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雲南來的朋友,送給孫健兩提普洱茶。
回到家,孫健拿出500毫升的大口水杯,從茶餅上掰下來一點茶葉,丟到杯子裡,灌滿開水,等茶葉泡開。
用這樣「粗野」的方式,孫健喝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口普洱茶。「非常不一樣。」孫健形容。
河南商報記者郝楠楠
初識 辭去做了10年的銀行工作到鄭州闖蕩
孫健是鹿邑縣人,來鄭州之前,他在老家的一家銀行工作了10年的時間。放棄銀行職位跑到鄭州闖蕩,在外人看來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多掙點錢,給倆孩子上學用。」孫健說。
2004年的一天,熟人的好友從雲南來鄭,送給他兩提普洱茶。當他把兩提茶拎回家後,發現家裡連茶刀都沒有。
索性,孫健用手從茶餅上掰下來一點茶葉,扔到了自己平常喝水用的500毫升的大口水杯裡,倒滿白開水,蓋上茶蓋,等著茶葉泡開。
「非常不一樣。」孫健用這樣5個字形容喝到第一口普洱茶時的感受,「有一股迷人的陳香。」
兩提茶葉,他喝了一年多的時間。「越喝越喜歡。」孫健說。
入行 瞞著家人投資近百萬做茶生意
送孫健茶葉的這位朋友,是雲南省西雙版納國普茶業有限公司(下稱國普)相關負責人。2007年春節剛過,他邀請孫健到雲南遊玩,順便參觀一下茶廠。
這一去,孫健徹底被茶葉吸引了。從雲南回來之後,孫健決定開一家茶葉店。
「這個想法我沒有跟家人說。」孫健回憶道,「跟家人說,除了讓他們擔心,並沒有什麼用。」
孫健在北茶城租下了一個店面,進的第一批茶葉花了近60萬元,加上租金、門店裝修等投入,開業時,近百萬的資金已經沒了蹤影。
錢花出去了,店裡堆滿了茶葉,卻沒有顧客上門,孫健只能從身邊人入手:自己拿出上好的茶葉,去招待朋友、送朋友,請他們去傳播和影響身邊的人。一年下來,不但沒賺錢,反倒賠了二三十萬元。
眼光「一意孤行」困難時期「逆勢」擴大店面
在經歷了一年的賠錢之後,孫健幹了一件讓家人更不理解的事兒:他在北茶城租了一處更大的店面。
「說是我看好這個行業,其實是一意孤行。」孫健說,以前的店太小,且是大棚式的,陽光能直接照到屋裡,體驗感不夠好。
做生意的第二年,孫健的收支終於平衡了;再往後,生意開始穩步上升。
總結經驗,孫健認為茶葉品質肯定是第一位。每到收茶季,他會跑到雲南盯著;而且在開店之初,孫健就定製了一批大紫砂缸,用來保存茶葉。
孫健堅持一個原則:把員工當一家人。「大家都開心,泡出來的茶才好喝。」作為一個老茶人,孫健培訓員工時,向來毫無保留。而他的第一位員工,已經當起了老闆,開了4家茶葉店。
說起經營,孫健認為:「保持對顧客的絕對信任,顧客才會信任你,然後能彼此信任,再達成交易。」
北茶城拆了之後,孫健把店開到了鳳凰茶城,而那些忠實的客戶,始終追隨他。
孫健的生意經:
將茶葉品質放到第一位。為了保證茶葉品質,每到收茶季,會跑到雲南盯著。
把員工當一家人,大家都開心,泡出來的茶才好喝。
保持對顧客的絕對信任,顧客才會信任你,然後彼此信任,達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