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除濫食「野味」陋習 政協委員指制訂疫源性動物清單最急迫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抗擊新冠肺炎)革除濫食「野味」陋習 政協委員指制訂疫源性動物清單最急迫

中新社北京3月19日電 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因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引起各界思考。多位全國政協委員於近日移動履職、網絡議政時提出,應繼續調整完善野生動物保護有關法律,而當前急迫任務應是制定疫源性動物清單,嚴厲禁止食用。

《人民政協報》19日報導,自2月17日起,全國政協在委員移動履職平臺上開通網絡議政群組,針對「革除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主題進行討論;截至3月17日,262位委員參與,建言內容達8.7萬字。

據該報選編的委員建言,魯曉明委員認為,食用野生動物問題確有規範必要,但當前最急迫的任務應是制定疫源性動物清單,嚴厲禁止食用,並採取措施確保得到遵守。

他分析,瀕危動物如松江鱸魚、烏龜、新疆大頭魚等,野生數量已極為稀少;其數量的保持和增長几乎全靠人工繁育;對其禁食,打擊的是人工繁育產業,最終危及這些物種的安全。同時,養殖業歷來是中國傳統產業,也是許多地方農民賴以脫貧致富的重要手段;在安全性有保障的情況下,應對基層從業者的痛感有所感受,在今後配套法律修改中,儘量做到在有科學依據的情況下,分類施策。

張明委員也指出,「管」與「禁」關係到相關產業的存亡和特定群體的生計。多年實踐證明,「一禁了之」往往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效果不佳。應該學會「把大門打開,進了門卻『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施以嚴格監管」的方法。

楊建平委員建議,應嚴格控制野生動物「人工養殖」的審批監管;同時列出禁止「人工養殖」的清單,要準確、能執行,否則就形同虛設。同時,要進一步列出重點疫源動物名錄,研究建立疫源動物病毒資料庫以及相應的抗體、疫苗資料庫,模擬推斷病毒傳播途徑,科學設計防治預案。

舒曉琴委員提出,針對一些地方將野生動物養殖作為經濟產業、扶貧項目發展起來,政策變動將給從業人員帶來較大經濟損失的現狀,建議科學引導產業轉型。探索合法經營主體有序退出機制,給予從業人員適當經濟補償,支持引導再就業。

龔勝生委員表示,革除陋習,修法是解決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要改變人們對待野生動物的態度、認知,建立人與自然和諧、人與動物平等的生態倫理,變「禁止我吃」為「我絕不吃」。革除「陋習」必須與養成「新習」同步進行。(完)

