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女兒出嫁後,必須得初三以後才能回娘家?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2020-11-24 小王的美好一天

過了大年初三外嫁的女兒才能回家,這只是一些老規矩老講究罷了,現在農村有些獨生子子女家裡,或者一些女兒遠嫁的家裡,並不太在意嫁出去的女兒什麼時候回家。在我們村,雖然嫁出去的女兒一般都在大年初四和丈夫一起回娘家,但也不是刻意的要在初三之後回娘家,只是為了合理安排時間而已。

在以前,一個家裡的女兒不能為家族傳宗接代,嫁出去後也是隨了夫姓,因此有「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往往女兒在家中也不是那麼受重視,並且女兒出嫁之後,往往需要照顧自己的小家庭,可能還需要照顧夫家的老人,若在除夕或者初一回娘家會被認為是不吉利,而且連帶著不懂事理。

再則說,大年初一往往是給夫家各個親戚長輩拜年的日子,這個時候回娘家顯然不合適。如果不是出於這些事,,貿然回娘家的,也會被認為是在夫家發生了什麼事被趕回來了,被街坊見了會說閒話的。

不過放到現在,其實並沒有多少人會去在意這些講究。我們村外嫁的女兒一般都在初四才回娘家,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嫂子每年初四帶著孩子、老公,帶上禮物回娘家,在娘家嫂子跟父母聊天做飯,我哥哥就和嫂子的爸爸哥哥喝酒助興,小孩子在一旁玩遊戲。

