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石龍:昔日舊石堤 如今新公園

2020-12-08 大洋網

東莞石龍鎮一河四埠,每一區都臨水,石龍各區都建有防洪堤圍,主要河堤有石龍圍、山洲圍、東江堤、西湖堤、三村堤、黃家山堤等。


燈光點亮了石龍南岸公園(李春海 攝)

據了解,三面環水的石龍老城區很長一段時間的防洪工作都由石龍圍承擔。石龍圍位於東江北幹流與南支流分叉口流域的石龍鎮老城區,由北石堤和南土堤組成,西與掛影洲圍相連接,起點為石龍北鐵路橋(東江北幹流左岸)終點至石龍南鐵路橋(東江南支流右岸)。石龍圍總長4.3公裡,堤圍保護面積1.96平方公裡。南土堤修於1394年(時名三村圩),長1.8公裡,1958年加高加寬。南土堤數百年間幾經修建加固,能滿足50年一遇防洪標準。北石堤修建於1956年,長2.5公裡。1986年鎮政府投資40萬元,完成石龍圍北石堤1772米的維修、加固、加高工程。1992年又將其加高拓寬,堤高8.6米,堤頂寬8米,堤面建混凝土馬路,堤外二基用混凝土加鋼筋樁柱支撐的人行道、花槽延伸到堤外側,能抵禦50年一遇的洪水。


2017年5月,南岸工程建設前的北石堤(姚穎 攝)

2017年,政府投入5.6億元在原北石堤位置建設東江北幹流南岸整治工程,並於2019年完成工程建設。建成後的南岸工程全長約3公裡,起點為石龍的東岸大橋,經石龍頭路、沿江路、蒲溪村、木材廠,終點到紅海大橋南引橋。新建護岸2944米,拆除原防洪牆,按百年一遇標準重建防洪牆2713米,新建堤防維護通道5600米,行車道寬度為4-22米,原來的北石堤在工程建設中加入景觀元素,兼具河道疏浚、防洪達標、道路交通與美化老城區的功能。建成南岸工程新建護岸將園林景觀與防洪堤相結合,集休閒公園、觀水臺、古碼頭、觀景平臺、文化長廊於一體,融合打造一個新的公園式休閒娛樂空間,整個堤岸裝有能自動轉換顏色的射燈,每晚都上演五彩繽紛、夢幻迷人的燈光秀,這就是石龍市民新的休閒樂園——石龍南岸公園。

夜幕下,石龍南岸公園亮起五彩斑斕的燈光,點綴了江水粼粼的東江,照亮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孩子們在公園裡邊走邊追逐在地上轉動的「燈花」玩耍;行走其中總能看見人們幸福的笑臉;每天早上這裡是晨練的好去處,晚上這裡就化身成大舞場。自從去年年底工程完成後,這裡很快就成了石龍市民晨跑鍛鍊、晚上散步的首選,是市民享受幸福生活的好去處。


燈帶點綴了河堤和江水(葉國泰 攝)


雨夜中的石龍南岸公園更令人著迷(鄭桂超 攝)


夜幕下,市民伴著五彩斑斕的燈光漫步江邊(鄭桂超 攝)


晚上變身大舞場的石龍南岸公園(鄭桂超 攝)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石忠情 通訊員:石龍宣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楊洪權

