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三國群雄割據,臥龍鳳雛劉備皆得之,為何沒能得到天下

2020-09-05 國濤觀史

臥龍鳳雛得二者可得天下,那為何劉備沒能安得天下呢?


諸葛亮與鳳雛,同為三國時期,兩位不可多得的謀士。


司馬曾誇獎說過 : 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居士,是漢族人,三國時期是劉備帳下的丞相,既是一位優秀的政治家,又是一位優秀的軍事家,還是一位擅長發明的發明家。


早年間諸葛亮隨其叔父諸葛玄,到荊州居住,後諸葛玄去世,諸葛亮就繼續待在隆中


隨後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但奈何蜀國後繼無人,又因為數次北伐但得不到結果,卻落得一身頑疾,最終病逝於五丈原,後劉禪追諡為忠武侯。


龐統,字士元,號鳳雛。三國時期荊州襄陽,是如今湖北襄陽人。東漢末年曾在劉備帳下,為劉備出謀劃策,同時與諸葛亮同為劉備軍師。


曾有傳言說鳳雛在路過落鳳坡時,被劉璋提前埋伏的軍隊所襲擊,最後不幸死在落鳳坡。


但在史書上記載,龐統是率眾軍去攻城的時候,不幸被箭矢射中,命喪於此,後來劉備將其葬在了落鳳坡。


龐統也是一位頗有才華,頗有計謀和謀略的智慧型的軍師。


他為人傲氣,但剛正卻也豁達,龐統的性格,有些孤傲,甚至有些不入俗流。


亂世三國同一個時代出現了這麼兩位天才。而且還都被劉備得到了。那麼劉備為什麼沒有得到天下呢?


東漢末年天下一分為三,北方有曹操,東南方有孫孫權,劉備則在正南方。


劉備之所以未成,個人認為漢室氣數有很大的關係,當年劉玄德打著匡扶漢室的口號,已成為過去式。而在劉禪的管理下,這句話顯得是如此的蒼白無力。


而且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一方,沒有哪個是孬種,就比如曹操手下的五大謀士,哪一位都不比他臥龍鳳雛差到哪裡去。


在這說劉玄德起步本來就晚,所以想成就霸業也就更是難上加難。



不同於曹操的是曹操前有人資源,而劉備就屬於白手起家。


他的出發點比其他人要落後了許多,這也就是劉備勢力發展得慢、弱,而且他得到諸葛亮的時間也很晚。


劉備還在街上賣草鞋的時候,曹操都已經開始挾天子以令各方諸侯。


這時的劉玄德根本看不到立業的希望。


當曹操打過來的時候,劉備也只好請求於孫權。



劉備的發展實在是太過緩慢,劉備擁有的第一塊地盤是益州,等他得到臥龍鳳的時候,劉玄德的年齡已經高達50歲,劉邦50歲的時候已經攻下彭城,劉秀50歲的時候,已經當了20年皇帝,而劉備50歲的時候才剛剛開始自己的宏圖大業。


臥龍與鳳雛先得臥龍後得鳳雛,此時劉備已經被臥龍折服,致使他偏向於臥龍。


俗話說一山難容二虎,當一個軍帳之下,有兩位軍師的時候,二者必然會展開一個激烈的爭鬥,隨後分出個你我勝負。


龐統這人頗為有才華,但是卻一副邋遢相,而且做事也不夠夠細緻。



相對而言我們的諸葛大軍師,做事方面更加細心,而且打扮的也是乾淨利落,深得劉玄德喜愛,而且劉備最先遇到的也正是臥龍,並且甚至臥龍之厲害,致使劉備更加靠近諸葛亮,因此才忽略了龐統。

