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英雄中,鍾南山等4人獲得最高榮譽,那個提出封城的李蘭娟呢

2020-12-13 希望的燈不熄滅

學會雙足站立之後,人類才正式誕生,可以說,在動物界,我們已經沒有天敵了。所以我們開始了數量的爆發式增長,但它仍處於自然控制之下。

自然界總會有辦法在某一特定時期之後平衡自身的發展。而且,在已無天敵的人類,除戰爭之外,唯一要面對的就是疾病。

歷史上,人類遭受過無數疾病的折磨,尤其是西班牙流感,它感染了全球近十億人,死亡人數大約為2-400萬(現在);霍亂,通常通過水和食物傳播;19世紀,約有4千萬人死於霍亂;還有天花,通過直接接觸和飛沫吸入,在全球範圍內傳播。

#瘟疫,從來就是自然對人類的考驗。

庚子年是中國傳統紀年的開始,庚子年是庚子年,都說只要一到庚子年,就會發生一些震動世界、影響安定的事件。

庚子年,詩云:「庚子年,人多暴卒。」當然,這只是古人的迷信而已。但這一年,爆發了一場影響世界的疫情。新冠狀病毒的出現,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這次暴發的嚴重程度

2019年12月,武漢市肺炎患者,原因不明。到2020年1月5日,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病例數達到59例。在那之後,傳染病的嚴重程度就被確定了。

2020年2月,李蘭娟在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分析了病人的病情,提出將武漢封城。

李蘭娟的建議被證明是非常正確的,根據數據調查,封城武漢使中國感染病例減少70萬。

#這次暴發的傳播性和影響性,不由得讓人想起當時肆虐世界的天花,天花傳播方式也和新冠病毒一樣,都可以通過人體的飛沫傳播,並在當時死亡率極高。

到目前為止,對天花還沒有確切的治療方法。對全世界都是致命的天花來說,16世紀,明朝發明了人痘疫苗接種法,並在全世界範圍內傳播,有效地保護了人們的生命安全。

從前,文化醫學可以說是以國家為單位的,對疾病的傳染和預防都有一定的限制。但是今天,科技的發展,民族的團結,文化的醫治,科學技術的進步,已經突破了國界的限制,面對疾病的流行,人類是一個命運的共同體。

世界衛生組織也有這樣的存在,但縱使如此,有些國家在面對傳染病時,只會考慮自己,為了自己的利益,利用政治手段,拋棄人民。

世界上每個國家面對這一重大疫情的處理方法都不一樣,而這一次的疫情,就中國而言,能夠及時發現,及時控制,在傳染性和潛伏期這樣高的疾病面前,成功地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

#而此次暴發的時機也可算是選在春節期間中國人流量最多的時候,在這複雜的人流之中,還能迅速將暴發控制下來,為世界應對暴發提供了不少準備時間。那一定是離不開鍾南山、抗疫英雄李蘭娟等的奮鬥。

在成功抗擊了瘟疫之後

不久,中國的瘟疫就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今年九月,抗擊瘟疫的英雄的代表鍾南山等人在人民大會堂的嘉獎大會上被授予國家最高榮譽——共和國勳章。

鍾南山在講話中指出,中國抗擊疫情的勝利,是青年科學家和衛生保健工作者發揮著重要作用。這次抗疫,青年群體佔了60%-70%,許多科學技術,許多先進技術,許多藥品的研究和開發,都離不開青年的力量。

而且提封城記的李蘭娟似乎已從公眾的視線中消失,她沒有像鍾南山那樣獲得過共和國勳章,這難道是因為她的貢獻不如鍾南山大嗎?

現年72歲的李蘭娟卻是在這次疫情爆發後第一時間趕到前線,頂住巨大的壓力,提出了「武漢封城」的戰略,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不被廣泛傳播,甚至當全世界面臨疫情時,也廣泛仿效。

如果沒有李蘭娟,疫情的蔓延數量和患病人數絕對超出我們的想像。為何李蘭娟得不到共和國勳章?請相信國家不會虧待任何一個公民,任何一個英雄,

李蘭娟之所以不像鍾南山那樣連續出現在公眾的視野,是因為他們的地位不同,獲共和國勳章的鐘南山更多地呼籲民眾預防傳染病,並不斷向市民發出警告,出門要戴上口罩,教大家如何自我檢查是否感染。但李蘭娟對新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研究卻一絲不苟。

