和轉發量達2000餘次,使救助理念、政策內容以及平江縣救助事務站的運行現狀得到全方位的宣傳和展現。
二、存在的問題
總體來看,我局上半年工作成效明顯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主要表現在: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民生保障資金和民生項目建設上壓力巨大;鄉鎮社工站剛剛運行,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緩慢等方面。
三、後段重點工作打算和建議
(一)堅持黨建引領。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大力宣傳抗擊新冠肺炎期間湧現出的典型事跡和先進個人的效果,更深層次調動廣大民政黨員幹部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創新開展黨建各項工作,突出抓好支部「五化」建設和黨員積分競賽活動,以黨建引領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
(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精準落實低保兜底保障政策,對符合條件的貧困戶、非貧困戶實現應保盡保;充分利用好臨時救助政策,加大對大病、受災、教育負擔重等困難群眾的臨時救助力度;及時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開展兒童督導員的培訓,落實兒童福利關愛和保護政策,加強對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困境兒童的分類保障,及時足額發放各類困境兒童基本生活費(補貼);完成龍門鎮白江村掛牌督戰重點貧困村相關工作任務。積極向上爭取更多資金項目。加大社會救助資金配套額度,確保按照全省民政工作會議部署要求,完成對城鄉低保、特困供養、殘疾人「兩項補貼」等民生補助繼續提標任務。
(三)養老服務創先爭優。爭取上級重視支持,推進「民政三院」二期「老年養護院」建設項目;加快敬老院改擴建、社區小型養老機構和日間照料中心等養老設施建設,深化養老院服務質量專項行動,進一步提升敬老院、社會福利中心等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健全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託、機構養老為支撐,功能完善、規模適度、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
(四)穩步推進殯葬改革。全面完成縣殯儀館擴建並投入使用,全力推進長壽殯儀館新建進度;修訂《殯葬改革實施方案》和《殯葬管理實施細則》,加快殯葬改革速度,加大殯葬執法力度,學習和借鑑外地經驗和做法,提高火化率、生態安葬率和惠民殯葬水平;加大惠民殯葬資金投入力度,以便提高全縣惠民殯葬政策標準,進一步激發群眾參與殯葬改革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