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之南 有秘境龜湖 泰順石和銀礦傳說都會令你深深著迷

2020-12-09 騰訊網

龜湖廊橋文化公園。季家會 攝

溫州驅車至泰順龜湖鎮,車程在3小時左右。在如今的大交通時代,不算是近的。因此,它並不像溫州大多數旅遊地那麼常常出現在大眾視野裡。然而,此地卻深藏寶藏。寶藏這個詞用在龜湖,是真的不需要加引號的。

龜湖地處溫州最南端。如果你站在龜湖險峻的牛頭嶺高峰上俯瞰,地勢就看得很清楚,狹窄的山峰底下,一面是交溪,交溪在龜湖的山腳轉了兩個非常大而壯觀的彎,溪對岸,就是福建的福安和柘榮。山嶺的另一側,山嶺底下,就是泰順仕陽鎮。

從地理上說,龜湖在溫州境內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不僅在於它的地勢從山腳的80米海拔直至山巔的1000多米海拔,大多數清晨,這裡高山的雲海都是如仙境一般把山嵌在虛無縹緲中的。龜湖的地勢形成緣於侏羅紀火山噴發,特殊的地質構造成就了龜湖的兩樣寶藏:葉蠟石和銀礦。

上周,溫州日報記者到訪龜湖,以下,我們的話題就從龜湖的兩樣寶藏開始,細說龜湖風光。

從牛頭嶺俯瞰交溪。翁卿侖 攝

從葉蠟石到泰順石

龜湖鎮中心,有一處廊橋文化公園,屹立在這裡的龜湖廊橋,是目前國內單孔跨度最長的木拱廊橋。廊橋底下,就是大片的湖水,湖泊中有9隻石雕的神龜靜臥,對應著當地「九龜落洋,三現三藏」的古老傳說。

龜湖鎮中心的居民區,就繞著湖泊擴散開去。

秋日的夜晚,涼風習習,清新的空氣撲面,迎著湖邊的點點路燈,一路靜謐如置身世外秘境。

然而到了居民區的街上,感覺就大不一樣了。好幾條街餐飲店、茶室林立,不時可以見到三五好友或在聚餐,或在喝茶聊石頭。熱鬧的景象和泰順最南端山上偏遠的交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龜湖鎮上,幾乎家家戶戶的一樓都放置著展示櫃,裡面擺著各種各樣精美的泰順石。

鎮上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正是泰順石產業鏈的存在,集聚了這裡的人氣。和許多山區鄉鎮入夜就幾乎沒有休閒去處不同,龜湖人的夜晚,有泰順石、茶葉和書法篆刻、石雕等多樣消遣。

泰順石,學名叫葉蠟石。當地人對葉蠟石的應用,古已有之,但是葉蠟石真正開始廣為人知還是在上世紀80年代,當時探明,龜湖儲有葉蠟石資源億噸以上,為世界第二、亞洲第一,從此有「世界蠟都」的稱號。然而當時多為粗加工,主要出口日本。

龜湖泰順石礦區的仰天湖。翁卿侖 攝

龜湖葉蠟石石質與青田石相同,但儲量豐富、品質高、品種更是多達200多種,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還被充當於青田石、壽山石的原石使用。

直到2011年前後,從政府到民間,大家都漸漸認識到泰順葉蠟石的價值,隨著泰順本土一批石雕篆刻大師鑽研龜湖葉蠟石並創作了一批高品質的作品,在國內外大賽上屢獲佳績,龜湖葉蠟石的文化底蘊和名氣大幅度提升,漸漸地,在業內被稱為「第五國石」泰順石。

作為藝術品的泰順石名聲漸起,於是有了如今我們在龜湖鎮上體驗到的夜生活。

深入泰順石礦區,是一種令人極為興奮的體驗。礦山上到處都是形狀大小不一的石塊,隨便撿一塊,仔細看看,60%以上隨機撿的石塊都是值得好好琢磨的,顏色或紅或黃或綠,手感光滑如玉,因而又被當地人稱為「軟玉」。

龜湖銀礦遺址。翁卿侖 攝

從銀礦遺址到「大明銀都」

因為地處深山,山峰多險峻,龜湖境內常常可以在清晨看到壯闊的雲海奇觀。

在龜湖觀雲海,最好的地方就是牛頭嶺,當地人又稱作牛頭頸,因為這一處山嶺,樣子就跟牛脖子很像,狹窄而險峻。在曾經漫長的陸路時代,這裡是通往福建的交溪古道必經之地,道旁有不少蒼天大樹和一些百年灌木。

