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懷疑!說起「崇洋媚外「,日本人是第一

2021-01-11 曾經煙雨樓

月亮總是國外的圓,這句話其實放在哪裡都合適,例如我們的近鄰日本,日本人「崇洋媚外」的程度比咱們國家的程度更嚴重。

舉三個例子:第一、日本作為汽車大國,汽車工業非常發達,也有雷克薩斯等豪華品牌,但是在日本銷量最好的豪華車依然是奔馳。並且作為一個右舵國家,日本人以前卻特別熱衷買左舵車,因為奔馳、保時捷、法拉利等豪華品牌都誕生於左舵國家,它們的很多車型沒有右舵,只能買左舵版本,因此左舵車在日本就是進口車進而豪車的象徵。而即便現在的大部分豪華車型已經兼備右舵版本,但很多日本人還是堅持買左舵版。

第二、日本人心底裡始終認為白人是高等種族,白種人在日本生活可以獲得更多的忍讓,擁有白人血統的混血兒同樣高人一等。此外,如果你的英語非常流利,那麼你在日本將備受仰視。

第三、雖然最近幾年日本年輕人對華印象不佳,但許多日本人在中國人面前都會感到自卑,因為中國人,特別是北方人的身高一般都碾壓日本人,而且身材比日本人也魁梧,讓日本人很羨慕。最近中國19歲年輕人的身高躍居亞洲第一的新聞同樣刷爆日本網絡,一些日本人更是將中國人形容為東亞的白人。

