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店故事|最傳統的義大利點心,好吃不貴

2020-12-12 澎湃新聞

【編者按】小店是城市的生機,也是最美妙的風景。有別於大型商場和連鎖商鋪,個性小店折射出時代鏡像,為城市日常營造別樣生態,更是我們愛上海的理由。

澎湃新聞-私家地理推出系列探訪「上海小店故事」,走近上海最具個性的一批小店和它們背後的主人。這是一個好吃、好喝、好逛、好玩的城市,小店是它基因裡重要的一部分。

「有一次在店裡,幾位新客人問我,WIFI密碼是什麼。」「『沒有WIFI。』我說。」

「看到他們失望的眼神,我發現他們大概沒有明白,於是我又說,密碼就是『沒有WIFI』呀。」

「他們先是驚訝,後來和我一道大笑起來。」

這是Maksy告訴我的故事,「我很享受這種和客人拉近距離的感覺,把他們逗笑,很要緊。」他總結道。

Maksy名下有一家義大利餐廳Al Borgo,還有一家甜品店,Dolci del Borgo,意為「Borgo糖果店」,在香港廣場的地下一層,六月剛開。

Maksy和他剛開的糕點店 本文圖均由 受訪者 提供吸引了我注意力的,便是這家甜點店。店名logo下寫著「義大利傳統糕點房」,長長的櫃檯裡,擺著截然不同的兩類甜點,一種是可以一口一個的傳統點心,比如奶油角、蛋白餅、薩波內塔、提拉米蘇,另一邊則是造型現代,做法複雜的創意蛋糕,比如聽名字就很玄幻的「皮格蒙特的雲」,或是運用了桂花、自製花椒餅乾等元素的「桂花銀河」。「當然,你絕對不會覺得自己在吃火鍋。」Maksy向我保證。

「皮格蒙特的雲」

底下有一層花椒餅乾的桂花銀河Maksy來自義大利的威尼託大區。和他現在經營的「傳統」義大利甜點不同,他自己一點都不傳統,而是一個從小就調皮搗蛋,不遵守規則的「壞學生」。14歲時,由於中考成績太差,他母親讓他假期去打工,他便去餐廳跑堂兩個月,沒想到掙了一筆錢。拿著這筆錢,他決定輟學去旅行。從此,他的人生走上了一條完全不同的路。潛水教練、國際貿易、餐廳經理……Maksy嘗試過各種職業。16歲時,Masky第一次來亞洲旅行,18歲他便來過上海,這座大都市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7年,已經在亞洲呆了好幾年的Maksy決定把家安在上海,換過幾份工作後,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接手了朋友的餐廳,於是進入了他日思夜想的餐飲業。

雖然在個人生活上有點離經叛道,但Maksy骨子裡仍有特別「義大利」的一面,也就是對美食的愛。在餐廳Al Borgo,他提供的是簡單溫暖的義大利家常食物。餐廳在徐涇東,離市區很遠,但好處是安靜,餐廳的一面還靠著河。「走進餐廳就像進入另一個世界。」他說。

Dolci del Borgo也是Maksy早就想做的事。上海有許多法式、日式甜點店,也有少數幾家昂貴的義大利式甜點店,他覺得,上海市民還沒有機會品嘗到真正的日常義大利點心。

這些可以一口一個的傳統意式點心在上海幾乎找不到第二家做光籌備這家甜點店,就花了Maksy一年半時間。為了解上海人的口味,他按照盲品葡萄酒的標準,設計過許多問卷,才有了菜單上的12種點心。這些點心都是手工製作,精益求精:奶油角裡的香草籽的細微黑色顆粒清晰可見,薩可兒裡的香橙醬是店裡自己製作的,點心頂端那一丁點大的糖漬橙皮,是員工們在嘗了5種糖漬橙皮後最終確認的產物。

「古法」提拉米蘇他還分享了一次從失敗中獲取的經驗:「試驗了一次慕斯,沒想到成品塌了。我們反覆尋找問題所在,最後發現原因竟然是買到了假的吉列丁。」這是一個國際大品牌的吉列丁,但Maksy沒能聯繫上進口商來確認可靠的渠道。無奈之下,他們從不同地方買了好幾種同品牌吉列丁,挨個嘗試,直到確認售賣正品的商家。

