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雙足站立之後,人類才正式誕生,可以說,在動物界,我們已經沒有天敵了。所以我們開始了數量的爆發式增長,但它仍處於自然控制之下。
自然界總會有辦法在某一特定時期之後平衡自身的發展。而且,在已無天敵的人類,除戰爭之外,唯一要面對的就是疾病。
歷史上,人類遭受過無數疾病的折磨,尤其是西班牙流感,它感染了全球近十億人,死亡人數大約為2-400萬(現在);霍亂,通常通過水和食物傳播;19世紀,約有4千萬人死於霍亂;還有天花,通過直接接觸和飛沫吸入,在全球範圍內傳播。
#瘟疫,從來就是自然對人類的考驗。
庚子年是中國傳統紀年的開始,庚子年是庚子年,都說只要一到庚子年,就會發生一些震動世界、影響安定的事件。
庚子年,詩云:「庚子年,人多暴卒。」當然,這只是古人的迷信而已。但這一年,爆發了一場影響世界的疫情。新冠狀病毒的出現,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這次暴發的嚴重程度
2019年12月,武漢市肺炎患者,原因不明。到2020年1月5日,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病例數達到59例。在那之後,傳染病的嚴重程度就被確定了。
2020年2月,李蘭娟在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分析了病人的病情,提出將武漢封城。
李蘭娟的建議被證明是非常正確的,根據數據調查,封城武漢使中國感染病例減少70萬。
#這次暴發的傳播性和影響性,不由得讓人想起當時肆虐世界的天花,天花傳播方式也和新冠病毒一樣,都可以通過人體的飛沫傳播,並在當時死亡率極高。
到目前為止,對天花還沒有確切的治療方法。對全世界都是致命的天花來說,16世紀,明朝發明了人痘疫苗接種法,並在全世界範圍內傳播,有效地保護了人們的生命安全。
從前,文化醫學可以說是以國家為單位的,對疾病的傳染和預防都有一定的限制。但是今天,科技的發展,民族的團結,文化的醫治,科學技術的進步,已經突破了國界的限制,面對疾病的流行,人類是一個命運的共同體。
世界衛生組織也有這樣的存在,但縱使如此,有些國家在面對傳染病時,只會考慮自己,為了自己的利益,利用政治手段,拋棄人民。
世界上每個國家面對這一重大疫情的處理方法都不一樣,而這一次的疫情,就中國而言,能夠及時發現,及時控制,在傳染性和潛伏期這樣高的疾病面前,成功地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
#而此次暴發的時機也可算是選在春節期間中國人流量最多的時候,在這複雜的人流之中,還能迅速將暴發控制下來,為世界應對暴發提供了不少準備時間。那一定是離不開鍾南山、抗疫英雄李蘭娟等的奮鬥。
在成功抗擊了瘟疫之後
不久,中國的瘟疫就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今年九月,抗擊瘟疫的英雄的代表鍾南山等人在人民大會堂的嘉獎大會上被授予國家最高榮譽——共和國勳章。
鍾南山在講話中指出,中國抗擊疫情的勝利,是青年科學家和衛生保健工作者發揮著重要作用。這次抗疫,青年群體佔了60%-70%,許多科學技術,許多先進技術,許多藥品的研究和開發,都離不開青年的力量。
而且提封城記的李蘭娟似乎已從公眾的視線中消失,她沒有像鍾南山那樣獲得過共和國勳章,這難道是因為她的貢獻不如鍾南山大嗎?
現年72歲的李蘭娟卻是在這次疫情爆發後第一時間趕到前線,頂住巨大的壓力,提出了「武漢封城」的戰略,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不被廣泛傳播,甚至當全世界面臨疫情時,也廣泛仿效。
如果沒有李蘭娟,疫情的蔓延數量和患病人數絕對超出我們的想像。為何李蘭娟得不到共和國勳章?請相信國家不會虧待任何一個公民,任何一個英雄,
李蘭娟之所以不像鍾南山那樣連續出現在公眾的視野,是因為他們的地位不同,獲共和國勳章的鐘南山更多地呼籲民眾預防傳染病,並不斷向市民發出警告,出門要戴上口罩,教大家如何自我檢查是否感染。但李蘭娟對新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研究卻一絲不苟。
李蘭娟的工作內容以科學研究為主,她是感染性疾病(傳染病)學家,中國人工肝的先驅,國家傳染病重點學科帶頭人。因此,她獲得的是另一個國家最高榮譽的獎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提名,這可以說是科學界最大、級別最高的獎項之一。忘記,能夠頂住壓力果斷提出封城的李蘭娟院士,更不會忘記,曾經在一線辛勤工作的醫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