相關焦點

  • 再議崇洋媚外
    從漢時起歷朝代對邊境少數民族的和親,到盛唐時日本韓國阿拉伯的五夷朝拜,再至大明時鄭和陶瓷茶葉絲綢下西洋南洋,再至清朝傳教士的宗教入疆。一路下來,中國民族特性養成了和平友善對待外族(較少用武力),一方面是民族特性使然(中華文化本身不好侵略),另一方面,中華的民族自信(優越感,長期文化經濟居於世界領先地位,中國一一世界國家的中心也)。
  • 那些崇洋媚外的人,你們該醒醒了!
    因為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在古代的很長一段時間都處於世界霸主地位,其它國家在當時的中國人眼裡都是「蠻夷之地」,那時候怎麼可能有人崇洋媚外呢?所以自然就沒有崇洋媚外這個詞了。到了近代,衰落的中國被迫與列強籤訂不平等協約,各種替洋人辦事的「買辦」出現,這才有了「崇洋媚外」一說。
  • 中國這個景區被吐槽「崇洋媚外」,對日本人免費,卻對中國人收費
    廬山在我國的江西省北部,由於廬山山勢險峻,多峭壁懸崖,瀑布飛瀉,遠遠看上去雲霧繚繞,所以很多人用「雄」,「奇」,「險」,「秀」來形容它。廬山也是中國遊客很喜歡去的地方,很多古代文人墨客都為它寫過詩,例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等等,由此也可以看出它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
  • 都2021年了,為什麼現在還有不少人「崇洋媚外」,自卑是根本
    什麼是崇洋媚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說去國外讀書就是崇洋媚外,用外國產品也是崇洋媚外。但是其實這種言論是錯誤的,我們的確要正視自己的差距與不足,我們去國外讀書,其實也是為了強大自己強大國家,我們用外國產品也是為了讓自己得到很好的產品體驗,其實這些都不是崇洋媚外。
  • 她嫁給過日本人和美國人,離婚後與法國人相戀,網友:崇洋媚外!
    李勤勤有過三次戀情,兩次分別嫁給了日本人和美國人,第三次跟法國人相戀,她為什麼不嫁中國人呢,請接著看。01 李勤勤早年、演藝經歷李勤勤出生於上個世紀70年代的北京,從小就對表演有著非常強烈的欲望,夢想當一名出色的演員。高考失利後的李勤勤在友誼醫院當掛號員,當時她聽說一個美籍華人導演正在北京選女主角,於是李勤勤就提著勇氣去試鏡了。
  • 被崇洋媚外的宿管阿姨
    那合著所有在國外節日表達心意的人都是崇洋媚外了嗎? 結論:吃飽了沒事幹,隨便找個地方發爛發臭。 其次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 我女朋友要是在情人節收到我禮物的時候,不感謝我反而甩我一耳光說「崇洋媚外,我是中國人不過外國節」。
  • 為什麼有那麼多中國人崇洋媚外?
    崇洋媚外已經成為當今社會中一個普遍的現象。無數人認為西方的科技非常發達,中國的科技跟西方比就不值得一提。我就瞧不起用國產貨的進口的就是比國產好外國人素質比中國高日本馬桶就是好吃西餐就是比中餐高大尚覺得傳統節日太low流行過西方節日不僅不以崇洋媚外為恥,反而沾沾自喜,跟外國沾邊的就感覺高人一等。難道國人自古就是卑微自卑沒有骨氣?顯然不是的。
  • 愛國的日本人都喜歡日系車?看完街頭後,網友:果然也會崇洋媚外
    愛國的日本人都喜歡日系車?看完街頭後,網友:果然也會崇洋媚外 日本人給全世界的印象可能最多的就是禮貌,當然,這樣的禮貌也並不全都是所有的日本人,而另一方面,日本人處於對天皇的推崇,所以,日本人對於自己的國家也是非常認同和愛國的,作為一個發達國家
  • 調查顯示國人不再崇洋媚外 只有上海人獨尊美國
    有50.6%的市民表示中國是自己最喜歡的國家,在印象深刻度排行榜上,37.4%的市民對中國的印象最為深刻,從原來的第三位躍居第一。    於是有人得出結論,中國人不再「崇洋媚外」了。那麼改變是如何發生的呢?這個故事可以從典型的上海人開始講起,因為在零點對北京、廣州和上海三個城市的調查中,只有上海人還認為給他們印象最深刻的是美國。
  • 為何受儒家思想薰陶的國家容易崇洋媚外?
    有一個現象比較明顯,那就是儒家思想作祟的國家,更容易崇洋媚外。每每看到在本國混不下去的白人,歐洲人也好,美國人也罷,到了日本韓國中國等深受儒家思想薰陶的國家,立刻就能滿血復活,大殺四方,左摟右抱,人人敬若神明。你要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吧,這道理講不通,日本和韓國是發達國家,我們國家近些年來的發展勢頭也是迅猛無倫。
  • 你是如何看待「崇洋媚外」的觀念呢?
    人的精神力量遠比物質生活更加動人,因為這是心與心之間最近距離的接觸。但即便如此,受過傳統教育的中華民族,總會出現一些崇洋媚外的年輕人,他們好高騖遠,總想著去過外國人夢境般的生活,甚至認為外國的空氣都是香甜的。崇洋媚外是一種典型的撇棄中國舊思想文化,而一味盲目的追求崇拜西方文化,從而迷失自我,徹底陷入困境之中。
