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我從朋友圈獲悉,威海路阿寶家餐廳關張了。
下午,我實地核對。
威海路梧桐樹沒有落葉,馬路上乾乾淨淨,關張的店鋪裡也乾乾淨淨,世界煞是安靜,我們只是在朋友圈熱鬧。
4年前我和好朋友金暉逛威海路,在此吃飯,後來每次到隔壁DF Boutique,都習慣在阿寶家去吃點菜。
阿寶家在此開店10多年,應該不是產品問題,也非服務問題。
多方打聽,問題在房租上,餐廳消化不了,只能關張。
粉絲@1V回應阿寶家餐廳關張原因:廉價外賣高價房租。
這是2019關張的第一家店。
我知道,這不是多米諾骨遊戲倒下的最後一張牌。
我做自媒體跟俞菱逛馬路以來,上海馬路上的每一家實體店,我目睹了他們經受過的三波衝擊:
第一波衝擊來自電商。
潮店遭遇馬雲,餐廳遭遇張旭豪。
第二波衝擊來自房租。
街邊店一間門面,房租1~1.5萬,我看是可以好好經營的。房租超過2萬,我會替小店們擔心了。
很多壓垮小店最後的金稻草,是懸河一樣的房租。
而第三波衝擊已經到來——
爆米花一樣開業的購物中心。
據悉,2019年,上海至少將有33家新購物中心開張!
上海街邊店生死攸關!
滄海一聲笑黃沾 - 華納群星難忘您許冠傑
1、小店的輓歌
阿寶家小聚餐廳關掉,但阿寶家的茶餐廳還在。
在新樂路經營31年的葡萄園餐廳關掉了,上海可再無葡萄園。
2018年年初在此採訪,葡萄園店主高阿姨糾結的問題是:每年房租要漲,員工工資要漲一點,一盆蛤蜊燉蛋的價錢又不能隨便漲,要是房東把房子收回,我也退休了。
總要走過新樂路才發現葡萄園還在,也是走過新樂路才發覺葡萄園不在了。
沒有感恩,沒有不舍,沒有心痛,在新樂路經營31年的葡萄園,悄無聲息地消失。
而經營19年的千秋膳房,13家店,年營業額上億元,幾乎一夜之間消失殆盡。
1999年,主打臺灣菜系的千秋膳房,在古北開了第一家店,至今陸續開了13家門店。
報導說,曾因一次融資貸款支票逾期,只因13.5萬,法院就封了帳戶。
區區十來萬,這就不通融到封帳,想起來也是混帳!
知道到這個消息不久,我找到千秋膳房最後僅存的常熟路店吃飯,餐廳沒幾人,只有一桌說日語的。
那一夜,也是千秋膳房最後一夜,我最終沒吃到那一碗溫暖爽口的臺灣小米粥。
無聲無息消失,像從來沒有發生過,包括地瓜葉,刈包、大餅卷牛肉、韭菜盒子、三杯雞、滷肉飯,下小米粥的一碟小菜……
像坐在一艘即將到達目的地的遠航船上,看著剛認識的乘客一個接一個下船,我茫然若失。
很快,船像日子一樣又開走了,周邊的參照也消逝了。
我沒有辦法指著一個不存在的背景對你說,看,她剛剛下船......
只有茫然翻閱《追憶逝水年華》,昨天閱讀的摺痕還在。
中山東一路Annabel Lee關張前,已經經營了18年。
到今天,關掉也一年多光景。
在寫下這一段文字時,還有粉絲還在後臺詢問,Annabel Lee呢?
那一根羊絨圍巾還掛在寒冬的脖子上,溫暖著上海的日子。
2003年,俞菱在《上海小店物語》一書,記錄了當年的Annabel Lee。
「看見這樣的店面,無論如何你都想推門進去瞧瞧。」
「很多名人都有Annabel Lee裡購物的經歷。在Apec期間,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曾到店裡購買了絲綢包等商品。而香港前政界要人陳方安生也買過靠墊等商品。」
那時候,文字和店主一樣,生機勃勃。
今天,她們和店鋪一樣,曾歷經滄桑。
很難用一句經營不善來概括所有關張的小店。
在我眼裡、心裡,他們都是如數家珍的好店!
