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圖書館館長徐小躍教授來我校暢談「國學與人生」

2020-12-16 光明思想理論網

  4月21日下午,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南京圖書館館長徐小躍教授在圖書館學術報告廳為我校師生作了一場題為「國學與人生」的精彩報告。文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商學院、圖書館等300餘名師生聆聽了講座。報告由副校長秦林芳教授主持、鍾玖英教授做總結點評。文學院院長趙國乾、圖書館館長楊學民等到場聆聽。

  徐小躍教授的講座從「何謂國學」切入,並以「國學存放在哪裡」「國學的核心基礎是什麼」「什麼最能代表國學的核心思想」等問題為主線,依次對「國學」的精華——儒家、道家、佛家進行了精闢分析。他說儒家追尋的是世之安定,道家追尋的是身之安康,佛教追尋的是心之安寧。唯有實現這三者,人生才能幸福。徐小躍教授說,「國學」始終關注的是「心性」「人性」「生命」和「人生」,一句話「觀乎人文」。那麼「何為人文」「文明以止,人文也」;「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這一「幾希」究竟是什麼呢?那就是「良心」,而良心又包括了惻隱之心「仁」、羞惡之心「義」、辭讓之心「禮」、是非之心「智」等。作為萬物之靈的人,要做一個有良心的人,時常保持一顆仁愛之心,無論在任何環境下,都要將自己的心安置到正確的地方,做到謙卑、儉樸、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做到止於至善。

  兩個多小時的報告時常掌聲迭起,徐小躍教授幽默而富有哲理的學術語言,獨到而精闢的理論見解,彰顯了儒、道、佛三家為代表的國學大智慧,既高屋建瓴又深入淺出,將國學的智慧化作一股清泉,汩汩流向在場師生的心田。他詼諧的語言讓在場聽眾頻頻捧腹,笑聲過後又陷入沉思,不知不覺中精神境界得到了升華,心靈世界得到了淨化。此次講座進一步加深了師生對國學的思想內涵以及中國傳統文化、國學與人生關係的認識和理解,對所有聽眾都是一次深刻的傳統文化教育。

  徐小躍教授為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儒佛道與中國傳統文化」)主任,江蘇周易文化研究會會長,老子道學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對中國哲學、宗教學等均有深入研究。(轉自南京曉莊學院)

[責任編輯:李貝]