相關焦點

  • 東莞石龍中山路:昔日繁華商業街 融入時尚新元素
    她出生於1969年,如今她的母親還居住在中山路附近,她有不少親戚朋友都在這裡開店。在姚慧媚的少女時代,她常常要從中山路的這一端走到那一端,上學放學,每天往返幾次。「那時候家裡需要什麼東西都在這條路上買。」因為就住在附近,姚慧媚常來光顧這條路上的商店。
  • 東莞· 石龍
    東莞· 石龍------石龍歷史古蹟的探究與保護發展方向東莞市石龍中學 高一(1)班 郭浩鵬A篇摘要:石龍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小鎮,在2009年榮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石龍現有歷史遺蹟已達二十多座,歷史遺蹟的保護和傳承已成了石龍發展的重要問題。
  • 「品質東莞·一鎮一品」東莞鎮街文化品牌建設巡禮·石龍商埠騎樓...
    ……今年元旦,在石龍中山路舉行的商埠騎樓文化節,吸引眾多市民前來「打卡」。這條已經有近百年歷史、極具嶺南特色的街道,讓前來的市民流連忘返。建於1929年前後的中山路,是東莞保留最完整的騎樓街道之一,更是東莞首個省級歷史文化街區。來到這裡,一股濃濃的歷史氣息撲面而來,完完全全可以感受到石龍厚重的歷史文化。
  • 石龍百年老街中山路將更新活化,打造「東莞永慶坊」
    該項目系石龍鎮30項重大項目之一,投資額達80億元,通過活化石龍老城區,致力打造「東莞永慶坊」。更新單元位於石龍鎮老城片區,沿江西路與石龍紅海大橋交匯處東側,北臨東江北幹流,更新單元面積30.55萬平(458.25畝)。值得一提的是,更新單元一線臨江,且位於穗莞惠三地交匯處,是東莞與廣州,惠州的對接門戶。
  • 揭秘:東莞石龍新鴻基瓏匯真有很多人說的那麼好嗎?原來真相是這樣的!
    東莞石龍新鴻基瓏匯位於東莞的母親河東江邊上,屬於石龍鎮新城區,是目前大灣區少有的江景洋房項目,香港地產大開發商實力雄厚,目前在售二期新品戶型,近期受到深圳、東莞、廣州甚至港澳臺同胞的青睞,更多詳情歡迎諮詢新鴻基開發商售樓部銷售經理了解最新動態!
  • 【東莞影像志】石龍:古鎮再騰飛
    今天起,東莞廣播電視臺《東莞新聞》欄目將陸續播出由我臺與東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聯合攝製的系列報導《東莞影像志》,全方位記錄近年來我市部分鎮村的變化。第一期,我們走進我市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石龍鎮。
  • 孫中山石龍鐵路督戰珍貴圖片廣東東莞展出
    中新網東莞1月9日電(李映民 李純)「一座城市的記憶——百年東莞圖片展」1月5日至1月9日在廣東東莞會議大廈展出。本次展覽共展出500多張東莞歷史圖片,其中1923年孫中山到東莞石龍鐵路督戰等歷史圖片尤為珍貴。
  • 東莞中外運石龍碼頭通過驗收 該碼頭對外開放後,將開通石龍—香港...
    □信息時報記者陳武東 通訊員 石龍宣11月2日,廣東鐵路國際物流基地的重要項目——東莞中外運石龍碼頭順利通過省驗收組的口岸對外開放驗收。東莞中外運石龍碼頭原名為東莞市石龍鎮水鐵碼頭,由東莞中外運物流有限公司於2010年1月接手該碼頭並投資擴建,總投資1.2億元,主要經營貨櫃裝卸、堆存,散貨裝卸、堆存業務。目前,該碼頭已開展內貿作業。
  • 東莞要給石龍這條村發錢!
    恭喜石龍這條村入選 (名單如下) ▼ 張姓先祖於宋末元初遷居東莞石龍西湖東洲,後因水患遷西湖歐園,明初遷此。樊姓先祖於北宋元祐年間(1086—1093 年)從山東蒲東村遷至廣東寶安四都陳村,南宋寶慶年間遷至當地。其他姓氏遷入時間不詳。 2015年末,戶籍人口2887人。外來暫住人口1萬多人。村民均為漢族,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東莞石龍話。
  • 東莞鎮街文化品牌建設巡禮·石龍商埠騎樓文化節 穿越……
    ……今年元旦,在石龍中山路舉行的商埠騎樓文化節,吸引眾多市民前來「打卡」。這條有近百年歷史、極具嶺南特色的街道,讓市民流連忘返。 建於1929年前後的中山路,是東莞保留最完整的騎樓街道之一,更是東莞首個省級歷史文化街區。來到這裡,一股濃濃的歷史氣息撲面而來,你可以感受到石龍厚重的歷史文化。石龍商埠騎樓文化節舉行期間,非遺技藝、歷史建築、傳統美食廣受市民歡迎。
  • 東莞石龍中山路上的非遺傳承百年 守護老行當
    但是,要想動這裡的一小塊青石也要向石龍相關部門申請。  中山路全長1.4公裡,新昌鼓店位於中山路中段。遠看這家店鋪並不起眼,門頭上沒有什麼醒目的字牌標誌,但小小的鼓店裡蘊藏著許多的「不簡單」。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石龍鼓店在東莞很出名,當時的中山路上共有麒昌、新昌、金昌、祥新四家,但後來以四家鼓店為首的石龍鼓店陸續關門,在石龍幾乎找不到鼓店的身影。