而之所以會在初四回娘家,一個是習慣,一個是初一到初三要在遠近的親戚家拜年的,實在沒時間回去,即便回了娘家,娘家人也在接待別的拜年的親戚,可能都沒時間顧得上你。

另外我和我對象的家相隔1000公裡之遠,我們一般都是一年在我家過年,一年在我對象家裡過年,這就不存在什麼時候回娘家的問題了,只要去了就會受到歡迎。

相關焦點

  • 出嫁的女兒年初二才能回娘家,這是誰規定的?目的何在
    出嫁的女兒,必須到了年初二才能回娘家。這一習俗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都存在著。特別是江蘇地區,這種風俗猶為盛行。在《暨陽風俗錄》中記載了這麼一件事:說那是清朝初年,有戶姓宋的人家。女兒嫁得比較遠,所以就想著早點回娘家。於是,大年初一起了個大早,按原計劃,她有兩天的路程,所以會在第二天到娘家。
  • 正月初二還是初三回娘家?山東各地的那些習俗
    習俗1 回娘家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山東各地都有什麼習俗?年初二,回娘家。按習俗,嫁出去的女兒在初一這天不能回門,說回門會把娘家吃窮,只有在年初二以後才能回娘家。(這是過去,如今是吃!吃!吃!放肆吃!)在女婿拜年的日子,剛娶媳婦兒的你知道各地都有什麼風俗嗎?如何讓父親大人和母親大人開心?
  • 正月初二閨女不能回娘家?這個農村的忌諱逆天,初二還有哪些忌諱
    新春佳節,是祖國人民團圓的日子,歡歡喜喜一家人聚在一起,談談心,聊聊過往的成績,展望未來的打算,很多在外的遊子看看父母都是很好的融洽家庭各成員關係的時機,過年有很多忌諱,比如出嫁的閨女不能在娘家過年,不過從源頭來講的話,其初衷主要是讓兒媳婦回婆家,避免矛盾糾紛,不過現在由於很多家庭只有女兒
  • 春節習俗:為何出嫁女兒要正月初二回娘家,初一、初三不行嗎?
    雖然在今天大多數的老規矩不像過去一樣受重視了,很多的年輕人也普遍是百無禁忌了,但是有些老規矩依然還是有很多的人在遵守,比如在正月初二這天很多地方都有一個共同的習俗——出嫁的女兒回娘家。在大年初二這天出嫁的女兒會和丈夫、兒女一起回娘家探望自己的父母及兄弟。那為什麼一定要正月初二回娘家呢?初一、初三不行嗎?
  • 出嫁的女兒不可以回娘家?年初一這些事情不要做
    出嫁的女兒不可以回娘家?比如東莞啦,聽說大年初一,出嫁的女兒不可以回娘家哦……一、已出嫁的女兒不可以回娘家▲大年夜過去第二天,如果已經結婚的女兒回娘家,意指著會把娘家吃窮。
  • 農村媳婦正月初三回娘家,拎著八箱牛奶顯過分,村裡老婆婆有話說
    正月初三春意盎然農村媳婦回娘家在北方農村,正月初三這一天,農村媳婦流行回娘家。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大家都約定好一個時間方便在娘家團聚。當然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視具體商議而約定。娘家是農村媳婦生長的地方,嫁出去之後就由家變成了娘家。
  • 女兒婚後回娘家的次數越來越少,多數是這4個原因,看後有點扎心
    都說娘家是女兒不倒的靠山,是安全的庇護所,無論女兒在外怎麼樣,娘家會無條件接納她。可大鳳出嫁後回娘家的次數一次比一次少,究竟是什麼原因呢?那次大鳳和鄰居無意聊天中說出了真相。大鳳父告訴她:「你都是別人家的了,那些東西家裡用不上,你又不經常回來,這些東西就沒必要放在這。」大鳳回家看到自己沒有睡覺的地方,她感覺有點兒心酸,所以就不願回去了。這是大鳳不願回娘家的原因,雲兒總結了幾點女人婚後回娘家次數越來越少的原因,看完後有點扎心。
  • 農村出嫁女在這一時期最好別回娘家,尤其是家有兄弟的,更不要回
    農村有很多種流傳的老規矩,農民至今都比較信服,當然也談不上是信仰還是什麼,但農民一般情況下總願意遵守著,好像能獲得心理上的一種安慰一樣,不願意別人輕易地到這些規矩。出嫁女不出月子不能回娘家就是農村諸多的老規矩中的一個,據村裡的老人說出嫁女生孩子的時候,身體很虛弱,所以容易碰見「不乾淨」的東西,再者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都會見血,也不是很吉利。如果出嫁女在月子期間就回娘家的話,相當於帶著外人(外孫、外孫女)到娘家「打劫」,容易導致娘家財氣散盡。當然,從現代人的視角來看,農村的這個規矩實屬無稽之談。
  • 女兒為什麼大年初二才能回娘家?除夕和初一,為什麼就不能回?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嫁出去的女兒為什麼大年初二才能回娘家的」的這個問題。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在中國古代也被稱為「歸寧」。《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可以看作是華夏民族的史詩,《詩經》裡的第一首詩是《關雎》,有「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嫁了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小年?
