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自古就是以農耕為主,對於農民來說最關心的就是土地。在一年四季裡,不管是什麼節氣,農民們都會特別關注天氣。當然到了冬天,是農民一年當中最清閒的時候,大家也有時間停下來聊聊天、打打牌或者出門置辦年貨。不過這時候生活上雖然清閒許多,老農的心裡可一點都不清閒。他們時刻掛念著這個冬天是否下雪,因為下雪關係到來年的糧食收成。
即使你不是農民,也沒有親自種過地,但肯定知道「瑞雪兆豐年」。如果有一年冬天雪下得很少,老人們就會說這是「災年」,來年糧食吃不飽了。如果是雪下得很大很及時,人們就會高興的說到來年又是一個大豐收。
可見天氣對於農民來說確實非常重要,所以人們在農耕過程中總結出來的俗語都和天氣有關係。比方農村人經常說的老話「大雪之後有三候」,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話裡的「三候」又分別指的是什麼呢?其實「三候」指的是大雪過後農村出現的三種現象。
第一候是指村子裡變得特別安靜。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過後是冬至、小寒和大寒,也是人們常說的「數九」天氣,一年當中最冷的時候。而且下雪過後,雪融化將加劇氣候寒冷。此時村裡的人們,都躲在家裡「暖炕」上取暖,很少有人出門了。不僅人的說話聲音少了,也沒有鳥叫聲,鳥類都已南遷。所以除了零星的聲音之外,村裡會特別安靜。
第二候是說動物要進入發情期。最寒冷的「數九」天氣過完,天氣就該漸漸回暖。這時候,冬眠的動物甦醒,它們開始活動起來找吃喝,找交配對象。而自己家養的牲畜,也開始因為發情變得脾氣暴躁。農民在這時想要家畜的小崽子,就可以給家畜找交配對象。
第三候則是指植物開始發芽。大雪過後的第三個階段就是立春,雖說這個時候的天氣還是挺冷的,但有一些植物已經開始悄悄的冒出綠芽。所以到了第三候,萬物準備蓄勢待發,迎接新一年的春天。
現代人更應該好好地學習一下有關二十四節氣的俗語。因為二十四節氣不僅僅是對農作物有所影響,對人的身體也有很大的程度影響;比方「春捂秋凍」這些俗語到如今都是非常有道理。不得不說這些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真的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