  • 石龍:千年古鎮人文薈萃 地均產出堪比深圳
    但這個「小」鎮卻擁有上千年的歷史,擁有目前東莞最多、而且在國內國際「叫得響」的名人。2009年,石龍鎮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這一稱號是東莞首個、迄今唯一。  石龍人珍惜人文薈萃的歷史並加以傳承。石龍鎮黨委、鎮政府實施「四名」工程保護傳承石龍文化。深厚的人文底蘊也吸引了國內外和「世界五百強」企業前來石龍投資。
  • 時隔五年,東莞石龍再度拍地!起拍樓面價8851元/㎡
    石龍再度拍地!今日,東莞公共自然資源交易網掛出石龍黃家村1.3萬㎡商住地,起價3.06億元。石龍新盤較少,多以舊盤銷售為主。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石龍在售/待售項目約4個值得一提的是,華訊大宅、新鴻基瓏匯同樣位於石龍新城區。華訊大宅距地塊約3公裡,目前在售129-247㎡3-5房,均價約16000元/㎡。
  • 中國舉重博物館選址東莞石龍,爭取年內動工明年建成
    國家體育總局舉摔柔中心昨日到東莞石龍考察中國舉重博物館籌建工作,並召開籌建工作匯報會,總結前一階段工作情況,部署和推進博物館籌建工作。與會專家表示,中國舉重博物館的展陳要真正能體現出石龍、體現東莞、體現中國,更要體現世界舉壇的發展,展示中國舉重在國際舉壇上的影響力,希望該博物館力爭明年竣工。
  • 東莞石龍邁入「1萬+」,最貴的小區均價超過1萬/平
    東莞4月的房價也已經新鮮出爐。據房天下研究院發布,東莞4月二手房參考均價17095元/平,環比3月上漲2.29%,同比去年同期上漲7.83%。其中石龍4月二手房參考均價10963元/平,環比3月上漲0.61%,同比去年同期上漲8.35%。
  • 東莞歷史悠久的公園,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改名,名勝古蹟數不勝數
    其實國內的公園還是非常多的,特別是一些大城市,公園的數量多到數不過來。其實我最初是認為所有的公園應該都是免費的,就是給大家散散心。但後來才發現,其實很多公園都是收門票的。不過這些收門票的公園,景色都還是比較可以的,不過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個公園就有些不一樣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吧!這個公園可以說是東莞歷史悠久的公園,為紀念孫中山先生修建,裡面的名勝古蹟數不勝數。而這個公園就是位於東莞廣深公路上沙村路段旁的——中山公園,之所以叫中山公園無疑是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
  • 東莞石龍傳統木屐展示獨特歷史文化內涵
    過去,寓意步步高升的紅漆描花傳統木屐還是東莞人辦喜事必不可少的好「意頭」。這次,我們就去東莞石龍鎮,了解這一文化遺產。  文化東莞   紅漆描花傳統木屐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梁錦泉:「聽上一輩說,這是東莞一路傳下來的傳統。
  • 東莞中心城區有大動作!多個更新項目啟動!
    東莞這些地方即將大變樣!包括東城、石龍、萬江等地塊!快來看看位置在哪兒?▼東莞中心城區有大動作!628萬㎡全面升級12月8日,東莞市政府採購網發布《東城街道黃旗南片區城市綜合運營服務採購項目公開招標公告》,未來這一片區將迎大變樣!
  • 3分鐘帶你全面認識東莞的「第一次」
    2、清朝,東莞第一個火車站  東莞第一個火車站是石龍火車站。石龍火車站是東莞歷史最悠久的火車站,清朝的時候就有了!當時石龍火車站隨廣九鐵路通車同時啟用,並且曾一度稱為石龍中心站。2014年1月8日停止客運功能,轉移到新東莞火車站。
  • 石龍百年麒麟技藝 三代薪火
    >麒麟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神獸」,東莞的麒麟文化歷史悠久。2007年,石龍麒麟製作技藝入選東莞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在石龍中山西路有一家 「熾華興」麒麟醒獅店已有百餘年歷史,三代薪火相傳,將麒麟製作技藝延續傳承。而何滾流就是「熾華興」麒麟醒獅店第三代製作人,他開拓創新、傳承發展,守護著這門非遺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