清晨,日出將出之時,人站在牛頭嶺上,四周雲遮霧繞,只能聽到林子裡鳥兒們醒來時的清脆叫聲。隨著紅日漸漸高升,高高漂遊的雲海慢慢降落,漸漸可以看見山底下的交溪一角和四周的一些山巒。上周五晚上11點多,龜湖境內正好來了一場大雨。次日放晴,記者站在牛頭嶺上,正是這裡雲海最壯觀的時候。隨著雲層的飄移,這裡不時變換著各種奇觀,從上午近7時一直持續到8點多。

關於牛頭嶺,還有一首神秘的詩文,如下:「牛頭嶺兩邊溪,金銀財寶兩邊排。誰能念得下,買田買地到江西。」

許多神話、傳說故事裡都有關於寶藏的故事,以上的詩文,也和寶藏有關。

探秘七門洞。董仁象 攝

牛頭嶺下方的山腰為白銀村,龜湖銀礦遺址就坐落在龜湖鎮白銀村一處叫「五桐洋」的山場,採銀礦始於明朝初年(約1368年),鼎盛於明景泰至成化年間(1450~1487年),是當時浙閩境內的大銀礦,為朝廷採銀的主產區之一。直至明嘉靖年間,這裡發生了千人礦難,皇帝頒發聖旨勒令禁止開採,龜湖白銀礦區從此廢棄。

至於以上的詩文,來自牛頭嶺上的「天書」碑文,傳說是明朝時監管龜湖白銀礦區的大太監毛進才貪墨貢銀後,將寶物留在山中,等後人去破解。500年過去了,或許這些寶藏該重現人間了也未必。

眼下,當地正在著手白銀村七門銀洞遺址的旅遊開發,七門銀洞與周邊太監府遺址、牛頭嶺、底下交溪「U」型彎大峽谷、以及神秘的藏寶傳說等組成的「大明銀都」景區,正在一點點揭開歷史神秘的面紗。

據探明,眼下龜湖銀礦區依舊保有大量銀礦,目前已採取保護措施。

雲遮霧罩的牛頭嶺。翁卿侖 攝

從「世界蠟都」到旅遊風情小鎮

去年6月,龜湖入選第三批省級旅遊風情小鎮培育創建名單,全面開啟了集「文化旅遊、休閒度假、養生養老」為一體的風情小鎮,這也佐證了近年龜湖從「世界蠟都」到風景旅遊目的地的華麗轉身。

眼下的龜湖,作為旅遊目的地,除了我們以上所說的秀麗風光和泰順石、銀礦遺址等獨特資源,還有特產茶葉「泰上黃」及當地獨有的禳神文化。

「泰上黃」是在龜湖鎮上宅洋村發現的一株變異黃茶,也是目前全省唯一的變異黃茶,該茶一到秋天就通體金黃,外形別致,經檢測其內胺基酸、茶多酚含量極高,具有極佳的養生保健價值。在浙江大學農業技術中心的推廣種植下,目前「泰上黃」年產25公斤左右,其中母樹僅產5兩,是全省最稀有的特產風物之一。

禳神文化節則是龜湖每年農曆六月初六前後舉辦的民間一大盛事,這一節日已流傳了五百年之久,一般持續7天,活動包括迎神、巡街、祭祀、福宴等,於2008年被列入溫州市第二批非遺名錄。

去年12月,龜湖鎮被評為「中國石雕小鎮」。如今,初具雛形的泰順石文化主題公園,已經成為一張旅遊特色名片。該主題公園主打「一林三館三街區」。「一林」即中國印林,集中展示泰順先賢、前西泠印社副社長方介堪先生及其弟子的雕篆刻作品;「三館」為鄉愁驛館、藝雕展示館和原石博物館;三街區是吃、住、購為一體的集成街區。當地通過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將休閒慢享街打造成「茗石」特色的中國風建築群,為遊客提供別樣的住宿、休閒場所。美食步行街的28家店鋪主要經營具有龜湖特色的浙閩風味美食。泰順石文化創意街區則集泰順石工藝創作,文化傳播,泰順石展示、科普、體驗為一體,共有商鋪50餘間。龜湖鎮在每個月的第二個周六配套舉辦「每月公盤」活動,平均每期能吸引近千名遊客前來「遊購」。

