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戲,有些人喜歡看戲,有些人醉心於演戲

2020-12-06 老桐樹

戲曲,源遠流長。我們贛南地區稱其為戲文。我所熟悉的有元曲,黃梅戲,採茶戲。讀書時就學過《西廂記》,《牡丹亭》等。戲文集合了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在沒有電的時代,人們清閒時就愛看戲,也算是一種高雅的消遣方式吧!戲是一種真人加道具表演,摻合了故事情節。戲子濃妝豔抹,武生紅臉長鬚。臺上情景交融,時爾胡拉笛響,不時連說帶唱。好比是今天的電影,集合各種元素,讓不同品味層次的人都能找到共敏。不同的人,看點也不一樣。有人喜歡看故事情節,有人愛賞人物對話。小時候我就喜歡看打戲,還有雜技。不僅是好動的緣故,更因為我一直聽不清那變腔的臺詞。

戲文,取材於真實故事,或是選自人物撰寫的劇本。但無論如何,戲本身只是一種表演,因為戲文都是策劃好的,有著精編的刷本。臺上你聽到看到的都是完美的臺詞與表演。為什麼如今還有那麼多騙子呢,因為騙子精心的表演折服了愛看戲人的心。這些人看的此類的戲少,對戲中的臺詞過於陌生。或者壓根不愛看戲,異或對戲入迷三分完全不加思索。人們常說戲裡戲外,人生如戲。也興許是人生如戲,讓很多人戲弄人生!一場戲,除了生、旦、淨、醜,還要很多道具。妝前臺後,戲臺桌凳。一場好戲,不僅是戲中精妙的臺詞,戲中的動情故事,更是戲中隱含或要表現的道理,常常會讓人們潛移默化。並且這種認識的逐漸消化,就會形成固定的標準。譬如戲中所言「好男兒定是身高八尺,家財萬貫,學富五車。」,戲民看完一場戲,接著會看下一場,但戲總是看不完的。一場戲後,戲民們也將接受新的戲理。戲子們也會畫著妝或是戴著面具繼續演下一場戲,直至退幕。

戲有整戲,也有折子戲。有一首歌,寫的正是如此。

你穿上鳳冠霞衣,我將眉目掩去,

大紅的幔布扯開了一出折子戲。

你演的不是自己,我卻投入情緒,

弦索胡琴不能免俗的是死別生離。

折子戲不過是全劇的幾分之一,

通常不會上演開始和結局,

人生如戲,我們生下來就開始了整場戲。嬰兒時不懂演戲,兒童期會跟著演戲;少年時略懂些演戲,到青年大體懂該怎麼演戲,人到中年時最會演戲,老年時只能退居幕後,有心無力。這場戲,自己便是主角,每天都是現場演繹。沒有臺詞,沒有道具,沒有準備,時刻自己都站在戲臺中央。你可以臨時起意,也可以信手執具。俯仰城市,酒綠燈紅路路。簾拉房內通明。演戲,無非是群戲,二人轉,寡人戲。有些人演著裸戲,有些人演著遊戲,有些人玩著把戲。雖然此時你是二人轉演繹,但你依然是你自己,你要演好戲中的一個角色。折子戲通常是整戲中最有精華的部分,不過是全劇的幾分之一,通常不會上演開始和結局。然而,人生非戲,更不是折子戲。沒有開始與結局的戲,不是一場好戲!

去看電影,間或事情耽擱了,沒有看到開始。只看到中間或者結尾,我們常說無頭無尾的。生活何不是這樣,因為某些事情耽擱了,戲還沒有開始演,而已經結局了。或是戲開始了有一段時間了,但卻意外沒有結局。沒有開始很遺憾,突然停電沒結局更遺憾!既然你我都想演一部屬於自己的戲,為何還要這麼踽踽獨行呢?演戲需要配角,群戲觀眾的喝彩遠勝於獨角戲。一部戲,要麼不開始,要麼有結局。人生如戲,我們不停表演的同時,也不停地看別人演戲。看戲的與唱戲的都有著不同的目標,一個是把戲演好,一個是把戲看完。看戲的人接下來也要演出自己的戲,雖然舞臺不一樣,觀眾數量也相差甚遠,但你的戲份一直守你的前方,你無法推託。人生如戲,不斷演繹。園中兩異性坐抱談笑風生未必是夫妻,大叔牽嬌女入宿亦非是父女。道聽途說,種種現象,層層故事。我們所看到,聽到的也只不過是戲罷了,切莫一味當真。