相關焦點

  • 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
    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在全國勠力同心、全力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此決定直指濫食野生動物的社會陋習,可謂切中時弊,順民心、得民意。
  • 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雲南亮劍
    前有「非典」,現有新冠肺炎疫情,食用野生動物帶來的災難給人類社會敲響了警鐘。當前,在疫情「最嚴」監管下,如何對濫食野生動物陋習說「不」?3月3日,是第七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值此之際,省政府新聞辦舉行雲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場新聞發布會,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省人大農委、省農業農村廳、省林業和草原局、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森林公安局等部門,給出了答案。
  • 徹底破除「啥都敢吃」陋習!「兩個全面禁止」向濫食野生動物亮劍
    很多人說,文明與野蠻之間,只隔了一個野味的距離。前有「非典」,現有新冠肺炎疫情,食用野生動物給我們帶來一次又一次深重的災難。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人民群眾對食用野生動物、非法交易野生動物的行為深惡痛絕,禁食野生動物逐漸成為全民的共識。
  • 堅決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築牢公共衛生...
    他強調,我們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加快健全完善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制度,全面加強市場監管,大力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堅決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堅決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築牢公共衛生安全防線、牢牢守住生態安全底線,為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奠定堅實的基礎。
  • 喜食野味的注意啦!國家發布了禁養禁食野生動物目錄
    為了全面禁止和懲治非法野生動物交易行為,革除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維護生物安全和生態安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於2020年2月24日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 禁絕「野味」,抓住這些關鍵詞
    曾經,吃一頓「野味」對有的人來說僅僅是炫耀的談資。直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人們方才驚覺,撒向野生動物的獵網,困住的不僅僅是它們,還有人類自己。集非法撲殺、買賣、濫食於一體的「野味產業」,已對公共衛生安全造成了重大隱患,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那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該抓哪些關鍵詞?
  • 野生動物保護:應消除「壯陽吃虎鞭」等濫食陋習
    野生動物保護:新老問題何以破解   缺乏嚴密的法律保障,單純的道德教育使野生動物的保護缺乏足夠的力度和強度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李紹飛  隨著形勢變化,野生動物保護法律的滯後、執法力量的相對薄弱以及濫食陋習根深蒂固等新老問題
  • 加大打擊和懲治亂捕濫食野生動物行為,全國人大常委會
    《中國人大》全媒體北京2月10日快訊:當前,社會各方面對濫食野生動物、嚴重威脅公共衛生安全的問題反映強烈。對此,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濟法室主任王瑞賀向記者透露,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啟動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等相關法律的工作,以依法加大打擊和懲治亂捕濫食野生動物行為。
  • 禁食「野味」動真格!山東利刀斬斷野生動物交易鏈
    而在此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剛剛作出的《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也為定下了「拒食野味」的基調。根據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微信公眾號發布的內容,2020年被稱為「生物多樣性超級年」,而生物的多樣性也讓地球在自然狀態下,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可能。
  • 吃野味是滿清帶給漢民族的陋習,大清都亡了,別再嚯嚯小動物了!
    中國作為全世界最早進入農耕時代的地區之一,按理說,不太會喜歡食用野生動物。但事實卻是,直至今日,中國依然是世界上最喜歡吃野味的國家,這和滿清脫不開干係。在清朝以前,野味是上不了臺面的食物。《周禮》中,記載了周天子大宴的場景。
  • 頭條|打獵之害,食野味之憂:由抗擊新冠肺炎對人類「野味遺風」的反思
    作者:李大光,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國際科學素養促進中心研究員打獵之害,食野味之憂:由抗擊新冠肺炎對人類「野味遺風」的反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對濫食野生動物的突出問題以及對公共衛生安全構成的巨大隱患,引起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 兔子、鵪鶉、鴿子是不是野生動物、能不能吃?全國人大給出了答案
    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這部決定對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是如何規定的,哪些動物不能吃?哪些不能交易?哪些野生動物不能吃?
  • 關於野生動物執法檢查的公告
    內蒙古自治區人大常委會關於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和《內蒙古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辦法》執法檢查公告
  • 江蘇明確企業起名禁用詞:野味、火神山、新冠……這些詞不能用
    比如在很多鄉村景點,有不少土菜館,喜歡取名「某某野味」。不過今後,新登記企業想要申請「野味」、「野生動物」這樣的名稱或者經營範圍,將一律不予通過。【「野味」變「風味」 南京一餐館響應號召改名轉型】位於南京江寧區的這家「大別山野味居」,已經經營12年了,主要經營野豬、野兔等野味。
  • 「新時代文明實踐」禁食野生動物,達拉特旗新時代生態環境建設志願...
    為提升全民野生動物保護意識,推動生態建設志願服務工作深入開展。近日,鄂爾多斯市生態環境局聯合達拉特旗分局開展「禁食野生動物」宣傳志願服務活動。活動中,志願者們向餐館、超市等場所分發「拒絕野味 健康生活」的倡議書、《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等法律法規知識宣傳材料,廣泛宣傳野生動物保護知識,動員居民自覺抵制濫捕濫食野生動物的行為,積極踐行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做文明守法的居民。
  • 禁食野味:管好我們的嘴 遠離人體「生物炸彈」
    誰是元兇尚待科學最後定論,革除飲食陋習已成大勢所趨  從幾年前不斷有科學家提醒野生動物攜帶有許多人類未知病毒,人類宜慎食野味,到抗擊非典期間政府有關部門當機立斷,全面禁食野味,發生如此明顯的質變,實因SARS病毒引發,甚至不妨再具體一點說,因果子狸的被「揪出」而加速。
  • 治頂風獵殺野生動物須出法律重拳
    一個彈弓配上精準的紅外線瞄準儀,保證「百發百中」;一張音效卡匯集數十種雌鳥聲,2000米外能遙控指揮;精心設下的捕獵夾,等著野生動物來「斷腿」……嚴寒過後,萬物復甦的春天悄然來到。然而,對於野生動物們來說,等待它們的除了和風細雨,還有一些人精心設下的「天羅地網」。
  • 兩位法學專家談《野生動物保護法》修法
    禁食野生動物矯枉必須過正  食野味在我國已有千百年歷史,改變一些人長期形成的生活習慣和傳統,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2015年底,《野生動物保護法》再次迎來大改。在全國人大關於《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的說明中寫道,「濫食濫用野生動物的陋習在一些地區還相當盛行」。「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走私和非法貿易的問題在邊境地區時有發生,不僅威脅生態安全,還危及人體健康,敗壞社會風氣,有損國家聲譽」。
  • 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完善野生動物保護法用最嚴厲法律守護人民...
    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和以食用為目的獵捕、交易、運輸。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透露,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已列入今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計劃,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對有關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制度作出修改調整。
  •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野生動物的福音到了!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的《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凡是沒有列入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陸生野生動物,一律禁止食用,不管是否屬於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