「也許上海的許多甜品店,還在用著假吉列丁而不知情。」

Maksy還記得,開業前正逢新冠疫情,許多人都勸他,別開了,現在不是好時候。「但是對我來說,有人說『不』正是一種挑戰,我反而會全身充滿幹勁,一定要做成。」

「莓果精靈」採用了自製莓果醬除了美味點心,Dolci del Borgo另一讓人「彈眼落睛」的,大概是它的價格。坐落在昂貴的新天地的點心店,一枚點心8元起,一杯濃縮咖啡的價格也是8元。「上海的甜點和咖啡的溢價太高。」他說,「而我想像在義大利那樣,一塊點心,一杯咖啡,都只賣1歐元。雖然這裡租金非常高,但好的原料其實也沒有那麼貴。我不想客人們花高價嘗一次點心,之後就不再來了。」

點心套餐是店裡的特色因為點心個頭不大,許多人都會買好幾樣嘗嘗。因此Dolci del Borgo還賣套餐,8枚小點心或是4枚大點心64元,最多的可以買30隻一盒。來這裡吃點心,有時需要排隊,因為在這些可愛的小點心中挑選幾樣出來,實在是個艱難的過程。值得一提的是,Maksy的父親,一位波蘭裔義大利人,是一位狂熱的旅行探險家。他深入過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原始部落,騎過駱駝穿越中亞,也曾劃著一隻救生船橫跨大西洋。「我對旅行的激情,對挑戰的熱愛,應該就是從他身上來的。」 Maksy說。