人生如戲,每個人都在看戲與演戲。有些人喜歡看戲,有些人更醉心演戲。只不過有些人演真戲,有些人演假戲,有些人在演把戲。戲如人生,切莫當作兒戲。

相關焦點

  • 人生如戲
    人生如戲 2008年07月01日 16:01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每一個人的人生都象一部戲
  • "戲瘋子"周一圍:我愛的就是看戲演戲琢磨戲
    原標題:「戲瘋子」周一圍: 我愛的就是看戲演戲琢磨戲   周一圍的演技是業界公認的好,但對於普通觀眾來說,真的「認識」周一圍,得益於近期的兩個作品:魔幻大劇《海上牧雲記》和綜藝節目《演員的誕生》;他能把有點中二的臺詞說得鏗鏘有力,讓觀眾同他一起充滿信念;他能讓近乎苛刻的「導師」章子怡露出迷妹笑容,激動地重複著「非常非常喜歡你」。但是,人氣大漲卻沒有改變周一圍的「戲瘋子」氣質,「我最喜歡的還是看戲、演戲、琢磨戲、跟人聊戲。」
  • 農村人喜歡看戲,家鄉戲就是鄉音
    方培松夏日夜晚,城裡公園一角常常有唱戲的,唱的戲自然是廬劇。傍晚時分,附近小區的老頭老太太們就把椅子板凳搬了來,早早佔了位子,也有婦女們帶著孩子來湊熱鬧,我有時候也忍不住站著聽幾段。廬劇,在我們老家叫小道戲,五十歲以上人大概都受過它的浸染。小時候,大年過後,農忙還早。村子就忙唱戲了,請來戲班,在場基(打穀場)搭上戲臺,一唱就是七八頭十天。有的人家還要邀請親朋好友來看戲,忙好飯菜,備好板凳,就等好戲開場。所唱內容大都是小姐落難公子討飯,臺上花旦哭哭泣泣,一步三嘆;臺下我們小孩子哪有定力,清嘶鬼叫,鑽進鑽出。
  • 演戲有禁忌,看戲也有規矩
    舊時,新建的戲樓、戲院、會館、廟臺等等,首場演出的戲班,都要舉行"破臺"的祭禮。破臺的形式,各有不同。除此而外,演戲、看戲也有不少禁忌。紹興目連戲的這些規矩更有神秘色彩。在浙江西南山區,演戲是鬼神祭禮的一種儀禮。群眾看戲,忌男女混雜,臺下男女分座,女座在兩廊之下,廊梁上拴掛一藤鞭,如男人闖入廊下,或有戲侮婦女之事,任何人可取藤鞭打犯禁的人。演出時,將當時戲金用袋分裝掛於臺口,每臺戲金十二元,則用十二隻小袋每袋放上一元,聯成一長串。推舉村中年老觀眾數人監臺,如發現藝人演出不認真,出差錯事故,監場的當場剪去一袋以示懲罰,寓代神執行之意,藝人不得違禁抗拒。
  • 影評霸王別姬: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人活一世什麼才是快樂呢?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評《霸王別姬》的人物形象才子佳人,王侯將相,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電影《霸王別姬》在一種悽涼的敘事氛圍中,講述了程蝶衣因演戲,迷戀上自己的角色(虞姬)喜歡了上了師哥(霸王),導演在簡單的故事情節中,表達了程蝶衣對戲的瘋狂與熱愛,影片中為了展現程蝶衣這一人物形象的瘋魔,採用「時間段」的情節設計,始終圍繞程蝶衣和段小樓(師哥)這兩人物形象以及對特殊道具「寶劍」的選擇都表現程蝶依對演戲得痴迷。
  • 看戲,是準格爾人一年一度的大事
    看戲之隆重,準格爾人對看戲的重視程度,由此可窺得一二。所謂「戲」,大多是晉劇班子。每年夏天,各鄉各鎮都要請來晉劇班子搭臺唱戲,少則三五天,多則十幾天。唱戲期間,大概是鄉鎮一年中人聚得最攢的時候,紅火熱鬧可比正月十五秧歌會和二月二燈遊會。看戲看戲,戲自然是要看的。