相關焦點

  • 徐小躍教授應邀做《國學與人生》的主題講座
    東南大學EMBA旨在培養商界精英和優秀企業家,在當今飛快的生活節奏下,學一點國學,無論是身心還是人生,都將獲益匪淺。5月18日上午,東南大學EMBA教育中心有幸邀請到南京圖書館館長徐小躍教授,為2012級和2013級學員做題為《國學與人生》的精彩講座。
  • 徐小躍教授專訪——大道至簡,精彩人生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徐小躍老師的其他經歷吧。 南京圖書館曾經的掌門人 壹 由於年齡的原因,2019 年徐小躍老師不再擔任南京圖書館館長,離開了工作八年之久的中國第三大、亞洲第四大,藏書達 1200 多萬冊的南圖。
  • 徐小躍:傳統文化的傳揚者
    徐小躍 資料圖片  敦厚沉穩、談吐不凡,精神抖擻又不失儒雅。初次見到徐小躍,記者感受到的是學者的風範。作為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南京圖書館館長、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徐小躍一直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教學與研究。  「沒聽過徐老師的課就是白上南大」「得遇徐老師,人生幸也」……這些是南大學生對徐小躍的評價。在南大任教近30年,他的每堂課都座無虛席。徐小躍上課從不用講義,且堅持板書,從右上方開始,豎行書寫,從形式排列到內容,明了而有序。
  • 三位國學大咖解讀《資治通鑑》
    徐小躍今年是司馬光誕辰一千年,他主編的《資治通鑑》,為後人研究歷史提供了可靠的資料。900多年後,我們該如何閱讀《資治通鑑》?5月9日,第十屆南圖閱讀節·嘉惠論壇在南京圖書館舉辦。現場,清華大學教授張國剛、南京師範大學教授趙生群、南京圖書館原館長徐小躍,為公眾共同解讀這部傳世名著。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胡玉梅實習生徐可/文馬晶晶/攝《資治通鑑》的編撰始於1066年,修了19年才完工,書名起先為《通志》,宋神宗為其改名《資治通鑑》,取意「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
  • 南大哲學系教授徐小躍:用出世心 做入世事
    徐小躍,南京圖書館館長,南京大學中華文化院副院長,哲學系教授、博導。  中國古代先賢聖哲們最關注的是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社會人生。作為思想文化的「國學」始終一貫地觀乎「心性」、「生命」、「人生」,一句話,「觀乎人文」。
  • 臺灣東吳大學館長丁原基教授應邀來西北師大作報告
    每日甘肅網-教育頻道 6月15日下午,臺灣東吳大學圖書館館長丁原基教授應邀來西北師範大學作了題為《國學大師錢穆與林語堂》的專題學術報告會。  報告中,丁原基教授用精妙的語言從不同層面介紹了錢穆與林語堂鮮為人知的生活片段,以及對國學研究的諸多貢獻。丁原基教授1993年在臺灣東吳大學獲得中國文學博士學位。現任臺灣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圖書館館長、研究生導師。在文學史、圖書文獻學、文史工具書、類書研究、目錄學方面均有造詣。  西北師大新聞中心供稿
  • 學校承辦2020年度山東省高校圖書館館長工作會議
    新聞網訊 12月10日—11日,2020年度山東省高校圖書館館長工作會議在青島召開,會議由山東省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委員會主辦、我校圖書館承辦。我校圖書館館長陸婕主持開幕式並作題為《清空慣性思維,多措並舉創新發展》的學術報告。
  • 我校圖書館獲贈《荊楚文庫》叢書
    湖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陳樹林、《荊楚文庫》編纂出版委員會編輯部主任周百義,湖北省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出版管理處處長周鳳榮,長江出版傳媒集團董事長陳義國、陝西省圖書館館長周雲嶽、西北工業大學圖書館館長李勇、西北工業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規劃中心主任程圩等領導和專家出席了捐贈儀式。
  • 圖書館邀請天津師範大學信息分析計量與可視化研究專家來我校作...
    新聞網訊 11月20日上午,天津師範大學信息分析計量與可視化研究專家曹進軍應邀來我校圖書館作學術報告。校長夏東偉出席報告會,圖書館館長陸婕參加報告會並為專家頒發圖書館特聘顧問聘書,副館長張豔花主持報告會並致歡迎辭。
  • 全球知名大學圖書館館長推薦書單:內心豐富,才能擺脫生活的重複
    知名大學圖書館館長最推薦的又是什麼?快來一起看看吧!哈佛大學原副教務長——包弼德(Peter K. Bol)包弼德教授為大家推薦了《史記》《大學》《荀子》這三部書。多倫多大學圖書館館長——Larry P. AlfordAlford館長推薦了《使女的故事》。Larry P. Alford是現任多倫多大學圖書館館長,同時也是多倫多大學出版社董事會成員,多年來廣泛參與各種圖書館合作活動。
  • 鳳凰讀書會「書洲」啟航,莫礪鋒、孫曉雲、徐小躍、柯軍說書