李蘭娟的工作內容以科學研究為主,她是感染性疾病(傳染病)學家,中國人工肝的先驅,國家傳染病重點學科帶頭人。因此,她獲得的是另一個國家最高榮譽的獎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提名,這可以說是科學界最大、級別最高的獎項之一。忘記,能夠頂住壓力果斷提出封城的李蘭娟院士,更不會忘記,曾經在一線辛勤工作的醫務人員。

相關焦點

  • 司令員眼中的抗疫英雄99:李蘭娟,建議「封城」第一人的畢生追求
    作為與鍾南山齊名的國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獲得者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在這次抗疫戰鬥中一是李蘭娟1月18日受國務院、國家衛健委委託與鍾南山院士等一行6人抵漢後經過緊急、深入、周密調查研究第一個提出武漢
  • 表彰大會上,鍾南山被授予「最高榮譽」,為何李蘭娟院士卻沒有?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疫情在國內已經被控制,醫護人員絕對是最關鍵的因素。特別是鍾南山院士在這次疫情中表現出了的冷靜,抗擊疫情表彰大會於9月8日上午隆重召開,但這個獎項也讓很多人想起了一個人,也是這場疫情的最前線的李蘭娟院士,為什麼她沒有獲獎?
  • 武漢封城,需要被記住的不僅是李蘭娟
    孫勇武漢封城,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抗疫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以此為標誌,中國進入全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緊急狀態。歷史會銘記武漢封城的那一天:2020年1月23日。10個多月後的今天,中國已經有效地控制住了疫情,在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率先走出疫情的濃重陰霾,百業穩步復產復工,民眾的生活也慢慢走向正常化。
  • 2020世界十大科學人物,戰疫功勳李蘭娟入選
    由於今年新冠疫情的特殊情況,本次年度科學人物,大部分是參與新冠疫情防治、新冠疫苗研發的科學家,其中我國抗疫功勳李蘭娟和張永振2人入選。巾幗英雄李蘭娟,率先提出「封鎖武漢」2019年年末,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破了我國春節的喜慶。
  • 走進《可凡傾聽》,看看共和國英雄鍾南山、李蘭娟的人生橫截面
    1979年10月20日,輾轉前往英國留學的鐘南山,在貝爾加湖畔繞行的火車上度過了自己43歲的生日。車窗外是大森林,大雪已經紛紛揚揚落下,鍾南山看得著迷,他想:「未來會有什麼東西等著我呢?」他那時候不太會想到,41年後的生日時,等著他的,除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的頭銜、「共和國勳章」的榮譽,更有一場場事關全人類健康福祉的硬仗。
  • 「請君暫上凌煙閣」,鍾南山李蘭娟領銜英雄榜!
    一個時代總有一個時代的英雄!平日難得一見,不是沒有,只是時世未到。時世一到,英雄從不會缺席!武漢爆發比SARS還要兇猛的新冠疫情,危難不亞於任何一場戰爭,「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國歌想起,全民奮勇抗疫!英雄再現,可歌可泣!
  • 鍾南山等四人提名共和國勳章及國家榮譽稱號,屬於戰役英雄的榮譽
    鍾南山院士被提名「共和國勳章」候選人說實話,四位獲得提名真的是實至名歸,最終無論誰獲得了最終的榮譽稱號,都不會有什麼爭議,畢竟前不久的新冠疫情中,四位英雄的表現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除此之外更有有千千萬萬的無名英雄,他們始終奮鬥在疫情第一線,有的人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如醫務工作者、社會各界志願者、堅持抗疫的公職人員、人民解放軍等等。如果沒有這些人的共同付出,我們也不可能打贏抗疫攻堅戰。
  • 鍾南山、李蘭娟……成了孩子們掛在嘴邊的抗疫英雄
    疫情以來,該校一直以疫情為教材對學生展開全方位的教育,內容包含人與自然、致敬生命、致敬英雄、致敬成長等方面。疫情初期,學校各中隊輔導員通過直播平臺向隊員講解人與自然的關係,呼籲隊員向家人講解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
  • 「抗疫英雄譜」院士醫生李蘭娟:始終把治病救人當生作一生的使命