(聯繫我們/投稿郵箱:sjdl_2020@163.com)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青島臺東最好吃的球酥點心,除了貴沒毛病,保質期短,試吃超大方
    生長於青島,喜歡吃,喜歡寫字,喜歡拍照片,就這麼簡單,你也喜歡就關注吧,帶你一起了解青島的風物,一起吃遍青島犄角旮旯好吃的。青島的臺東,老商業街,雖說這些年不似之前的繁華熱鬧,依然是青島人愛逛吃的去處之一。
  • 好吃不貴小炒館登上銷量榜首,上海小店復甦率高,離不開一顆數字心
    一家好吃不貴的安徽小炒館,運用各種數位化工具提升復購率、訂單轉化率,實現了平臺銷量第一;一間面積不足100平方米的養生小店,像調度外賣小哥一樣調度技師,接待量是同等面積小店的6至8倍……上海外賣平臺最新調研數據顯示:疫情常態化防控之下,上海小店的消費復甦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經濟活力、供給能力和消費活力等綜合指數均為全國最強。
  • 上海小店故事|傳統技法融合中國食材,這家和果子店很特別
    【編者按】小店是城市的生機,也是最美妙的風景。有別於大型商場和連鎖商鋪,個性小店折射出時代鏡像,為城市日常營造別樣生態,更是我們愛上海的理由。澎湃新聞-私家地理推出系列探訪「上海小店故事」,走近上海最具個性的一批小店和它們背後的主人。
  • 老上海的點心你知道哪些?那些藏在犄角旮旯的小店你吃過幾家?
    記憶中的老上海本幫點心大多是一些生煎,鍋貼,大餅,油條之類的,常見的點心。然而有些老上海人覺得的正宗上海點心,還帶有一些記憶中的味道,例如蟹殼黃和單檔雙檔。在延平路有一家80年的老店了。之所以很多顧客選擇這家店,是因為他的皮很好吃,因為對於很多其他飯店來講,裡面的餡不是什麼秘密,而外面那一層皮卻是至關重要的。那個皮吃進嘴裡又香又酥又軟。那這麼好的皮是怎麼做出來的呢?他們後廚有一個鎮店之寶,一個工作了四十幾年的大師傅。他僅靠那一根擀麵杖把那個皮擀得很有勁道。趕的時候不能輕,不能重,力道適中,這正是他那四十幾年的寶貴經驗積累下來的。
  • 上海的人民廣場裡竟然藏著這樣的美味,好吃不貴
    上海的人民廣場裡竟然藏著這樣的美味,好吃不貴!也是無意間發現的小吃,上海市的叔叔阿姨都特別喜歡,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雖然是在犄角旮旯的小吃店,但是也有你想不到的美味!牛肉煎包這裡的牛肉煎包,外表看起來兩面焦黃,肉餡飽滿,煎出來之後咬一口滿嘴的肉香味,一般都會買幾個嘗嘗,但當地的人很多都是一鍋全要了,足見有多好吃!
  • 潮汕好吃又不貴的美食小店總匯
    松田壽司屋最回味的是前菜螺肉,微辣,鐵爽~ 其他都還不錯,就是芝士炸蝦卷略輸,炙燒魚蟹肉一般般。via@最愛笑的家玉姐牛肉和香菇的很好吃啊!芝士吃不習慣。皮薄餡大,咬下去噴汁的那種,餃子都是現場包的不是速凍日式煎餃~老闆娘人也很親切
  • 中國點心最好吃還便宜,不要再迷戀西式糕點了
    國外的甜點大家都知道很多,看起來高大上的不行相應的價格偏貴。但是中國也有很多美味的甜點,不僅好吃而且便宜,吃起來真是美美噠,那麼中國有哪些好吃的甜點呢?我們一起看看吧。二、紅豆糕紅豆糕是江南地區漢族特色點心,是精緻的江南點心系列,輕薄得如同幾片紅葉,可以從半透明的凝膏中清晰地看見暗藏其中的每一顆紅豆餡料。紅豆糕屬於甜品點心,利尿調理,高血壓調理,水腫調理,便秘調理。
  • 想知道上海好吃不貴的廣式早茶,就請進!
    幸好周末還是可以去解饞,那麼問題來了,上海有好吃地道的廣式早茶餐廳嗎?要說滬上知名的廣式早茶真的不少,上到人均上千的米其林餐廳,下至不足百元的連鎖點心店,真要一家一家吃下來,也是個大工程。本花魔都早茶之旅的第一站,選擇了對我來說「啟蒙老師」般的店家——唐宮。
  • 在晉城最不缺吃的,最好吃的往往都是犄角旮旯裡的小店,味道正宗
    所以晉城地區主要食物就是傳統的麵食,我吃過的麵食種類就數不勝數,主食有擀麵、扯麵、刀削麵、餄餎之類,我最喜歡的還是酸菜肉絲餄餎或清湯餄餎,還有我老家獨有的饌面,其他的輔食還有油炸的疙瘩麻糖,油蟆,油餅,油花等等。在晉城最不缺吃的,最好吃的往往都是犄角旮旯裡的小店,味道正宗,價格便宜。
  • 上海小店故事 | 一針一線,「釐爾」一縷深心
    【編者按】小店是城市的生機,也是最美妙的風景。有別於大型商場和連鎖商鋪,個性小店折射出時代鏡像,為城市日常營造別樣生態,更是我們愛上海的理由。澎湃新聞-私家地理推出系列探訪「上海小店故事」,走近上海最具個性的一批小店和它們背後的主人。
