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盲盒憑什麼那麼受歡迎?從風旅閣中秋盲盒說開去

2020-12-18 上遊新聞

"從來沒有收到過這樣的中秋禮盒,每撕開一塊區域,就能找到一個上海伴手禮,有一種尋覓寶藏的感覺,"來自蘇州的王小姐說,"這款中秋盲盒裡有7塊區域,所以我可以拆7次盲盒,當拆出價格比較昂貴的物品時,感覺自己中獎了,非常滿足。我甚至想自己下單再送自己一盒了,因為拆盲盒會上癮這件事是真的。"

王小姐繪聲繪色形容的,是她近日收到的中秋禮物——來自景域驢媽媽集團旗下旅行伴手禮平颱風旅閣推出的首款"城市禮物"創意伴手禮——"我把上海送給你"中秋盲盒。

這是風旅閣首款盲盒跨界衍生品,該品牌通過甄選足夠代表上海文化的老字號、非遺等伴手禮,將杏花樓月餅、新雅月餅、老香齋蝴蝶酥、大白兔奶糖、丁義興豆腐乾、泰康萬年青等近20款上海知名商品作為"禮品池",每一盒風旅閣中秋禮盒都會從"禮品池"中隨機挑選7款裝盒。同時,該盲盒還將中國詩詞文化、海派文化相融合,集美感、美味、美玩與一體,首批2000份禮盒一經上線就已售罄。

相比以往盲盒抽出限量版公仔的"盲抽"模式,風旅閣中秋盲盒更像是在抽獎,即便不"中獎",普通盲盒的價格也很實惠——7款隨機商品的價值總和遠超中秋盲盒本身的售價。而其所營造出"隨機獲獎"的氛圍,讓下單的用戶有一種"小賭怡情"的心理,一下子成了朋友們熱議的話題。據悉,若是在風旅閣中秋盲盒中抽到盒中盒——"驢媽媽限定盲盒公仔",僅此一樣商品的價值就為59元,可謂非常驚喜。

今年以來,盲盒的出圈能力有目共睹,不少看似與潮玩不相關的行業大鱷,紛紛推出自己的盲盒類產品,且愈演愈烈。盲盒不是一個冷冰冰的商品,它包含了創新設計和文化影響力,而盲盒熱的浪潮以及品牌跨界盲盒的衍生形式,讓"潮流玩具"變得更容易進入大眾的視野。盲盒既是設計師和粉絲溝通的橋梁,也是品牌方傳播自身價值理念的載體,通過它傳播自身價值理念無疑更能抓住消費者的心。

盲盒營銷之所以廣受好評,有四大關鍵詞——盲、稀缺、IP、社交。而風旅閣的中秋盲盒,正好切中了這四大要害,想不火也難。

在風旅閣營造的場景中,你會發現:上海的老字號伴手禮有很多,但你能抽到哪一款是未知的,此舉拿捏住了用戶的獵奇心理,從而激發了用戶的購買慾,刺激用戶去消費;同時,中秋盲盒切中了消費者的"飢餓心理",品牌通過塑造稀缺性——只有此處也許可以將上海老字號伴手禮的一部分一次性收入囊中,吸引消費者的收集欲望;中秋盲盒中,不僅有上海伴手禮,更有可能抽中盒中盒——驢媽媽限定盲盒公仔,將消費者最喜愛的IP形象與盲盒玩法結合,進一步提高了產品的吸引力;移動網際網路的出現和社交媒體的繁榮,為盲盒營銷的爆發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因為中秋盲盒的特殊玩法,引發了眾多年輕人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並因此衍生了很多優質的UGC內容,比如,拆箱視頻。

"第一次的盲盒禮盒嘗試非常成功,目前我們的中秋盲盒正在緊張趕製中,"景域驢媽媽集團副總裁、風旅閣CEO李秋妍說,"未來,風旅閣還將陸續推出其他省/城市的限定版盲盒,把跨界盲盒這條路走得更寬、更廣。"

