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滬和珠江三角地區,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了嗎?

2020-12-13 小蘇看財經

需要首先明白什麼才算中等發達國家?主要是指達到西方發達國家與發展國家之間的過渡階段水平的國家。如今的中等發達國家包括希臘、葡萄牙、斯洛維尼亞、阿根廷、烏拉圭、捷克、匈牙利、沙烏地阿拉伯等這些國家。

最近,我國在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和1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到203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並明確中等發達的標準是實現經濟總量或人均國民收入較2020年翻一番。

我國2019年人均GDP達到了1萬美元(7.1萬人民幣),翻番就是人均GDP達到2萬美元的水平,就是屬於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我國一線城市北上廣深的人均GDP水平情況,北京16.3萬,上海15.7萬,深圳20萬,廣州15.9萬。這些一線城市均超過了14.2萬,顯然已經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自然也就不能算是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那麼國內最發達的省份廣東、江蘇和浙江會達到嗎?

2019年,江蘇人均GDP12.4萬元排省份第一,浙江10.8萬元,福建10.8萬元,廣東9.6萬元。這四個省份中最高的江蘇也只是12.4萬元,距離14.2萬的水平還差15%。未來5年裡估計這些省份全部跨入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

其實在西方國家並沒有太多關注中等發達國家一說。如韓國早在2005年就達到了當時世界銀行對發達國家的人均1.5萬美元的要求,可韓國到了2019年達到了3萬美元的水平時才正式承認進入發達國家。

不過,在追趕發達國家的路上還有幾個變量也需要引起重視。

第一,是否進入發達國家不僅僅看人均GDP,還要看全要素生產率,如卡達人均GDP6.5萬美元,達到了美國的人均水平或韓國的2倍,可也不是發達國家;

第二,發達不發達,不僅要看人均GDP,更要看居民收入,要提升可支配收入佔GDP經濟總量的比重,只有居民富了,那才是真富;

第三,無論發展中國家水平、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還是發達國家門檻,那不是一成不變的高度,會隨著全球經濟水平的上移,門檻的高度也會上移。從全球近百年來的平均增長率看,2%~3%的年增長率是比較普遍的想像,那麼如2萬美元作為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門檻,那麼15年之後這個門檻可能比現在的要高,有可能就是3萬美元。