相關焦點

  • 劉備同時得到了臥龍和鳳雛兩大謀士,為何依然未能統一天下?
    但是,作為蜀國的建立者,劉備同時得到了臥龍和鳳雛兩大謀士,為何依然未能統一天下?實際上,劉皇叔的這層身份並沒有給劉備帶來多大的運氣,反而是在無數次的失敗與滾爬摸打中才建立了自己的事業。多數人不解的是,有人預言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但是同時得到這兩人的劉備為什麼沒有統一天下呢?
  • 「得臥龍與鳳雛,便可得天下」,為何劉備卻沒有得到天下?
    正所謂「亂世出英雄」,在每一個戰亂的年代,總會出現很多厲害的英雄人物,他們要麼就是勇猛無敵,要麼就是才智過人,在亂世中成就了一番霸業。在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很多厲害的人物,其中在三國時代更是出現了很多英雄人物,他們各個都身懷絕技,在群雄逐鹿的時代證明了自己,很多人也因此流芳百世,比如劉備、關羽、張飛、趙雲、曹操等人都被記錄了史冊,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人物。
  • 臥龍、冢虎、鳳雛、幼麟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得了3個為何仍贏不了
    東漢末年分三國,戰火連天炮不休。三國時期,是我國古代群雄割據,局勢最為動蕩的一個時期。北邊以曹操為代表的魏國聲勢浩大,江東地區孫權為代表的東吳一枝獨秀,關中以及西南地區的蜀漢,則是由劉備一手締造壯大。
  • 劉備得到臥龍和鳳雛兩個人,為何仍未能統一天下?事實原來是這樣
    大家都知道,東漢末年,天下群雄崛起,彼此之間勾心鬥角,為了爭奪地盤和人口展開混戰,其中劉備以劉皇叔的名義號令天下,南徵北戰,屢屢投靠其他諸侯,猶如喪家之犬。據史料記載,他來到荊州之後,得到荊州名士司馬德操的指點,最終請出了臥龍諸葛亮,成就了蜀漢帝業,當時水鏡先生曾這樣說道,「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然而大家都知道,劉備後來可是得到了臥龍和鳳雛兩人,卻在夷陵之戰中大敗而歸,最終病逝白帝城,並未完成統一大業,而蜀漢政權也成為三國中最早滅亡的政權。那麼我們不禁要問,劉備得到臥龍和鳳雛兩個人,為何仍未能統一天下?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都得到了,還是沒能一統三國
    讀過三國的人都知道這樣一句話:「臥龍鳳雛得一便可安天下」。劉備是幸運的,他把臥龍鳳雛全部納於麾下,但是最終並沒有迎來安天下第一統江山。這是什麼原因呢?1、臥龍鳳雛擅長頂層設計無論是臥龍還是鳳雛,擅長的都是頂層設計,諸葛亮著名的隆中對,對蜀漢的戰略規劃的很清楚。以今天的眼光看,確實是比較切合劉備軍事、經濟能力和實際。不過,頂層設計得再好,也要有人落實和執行,而這恰恰是臥龍鳳雛的短板。寫《三國志》的陳壽對此有清醒認識,他認為諸葛亮的才能更多的是整練軍隊,出謀劃策是短板。
  • 臥龍鳳雛盡歸麾下,劉備為什麼還是沒能統一天下?
    水鏡先生都說誰能得到臥龍或鳳雛,誰就能得天下,那麼為什麼劉備把臥龍鳳雛都湊齊了還不能一統天下呢?所以縱使有諸葛亮和龐統輔佐劉備,但是不同於劉秀時期天下的局勢,東漢末年群雄爭霸,地方割據勢力沒有誰是孬種,就一個曹操手下的五大謀士就不比他臥龍和鳳雛差。而劉備起家又太晚,固然成就大業的難度就更難了。
  • 三國歷史中劉備擁有臥龍鳳雛,為什麼沒能統一天下?
    三國歷史中劉備擁有臥龍鳳雛,為什麼沒能統一天下?《三國演義》中說」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劉備曾同時擁有臥龍、鳳雛,為什麼沒能統一天下呢?劉備不能統一天下,原因很多,主要原因還是劉備的蜀漢沒有統一天下的實力,這一點,諸葛亮心知肚明。諸葛亮曾經說過:「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待亡,孰與伐之?。」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沒能一統天下?其實後面還有一句
    臥龍、鳳雛者得一可安天下, 其實後面還有一句, 劉備聽了估計會大哭眾所周知,適逢亂世國家就會出現一種「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的慘狀,更有甚者人們為了能夠在亂世生存下去就會違背最基本的倫理道德而「易子而食,析骸而爨」。
  • 都說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得天下,為什麼劉備兩者兼得也沒得天下
    我們讀三國,都對這一句話非常感興趣,「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得天下」,這在文中是荊州隱士司馬徽對劉備說的。劉備聽後像打了雞血一樣,恨不得立馬找到這兩人,然後一統天下。皇天不負有心人,劉備通過三顧茅廬請來了臥龍諸葛亮,又在赤壁之戰後得到了鳳雛龐統,按理說臥龍鳳雛都得了,下一步該一統天下。可不想,龐統死於落鳳坡,自己也在攻打東吳時死亡,獨剩臥龍獨木難支,六出祁山隕落五丈原,為後世留下無盡的遺憾。那為什麼劉備兩者兼得,卻沒得天下呢?
  • 臥龍鳳雛得一人者得天下,鳳雛死後,劉備為何沒有一統三國呢?
    臥龍鳳雛得一人者得天下,鳳雛死後,得到臥龍相助的劉備為何沒有一統三國呢?要知道這件事的答案,其實我們需要知道臥龍鳳雛分別是誰。臥龍指的當然就是三國最著名的蜀漢丞相諸葛亮了,而鳳雛就是諸葛亮的同門好友龐統。下面小編陪大家一起來看看他們的故事,大家或許就知道其中的原因了。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兩者兼得為啥還敗了?他忽略了後半句