哪一家活過10年的店,哪一個不是師傅,哪一個不是俞菱的老師?!
2017年12月26日,我參與了紹興路漢源書店最後一日告別。
21年歷史,齊刷刷腰斬。
站著講話腰一點都不痛嗎?
巴黎花神咖啡館開了133年,巴黎莎士比亞書店今年正好100周年,21年的漢源書店,上海百年老店是剛有了一點點春意思。
2000年9月,張國榮在漢源書店待了一個下午。
漢源書店,張國榮一坐成傳奇。
紹興路27號,成為一個無法複製的現場。
誰有本事複製一個哥哥與漢源書店的故事?
誰有本事複製一個哲學家薩特與巴黎花神咖啡館的故事?
誰有本事複製一個100年歷史的莎士比亞書店的故事?
還有整條東平路。
乾淨了。就這麼要清淨?
在黃陂南路開了13年的吉祥草,汾陽路開了14年的卡拉斯音樂商店,在汾陽路開了開了10多年的DELI &BAKERY......
你算過,一家小店創立到熬成一條馬路地標,需多久?
我想大概需要用很久的陽光來曬,時光來挫吧。
24年前,漢源書店在紹興路創立。
19年前,天泰泰國料理在東平路創立。
18年前,青瓏工坊、藏瓏坊在東平路創立。
我的度量單位是,小店,5年才可以算活著,10年可以算活明白,20年才可能活成一條馬路上光芒四放的傳說。
2019年,將是上海小店一個高海拔的分水嶺。
2、10年+小店意味著什麼?
馬路上的10年+小店,才是上海未來的百年老店!
到去年年底,中國改革開放才滿40年。
上海的10年+老店,比上海的「百年老店」更像百年老店。
沒有家族傳承,你得有商業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國企傳承。
沒有文化傳承,只有一個來歷不明的名稱,揣揣然叫作「百年老店」,像是對百年的蔑視。
就像拆掉哥德式老車站建築濟南火車站,今天重提復建老濟南火車站,
新建一個「百年建築」。
不要小看10年+小店,這是以95%的小店丟盔棄甲打底的。
不要小看10年,這對於一家小店,每個月會死,每天會死,是蘇東坡的十年生死兩茫茫。
而15年呢?
我的《上海小店物語》寫於15年前,當時寫了100家上海小店,
現在算一下就活下來3家店:
長樂路周朱光的瀚藝旗袍、陝西南路任柳的C-PIX T恤衫、蔣瓊耳的上下。
15年,存活3%。
一家10年+店,是一座城市的馬路記憶。
沒有記憶的城市是什麼?
一個記不住細節的城市,是比阿爾茨海默病人更慌張。
10年+小店,是幫助我們對抗忘記。
一家小店,我停留過,在此我們暖暖數語。
舉一杯咖啡,試一款衣衫,過多少年,衣服還珍藏在衣櫃裡,多年後突然想起來,這衣衫還在,小店已經不在馬路上了。
各有各的歡喜,這才是一座城市該有的樣子。
你們有購物中心,我們有馬路。
我的去年出版的第6本書《上海50條馬路50家小店》,10年後,15年後,還會存下幾家?
