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本銀碩是事實,但不讀大學不考研可能連好單位的門框都摸不到

2020-12-17 作家李楠楓

我確實說過金本銀碩,但並不鼓勵不上大學。

金本銀碩,指的是985、211高校的本科生往往比從雙非考上來的研究生強。道理很簡單,經過高考的篩選,能進入985、211高校的學生,智商、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心理素質一般都還不錯。

有人說,我發揮失常了。對不起,發揮失常說明你知識不鞏固,或者心理素質不好。難道心理素質不是能力的一部分。在關鍵時刻,心理素質的作用超乎想像。

有人說,能考上好大學的人,不過是運氣好而已。這就是典型的酸葡萄心理。機會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你沒有準備,機會來了措手不及,說明你學習態度有問題。工作以後,可能就是工作態度有問題。大多數人的智商差別不大,學習能力和工作態度幾乎就是決定性因素!態度不好的人,就是能力欠缺的人!

再者,985、211高校的教學環境、教學質量、教師素質以及品牌影響力給學生帶來的自信,是一般高校無法比的。一般而言,名牌大學的學生比普通大學的學生更優秀。

有人說,有些人考上985、211以後沉迷於吃喝玩樂或者打遊戲,自己沉淪了!這個不假!問題是,普通高校的學生不吃喝玩樂不打遊戲嗎?論概率,普通高校的這類學生可能更多!985、211高校生,自制力可能也要比普通大學的學生強。

每年,都有不少普通高校的學生考上985、211高校的研究生。這裡面確實有不少很優秀的人才。但是,也不排除有很大一部分人是通過刷題上來的,本科階段的知識沒有怎麼學好,比如曲阜師範大學的很多學生,一心一意以考研為主,正常的學習反而丟下了!說不好聽點,有些人就是高中生的水平,通過投機取巧考上了好大學的研究生!所以我常常說,研究生是本科生的加強版。一般高校的本科生通過讀研,可以和好學校的本科生站在一起。

那麼,不讀大學行不行?我可以實話告訴你,絕對不行!

讀大學和不讀大學,差距還是有點大。哪怕是很一般的專科學校,總體上也比什麼高校都沒有讀過的強。

大專生普遍不如本科生,普通大學本科生普遍不如985、211高校本科生,985、211高校本科生普遍不如本科就是985、211大學的研究生。普通高校的本科生考上985、211大學的研究生,可能也就和這些大學的本科生站在一條線上,可能還站不到一條線上。

同理,大專生很可能比什麼高校都不讀的好一些。除非有些人完全不聽課不學習,否則,專科學校學的東西,還是有一定的針對性的。

當下,我們的專科教育確實很一般,對於學生的培養力度太小。大專生不專,是當今的現實。大專生比本科生不如,又和中專生拉不開差距,不上不下,特別尷尬。

在我心目中,大專生相比於中專生,應該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真的是什麼,還要知道為什麼。相比於本科生,則要有更強的操作能力,也就是說,知道為什麼,還要知道怎麼做。如果說中專生是一線操作工人,本科生是車間主任,大專生就是一線工人的領班,是直接組織生產的班組長或者單項主管。特別優秀的大專生,可能通過自身努力,或者考研,也能成為車間主任。

很遺憾,目前很難做到這樣。大專生既要跟本科生搶資源,也要跟中專生搶資源,地位非常窘迫。希望這個死局能儘快打破,讓大專生得到民眾的普遍認可。

這些天,我也在思考輸在起跑線上的問題。輸在起跑線上的實質是985、211高校太少了!211大學(包括985)錄取率一般不到5%!比如我們湖南,985錄取率為1.7%,211錄取率為4.5%。也就是說,50萬考生中,只有22500人能上211和985大學!這22500人中,大多數都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想從50萬人中脫穎而出,成為前5%甚至前1%的群體,難度有多大,可想而知!(2020年9月22日於武漢地鐵六號線)