  • 「崇洋媚外」有多可怕?狗尚不嫌家貧,而你崇洋媚外的樣子真醜!
    「崇洋媚外」有多可怕?狗尚不嫌家貧,而你崇洋媚外的樣子真醜!崇洋媚外有多可怕?當然我們人要成熟一點看世界,明知落後卻不思進取,這樣的男人被搶走女人也是活該,也有很多的華裔女人撲向白人男人沒人要的。可是這種事情總歸是有,火車為趕飛機的日本人而停,卻不顧病危的國人;警方翻五噸垃圾,幫外國人找護照;如果有興趣也可以去查一查方正縣立碑事件,甚至一度被人稱為第一漢奸縣,為侵華鬼子立碑;武漢秒找日本人自行車;外國人報案必破;中國留學生的特權;種種事件讓人非常的憤怒,為什麼?
  • 崇洋媚外到底有多可怕?
    所以,如果談到崇洋媚外的可怕之處,想必就在於其可以讓人關於國家和民族的自尊心與自信心徹底淪陷,並在淪陷後走向絕望,迷失自我,在精神上成為他國忠實的僕從。我們先從身邊的幾件事情談起:今年2月初,日本APA酒店因陳列右翼書籍引起轟動,對此,我國民眾亦表現出極大的憤慨。
  • 日本人也崇洋媚外?本地產秋田柴犬面臨滅絕,網友:只愛進口犬?
    畢竟品種代表了它們的外形,而國內很多的人這兩年發現對於狗狗的選擇也是逐漸擴大化了,除了來自於遙遠的西伯利亞的雪橇三傻,還有一些日本的進口全中他們的長相真的是非常萌的。而日本最為著名的兩類犬種就是柴犬和秋田了吧,其實很多人都完全分不清楚他們到底長什麼樣,今天小編就要順便給大家進行科普一下,首先我們可以看到這一張對比圖已經非常的明顯了,秋田的身高和體重都是非常大的,所以它是屬於大氣和霸氣的那一種狗狗,當然他最為重要的一個地方就是他看家護院也是一把好手呢。
  • 如果教育崇洋媚外,那才是最恐怖的崇洋媚外
    這段時間因為上海的那個洋女婿獲得了不一般的對待,所以崇洋媚外這一成語又火起來了。本來有幾個人崇洋媚外,這也就算了,也沒什麼危害性,畢竟不一樣的人,觀點也是不一樣的,可是最讓人害怕的就是教育都還崇洋媚外嗎?很多人認為國外的教育就是要比中國的教育好多少倍,一萬多個留學生滯留到了英國,中國的學生也遍布在了世界各地,孩子還那麼小,家長就把孩子送去留學,就是因為想要獲得國外的教育嗎?
  • 聖杯戰爭「崇洋媚外」?原來正版的冬木聖杯,只能召喚西方英靈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在冬木聖杯戰爭中,很少有日本英靈的出現,大多以西方英靈為主。聖杯戰爭「崇洋媚外」?原來正版的冬木聖杯,只能召喚西方英靈。每次聖杯戰爭召喚出的英靈均有不同,可從出身來看,召喚出的英靈基本上都是西方英靈,基本上沒有亞洲的英靈,頗有些「崇洋媚外」的嫌疑。其實正版的冬木聖杯,根本無法召喚東方英靈,只能召喚西方英靈。冬木市的聖杯戰爭完全是由御三家一手創建的,這三個魔術世家分別是瑪奇裡家、遠坂家以及愛因茲貝倫家。
  • 一招制勝,二戰前美國暗算日本,日本輸在「崇洋媚外」
    美國在當時給人的印象是滿懷理想主義的「少年」,多少比英國和法國這些老牌殖民者更「公正公平」一些、美國在國際事務當中的影響力在逐步加深。同時,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浩劫,即使戰勝國也只能算是慘勝,所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 網友爆料女友只想嫁給美國人:你崇洋媚外的樣子真醜
    別以為外國人都是寶,其實『洋垃圾』一點都不少」:疫情期間,佛山發生了一起群體的隔離事情,原來就是因為有一名黑人在隔離期不好好隔離經常帶著不同的女孩回家,有時候甚至一次帶兩個;前段時間一個叫西拉斯·梅納德的美國人,常年在中國廝混,雖然只會說幾句中文,但在中國已經獵豔10年與1000多個中國女生發生過關係
  • 解放日報:中國人"崇洋媚外" 究竟有多嚴重
    調查顯示,59.2%的青年認為自己周邊大多數國人普遍有點崇洋媚外,35.1%的青年認為「崇洋媚外的風氣存在,但不普遍」;76.5%的青年認為,一個民族的自信心與其所屬國家的經濟實力有很大關係。針對「崇洋媚外」,一些專家學者侃侃而談,不過我總覺得他們很多說法並不能令人信服。   譬如,留日學者王小東認為,這是國內媒體長期以來美化了西方。
  • 關於崇洋媚外的思考
    「崇洋媚外」是一個貶義詞,其本意是說崇拜西方的一切,向外國人獻媚。自從我們打開國門,接收到來自西方的先進技術和文化的浪潮衝擊後,出現了幾乎一邊倒的「崇洋媚外」。後來經過40多年的努力,我們的技術能力、生產力水平、收入水平都得到了提升,各種文化類別、文化品質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我們的整體「崇洋媚外」的程度就沒有那麼嚴重了。但不可否認,現在我們身邊還是有很多人「崇洋媚外」得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