3、一籮筐百年老店
我面前一疊百年老店,6本書:
《百年老店:名家的秘訣》
《百年老店:老店的誕生》
《東京百年老店:從夏日漱石的糰子店到百年旅館》
《東京百年老店:從淺草、銀座到日本橋》
《臺灣百年老店:80家老店鋪的傳家故事》
《巴黎百年老店:不平凡的故事》
我取其中一本書,就選《臺灣百年老店——80家老店鋪的傳家故事》吧,列一下臺南百年老店名錄:
(你讀的時候,目光務必緩慢一些,請用一個世紀的迴響來揣摩。)
1、創立於1860年的振發茶行
2、創立於1869年的文峰茶莊
3、創立於1871年的萬川號餅鋪
4、創立於1872年的再發號肉粽
5、創立於1885年的祿記包子
6、創立於1894年的左藤紙藝
7、創立於1901年的河洛軒紙鋪
8、創立於1908年的盛發錫器佛具行
9、創立於1921年的甘本堂
10、創立於1921年的廣興肉鋪店
11、創立於1923年的信文堂印鋪
12、創立於1932年的永盛帆布行
13、創立於1868年的金德春茶鋪
14、創立於1882年的西佛國
15、創立於1888年的玉泉盈紙莊
16、創立於1895年的度小月擔仔麵
17、創立於1895年的洪芋頭擔仔麵
18、創立於1902年的吳萬春香鋪
19、創立於1908年古井藥房
20、創立於1908年金泉成雜糧行
21、創立於1910年的榮記號糕粉廠
22、創立於1912年義豐冬瓜茶
23、創立於1920年信裕軒
24、創立於1921年的大菜市阿城米糕
25、創立於1923年的福榮小吃店
26、創立於1928年的永興木器雕刻店
27、創立於1931年的天德行
28、創立於1931年的峰茂茶行
29、創立於1931年的江水號
30、創立於1931年的金益木工店
31、創立於1932年的舊永瑞珍制餅鋪
32、創立於1875年舊來發餅鋪
33、創立於1889年連發米粉工廠
34、創立於1891年新順發行
35、創立於1902年阿塗碗粿
36、創立於1905年的榮木桶行
37、創立於1907年信二竹店
38、創立於1920年的連得堂煎餅
39、創立於1931年的南青水果商店
40、創立於1935年的張萬春洋傘
41、創立於1900年永寧理髮店
42、創立於1882年的林永泰興蜜餞行
43、創立於1882年的益生堂中藥行
44、創立於1899年的榮生藥行
45、創立於1901年的阿晟食堂
46、創立於1918年侖仔頂肉粿
47、創立於1902年的仁壽堂中醫診所
48、創立於1931年的金光面
49、創立於1926年的妙安堂中藥房
50、創立於1908年的餘連成南北貨
51、創立於1872年的晉發米谷商店
52、創立於1885年的華振行麵廠
53、創立於1892年的回春堂中藥房
54、創立於1912年的新勝興布店
55、創立於1880年回春堂中藥行
56、創立於1890年振春中醫診所
57、創立於1912年的濟生堂中藥行
58、創立於1925年的銀嶺照相館
59、創立於1930年的中侖粿仔伯
60、創立於1912年的阿良碗粿
61、創立於1890年的桔井中藥行
62、創立於1911年的佳興大腸粥
63、創立於1930年的佳裡食堂
64、創立於1932年的碧海中藥房
65、創立於1905年的德隆精米廠
66、創立於1910年的鴻權蠶絲棉被廠
67、創立於1916年的大勝商行
68、創立於1930年的泉吉銀樓
69、創立於1869年的發育堂藥房
70、創立於1910年的大德行
71、創立於1810年的泉利打鐵鋪
72、創立於1888年的林家肉圓
73、創立於1932年的胡家豬頭飯
74、創立於1925年的義成中藥房
75、創立於1907年的忠利打鐵店
76、創立於1912年的媽祖廟剉冰
77、創立於1928年的湯皇東山排骨酥
78、創立於1931年的協吉食品行
79、創立於1902年的靜樂館
80、創立於1905年的關子嶺旅社
八十行,請知我一行行敲打的苦心與開心。
從最早1810年,到最晚的1935年,關乎人的需求,是人天天有需求的,不是新技術呈現的北宋街衢,是當下臺南可以蹦跳著介入的清明上河圖。
時間是最誠實的文字,哪裡用得著讀商學院教科書?
哪裡用得著開天闢地?