相關焦點

  • 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意味著什麼?
    原標題: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意味著什麼?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 新目標「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是什麼水平?
    根據《公報》,會議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其中包括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何為「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光明日報》曾於2003年刊發一篇題為《怎樣界定「中等發達國家」》的文章,其中出現三種方案:一是採用世界銀行所列的「中收入」國家水平作為中等發達國家。
  • 如何理解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會議公報提出了2035的遠景目標,其中明確要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對此該如何理解?我們嘗試進行討論。中等發達國家人均GDP是什麼水平?做到這一步,中國就達到中等發達的水平。這是我們的雄心壯志。目標不高,但做起來可不容易。」[1]如果按照鄧小平同志關於四千美元的表述以及當時世界銀行的劃分標準,我們認為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可能指發展中國家中相對比較高的水平,上限可能是高收入國家中的較低水平。
  • 長三角和珠三角有沒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
    英法德日就是中等發達國家,很明顯長三角和珠三角還沒有達到他們的水平,長三角和珠三角只有少數城市跨過了發達國家的門檻,整體還差一大截。對於發達國家的分級問題,並無權威標準,一般認為人均GDP達到2萬美元就進入了發達國家的門檻,2-4萬美元為初等發達國家,4-6萬美元為中等發達國家,超過6萬美元為高等發達國家。也有人認為3-5萬是中等發達國家,甚至還有人認為2萬就是中等。
  • 評論:應如何實現2035年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目標?
    這裡涉及到兩個問題,一個是到2035年我國能否在2020年的基礎上實現人均收入翻一番,另一個是到2035年人均GDP能否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本文重點討論,在我國實現人均GDP翻一番的情況下能否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 中國有哪些地區達到了發達國家水平?
    最近,有一位網友提問,中國有哪些地區已經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水平?據資料顯示,發達國家分成二種:第一種是中等發達國家,是人均GDP在2萬美元以上。比如希臘、西班牙、葡萄牙、捷克、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不過,我們認為以人均GDP水準來衡量是否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也是不靠譜的,裡面也滲染著一些水分。首先,收入水平達不到,比如一些地區的人均GDP達到兩萬美元,但是當地居民收入卻只有3-4000元人民幣,居民收入水平跟不上來,社會貧富差距又拉得這麼開。這些地方遠沒有達到發達國家的標準。
  • 中國有哪些地區已經達到了發達國家水平?
    但是,嶄新的機場、地鐵,寬闊的馬路和璀璨的陸家嘴,就算得上發達嗎?按照發達國家的標準人均GDP至少2萬美元以上計算,中國不少城市已經達標了:首先是四大一線城市——北上廣深,然後像常州、廈門、鄂爾多斯、珠海、東營等三四線城市,由於人口較少,人均GDP絕對值也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 評論丨應如何實現2035年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目標?
    這裡涉及到兩個問題,一個是到2035年我國能否在2020年的基礎上實現人均收入翻一番,另一個是到2035年人均GDP能否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本文重點討論,在我國實現人均GDP翻一番的情況下能否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 2035年中國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基本實現現代化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日前公布全文。針對2035年的遠景目標,《建議》提出,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這意味著什麼?
  • 15年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收入水平的難度大嗎?
    儘管沒有GDP增速目標,但公報提到203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很多人覺得韓國是中等發達國家,今年預測的人均GDP是略高於3萬美元,假如未來15年的年增速為2%,就會有4萬美元。如果中國要在目前1萬美元的水平上在未來15年達到4萬美元,人均GDP增速就要達到9.7%,這聽上去像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中國現代化報告公布 北京達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北京已達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中國現代化報告2007》指出,在中國地區第一次現代化排名中,2005年和2004年相比,重慶、內蒙古、寧夏、廣東等11個地區全國排名上升,湖北、湖南、山東、陝西等9個地區全國排名下降。
  • ...預計今年GDP突破100萬億元,2035年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全會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其中提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這一表述引起全社會高度關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教授顏色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從經濟發展的態勢看,只要我國能在未來五年內保持5%-5.5%的經濟增速,在未來15年內保持4%-5.5%的增速水平,那麼到2035年這一目標就能實現。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已達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實現203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遠景目標,當前我們已具備良好的開局和基礎。
  • 劉世錦:我國達到中等發達國家平均水平有可能 但也有前提
    劉世錦:「1+3+2」的結構性潛能我們提出到203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大約是人均3、4萬美元,我們現在才1萬美元,差距較大。而中國經濟要達到8%—10%的增速可能性較低,但劉世錦提出要關注匯率的貢獻,日本、德國人均GDP增長都與匯率有關。
  • 江浙滬地區為什麼會那麼富庶?
    江浙滬就是今天江蘇省、浙江省和上海市兩省一市的簡稱,如今江浙滬是世所公認的富庶地區,但這並非是與生俱來的,既有先天歷史因素的積澱,也與後天人們的艱苦奮鬥有著密切關聯。近現代集體企業的蘇南模式,個體私營的溫州模式,也是開啟於江浙滬地區,成為了中國最早開放的區域之一,在過去改革的開放四十年裡,江浙滬抓住機遇,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的經濟水平,當下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更是上升到了國家戰略,江蘇的實體製造業,浙江的網際網路虛擬經濟,雙方之間進行產業互補深度彌合,廣闊的中國腹地市場,為其呈現出了巨大的經濟發展潛力,未來依然會在很長一段時間保持領先地位
  • 2020年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2020年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2002年12月21日13:14  南方網-南方都市報   東莞市長黎桂康公布《十六大報告學習體會》提出國內生產總值發展目標  2020年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 中國哪幾個地區已經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了?
    來源:小白讀財經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奇蹟和經濟二元格局,讓我國部分地區提前富了起來,比如我國的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以及四大一線城市都是相對發達的地區,不少城市甚至富可敵省。但是發達與否,並不是GDP說了算,真正的發達地區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教育水平、基礎設施等各方面指標均遙遙領先。長三角、珠三角真的很富有嗎?世界上沒有完全絕對的事。
  • 朱光耀:2035年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我國人均GDP升至2萬美元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朱光耀:2035年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意味著我國人均GDP升至2萬美元新華網北京11月17日電(何凡 劉緒堯)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
  • 曹遠徵:2035年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完全可以實現
    曹遠徵表示,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儘管進展很快,已經達到了60.6%。但是如果要在15年後成為一個發達國家的話,發達國家的平均城市化率都在75%—80%之上,中國距此還有相當差距,至少差15個點。「如果農民工的戶籍問題能解決,我想說的戶籍問題,不是個戶口登記問題,是戶口背後的一系列社會問題,包括社會保障,包括農民子弟在城市就學,也包括醫療和廉價購房問題。如果這些問題能解決,農民工能在城市定居,農民的消費行為就轉變了。」
  • 每經19點丨五中全會:2035年中國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每經19點丨五中全會:2035年中國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新加坡將取消中國大陸旅客入境限制;法國發生襲擊一女子被斬首 每日經濟新聞
  • 江浙滬地區到底有多強?
    說到江浙滬三個字,我第一反映是:北上廣不相信眼淚,雲貴川不相信酒醉,江浙滬不相信郵費,黑吉遼不相信棉被。那麼不需要郵費的江浙滬有多強大呢?江浙滬江浙滬指的是江蘇、浙江以及上海兩省一市,這區域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經濟重鎮,而長三角區域更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經濟實力完全不弱於一個發達國家,2018年我國GDP前20強有7席位於長三角區域(京津冀區域僅有2席,珠三角僅有3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