    ,提出了「封城」的建議,拉開了全國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序幕。(在這次武漢和全國抗疫戰鬥中,湧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他們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英雄,是民族的脊梁。「大樹成長營特推出「抗疫人物譜」專欄,本期介紹李蘭娟院士。)
  • 獻給最可愛的抗疫英雄-李蘭娟院士
    李蘭娟,傳染病學專家。1947年9月出生於浙江紹興,1972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973年畢業於浙江醫科大學醫學系,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現任浙江省衛生廳廳長、衛生部傳染病重點實驗室主任、中華醫學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全國人工肝培訓基地主任。
  • 英雄再現,李蘭娟
    無奈之下,李蘭娟只得回到紹興老家,成為了一名鄉村教師。但就在李蘭娟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她卻無意中發現,許多鄉親身上都有各種各樣的疾病,卻苦於無錢醫治,只能忍受病痛折磨。於是,李蘭娟主動找到了浙江省中醫院,利用休息時間自學針灸和草藥,以便幫助鄉親們緩解病痛。
  • 李蘭娟:齊名鍾南山的巾幗英雄!
    描繪了中國婦女前所未有的颯爽英姿,讚美了她們巾幗不讓鬚眉的英雄氣概。六十年後的今天,病魔肆虐中華大地,有一位73歲的女院士毫不猶豫地奔向戰「疫」第一線,率先提出武漢封城。眼下,她正和她的團隊在疫情一線不停奔波,這也是她2003年與非典、2013年與H7N9作搏鬥後,又一次奔赴戰「疫」最前線。
  • 國家最高榮譽,致敬鍾南山!還有這些抗疫英雄們!
    國家最高榮譽,致敬鍾南山!還有這些抗疫英雄們!近日,國家公布了「共和國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的建議人選,鍾南山這個讓全國人民都熟記的名字赫然在列。另外還有3名抗疫英雄被建議獲得「國家榮譽稱號」,是他們為這個「歲月靜好」的時代在「負重前行」。
  • 以國家最高榮譽致敬抗疫功臣
    其中,鍾南山成為「共和國勳章」建議人選;張伯禮、張定宇、陳薇3人成為國家榮譽稱號建議人選。 消息一出,相信很多人心中都不約而同地浮現出「實至名歸」這四個字。在過去的半年中,鍾南山、張伯禮、張定宇、陳薇,出現他們名字的地方,一定是抗疫戰場最危險、最關鍵、壓力最大的地方,同時,也是讓萬千民眾最放心、最踏實、感覺最有希望的地方。
  • 鍾南山李蘭娟,「英雄風骨」背後的力量竟不謀而合
    其實,不止這個問題,在這期《大醫精誠——鍾南山院士專訪》中,除了談疫情,鍾院士更和曹可凡一起完成了一次對自己人生的回望。「我們沒有太多談疫情,而是選擇了他人生中的幾個橫斷面,我希望從他的成長中,找出他今天之所以成為共和國英雄的『因』。」曹可凡告訴記者。
  • 英雄鍾南山、李蘭娟,走進學生教材!我熱淚盈眶……
    他們可以通過了解抗疫人物事跡,感悟奉獻的價值和意義,體會、學習英雄的精神。這種教育,更加深入人心,對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更有意義。李蘭娟院士關於夢想、職業與價值的時事新聞,很多媒體都有報導。李蘭娟院士說:「疫情結束後,希望國家給年青人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把高薪留給一線科研人員,不要讓年青人一味追崇演藝明星,他們是強不了國的。」
  • 2020年「感動中國」頒獎詞:鍾南山、李蘭娟、韓紅、汪勇、李文亮
    真題回放某中學文學社舉辦「感動中國——我最崇敬的抗『疫』人物」評選活動,請從入選的鐘南山、李蘭娟、韓紅、汪勇和李文亮中任選一位,為其寫一則頒獎詞。師生作品1.鍾南山:最美「逆行者」【頒獎詞】 首宣冠狀病毒「人傳人」,建議大家別去武漢。耄耋之年,冒死犯險,"抗非英雄",披甲逆行抗疫一線。科學求是,懸壺濟危世,仗義多諍言,美在純真仁愛!
  • 曹可凡對話鍾南山、李蘭娟:為什麼他們能成為「共和國英雄」?
    節目播出後引發轟動,「鍾南山談疫情期間最大壓力」迅速衝上熱搜榜。「我們沒有太多談疫情,而是選擇了人生中的幾個橫斷面,從他的成長中,找出之所以成為共和國英雄的『因』。」曹可凡說。下一期還將播出李蘭娟院士專訪。
  • 中國抗疫功臣成了人民英雄,「美國鍾南山」卻被萬人罵成罪魁禍首
    兩天後,身處武漢的鐘南山,通過媒體向中國民眾預警:「現在可以說,(病毒)肯定存在人傳人的現象。」三天之後,凌晨兩點,武漢封城。關閉一個千萬人口大城市的通道,之前幾乎是不可想像。在疫情最難的時候——有的人拋開生死身披戰袍,衝鋒在抗疫第一線。而有的人,卻像陰溝裡的蛆蟲,時刻盯著這些戰士精疲力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