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隨著日本最大電商樂天日前正式發售低價格的電子書「Kobo」,業界大腕亞馬遜也即將向日本市場投放專用電子閱讀終端,日本電子書市場開始進入真正的普及期。《產經新聞》為此刊發題為《今年才是日本電子書元年?!》的述評,指出電子書市場在迎來巨大商機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課題。
「今年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電子書元年!」在與2012東京書展同期開幕的「國際電子出版EXPO」的演講會上,樂天社長三木谷浩史如此強有力地宣稱,得到在場約2000名聽眾的熱烈反響。
作為目前紙質出版仍佔壓倒性多數的出版業界代表、講談社社長野間省伸表示,大體上考慮將所有的出版品種以紙質書和電子書的方式同時刊行,此舉意在強化電子書出版,搶佔電子書市場的前沿陣地。「在總額達4000億日元的漫畫市場當中,電子書的份額已達500億日元,佔比超過了一成。」野間社長預測,「對於書籍和漫畫來說,5年、10年之後,電子書將佔兩到三成。」
然而,如果電子書的時代真正到來,出版社的作用將會發生巨大的變化。紙質圖書從作者傳遞到讀者手中,要經過出版社、圖書中盤商、書店等多道環節,但電子書無需印刷、裝訂,作為發行方的出版社也變得可有可無。因此,小說家和漫畫家終將跳過出版社、在網上直接出售自己的作品,從而完成「空中作業」的危言在出版業內人士間不絕於耳。
有鑑於此,本屆東京書展以「電子書時代是否還要出版社」為題,舉辦了專題研討會。對於數字時代出版社的未來,兩派意見相持不下。作家三田誠廣期待「在出現盜版的時候,出版社能夠負起責任積極應對」,日本出版數字機構會長植村八潮也積極評價出版社「除圖書編輯外,在促銷方面也不可或缺」。而評論家岡田鬥司夫則尖銳地指出「隨著數位化的推進,出版社的作用勢必銳減」,漫畫家赤松健表述得更為徹底:「很遺憾……(出版社)就不要了吧。」
隨著電子書需求的不斷擴大,在真正普及之前,還有諸多亟待解決的課題,電子書的規格混亂便是其中之一。目前日本多數由運營商提供以及各種閱讀終端正在使用的電子書都存在規格混亂的問題,給使用者帶來了不便,這也成為電子書普及的一大障礙。
此外,關於原稿和照片等已經過編輯的「出版物原版」,出版社擁有著作權法上的權利,電子書再度使用恐侵犯「著作鄰接權」,這一問題近來也屢遭熱議。還有伴隨運營商倒閉,已經購入的電子書無法閱覽等等問題也亟待解決。
據信息產業調研機構Impress R&D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2011年度日本電子書市場規模為629億日元,少於2010年度的650億日元。主要原因是受相對於智慧型手機的急速普及,相應的信息內容不足的影響。
另一方面,Impress R&D預測,以亞馬遜大規模介入日本電子書市場和樂天推出新品電子閱讀終端「Kobo Touch」為契機,2012年度以後,日本電子書的市場規模將再度擴大。到2016年度,日本電子書市場總額有望達到2000億日元,約為去年的3倍。
本報特約記者 戴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