相關焦點

  • 一家賣盲盒的公司,憑什麼值1000億?
    而實際根據盲盒設計,如果運氣好,可能買一隻就會抽中。但如果沒那麼幸運,即便一次性購買144隻盲盒也無法獲取。近兩年來,盲盒開始頻繁出現在大眾視野。這個異軍突起的產業,類似早先快手由農村包圍城市,當它引來熱議,已經體量龐大。所謂盲盒,即裝著玩偶,但買之前不能確定實際玩偶樣式為何的一種玩具。
  • 解密盲盒經濟:年輕人到底能從盲盒中得到什麼?
    「我只是買盲盒,抽不中最喜歡的也無所謂,但她們抽不到也會花幾千塊去收集一個限定隱藏款。」 系列盲盒中潮玩的每一個常規造型都會印在包裝盒上,因此買家在買之前就有了心理期待,但隱藏款是包裝盒上沒有繪製出的。
  • 買菜買機票也能玩盲盒?——歡迎來到盲盒的世界
    如果你不太清楚盲盒是什麼,那嚯小二給大家說一下。盲盒的裡面有各式各樣的玩具,顧名思義,人們在打開這個盒子前,都不知道裡面究竟裝著究竟是哪一款玩具。盲盒的魅力是無窮的,有位60歲的玩家,一年花了70多萬購買盲盒;一對來自北京的夫婦,4 個月花了20萬購置盲盒;小學生偷拿媽媽手機給店家轉帳三萬開盲盒;很多人還特地給自己收藏的盲盒玩具定製了展示櫃,將家裡裝飾得跟博物館一樣。 這些驚人的數字,令人疑惑,盲盒真的有這麼貴嗎?
  • 盲盒當道,韭菜橫行
    如果你是一個有收集愛好的人,那麼買盲盒就像是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瘋狂買買買,直到集齊全套。如果不想憑運氣,也可以選擇在閒魚上高價回收,也不貴,也就溢價那麼三五十倍吧。比如sooya bts ,閒魚也就6500;比如大久保 雪怪,也才7500塊吧。對不起,我凡爾賽了。
  • 「停不下來」的盲盒
    王譜舉例,某一款盲盒的形態是火車,隱藏款是火車頭,如果沒有火車頭,「放在那裡怎麼都不得勁兒,所以大家一邊罵一邊去買」。盲盒生產商用不同的營銷方式在不斷地撩撥玩家的心,並且不斷地推出新款。比如,一些盲盒系列隱藏款直接標註為「?」號,買家在沒抽中之前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樣子,引發了更大的好奇心。
  • 數說年輕人的盲盒「中毒」密碼
    盲盒也因為新奇好玩、具有神秘感和收藏價值等特質受到了不少年輕人的熱捧。比炒鞋更瘋狂 有人炒盲盒不惜一擲千金近年來,有一種名叫盲盒的硬核燒錢愛好火了,炒盲盒正代替炒幣、炒鞋,成為新一代割韭場。盲盒,物如其名,就是靠盲猜盒子裡面的物品,只有付款後才能夠「一睹芳容」。盲盒中大多為成套銷售的玩偶手辦,如索尼天使、樂高小人、泡泡瑪特等潮流玩具,價格一般在49元到69元之間。
  • 爆款盲盒近來有點「盲」 未來如何不迷茫?
    星星是重慶人,經營淘寶店鋪已經7年,三年前開始專注做潮玩生意,同時銷售盲盒。從兼職做到全職,她的「貓窩玩具」在圈內已經小有名氣。回憶起這大半年來的生活,她感慨就像「坐過山車」。   之所以說「最初感覺影響不太大」,那是因為今年頭兩個月,星星的線上店每天都還能銷售近百個盲盒。「雖然不及去年,不過當時差距並不是特別大。」
  • 「傾家蕩產」買盲盒,年輕人到底中了什麼毒?
    才入坑一個多月,就已經燒了五千塊錢了……」北京的一對夫婦4個月花費了近20萬元去購買盲盒;60歲的一位玩家一年花費了70多萬去購買盲盒。有人調侃說,「買夠100個盲盒就收手」是繼「今天一定不熬夜」「出門了馬上就到」之後成功入選當今社會第三大經典謊言的flag,由此可見盲盒是多麼的火爆。據可靠數據報導,2018年Molly系列產品(泡泡瑪特品種之一)一年就賣了400萬個,在中國的銷售額超過 2 億元,今年預計銷量至少翻番。
  • 「上海禮物」CCG首秀:「盲盒經濟」 破圈老字號
    展會現場,上海音樂廳的盲盒讓人眼前一亮。今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設計師設計了一款上海音樂廳專屬的貝多芬盲盒玩偶系列。六款人偶,被設計成指揮家、小提琴手、圓號手、鋼琴家等樂手形象。「隱藏款」則是Q版的睡衣貝多芬。而玩偶的包裝盒背景,則還原了上海音樂廳內部的演奏廳。
  • 為什麼愛美的福州女孩在瘋搶盲盒??