相關焦點

  • 金本!銀碩!北大清華博士含金量質疑多!
    在清華大學裡流傳這樣一句話「金本、銀碩、銅博」,這句話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清華大學的本科是金子招牌,碩士則是銀子招牌,如果你是清華大學的博士,且只是清華大學的博士,那麼你或許也就是個青銅玩家吧!當然這麼說或許也不一定完全準確,畢竟有的人那可是本碩博都是清華大學的,這樣的人可能用金銀都無法形容,這樣的人是999純金,只是克數更多。由此你也可以看得出來,到底社會更認可的是什麼。
  • 考研人箴言:如果條條大路可通羅馬,人們不會傻到都擠獨木橋
    讀研本就是為了從各方面提升自己,不少人因為高考失利等種種原因,沒有考到Dream Schools,於是早早就在大一做好準備,為的就是讀研後能有一個新的、更高的起點。一名二本學生考上了清華北大,本來是值得所有人尊敬的事,他付出的心血努力和堅持非同一般,能夠做到這一點本身就足夠可以肯定這個人的能力和品格。但如今的社會卻苛責這個人本科學歷還不夠優秀,「金本銀碩」似乎成了正道。
  • 考上這210所大學,你可能連考研都省了!超省心……
    保研名額數量要看本專業的招生人數和學校的規定。一般情況下,如果是班裡前幾名,一般會獲得保研資格。 所以大學裡的每一次考試都要慎重對待,它決定了你能否獲得保研名額。 保研有兩步,一是獲得本科學校的推免資格,二是目標院校願意接收。
  • 「雙非」大學研究生,到底值不值得讀?
    考研「選擇比努力」更重要考研只能填報一所大學,所以,相比高考來說,選擇的重要性要遠大於努力。如果,開始就選錯了學校,那可能再努力也不一定能夠彌補得了。所以說,考研之前必須要選擇一所適合自己的大學。在選擇考研學校時,很多同學都會面臨一個問題。
  • 這4所211大學「考研難度」低!過線即可錄取,考研熱不等於考研難
    如今社會,考上大學已經成為常態,每年本科畢業生接近900萬。但是重點大學畢業生只佔了不到百分之一,也就是全國這麼多本科畢業生,是211、985重點大學畢業的不到9萬。因此,每年這些211等重點大學畢業生出來找工作非常受歡迎,很容易被高工資、好待遇的用人單位聘用。
  • 土木工程專業該不該考研?或者繼續讀博,聽聽考學長的建議
    對於土木工程專業該不該考研,是否需要繼續讀博這個問題,曾經也是困擾我整個大學的問題,但我最終還是選了考研。我本科的專業也是土木工程,當時萌生考研的想法主要是想提升學歷,其次是避免本科畢業後的簡易工作環境。
  • 這八個專業不考研,和白讀沒什麼兩樣!
    近年來考研的人數越來越多,考研不僅是為了實現考研夢,更多的是為了在專業方向有更好的發展,擁有更強的行業競爭力。因為很多專業就本科學歷找工作是比較困難的,今天考研君就帶大家看看那些「不考研就相當於白讀」的專業!
  • 大學最「憋屈」的4個專業,不考研、不讀博,相當於「白學」4年
    隨著國家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重要,不像以前上到初中就結束了學業,在這個時代,越來越多的90後都選擇繼續在大學裡學習。就像人們經常說的現在的大學生一抓一大把。但是,現在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競爭也隨之變得越來越激烈,大學最「考驗耐性」的4個專業,不考研不讀博,畢業後等於「白學」 。教育學。教育學是大多數學生會選擇的一個專業,人們普遍的想法還是覺得上一個師範類的學校,畢業以後當一名人民教師,不論是雙休還是寒暑假都會有,是多麼輕鬆的一份職業。
  • 考研、考公務員,可能是時代悄然給他們撕開的一道光
    相比別的孩子,辛追自小就顯露出對閱讀的特別興趣,在辛追的印象中,整個家族特別期待他上大學,尤其是媽媽,在他很小時,就一次次鼓勵他考北大,「北大好啊,你到北大去,媽媽就來北大看你呀」。從會認字起,父母見他特別熱愛讀書,很早就為他訂閱了很多報刊。「他們當時給我訂了一些很好的雜誌,反正都很貴。我還記得《米老鼠》,一本漫畫,我挺喜歡的,定價七塊八;而當時,我們那兒,一頓飯才一塊八,小碗面才一塊六。」
  • 這些專業不需要考研,就業前景也很好,薪資還不低!