    孫曉雲、莫礪鋒、徐小躍、柯軍、黃蕾等文化藝術界大咖來到現場,通過作品分享、藝術展演、圖書籤售等,為廣大讀者呈現了一場精彩的閱讀活動。著名學者、南京大學資深教授莫礪鋒和鳳凰的友誼,要追溯到鳳凰出版社的前身江蘇古籍出版社時期,他的很多古代文學研究專著都由該社出版,去年,他與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合作的《莫礪鋒講唐詩課》榮膺 2019 年「中國好書」。關於讀書的意義,莫礪鋒認為讀書是為了提升人的境界,充實人的生命。他建議讀者們一定要讀經典:「讀書總比不讀書好,但總是讀暢銷書,相當於吃飯只吃快餐,一輩子只吃快餐,不能欣賞到人生其他的美味。
  • 北京大學圖書館一行參觀我校中心館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塗叔莞)3月25日,北京大學圖書館黨委書記蕭群、副館長肖瓏一行13人來我校津南校區中心館訪問。校基建處及圖書館負責人會見了來賓。  北京大學圖書館一行表示,希望學習南開新館建設的工作經驗,重點考察新館建設規劃、需求分析、土建工程、內裝修工程、信息化工程、設備配套、經費預算、項目招標和實施進度等。座談會上雙方就上述問題進行了探討,並在會後實地參觀。
  • 「直擊看展」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程章燦教授第一講現場!(附展覽信息)
    2020年11日19日中午十二點半,「跟著教授看展覽」活動的第一講在南京大學美術館精彩開講。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程章燦教授親臨現場導覽,帶著大家一起領略「清道人是怎樣煉成的」。對南京大學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李瑞清作為教育家的第二階段:1906年至1911年這六年時光。期間李瑞清擔任兩江優級師範學堂(南京大學前身)的監督,以開放的眼光,改革學制,創立圖畫手工科,秉持著「三若」(把教育視若生命、學堂視若家庭、學生視若子弟)「二得」(「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教育理念。
  • 向隆萬做客真人圖書館暢談唐詩格律與公理化體系
    向隆萬做客真人圖書館暢談唐詩格律與公理化體系  清華新聞網10月24日電(研通社記者 劉明明)10月23日下午,「學在清華·真人圖書館」第五期活動「公理化體系的思考——唐詩格律的形式體系」在清華大學人文社科圖書館未央廳舉行。
  • 我校馬樹杉教授團隊力作《常州地名歷史文化大辭典》首發式
    展示新時代常州「城市文化之光」的新名片 我校馬樹杉教授團隊力作 《常州地名歷史文化大辭典》首發式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 江蘇書展|徐小躍漫談中華傳統美德,「如果你血液中沒有中國傳統...
    南京大學教授、博導徐小躍以「漫談中華傳統美德」為題作了精彩演講,受到廣大讀者的熱烈歡迎。徐小躍首先從「四個自信」中的文化自信說起,我國的傳統文化中蘊含著非常豐富的內容,對於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非常重要的借鑑意義。
  • 周作人擔任偽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真的對國家毫無用處嗎
    歷史上有很多備受爭議的人,周作人大概就是大概就是其中之一,身為大文學家魯迅的弟弟,他身上最大的汙點大概就是擔任偽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為日本人做事。但周作人擔任偽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真的對國家毫無益處嗎?一個在盧溝橋事變後,沒有跟隨北京大學一同撤離北京,而是留在北京成為四名「留平教授」之一的人,做出倒戈日本,為其做事的漢奸,實在令人感到驚訝。小編不知道他是因何事兒倒戈,但我確信的是他為日本人辦事確實在另一方面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 曾任北京市圖書館館長、北京大學教授,潮汕人薛汕
    1946年在上海復旦大學任教授,與丁英、袁鷹組織民歌社,又與李凌、沙鷗編《新民歌》月刊,並編《中華民族歌謠文學大系·金沙江上的情歌》。為逃避國民黨刑警的搜捕,到達香港,與沙鷗、黃雨、蕭野、戈陽、丹木等組織新詩歌社,出版《新詩歌》叢刊。
  • 中美大學圖書館館長研討會在北京大學舉行
    2015年4月23至24日,「大學圖書館的未來——中美大學圖書館館長研討會」在北京大學圖書館召開。研討會由北京大學圖書館和哈佛大學圖書館聯合主辦,來自美國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加州伯克利大學、芝加哥大學、康奈爾大學、華盛頓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以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等高校圖書館館長參加了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