    不僅作為一項新穎的社交符號出現,盲盒熱也帶來了一股強勁的盲盒經濟潮,據某二手平臺的交易數據顯示,有30萬玩家在平臺交易,盲盒已形成了千萬級的市場。盲盒究竟有何種魔力呢?2新鮮人的盲盒人生很多時候,我們的人生何嘗不是一個待拆的盲盒,在打開盲盒之前,一切都是未知。選擇盲盒前腦補過許多,害怕自己抽到相同的玩偶。
  • 一家賣盲盒的公司,憑什麼值1000億,創始人身家近500億?
    但如果沒那麼幸運,即便一次性購買144隻盲盒也無法獲取。近兩年來,盲盒開始頻繁出現在大眾視野。這個異軍突起的產業,類似早先快手由農村包圍城市,當它引來熱議,已經體量龐大。所謂盲盒,即裝著玩偶,但買之前不能確定實際玩偶樣式為何的一種玩具。有點像彩票,也可以說是早先小浣熊乾脆麵中水滸卡的升級。玩盲盒,玩的就是這種不確定。
  • 清平樂、紅樓夢出盲盒,花式玩法有沒有讓你心動?
    前不久,「《紅樓夢》盲盒」登上了熱搜:氣呼呼的寶玉、拿著酒罈子的史湘雲……曾飾演賈寶玉的歐陽奮強也在微博轉發,還開起玩笑,「這個妹妹你怕是沒見過。」金陵十二釵正好湊一組盲盒,下一波上場的或是水滸一百單八將?
  • 被盲盒經濟醞釀的球鞋市場,誰來為他護航?
    你可能會抽到你非常喜歡的那款,甚至是隱藏款,也有可能只抽到並不受歡迎,且低於盲盒本身價格的款式。 盲盒的魔力也正來自於這裡,它和刮彩票一樣全靠運氣。賭徒心重的人,很容易迷失在這一個個高度不透明,信息極為不對稱的盒子裡。
  • 盲盒是啥?為何半年營收1.6億?盲盒裡隱藏款售價竟然高達3000元?
    9月16日,#炒盲盒最高溢價近40倍#登上微博熱搜榜,引發廣泛討論。炒盲盒正代替炒鞋、炒幣,成為新一代割韭場。也許你還沒有聽過這個名字,那麼盲盒到底是個啥?為何這般火熱?今天筆者就來聊聊盲盒。一、什麼是盲盒?
  • 沒想到,盲盒也成了頂流
    跨界盲盒早已遠不止文創領域。隨著盲盒經濟的持續火熱,各行業商家都在積極推進自家品牌的盲盒營銷,盲盒也不斷以新面孔出現在眾人眼前。文具類商品早已引進了「盲盒營銷」。去年至今,晨光文具與Nanci、Tokidoki、海賊王、柯南等IP合作推出了多款聯名文具盲盒。「一個紙盒裡裝著一根筆,在沒拆外包裝前不能知道筆的圖案。
  • 中秋節即將來襲,嫦娥親臨現場,夢奇又成周邊,盲盒玩家別錯過!
    中秋和國慶一起放,假期長達8天!大家是不是已經想好去哪裡玩耍了?王者峽谷的中秋節活動也已經在準備了,嫦娥親臨現場!另外夢奇又成周邊,喜愛開盲盒的玩家別錯過!說到中秋節,大家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月餅了。那麼除了月餅,是不是還能想到嫦娥姐姐?作為月亮的代言人,嫦娥的美貌那是不可敵的。再加上還有個帥氣老公后羿,嫦娥的生活一直過得都是美滋滋。
  • 中年人的「盲盒」江湖
    昨天晚上,47歲的劉暢刷著手機,跳出「盲盒第一股」 泡泡瑪特港交所上市的消息。不過他更在意的是另一件事:聚集了國內諸多手工匠人的東家APP上,一批陶瓷匠人紛紛開始今年最後一次「押窯」銷售:「這是中年人的『盲盒』。」所謂押窯,就是將一批尚未燒制的陶瓷器以一定價位售出,再進窯燒制。
  • 那些在泡泡瑪特買盲盒的人,究竟在買什麼?
    比如,「它為什麼賣那麼貴?」、「這樣一家公司憑什麼千億市值?」 甚至有人認為,泡泡瑪特在「割年輕人的韭菜」、「收智商稅」、「沒有社會價值」。但也有它的用戶反駁稱,「不要問,問就說明你們不懂年輕人」。還有投資人士說,「你就當它是個線下實體遊戲,玩家氪金買皮膚裝備,偶爾還能有些二級市場交易行為,是不是好理解一些?」
  • 有聲中日雙語 丨「盲盒」用日語怎麼說?
    言歸正傳,都說盲盒起源於日本,那麼盲盒到底是怎麼來的呢?「盲盒」用日語該怎麼說呢? 那麼,「盲盒」用日語怎麼說呢?我們來看看下面這篇來自人民網日語版的報導。
  • 盲盒往事:什麼造就了泡泡瑪特
    2017年3月,泡泡瑪特在微信平臺上線了一款「抓娃娃」的H5小遊戲,用戶通過充值,在線操作娃娃機去抓取「娃娃碎片」,抓齊一個娃娃的所有碎片(通常是4片)就可以召喚神龍……兌換一個一模一樣的實體玩具。該遊戲自推出後迅速在微信朋友圈裂變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