  • 媲美廣州老字號的港味創意小店,人均40就能吃到純手工星級點心
    而從出品的精緻程度和口感來說,打敗新式茶樓,創意小店什麼的,陸點餐廳妥妥夠格。聽說陸點餐廳的點心都是師傅們手工製作的新鮮點心,每天都是手工現做,衝著這一點,更要多點幾份好好吃了。想多吃幾種點心口味的,推薦大家點包羅萬有。6種點心用節節高升的木盤子擺放著,各式各樣的點心顏值高又好吃,全面滿足你的味蕾。
  • 上海小店故事|一間房間,一個插畫的世界
    【編者按】小店是城市的生機,也是最美妙的風景。有別於大型商場和連鎖商鋪,個性小店折射出時代鏡像,為城市日常營造別樣生態,更是我們愛上海的理由。澎湃新聞-私家地理推出系列探訪「上海小店故事」,走近上海最具個性的一批小店和它們背後的主人。這是一個好吃、好喝、好逛、好玩的城市,小店是它基因裡重要的一部分。
  • 這家日本年糕小店,體現著一種匠人精神,傳承著一種傳統文化
    話說,年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食物,屬於農曆新年的應時食品。雖然這種食物是我國的傳統食物,但似乎並未能在以美食著稱的我國佔有很大一席位。不同的是,年糕這種食物反而在日本是過年必備的食物。最近日本一位製作年糕的師傅走紅於網絡,不但因為他製作的年糕味美,最重要的是他製作年糕的過程。這位名叫中谷的年糕師傅,已經從事年糕製作25年了,現在是聞名日本的點心店鋪,奈良縣中谷堂的負責人。而他為了打造拿在手上還有溫度,入口黏稠鬆軟的年糕,與夥伴的完美配合是他吸引全球各地食客的關鍵。
  • 上海小店故事 | 波蘭餃子和中國餃子不同在哪?
    【編者按】小店是城市的生機,也是最美妙的風景。有別於大型商場和連鎖商鋪,個性小店折射出時代鏡像,為城市日常營造別樣生態,更是我們愛上海的理由。澎湃新聞-私家地理推出系列探訪「上海小店故事」,走近上海最具個性的一批小店和它們背後的主人。
  • 上海小店故事|百年老房子裡的和風洋食店
    【編者按】小店是城市的生機,也是最美妙的風景。有別於大型商場和連鎖商鋪,個性小店折射出時代鏡像,為城市日常營造別樣生態,更是我們愛上海的理由。澎湃新聞-私家地理推出系列探訪「上海小店故事」,走近上海最具個性的一批小店和它們背後的主人。
  • 日本和菓子,泰國露楚,你猜中國最好吃的點心是什麼?你想不出來
    日本和菓子,泰國露楚,你猜中國最好吃的點心是什麼?你想不出來你知道點心是怎麼來的麼?相傳在東晉的時候,有一個大將軍,領軍打仗看到戰士們英勇奮鬥,還屢建奇功,內心非常感動。日本——和菓子日式點心統稱為"和菓子",也可以叫和果子。包括糕餅和甜點,以麻薯、年糕、羊羹、大福等最為常見,多用紅豆做餡料。和果子也算是日本傳統的藝術品,體現了日本人的對飲食美學的精緻追求,是日本飲食文化的象徵之一。很多日本漫畫都頻繁出現和果子。
  • 上海最好吃的甜品都在這裡,你吃過幾家?
    俗話說世界上最美味的東西就是膽固醇,有什麼事情是一頓甜品解決不了的呢?如果有那就再吃一頓~作為小吃貨一枚的小編,今日給大家搜羅了上海一些口味很好的甜品店,都是小編覺得不錯的店,分享給同樣愛甜食的你們!ORO義大利提拉米蘇這一家大概是上海最火的甜品店了吧,開業兩個月刷爆某書,隨便發個帖子都能5k多個點讚。
  • 老城隍廟內,匯集了眾多的上海地方小吃,推薦城隍廟附近的美食!
    上海是個繁華的城市,城隍廟這裡道路較窄,各種傳統的小店鱗次櫛比,商品琳琅滿目,各具特色,遊客熙熙攘攘,保持著中國古老的城鎮街市風貌。在老城隍廟內,匯集了眾多的上海地方小吃,綠波廊的特色點心,松月樓的素菜包,桂花廳的鴿蛋圓子,松雲樓的八寶飯,還有南翔小籠和酒釀圓子,真可稱得上是小吃王國了。大凡來上海的中外遊客,都要到老城隍廟走走。這次,我們就來看看城隍廟附近的各種美食餐廳吧!
  • 搶救上海小店!
    我的度量單位是,小店,5年才可以算活著,10年可以算活明白,20年才可能活成一條馬路上光芒四放的傳說。2019年,將是上海小店一個高海拔的分水嶺。2、10年+小店意味著什麼?馬路上的10年+小店,才是上海未來的百年老店!到去年年底,中國改革開放才滿40年。
  • 上海人早餐吃什麼?小籠包上榜,除了四大金剛還有這些海派點心!
    在魔幻之都已經開了幾家看似傳統的麵館和小吃店,但是它們提供的小吃卻令人讚嘆。您必須去商店嘗試一下。普斯蒂小店| 蒲石小點上海市長沙路長沙路339-18號,陝西路梅羅南站2號出口附近普希小店的第一家商店在長樂路的一棟老式小房子裡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