    歷年來,考研往往被應屆生們作為找不到工作的擋箭牌,作為臨近畢業的又一條去向。有人說高考是決定人生的一座獨木橋,考不上好大學就找不著好工作,而考研便是高考失利的學子們臥薪嘗膽,四年後抓住另一個改變人生的機會。但一定是這樣嗎?
  • 不存在的,你連狀元的門兒都摸不到
    到時候縱橫官場、拜相封侯、妻妾成群,從此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豈不快哉!哈哈哈哈!」醒醒,朋友,別做夢了。就憑你的智商和知識儲備,回到清朝恐怕連舉人都考不上。至於狀元?很大概率你連門兒都摸不到。來,先擦掉哈喇子。咱接著往下說。
  • 大學英語四六級有多重要?如果考不過,很多單位去不了
    4、影響就業這點是最重要的,無論是考研還是考公務員,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就業,能夠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不錯的收入,但是如果沒有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那麼國企,銀行,部分大企業,事業編以及外企這些你都去不了。
  • 考研對人生有什麼意義?正在考研的你,有何見解?
    對於蠻多的大學生來說,大學還是很閒的,幾乎沒什麼事情可以做,但是到了大三大四,你如果選擇考研,意味著選擇了一種不太悠閒的生活方式。 人生中最美好、最寶貴的青春時光,要去擠那考研的獨木橋,之後在經歷兩到三年或者更長時間的書齋生活。你是否做好準備了呢?
  • 這些大學考研不歧視雙非,而且保護一志願,你的考研好選擇!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考研大軍,尤其是本科院校不是特別好的同學,希望通過考研提升自己的學歷,是自己更具備競爭力,亦或是希望短暫逃避就業困擾的同學。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選擇考研,竟然決定了這條路,那麼就應當堅持走下去。
  • 非全日制專碩變成了雞肋,讀還是不讀,是個問題
    很多以前招全日制專碩的大學今年也變了,專碩全變成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生源來源標明:非全日制定向研究生。定向研究生意思是有工作單位,培養完成哪裡來哪裡去。由於國家相關單位對非全研究生畢業後工作安排和待遇沒有相應規定,所以非全研究生都很迷茫,究竟該不該讀非全研究生呢?真是有點糾結了。
  • 這個大學專業有點坑,本科畢業只是起點,不讀到博士找不到好工作
    在我國的大學中,存在著很多不同的專業,每個學生在上大學的那一刻起,都必須選擇自己要修讀的專業。選擇大學專業是一門技術活,要考慮到個人興趣、就業難易程度、發展前景等多種因素,有的專業適合自己,有的可能選擇了就入坑了。
  • 為什麼我不建議你讀文科研究生
    長久以來,文科生的就業問題似乎都與「嚴峻」掛鈎,在「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號中成長起來的中國文科生對於文科的未來總懷有莫名的悲哀。   但在聽說研究生找不到工作的消息後,我們在大學裡詢問就業前景,得到的回答往往是「只要你優秀,總能找到工作的。」這碗雞湯似乎總有極大的說服力,但你要知道雞湯喝多了並不好。
  • 讀大學,一本,二本,和三本,最本質的區別是這3點
    讀大學,一本,二本,和三本,最本質的區別是這3點在通俗的叫法中,大學可以分為一本,二本,三本,雖然很多地區已經取消了三本的叫法,也取消了一本和二本,但是在通俗意義上,人們還是會用一二三本的方式,來區別大學,一本和二本,明顯好於三本,但其實一本
  • 在二線城市打工是不可能有出路的
    基本不可能,不切實際。 在這類城市的眾多好企業,要求高到飛起,研究生,本科985,各種挑。 然而待遇呢?五年經驗薪水最多一萬。 在這種城市打工就安分點,不要浪費時間想著追求發展職業規劃了,沒啥好發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