  • 「看戲」VS「吃瓜」——古人看戲的背後可不止湊熱鬧那麼簡單
    古人在哪看戲?古人看戲的場所按地區分,有鄉村和城鎮;按場地分,有露天場地、堂會。寺廟、祠堂以演神戲為主,有時也演出一般戲曲。鄉村民眾看戲的地方比較隨便,或坡地,或林邊,如蘇州地區二三月間,「裡豪市俠,搭臺曠野,男女聚觀」,稱為「春戲臺」。陝西鄉民也喜歡在開闊之地搭臺演出,露天戲臺裝飾簡陋,看戲時臨時搭建,戲完拆除。
  • 讓陝味《裝臺》告訴你,什麼是大戲背後,人生如戲的幕後人生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陝西那邊的裝卸工,搬運工,靠出苦力生存的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非常的接地氣。最開始我不明白什麼是「裝臺」,後來才知道是搭建演戲的戲臺子的工作人員。裝臺人是文藝團體以外的人,但又是這個群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賈平凹:看戲就坐後排,看不清戲卻看得清看戲的人!
    每次出門,我都喜歡坐公交或者步行,因為可以看看城市的風景和匆忙前行著的路人。每一天風景的變換,或晴、或陰、或風、或雨,就像每個人的心情,也都是變幻莫測的。每天擦肩而過的人無數,能夠滿足在陌生人中間穿梭,作為這座城市和人與人之間的匿名者,也是一種愜意。
  • 葉羅麗:總喜歡在背後看戲的角色,曼多拉偷偷加戲,他非常直接
    葉羅麗:總喜歡在背後看戲的角色,曼多拉偷偷加戲,他非常直接。精靈夢葉羅麗深受漫迷的喜歡,在動漫中出很多的角色。對於很多角色和漫迷來說,好奇之心人皆有之,仙子或者戰士們也有喜歡看戲的。在動漫中,偷偷看戲的角色可是有很多的,最熟悉的自然是曼多拉,這傢伙經常在鏡子裡看葉羅麗戰士和仙子們吃癟,接下來逍遙君就和各位漫迷說說喜歡看戲的角色。
  • 葉羅麗第八季:曼多拉喜歡看戲,卻不知自己淪為戲中人
    對於曼多拉這個角色,很多人都嗤之以鼻,她是葉羅麗仙境的女王,實力和地位都是數一數二的存在。可是,曼多拉憎惡人類,她多次試圖毀滅人類世界,但是每一次都會失敗。曼多拉喜歡看戲,這一點,大家肯定都察覺到了。曼多拉試圖借冰公主、毒夕緋和龐尊的手毀掉人類世界,而自己則充當看戲人的角色。不得不說,曼多拉是真的很喜歡看戲,在花海潮的時候,毒夕緋和冰公主之間的戰鬥,曼多拉看得連眼睛都不眨一下。在花海潮,好幾位靈犀閣的成員都出場了,冰公主和毒夕緋之間的較量的確也很精彩。冰公主使出冰晶術對付毒夕緋,毒夕緋召喚出聖獸毒寶章魚並腐蝕了冰公主的大冰盤。
  • 舊傳統舊禮教的束縛:為了避免發生傷風敗俗的事情,禁止婦女看戲
    清代錢德蒼《新訂解人顧》廣集卷八《鏡言集》中,談到反對婦女看戲的理由有兩點。其一,富家宴客演戲,如果讓婦女垂簾觀看,那么女人身上的脂粉香氣就會飄散到外面,她們的羅襪弓鞋也會露在帘子下面而被外邊的男客看見,有些賓客就會情不自禁地向裡偷看,演戲的優人也會目動神搖地向裡張望,這樣就難免發生傷風敗俗的事情。
  • 戲中戲第一章人生如戲
    「又是人生如戲……戴婉兒怎就對這句話情有獨衷呢!」韻婉一邊翻看著劇本思索著自言自語。「什麼樣的人說什麼樣的話。不知怎麼,我一直不大喜歡這個角色,人生是人生,演戲是演戲,怎麼能夠相提並論?」突然一道聲音響起。韻婉抬頭,見顧思辰已站在了她的面前,正笑望著她。
