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軍主動撤退的登步島之戰(上)
原標題:我軍主動撤退的登步島之戰(上) 圖1:我軍指揮員胡煒同志 圖2:登步島之戰的戰場 近來,有關金門之戰的文章出版甚多。但對登步之戰的介紹仍然極少,使其仍然有語焉不詳之感。在這裡,作者綜合海內外史料及親身經歷,對登步之戰進行了初步介紹和探索。 戰役概況 舟山登步島登陸與反登陸之戰發生在1949年11月3日至6日。
-
紅色足跡|尋訪舟山登步島 熱血鑄豐碑
紀念碑所在處,就是登步島。登步島不大,面積只有16.4平方公裡。可68年前,解放浙江時戰況最慘烈的一次戰鬥就發生這裡,史稱「血戰登步島」。下船登島,記者見到了79歲的王厚祥老人。當時,年幼的他親歷了那場「永遠忘不掉」的血戰。
-
尋找浙江那片「紅」:六橫島與登步島的新氣象
本期關鍵詞: 六橫島的產業發展、登步島的紅色故事 在上一期的《尋找浙江那片紅:「三色」融合發展的「東海明珠」》中,我們回顧了歷史: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橫渡長江,同年4月23日南京解放,解放大軍勢如破竹,同年5月3日解放杭州,5月25日解放寧波,敵軍節節敗退後紛紛向浙東沿海逃竄
-
登步島血戰:拉鋸戰2天3夜 解放軍主動撤退
近來,有關金門之戰的文章出版甚多。但對登步之戰的介紹仍然極少,使其仍然有語焉不詳之感。在這裡,作者綜合海內外史料及親身經歷,對登步之戰進行了初步介紹和探索。 戰役概況 舟山登步島登陸與反登陸之戰發生在1949年11月3日至6日。
-
我軍主動撤退的登步島之戰(下)
原標題:我軍主動撤退的登步島之戰(下) 面對優勢強敵,又背靠大海,撤退稍有不慎,即有全師覆滅之危。過去的兩天兩夜血戰中,往往是白天敵合力攻我,我軍乘夜反擊。
-
登步島戰鬥我軍「金蟬脫殼」
1949年4月至6月,蔣介石反動集團連失南京、杭州、上海,於7月成立「舟山防衛指揮部」,糾集重兵防守,企圖將舟山群島作為日後反攻大陸的「橋頭堡」。國民黨軍在舟山群島各島嶼上修築工事,擴建岱山機場,同時還封鎖襲擾江浙沿海,嚴重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幹擾工業生產的順利展開,解放舟山群島已刻不容緩。
-
品讀《最後的戰役——解放舟山群島之戰》
長篇紀實文學《最後的戰役——解放舟山群島之戰》,是作者劉志遠作為舟山群島戰役的親歷者,在創作《渡海戰役》《跨海東徵》之後的又一部力作。其中匯集了舟山群島戰役中的指戰員們英勇、機智、頑強、堅忍不拔、不怕犧牲的革命英雄主義事跡,點點滴滴,由淺入深,匯涓出一條革命前輩亮劍舟山的輝煌軍史之河。
-
審時度勢、佯攻迷惑:登步島戰鬥我軍「金蟬脫殼」
我軍登陸登步島。登步島戰鬥,是舟山群島戰役中最為激烈的戰鬥,我軍5個營與敵超過6個團的兵力在面積僅為16平方公裡的小島上激戰兩天三夜。1949年4月至6月,蔣介石反動集團連失南京、杭州、上海,於7月成立「舟山防衛指揮部」,糾集重兵防守,企圖將舟山群島作為日後反攻大陸的「橋頭堡」。國民黨軍在舟山群島各島嶼上修築工事,擴建岱山機場,同時還封鎖襲擾江浙沿海,嚴重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幹擾工業生產的順利展開,解放舟山群島已刻不容緩。
-
文物故事|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江戰役使用的木船
他們主動將自家的漁船貢獻出來並親自擔任船工,還積極為解放軍介紹長江行船的經驗和方法,主動教指戰員練習遊泳、划船等技能。陳毅元帥曾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獨輪車推出來的。」那麼,渡江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船槳搖出來的。
-
登步島戰鬥我軍「金蟬脫殼」 - 中國國防報 - 中國軍網
登步島戰鬥,是舟山群島戰役中最為激烈的戰鬥,我軍5個營與敵超過6個團的兵力在面積僅為16平方公裡的小島上激戰兩天三夜。1949年4月至6月,蔣介石反動集團連失南京、杭州、上海,於7月成立「舟山防衛指揮部」,糾集重兵防守,企圖將舟山群島作為日後反攻大陸的「橋頭堡」。國民黨軍在舟山群島各島嶼上修築工事,擴建岱山機場,同時還封鎖襲擾江浙沿海,嚴重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幹擾工業生產的順利展開,解放舟山群島已刻不容緩。
