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王益敏
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條江水匯聚於寧波城市中央,在這個被稱為三江口的地方,歷來是這座城市的地標。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它還是寧波的唯一「港口」。
從一個港區、一座浮碼頭、年貨物吞吐量不足4萬噸,到如今的19個港區、170多座萬噸級以上大型深水泊位、全球唯一年貨物吞吐量超10億噸……70年間,寧波舟山港完成了河埠碼頭到全球第一大港的跨越。
如今,江海聯運服務中心、自貿試驗區建設等眾多舉措,更是加快了寧波舟山港的發展。被稱為「藍色經濟通道」的海港,正一頭通過公路、鐵路、內河航運,像毛細血管一樣深入內陸腹地;一頭面向大海,溝通世界,實現海陸對接和交換,真正實現海洋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一個老式門吊成了港區景觀
10年「第一」名號沒有旁落
幾天前,錢江晚報記者來到寧波梅山港區6-10號泊位的施工現場,項目負責人婁駿正在了解最新的施工進度。「在建的6-10號泊位是目前國內等級最高的貨櫃碼頭,包括2個20萬噸級和3個15萬噸級特大型深水泊位。」 婁駿介紹說,未來梅山港區貨櫃碼頭將有望成為繼穿山港區之後全球第四個「千萬箱」級碼頭
更為讓人期待的是,整個項目完成的時候,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貨櫃船型可以在這個碼頭輕鬆停泊,所以它還是一個著眼未來的工程。
每一步都儘量走在前面,每一次都是大手筆建設。很多人說,這正是寧波舟山港從一個河埠碼頭成長為全球第一大港的底蘊。
事實上,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寧波的甬江口各個碼頭,還只是獨立經營、各自為政,發展緩慢。1973年,全國港口建設會議確定在鎮海港區建設14個萬噸級以上泊位,鎮海港區開始打造「寧波新港」。1978年12月初,浙江省首座萬噸級煤炭碼頭——鎮海港區煤炭碼頭投產,寧波港實現了從內河港向河口港的跨越。
如今,在鎮海港區散雜貨碼頭內,一個老式門吊還矗立在道路正中央,這是鎮海港區最早的一批門吊,當時,是它結束了港區人力搬運的裝卸方式。「如今,它也成了港區景觀的老物件。」一位在鎮海港區工作了40多年的退休員工王靖感慨地說,從工作到退休,他見證了千年古港到「全球第一大港」——
1979年6月1日,寧波港正式對外開放,打開了通往世界的窗口。此後40多年裡,寧波港開始走向世界舞臺,屢屢刷新國內港口建設紀錄。全國首個現代化海上駁油平臺、大陸沿海首個第四代貨櫃碼頭……一座座專業化碼頭陸續建成。
2006 年1月1日,寧波舟山港名稱正式啟用,掀開了寧波、舟山兩港一體化發展的新篇章。
2009年,寧波舟山港完成貨物吞吐量5.77億噸,首次位居全球海港吞吐量第一,此後的10年時間裡,「全球第一大港」的名號一直沒有旁落。
21年引航員看著貨品升級
三代港口人見證碼頭巨變
今年52歲的吳永明,1997年進入寧波引航站,編號24,現在是高級引航員。
吳永明記得,21年前,他斷然放棄境外高薪,回到家鄉成為一名引航員,是因為一位多年老友告訴他,在改革開放下,家鄉的港口將迎來重大發展的契機。
「我剛到引航站工作的時候,在鎮海港區正逐漸興起。但那時,主要還是以裝載轉運煤炭、礦石為主。」吳永明說,那時候的港區條件很差,「我騎自行車去碼頭登船,穿過整個港區時,要經歷一個充滿煤灰的暴風場,到了登船時,一臉灰。」
如今,港區幾乎全部機械化作業,引航員電腦排班、車輛接送,最大程度上做到了高速高效。
更讓吳永明欣慰的是,從寧波舟山港進口的貨物品種越來越多,從原來的煤炭、礦石這樣的大宗商品,到更多的是液化天然氣等新能源,還有汽車、鮮果等更為貼近民生的產品。「港口的變遷,寫下的是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地域的興盛。」吳永明說,他以自己的方式見證著寧波舟山港的發展,也深刻感受到了「港口興,則城市興;城市興,則百姓安」的真諦。
有著同樣感受的,還有44歲的劉雄波,這位常年參加馬拉松的男人,在舟山鼠浪湖島已經待了6年。這個面積不足3平方公裡、繞一圈大約4.2公裡的小島,6年前打下第一根樁,逐漸興建成了全國最大的礦石中轉碼頭。作為首批入島的工程人員,劉雄波全程見證,親歷這翻天覆地的變遷。
「我祖孫三代都是港口人,父親叫劉鴻飛,今年70歲,與共和國同齡;爺爺叫劉祖良,是寧波地區最早一批的碼頭調度員。但當年碼頭的貨物,最遠的也不過是從東北來的一些大米。」 劉雄波說,如今的鼠浪湖擁有全世界最優良的碼頭,可以停泊40萬噸的巨輪,我國能夠停泊這一類型輪船的碼頭僅7個,其中2個在鼠浪湖碼頭。
「一個月有六七艘這樣的巨輪到鼠浪湖碼頭卸貨。」劉雄波說,用世界最先進的卸載技術,卸完整船隻需要兩晝夜,而在20多年前,卸完5000噸的船舶,需要5天時間。
貨櫃航線已達到250條
這裡發布的數據成全球參考標準
如今,寧波舟山港的貨櫃航線已經增加到了250條,聯通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個港口,成為對接「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樞紐。
成為世界第一大港後,寧波舟山港仍不斷闊步前行。這幾年,積極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當仁不讓地銜接起中西部廣大腹地區域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目前整個寧波舟山港「一帶一路」的貨櫃箱量約1000萬標準箱,佔全年總箱量的約四成。
同時,寧波舟山港搶抓「海上絲綢之路」沿線貿易發展的新商機,積極開拓出口新業務,成為名副其實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樞紐大港。
每天,在寧波國際航運服務中心大樓7樓大數據中心,計算機屏幕上,一行行數字如舞者般跳動。技術研究人員錢杭璐緊盯著屏幕,篩選研判,形成報告。下午4點,最新的寧波出口貨櫃運價指數,在這裡經波羅的海交易所準時向全球發布。
「他們猶如天氣預報指數,顯示著世界貿易水平,而我們發布的指數也被越來越多的大型集團公司所採用。」寧波航運交易所相關負責人表示,數字被認可的背後,也是「一帶一路」倡議下,寧波利用港口資源,發揮開放優勢,與世界經濟水乳交融的真實寫照。
四年前,浙江省委、省政府謀定海洋港口一體化頂層設計藍圖,將沿海五大港口(寧波港、舟山港、溫州港、台州港、嘉興港)整合管理。2015年8月28日,浙江省海港集團正式成立,註冊資本300億元。目前,浙江省海港集團沿著「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浙江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航向,再次揚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