  • 林黛玉不喜歡看戲,卻喜歡品味戲詞之美
    《紅樓夢》的作者看過不少戲,對戲曲如數家珍,在小說中隨處可見戲曲的影子。書中的賈府富貴顯赫,有私家戲班子,賈母又是愛熱鬧、講排場的人,總是帶頭組織慶祝活動,大到元妃省親,小到姑娘生日,都會搭一個戲臺,唱上幾齣戲。府中鼓樂齊鳴,歌聲繚繞於外面的大街小巷。路人駐足傾聽,都讚嘆賈府的繁華。府外的人羨慕有戲看的人,而府裡的人未必個個都愛看戲,林黛玉就是其中之一。
  • 關於人生有些無奈的句子,挑一句喜歡的發朋友圈吧
    我喜歡抽完的煙掉進水裡的感覺,就好像所有熱情瞬間熄滅。2. 有些話總是像魚刺一樣,被卡在喉間進退兩難,想說卻難以啟齒。 3. 這輩子都沒有過什麼優越感,光讓自己不自卑就已經用盡全力。 4. 人生如戲,沒有不散的筵席。但戲裡的筵席總比人生美好些。 5.
  • 賈府的人聚在一起看戲時,賈寶玉為什麼會幾次離席?
    小說《紅樓夢》中的賈府是當時的富貴簪纓之族,有自家的戲班子,在慶祝節日或者壽辰之時,會命梨香院的女伶唱上幾齣戲,有時為了新鮮感,也會請外面的戲班子進府唱戲。賈府的人上自賈母,下到丫鬟都愛看戲,這和我們現代人喜歡看影視大片是一樣的。賈寶玉喜歡讀《西廂記》、《牡丹亭》等戲書,也愛聽戲看戲,從小到大他陪伴在賈母身邊不知道看了多少戲曲。
  • 有些事看淡了,有些人看清了
    在過去,總是無法藏住秘密,不管好壞都會與人分享。在過去總是習慣對別人好,不去計較,不去抱怨,換來的是一顆真心被傷的千瘡百孔。人啊只有經歷了才能看清一個人,不在乎你的人,不管你說多少,他都不聽;不親近你的人,不管你對他有多好,他都不會回報。
  • 韓雪長得很漂亮,為什麼有些人,就是對她喜歡不起來呢?
    說實話,最開始是不喜歡韓雪的,大概是覺得這女生長相有點刻薄吧,莫名沒有好感,記得我在看最強大腦的時候韓雪在我這根本沒有存在感(我看電視的時候喜歡跳著看,只挑自己想看的部分。)是最近她曝光度高了之後才發現:媽媽耶,原來我看了那麼久的最強大腦裡有她呀。
  • 《陰陽師》:有些人喜歡鬥技,有些人喜歡刷副本
    實際上這個遊戲,有些人喜歡鬥技,有些人喜歡刷副本,還有人僅僅是為了畫面聲優與美腿,大部分玩家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遊戲體驗方面,很多人說網易坑錢,實際上這個遊戲前期只要有一個鳥姐就可以很好的開局,後期要想氪金就主要是商店賭魂。即便有自己想要的主屬性,強化出來副屬性也不好)。反正,氪與不氪完全隨你,結果完全隨機。
  • 有些人,很喜歡,但卻不適合在一起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每個人的生命中大概都會出現這樣一個人吧,很喜歡,但是卻不適合在一起。有些人喜歡了就一定要在一起,比如陸小曼遇見徐志摩之後,她一定要跟自己的丈夫王庚離婚,要同徐志摩結婚,如此,才算是不辜負自己的感情。但是有些人,雖然喜歡,卻不一定要在一起。比如金嶽霖對林徽因。他選擇守護她,只要她好,他便安好。即使在林徽因去世之後,他心中也從未放下過對她的愛。而這份愛,他心甘情願的付出,並且不計較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