-
【你好,小島】踏尋紅色足跡:重溫登步島戰役
央廣網舟山8月1日消息(記者王貴山 王譽博 傅煒如 曹文君)1949年,新中國成立初期,舟山大部分海島還在國民黨統治下。解放軍決定進攻登步島,以解放舟山本島。 登步島是浙江舟山群島外圍的一個主要小島,此島面積雖小,卻分布有多個重要高地,是十分重要的戰略要塞。
-
1949年的這場戰役,吹響了人民解放軍解放大西北的號角
1949年3月,國民黨軍西安綏靖公署主任胡宗南在西安六穀莊招待所設宴,席間,他宣稱:「西安得失,對戰爭全局關係很大,我們決心堅守西安……」。 當時的西北戰場,隨著國共兩黨力量的變化,戰場形勢急劇改變。
-
他是登步島血戰親歷者 用行動教子孫後輩緬懷先烈
翁盈昌 攝3月30日,登步島血戰親歷者王如懷,又一次來到登步戰鬥革命烈士紀念碑前,瞻仰祭掃,深切緬懷革命先烈。登步島是著名的登步島血戰發生地。1949年11月3日至5日,為解放登步島,中國人民解放軍以四個營兵力與國民黨有海、空軍掩護的16個營兵力激戰兩晝夜,殲敵3396人,我軍以傷痛953人,犧牲380人的代價撤出戰鬥。為緬懷英烈,1999年11月,值登步島戰鬥50周年之際,原登步鄉黨委、政府在雞冠村後山崗墩建造了登步戰鬥革命烈士紀念碑。
-
我軍2000人登上登布島險被全殲,指揮官巧施「空城計」安全撤退
我軍2000人登上登布島險被全殲,指揮官巧施「空城計」全軍安全撤退文/無計讀史1949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建立一個月了。可登步島還沒有收復,但是面對收復登步島最重要的東西,就是解放軍的海軍很弱小,可以說幾乎沒有海軍。金門戰役的失利是所有解放軍慘痛的記憶。而1949年,登步島上的解放軍戰士,也面臨著被包圍的局面。
-
歷史上的今天丨1949年,人民解放軍入湘,首先解放臨湘縣
歷史上的今天丨1949年,人民解放軍入湘,首先解放臨湘縣 [來源:湖南檔案信息網] 2018-07-05 00:13:12
-
人民解放軍85周年大事記(1946-1949)
★1947年冬至1948年夏,人民解放軍利用作戰間隙進行新式整軍運動。 ★1947年12月25日,毛澤東在《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報告中提出著名的「十大軍事原則」。 ★1948年1月1日,東北民主聯軍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東北民主聯軍總部改為東北軍區兼東北野戰軍領導機關。 ★1948年5月9日,中原軍區重新成立。
-
舟山紅色故事大家講③丨登步島管委會胡夢莎為大家講述《只要還有一口氣 就要返回部隊》
今天,讓我們一起聆聽登步島管委會胡夢莎講述《只要還有一口氣 就要返回部隊》。1949年11月3日夜,61師發起登步島戰役,原計劃以5個營兵力突擊國民黨駐軍4個營奪取登步島。至4日清晨,解放軍雖佔領全島的4/5,但未能實現佔領全島的目標。4日上午,國民黨軍在海空優勢下大舉增兵登步,解放軍5個營與敵人6個團展開血戰拉鋸2個多晝夜。戰至11月5日夜,61師胡煒師長審時度勢,以佯攻為掩護,率部隊順利撤回桃花島。我軍以1488人的傷亡,取得了斃、傷、俘敵3396餘人的勝利,粉碎了敵人妄圖製造第二個金門的美夢。在撤退過程中,共產黨員傅祥明因傷與部隊失去聯繫。
-
1949年的奪島戰鬥,蔣介石憐惜嫡系湯恩伯,打到最後竟讓他們撤退
1949年的奪島戰鬥,蔣介石憐惜嫡系湯恩伯,打到最後竟讓他們撤退文/無計讀史時至1949年,中國大陸上已經難尋國民黨部隊的蹤跡。渡船上也有重機槍,戰士們駕駛著重機槍朝著敵人的方向集火,在距離象山半島很近的時候,終於成功壓制了敵人的火力。「殺!」戰士們翻身下船,剛落地就開始衝鋒。湯恩伯手下的部隊也並非軟蛋,頂著密密麻麻的火力朝著解放軍戰士開火,雙方的傷亡都很慘重。
-
人民解放軍85周年大事記(1949-1978)
★1949年l0月1日下午3時,首都北京30萬軍民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大典和閱兵式,毛澤東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毛澤東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 ★1949年11月11日,空軍領導機構以第14兵團機關為基礎在北京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