因整個泰順石文化主題公園多以泰順石原石鋪就,國務院國資委領導到龜湖鎮調研時稱其為「世界上單位面積最貴的鄉村公園」。

龜湖千年老樟樹。胡昌新 攝

來源:溫州新聞客戶端

溫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翁卿侖

相關焦點

  • 本周六,駕遊龜湖,等你來!
    泰順縣龜湖鎮,位於溫州最南端,毗鄰泰順仕陽和福建的福安和柘榮,是閩浙兩省三縣五鄉鎮之中心的邊貿集鎮。這裡因盛產泰順石而知名。泰順石,學名叫葉蠟石。當天晚上,龜湖禳神廣場還將舉行篝火晚會及T2溪灘賽頒獎儀式。龜湖仰天湖之波。 鄭曉群 攝如果你來不了現場,也別忘了在當天上午通過溫州日報官微的直播平臺,用手機觀看旅遊節開幕式的盛況,旅遊節上的各個分會場,我們也將會進行鏡頭切換直播。
  • 泰順龜湖「點石成金」
    來源:龜湖鎮 石緣覓知音,龜湖迎客至。這是一場愛石者的盛宴,眾多省內外石雕大師、採石人、收藏家、愛好者歡聚一堂,詠石、鑑石、品石;這更是一道文旅融合大餐,遠道而來的書畫家、攝影師、體驗師、遊客們,創作、採風,打響「泰順石」文旅融合新品牌,掀起龜湖文創產業新熱潮。
  • 秋高氣爽 不妨到泰順的「國石故裡」去看看龜湖廊橋
    如果你喜歡廊橋,也喜歡泰順石,在這樣秋高氣爽的季節,不妨去泰順縣的「國石故裡」——龜湖鎮走走。這裡不僅是世界第二、亞洲第一的「蠟石之都」,也有全國單孔跨度最大的木拱廊橋,你或許會一邊感嘆大自然的造物之神奇,一邊感嘆泰順民間建橋師傅技藝之高超。
  • 銀坑、白銀,為何有這麼多帶銀的地名?明代溫州曾是重要銀礦產區
    溫州三十六坊 昨天你知道嗎?泰順、平陽、永嘉、樂清、瑞安等地,都有地方叫做「銀坑」,泰順龜湖還有個白銀村。泰順龜湖的興衰就是其中的一個縮影。龜湖鎮是泰順縣最南部的鎮,與福建的福安市、柘榮縣交界。龜湖的葉臘石蘊藏量佔世界第二,有「世界臘石之都」美譽,但在明代,這裡卻是以出產白銀而聞名。
  • 我的故鄉是「仙境」《龜湖小鎮》
    龜湖廊橋---一束神光龜湖鎮是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的南大門,位於泰順縣的最南端,東北與泰順縣仕陽鎮毗鄰,造物主將兩樣寶貝賜給龜湖,一樣是銀礦,另一樣是葉蠟石。據史料記載,明代泰順建縣前是浙江重要的產銀區,而龜湖一帶規模最大,七門洞就是當時溫州最大的白銀礦場,民謠「四千打銀人,三千過往客」,形容的就是龜湖當年的採銀盛況。
  • 神氣滿滿 駕遊龜湖
    本次文化旅遊節的主題為「神氣滿滿 駕遊龜湖」,顧名思義,自駕遊車隊成為該節慶的主角,共有50輛來自全國各地的越野車共100多位車友參與了此次節慶。此外,還有特色市集、非遺館賞石玩石、章榮村研學遊、閩浙邊合作發展聯盟鄉鎮的閩浙邊合作發展交流會等分會場活動同時展開。龜湖鎮,位於溫州最南端,毗鄰泰順仕陽和福建的福安和柘榮,是閩浙兩省三縣五鄉鎮之中心的邊貿集鎮。
  • 泰順石文化盛會引客來,借石之力創茗石龜湖4A景區
    泰順石是家鄉的寶貝,他想讓讀小學一年級的孫子們多了解泰順石文化,了解家鄉泰順龜湖的文化。」而驅車4小時從青田趕來的夏海勤是本次開幕式中泰順石拍賣會上的「大贏家」,他以35萬拍得珍寶級泰順原石——泰順蘭花。其實,夏海勤是龜湖鎮的常客,從1996年開始出入龜湖鎮,龜湖的家家戶戶老老少少都認識他,他說:「龜湖鎮是我的第二故鄉,而泰順石是我的心頭寶。」
  • 龜湖別樣風景:禳神鼓
