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長沙12月4日訊(滾動新聞記者 楊傑妮 任彬彬)今年45歲的戴立忠創建了一家生物科技公司,位於長沙麓谷高新區。昨天,一個消息引起他的關注: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獲批。
吸引戴立忠的,是示範區將享受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包括減免稅收、拓寬融資渠道等方面。
「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規格是比較高的,能夠提高科技和創新的平臺,促使社會資源和政府政策向這邊傾斜,引起更多關注。」湖南聖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建人戴立忠認為。
12月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天津、湖南長株潭以及東中西部一些地方再建設一批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湖南省科技廳當天透露,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已獲批,相關發展規劃綱要目前也已進入徵求意見階段。
一個科技創新企業創建者的講述
湖南聖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物醫藥企業,坐落於長沙麓谷高新區內,是戴立忠2008年回國創建的。這家企業在全球首創「一步法」,將樣本與基因診斷試劑混合,無需加熱、無需離心、只需加入一次反應試劑,即可上機檢測病毒,這種體外檢測技術,可讓檢測耗時縮短90%以上,靈敏度比國內同類產品高5至10倍。這家企業成為湖南科技創新企業的代表。
戴立忠覺得,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與政府的支持不無關係。但湖南的創新創業環境仍有很大改善空間。
「在湖南,乃至在全國,銀行融資都需要固定資產抵押,但對於智慧財產權或國家食藥監總局批的產品註冊證等創新企業擁有的無形資產,卻無科學的評估體系,不能作為公司重要資產融資。在美國,企業只要有專利或者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註冊批文,要融資是非常容易的。」這位麻省理工的博士後、美國「國家科技獎章」獲得者還認為審批和招投標環節較多。他希望,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獲批,能給整個市場環境帶來一些改變。
[NextPage]融資、稅收優惠政策給企業減負
示範區獲批後,帶來的一系列優惠政策,也吸引著戴立忠。12月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把6項中關村先行先試政策推向全國。包括加快落實先期已確定推廣的科研項目經費管理改革、非上市中小企業通過股份轉讓代辦系統進行股權融資、擴大稅前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範圍3項政策,以及此次將推開的股權和分紅激勵、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改革等3項政策。
同時,在所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和綿陽科技城,推廣實施4項先行先試政策(見製圖)。
戴立忠說,自主創新示範區如果根據中關村的模板來看,還是有一些比較優惠的政策的,像稅收這方面,能夠給企業減負、提供動力。但他也希望,省政府能夠在資金支持和政策融合方面有進一步動作,能夠讓示範區作為龍頭,帶動湖南省創新產業的發展。
示範重點
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到底是什麼呢?它是指經國務院批准,在推進自主創新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方面先行先試、探索經驗、示範帶動的區域。那麼,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示範重點是什麼?(以下5項示範重點列出部分要點。)
1.引領「一帶一部」創新發展
支持長株潭高新區與省內外園區的產業創新合作,探索共建產業園、「飛地經濟」等合作模式。擴大與上海、武漢、重慶、廣州、深圳等城市及港澳臺地區的經濟聯繫,深化與義大利、德國、以色列等的科技合作,支持大企業進行跨國技術併購,鼓勵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創製。
2.優化創新創業發展環境
支持建立一批企業主導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加快推進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中意國際工業設計創新中心建設,提升中國(長沙)科技成果轉化交易會的影響力。
3.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重點加快推進重大新藥創製、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實施,部署力量承接國家新材料、頁巖氣及航空發動機專項。著力培育工程機械、汽車、盾構裝備三大先進位造產業,軌道交通、航天航空、新能源汽車三大動力產業。著力培育藍寶石、碳纖維等新材料、3D列印等新興產業。構建以影視傳媒、創意出版、動漫遊戲為主打的文化創意產業體系。
[NextPage]4.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立足航空、航天、特種材料、工程機械等領域,對接國家重大軍工項目布局,加快建設軍民融合特色產業園。推動形成包括銀行貸款、企業上市、發行債券、信用擔保和再擔保、創業投資、股權基金、小額貸款公司等在內的中小企業融資服務體系。
5.探索城市群協同創新模式
創新長株潭城市群的政府考核體系。構建長株潭城市群「大循環經濟產業鏈」。
小檔案
此前已獲批的5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1.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2009年3月獲批。
2013年中關村示範區實現總收入3.05萬億元,綜合排名居全國第一。
2.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2009年12月獲批。
2013年實現企業總收入6517億元,綜合排名居全國第三。3.上海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2011年3月獲批。
2013年實現技工貿總收入2.7萬億元,綜合排名居全國第二。4.深圳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2014年5月獲批。
深圳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是我國首個以城市為基本單元的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5.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2014年10月獲批。
首個以城市群為基本單元的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2013年,蘇南五市以佔全國0.29%的土地面積創造了全國6.4%的經濟總量,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7萬美元。
瀟湘晨報記者楊傑妮 通訊員任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