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石龍鎮一河四埠,每一區都臨水,石龍各區都建有防洪堤圍,主要河堤有石龍圍、山洲圍、東江堤、西湖堤、三村堤、黃家山堤等。
燈光點亮了石龍南岸公園(李春海 攝)
據了解,三面環水的石龍老城區很長一段時間的防洪工作都由石龍圍承擔。石龍圍位於東江北幹流與南支流分叉口流域的石龍鎮老城區,由北石堤和南土堤組成,西與掛影洲圍相連接,起點為石龍北鐵路橋(東江北幹流左岸)終點至石龍南鐵路橋(東江南支流右岸)。石龍圍總長4.3公裡,堤圍保護面積1.96平方公裡。南土堤修於1394年(時名三村圩),長1.8公裡,1958年加高加寬。南土堤數百年間幾經修建加固,能滿足50年一遇防洪標準。北石堤修建於1956年,長2.5公裡。1986年鎮政府投資40萬元,完成石龍圍北石堤1772米的維修、加固、加高工程。1992年又將其加高拓寬,堤高8.6米,堤頂寬8米,堤面建混凝土馬路,堤外二基用混凝土加鋼筋樁柱支撐的人行道、花槽延伸到堤外側,能抵禦50年一遇的洪水。
2017年5月,南岸工程建設前的北石堤(姚穎 攝)
2017年,政府投入5.6億元在原北石堤位置建設東江北幹流南岸整治工程,並於2019年完成工程建設。建成後的南岸工程全長約3公裡,起點為石龍的東岸大橋,經石龍頭路、沿江路、蒲溪村、木材廠,終點到紅海大橋南引橋。新建護岸2944米,拆除原防洪牆,按百年一遇標準重建防洪牆2713米,新建堤防維護通道5600米,行車道寬度為4-22米,原來的北石堤在工程建設中加入景觀元素,兼具河道疏浚、防洪達標、道路交通與美化老城區的功能。建成南岸工程新建護岸將園林景觀與防洪堤相結合,集休閒公園、觀水臺、古碼頭、觀景平臺、文化長廊於一體,融合打造一個新的公園式休閒娛樂空間,整個堤岸裝有能自動轉換顏色的射燈,每晚都上演五彩繽紛、夢幻迷人的燈光秀,這就是石龍市民新的休閒樂園——石龍南岸公園。
夜幕下,石龍南岸公園亮起五彩斑斕的燈光,點綴了江水粼粼的東江,照亮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孩子們在公園裡邊走邊追逐在地上轉動的「燈花」玩耍;行走其中總能看見人們幸福的笑臉;每天早上這裡是晨練的好去處,晚上這裡就化身成大舞場。自從去年年底工程完成後,這裡很快就成了石龍市民晨跑鍛鍊、晚上散步的首選,是市民享受幸福生活的好去處。
燈帶點綴了河堤和江水(葉國泰 攝)
雨夜中的石龍南岸公園更令人著迷(鄭桂超 攝)
夜幕下,市民伴著五彩斑斕的燈光漫步江邊(鄭桂超 攝)
晚上變身大舞場的石龍南岸公園(鄭桂超 攝)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石忠情 通訊員:石龍宣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楊洪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