    三國時期諸侯割據,群雄並起,百將出世,稍有野心的人都想在這亂世中組建屬於自己的勢力,問鼎天下,劉備也是其中之一。對於仁義謙遜的劉皇叔水鏡先生也特別欣賞,當時就告訴劉備:"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臥龍便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諸葛孔明,鳳雛則是龐統。劉備很相信水鏡先生的說法,三顧茅廬禮賢下士,終於將兩個人才收攬到自己麾下。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都得了還是沒能統一?有兩個原因
    看過三國的人都聽說過這句話:「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那為何劉備都得到了還是沒能完成統一呢?其實主要有這兩個原因。1、鳳雛才華沒有得到施展在三國中,鳳雛的出現可謂曇花一現,剛投靠劉備沒有多久,就身死落鳳坡。鳳雛其實還是很有能力的,尤其是他為劉備獻上連環計,使得劉備在兵力很少的情侶下能夠大敗曹操,為蜀國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同時擁有臥龍鳳雛,劉備為何沒有得天下?曹操挖走了一個重要人物
    自古以來,當天下大亂之時,就會出現很多英雄人物,屹立於亂世之中,裹挾風雲。中國史上最黑暗的時期莫過於三國,這一時期由於中央集權君主的權利已經名存實亡,天下各種勢力群起,為了獲得更多權利而相互開戰。據歷史記載,三國時期由於戰亂,導致中華大地的人口銳減,成為中國五千年歷史以來人數最接近滅亡的幾次。
  • 劉備已經得到臥龍鳳雛兩位得力助手,為何創業不成功?原因很簡單
    在三國世界中,有一句話很出名,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這臥龍鳳雛分別指的是諸葛亮和龐統,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們想必知道,諸葛亮是個才智無雙的軍師,而能和諸葛亮齊名的龐統自然不差。 然而讓人感到詫異的是,劉備後來已經得到臥龍鳳雛兩位得力助手,為何他還是創業不成功呢?其實原因很簡單,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一一道來。
  • 三國中說臥龍鳳雛得一人即可得天下,為何劉備兩者兼得也沒得天下
    那麼為什麼劉備得到了伏龍鳳雛兩個人也沒有得到天下呢?是不是司馬徽先生在胡說呢,或者只是為了誇讚兩個人呢?所以,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並非虛談,很多事情真的非人力所能為,雖然臥龍鳳雛俱歸劉備,然劉備仍未能一統天下,既有劉備討伐江東不作不死的愚蠢
  • 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其實司馬徽還說了4字,道出劉備失敗玄機
    ——蘇軾東漢三國,分為劉備的蜀國,孫權的吳國,曹操的魏國,天下分為三國,各自都強大的智囊團,各自軍師為其出謀劃策,劉備還未建立蜀國卻有平定天下之意,聽聞諸葛亮孔明大名,才有三顧茅廬的佳話。司馬徽曾說過「臥龍鳳雛得一即可得天下」,可歷史的結局是註定的,劉備還未等天下安定就去世,將手中大權和劉阿鬥託付給諸葛亮,而這樣的結局,司馬徽還說過四字,一語道出劉備錯失天下之緣。
  • 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其實司馬徽還說了4字,道出劉備失敗玄機
    鳳雛得一即可得天下」,可歷史的結局是註定的,劉備還未等天下安定就去世,將手中大權和劉阿鬥託付給諸葛亮,而這樣的結局,司馬徽還說過四字,一語道出劉備錯失天下之緣。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他的一生淡泊名利,學識淵博,為人高雅,也常有識人賞人的能力,有鑑別能人賢士的能力,備受世人敬重。他精通兵法,道學奇門,被世人們所認識,而他一生最為人熟知的故事卻是,他向劉備舉薦「臥龍鳳雛」二人。
  • 劉備得臥龍鳳雛,為何沒有得天下?
    書裡的人物眾多,特別是曹操、劉備、諸葛亮這種風雲人物,更是家喻戶曉。其中諸葛亮一直以來就被看做是足智多謀的忠臣義士,但其實《三國演義》中還有一人才智與諸葛亮差不多,那就是龐統。《三國演義》中有一句諺語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其中的鳳雛便是龐統。作為那個亂世之中最頂尖的兩位謀士,龐統和諸葛亮也是統治者勢在必得的兩位軍師。
  • 臥龍鳳雛,二人得一人可安天下,劉備都得到了,為何至死不得天下
    三國之中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話,那就是臥龍和鳳雛,任何一位爭霸天下的諸侯只要得到他們兩個其中一個輔佐,就可以得到天下。劉備兩個人都得到了,為何最後到死都沒有得到天下呢?後來也確實證明他眼光毒辣,但是他說得到一人便可以安天下這句話確實是有些誇大,這只是他個人的眼光,並不是上帝的預言。天下最終歸於誰手包含的因素太多了,遠遠不是一個人可以決定的。還有就是人家說的是得一人可以安天下,得兩個就一定不行。為什麼這麼說呢?
  • 劉備得其「臥龍鳳雛」,也難得天下,終究是自己優柔寡斷!
    文 | 小佳來源 | 雷霆歷史諸葛亮,臥龍,認為,很多人都知道諸葛亮對劉備的幫助,我們可以看到劉備的職業生涯是在三國演義中進行的要成為群雄三分之一的主宰,諸葛亮向劉備提供的戰略構想也是劉備人生實踐的目標。以荊州是自己的基地,在亂世中等待機會三分天下!鳳雛龐統: 龐統也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在劉備稱雄稱霸的事業。龐統向劉備,提交了三份計劃,劉備批閱提交方案後了。劉備可以順利地把龐統留在巴蜀,但當劉備襲擊益州,時,龐統擦肩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