    這些俗語都在暗示出嫁了的女兒在特定的節日裡都不能回娘家,只能老老實實地待在婆婆家。還有什麼立春、端午、七夕、中秋、二月二、六月初一、七月十五、八月十五等的節日都是不能回娘家過。三、從現代意義上來講已經沒有「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的說法在現代意義上來講嫁出去的女兒和沒嫁出去的女兒一樣,該姓王姓王,該姓張姓張,沒有什麼張李氏、王張氏的說法了。還有以前女子嫁給男子必須要到婆婆那邊居住,現在可以隨便在婆家住,在娘家住都沒任何問題了。
  • 「女兒,以後別把爸媽當家人」父親對出嫁女兒的忠告,淚目!
    「女兒,以後別把爸媽當家人」90後的詩雨是家裡的獨女,父母從小就特別寵愛她,她也一直覺得自己和父母的關係是堅不可摧的。一直到詩雨結婚的前一天,詩雨的爸爸把詩雨叫到書房,告訴女兒:「女兒,你出嫁以後我們就再也不是你的家人了」。
  • 為什麼說嫁出去的女兒,不要回娘家過年?老農民告訴你其中道理
    為什麼說嫁出去的女兒,不要回娘家過年?老農民告訴你其中道理在農村,通常來說,過年的時候一般出嫁了的女兒都不會去娘家過年,而是待在公公婆婆家或者是在夫家過年,那麼這種現象對中國農村來說,其實是非常普遍的。究竟這是為什麼呢?
  • 春節習俗:已婚女不能回娘家過年‖生兩個女兒最幸福?
    古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嫁到夫家便是夫家的人了,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後從夫,夫死從子,不能有自己的主見。大年初一,闔家團圓,女人的闔家應是夫家,而不是娘家,所以,女人出嫁後應該在夫家團圓,侍奉公婆,接待前來拜年的人。
  • 大年初三可以回娘家嗎 大年初三為什麼不能回娘家
    大年初三可以回娘家嗎 大年初三為什麼不能回娘家時間:2019-02-06 22:4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年初三可以回娘家嗎 大年初三為什麼不能回娘家 春節的傳統就是走親訪友,互相拜年,來道一聲春節快樂!
  • 大年三十,為什麼不讓出嫁的女兒回娘家過年呢?
    在北方農村流傳著很多口頭禪俗語,在大年三十這麼一天,現在小孩基本都不知道,年長的父母都不會讓自己出嫁的女兒回到娘家,即使女兒不懂,可能父母也說讓其早早回家,就是三十晚上無外人!在向和村子的老人學習取經才知道,老人們其實說的原話是:三十晚上吃餃子,無外人。
  • 農村講究多,已出嫁的女兒過年時不能回娘家吃飯,這是為什麼?
    相信在農村生活過的小夥伴都有過這樣的感受,農村的規矩和講究是比較多的,從人生大事到生活瑣事都是有很多的講究的,比如像蓋房這樣的人生大事,農民都要再三挑選房屋的位置,分析周圍的風水,蓋房的日期也得是良辰吉日。
  • 農村習俗:女兒不能在娘家坐月子,不能回娘家過年,夫妻不能同房
    如果夫妻倆回娘家必須睡一起的話,就得去別人家借宿,還要給主人家一點錢。這個習俗現如今在一些農村還興盛,比如我老家,回娘家依舊是不能睡一起的。難得回一趟家,過年期間交通又麻煩,提前回到家還不能一起過年,初二才能回家,想想都覺得可憐。不過也有一些父母會破例讓女兒在家過年,卻不能年年回娘家過年,有的地方則直接不讓,不能破例。
  • 已出嫁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年嗎?都是謠言!
    古代社會把嫁出去的女兒比喻成潑出去的水。認為女子出嫁之後就是外姓人家的人了,不會像兒子那樣承接香火,為娘家創造價值。女孩雖然也是父母的親生骨肉,但出嫁之後,儘管表面上還保留著固有的血緣關係,但實際上卻由親密漸漸走向疏遠,像水一樣已經潑出門外了。封建禮教要求女子要遵守「三從四德」。
  • 是福州出嫁女兒回娘家的好日子
    福州新聞網2月5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明天是正月初二,按老福州的傳統習俗,這天是出嫁女兒回娘家的日子,福州民俗專家鄭子端告訴記者,這天回娘家,女兒必須和夫婿一起回娘家,所以正月初二在福州又叫「迎婿日」。
  • 出嫁女兒回娘家,媽媽說不用拿禮物是真的嗎?
    小時候跟著父母帶著禮物去親戚、朋友家做客,進門總會聽到一句話,來就來了,還拿什麼東西啊,邊說邊高興的接過繼續,多半知道,這只不過是大人嘴裡的客套話而已,聽聽便罷不可當真。長大之後也成家了,剛結婚第一年回娘家總會大包小包的往娘家拎東西,媽媽總會說,下次來可別買東西了,浪費那錢兒幹啥啊,又不是上別人家,下次回娘家,還是大包小包的拎東西,後來媽媽說的多了,我也就真的聽心裡了,再次回娘家時,就真的什麼也不拿了,認為回自己家,而且媽媽每次都叮囑不讓花錢買東西,我也就真的當真了,媽媽還是像以往一樣好吃好喝的緊著我,之後回到婆家,媽媽把電話打來了,大概意思就是說我不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