    禳神鼓非遺傳承人、龜湖禳神鼓社藝術總監李啟友介紹。  禳神鼓社的成員全部來自龜湖鎮龜湖村,大部分也如李啟友一樣,平日裡從事泰順石交易行業。  泰順石,是近10多年人們對龜湖葉蠟石的稱謂。在很長的歷史裡,葉蠟石被作為工業礦石使用,葉蠟石的主產區龜湖也被人們譽為世界蠟都。
  • 泰順龜湖從礦區變身省級美村
    作為泰順石的雕刻原料,龜湖當地已探明葉蠟石儲量達億噸以上,有著「世界蠟都」的美譽。從1985年以來,開礦的炮聲驚醒了這個原本偏僻的山村,一輛輛卡車載著原石或者粗加工後的粒子駛出大山,留給當地村民的,除了人均5000元的分紅外,還有千瘡百孔的礦區和環境汙染的村莊。「每年回來一兩次,最大的感覺就是髒、亂、差。」龜湖鎮龜湖村村委會主任王仁波說起過去,依舊不自覺皺起眉頭。
  • 天地造化生奇石,泰順國保廊橋與龜湖大峽谷都藏在這裡
    2016年,梅青松從石商手中收購了一批石頭,在這批來自龜湖九隊的石頭裡有一塊華文石特別引人注目。據梅青松描述:「這塊原石色彩有黑有黃,旁邊還有紅色的線條,接近於夾層的感覺。」石上的廊橋有明顯拱形結構,上部廊屋造型優美,廊橋整體色調棕褐,與現實橋體色彩統一。廊橋邊緣有橘紅色的線條環形,如彩雲繚繞,絢麗吉祥。龜湖廊橋文化園梅青松覺得神奇,來自龜湖的石頭裡竟藏著泰順國保廊橋,自然瑰寶泰順石與歷史文化遺產就這麼結合在了一起。
  • 借泰順石旅遊文化發展之力 打造茗石龜湖4A級景區
    今天,2017年泰順石文化旅遊節開幕式暨泰順石文化創意街開街儀式在泰順龜湖鎮舉行。各界領導嘉賓、省市級工藝美術大師及各地石文化愛好者齊聚一堂,共同見證泰順石文化旅遊發展之路上歷史性的一刻。  開幕式上,泰順縣龜湖鎮鎮長董麗鋒鎮致開幕辭。他介紹,泰順石以溫潤似玉,種類繁多,石質細膩、紋理精美著稱,是現代雕刻石界一張閃亮的金名片。
  • 泰順古道有多美|交溪嶺古道篇
    路邊生長著紅豆杉、楓香、馬尾松等百年以上的參天大樹,蒼勁有力,樹冠碩大,令人稱奇。交溪嶺古道曾被喻為泰順的南大門,在沒通公路之前,是泰順東南面民眾通往福建省福安縣城的必經之路,沿途要經過溪東、龜垟、垟望、董莊、章榮、後章崗、龜湖等十幾個自然村落。古道沿途歷史古蹟較多,如龜湖「七門銀洞」遺址、神水廊橋等,雖歷經幾百年,仍吸引著眾多的探訪者。
  • 泰順縣龜湖鎮「點石成金」產業 又有新動作
    泰順石文化旅遊節昨開幕  泰順石文化創意街開街  昨天上午,泰順石文化旅遊節暨泰順石文化創意街開街儀式在泰順縣龜湖鎮舉行。泰順石文化創意街的正式開街,將為今後泰順石原石交易、宣傳展示、品牌提升提供一個更大的平臺。  泰順石的學名是葉蠟石,屬上好的雕刻石料。
  • 泰順龜湖迎「馬仙」祈福,全村人都來了,很熱鬧喲!
    龜湖在明代時期建造馬仙宮,馬仙的神像是從景寧那邊迎請過來的,從一開始就帶些迎神性質。▲《封氏族譜》記載三人把馬仙金身迎請到龜湖禳神文化歷史悠久,於明景泰元年間從處州府一帶傳入龜湖,旨在祈福,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 三大秘境:碧海歸墟、崑崙天門、鄱陽秘境,三者的傳說你可聽過?
    有太多神秘莫測的事件,有太多匪夷所思的地方,充滿著神秘、恐懼。讓人既忌憚又好奇。傳說中有三大秘境,從古至今一直保持著神秘。這三個地方就是碧海歸墟、崑崙天門和鄱陽秘境。而它們背後一直都有著讓人津津樂道的傳說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