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順石裡藏著泰順的山水光影
它生於泰順
埋藏在綿延群山中億萬年
經歷風雲雨水的洗禮
最後生長成了家鄉的模樣
泰順石裡的國保廊橋
泰順為世界廊橋之鄉,縣域內存有33座古廊橋。座座廊橋如飛虹橫跨如畫山水間,是泰順獨特地域歷史文化的承載和象徵,是泰順的文化圖騰。
溪東橋 / 林少兆
而有這麼一座廊橋,它不在山水之間,不是能工巧匠所作。這座廊橋來於地底,生於自然,被挖掘石頭的石頭商人發現,現在珍藏於溫州市工藝美術大師梅青鬆手中。
2016年,梅青松從石商手中收購了一批石頭,在這批來自龜湖九隊的石頭裡有一塊華文石特別引人注目。據梅青松描述:「這塊原石色彩有黑有黃,旁邊還有紅色的線條,接近於夾層的感覺。」
華文石小科普
華文石是泰順石七大系列石之一,寓意著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歷史,體現了中華文化之美,亦叫「泰順文人石」,主要特徵是自然素雅,溫潤有感,文理清晰,天公作美,仿佛一幅幅美麗生動的畫面,極有深度的文化內涵。
泰順石原石
見石頭紋理清晰,色彩豐富。梅青松去除掉邊角, 獨留下這一小部分,準備將此磨製成印章。一開始,梅青松只是覺得這石頭圖案看起來比較漂亮。
溪東橋
當他切好印章,將一對印章合在一起時,才猛然發現黃色石體上那黑色的圖案不偏不倚正恰如一座國保廊橋。
石上的廊橋有明顯拱形結構,上部廊屋造型優美,廊橋整體色調棕褐,與現實橋體色彩統一。廊橋邊緣有橘紅色的線條環形,如彩雲繚繞,絢麗吉祥。
龜湖廊橋文化園
梅青松覺得神奇,來自龜湖的石頭裡竟藏著泰順國保廊橋,自然瑰寶泰順石與歷史文化遺產就這麼結合在了一起。
廊橋下,有墨色的線條波紋,好似水面波光粼粼。波紋內有朱紅、墨色的小點均勻分布,如錦鯉遊弋,生機靈動。
有許多藏家向梅青松提出購買意向,但他最終還是沒有將這方對章出手,因為這塊龜湖的石頭裡竟藏著泰順的瑰寶,因為這一生只能開出一方廊橋印章的奇特際遇。
峽谷彎彎,彎出美麗泰順石
在泰順石主產地泰順龜湖鎮內,有一條由南到北呈U形長數十公理氣勢恢宏的大峽谷。
峽穀穀底寬50米至200米,谷深300米到600米。峽谷幽深,激流咆哮,兩岸巖石壁立,谷中植被密集,原始植被保持良好。
龜湖U型大峽谷
一位泰順石藏家手中就有一塊產自龜湖百步嶺的紫檀石,恰似龜湖大峽谷。原石色彩簡素,但石頭上天然的黑色紋路卻清晰呈現出峽谷的走勢與脈絡,宛如一塊縮小精煉後的龜湖大峽谷模型。
紫檀石小科普
紫檀屬泰順石七大系列之一的虎白石,其色彩純淨、顏色分明,色調穩重,穩定性好,是難得的雕刻石材,還具備極佳的觀賞性。
泰順石原石與大峽谷對比
登峽谷之巔,看峽谷彎彎,彎出美麗泰順石。這一方山靈水秀造就了瑰寶泰順石,天地造化,這一塊泰順石也生長出家鄉山水的模樣,妙不可言!
白石老人說畫,「不似則欺世,太似則媚俗」
奇石同樣,「妙在似與非似之間」!
形是神的載體,神是石的內涵
一塊泰順的石頭
恰如其分地藏著故鄉的如畫山水
不得不令人稱奇讚嘆
【來源:快點溫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