我詫異了——
在中國竟然也現存貨真價實百年老店。
只不過在余光中淺淺的海峽對岸。
我要渡過海峽去,拜訪這些臺南的百年老店。
我要跟幾代傳承人攀談,看看舊舊的櫃檯,聽聽櫃檯上的中國算盤劈啪作響,品嘗古法製作的一切中國美食,品讀百年老店可能性。
上海,請不要再拿這塊「百年老店」老招牌示眾了。
4、比較:外國怎麼做
我聽說過外國一些做法,雖不是商業用房,不是小店流量,但資本主義的溫度都是一樣的。
換一個角度,其實說的就是街邊店的房租,就是街邊店的流量。
在冬天的巴黎,房東是不可以驅趕租客。
1956年,法國政府就訂定了「冬季禁止驅離」措施,在這段時間,任何驅離措施都會暫停執行。
從2008年起,法國政府出臺了一項新的法規,規定房東不得隨意在每年11月1日至次年的3月15日這段期間驅逐沒有按時繳納房租的房客,且不得斷水斷電。到2014年,法國政府將這一期限延長至3月31日。這硬向四季敲出來的16天。
為遏制不合理的租金上漲,法國政府在2014年設立了房租管理措施《住房買賣與城建翻修規劃法》,要求對租金進行規範監管,即租金限價令。
不過在2017年11月,巴黎行政法庭取消了這一限價令。
2018年秋,政府表示將重啟房租限價令。
上海有沒有針對小店門面房出租指導辦法?
去年11月,我還看過一個巴黎的傳奇:
你敢將自己的頭像,高高地貼到知名建築上面嗎?
小店,敢將招牌按照自己喜歡的形式呈現嗎?
在巴黎街頭,你可以發現這樣一張有點滑稽的笑臉男人頭像,普通紙劣質列印,隨便貼在大樓戶外顯眼的高處。
這個男人就叫畫上的名字 —— JOHN HAMON,
只有一個大頭照,一個名字。
即便在巴黎,也引起不小的議論紛紛。
而在嫉妒與威權當中,JOHN HAMON,竟然獲得了政府與法院的最終裁定,他可以這麼做。而且只有他可以這麼做。他是這件事的原創者。
他獲得了曾經只有上帝才可能獲得的視角。
2019,要讓馬路擁有流量,我們得學習新管理思路。
不能永康路73號滿隴春的一個招牌,也要被拆除。
中國商業文明史上空的巨大店招,在還沒有永康路之前,起碼樹了1000年。
你還可以學習巴黎將咖啡桌放到門外邊的馬路上。
在家喝咖啡,我們關在屋內。
在開咖啡館喝咖啡,我們也被關在屋內。
那還不如點外賣坐家裡吃。
何時,我們才能放放心心坐到馬路上,
街邊店一定會有流量。
外賣,養懶。自己燒,走出家門。
廉價衣服,穿幾次就丟——來的快,不珍惜。
書籍,需要讀一讀才能買,最適合在書店。
現代商業,應該可以有超前的指導思路。
5、紐西蘭如何保護一家巧克力公司?
說一個紐西蘭巧克力公司的故事。
曾經在紐西蘭一個小鎮,有一個吉尼斯世界記錄,「巧克力豆奔跑大賽」
因為鮑德溫大街有驚人的35°,
每年7月1日,上萬個巧克力球,統一編號,
一元一個賣給參賽選手。
這些收入捐贈給慈善機構。
而巧克力豆沿著天生傾斜的鮑德溫大街,跑350米。
這家巧克力公司在該鎮10年+,小有名氣。
曾有人建議,巧克力公司搬家到大城市發展,但被拒絕了:我們能做大,跟小鎮人的支持密不可分。我們還是小作坊的時候,家長就帶著孩子光顧我們。
巧克力豆奔跑大賽,持續辦了15年。
但是今年傳來消息,該大賽要停辦了,而背後的真相是,工廠倒閉,因為是該大賽使用的巧克力豆漲價。
每舉辦一次大賽,即虧損一次。
舉辦方竟然想不出水漲船高漲價計策。
當小鎮居民得知真相,自發舉辦一場眾籌活動,大家朋友圈奔走相告。
活動才發出消息24小時,已經有幾十萬紐西蘭人參與眾籌,到48小時的時候,幾乎驚動了所有紐西蘭人。
紐西蘭人450萬人口,幾乎每人出了一元錢。
巧克力公司因此死而復生。
活下來的巧克力宣布,努力讓工廠恢復運作,並如期舉辦一年一度的「巧克力豆大賽」。
有情懷有溫度的公司,在一個有溫度有情懷的時刻,遭遇了一群情懷溫度不缺的人。
這不是我們的理想嗎?!
6、巴黎百年老店魚子醬店
前面,我說了臺南88家百年老店。現在說起巴黎百年老店,中國人民放心多了。
1920年就在拉圖爾莫布若格大街上的魚子醬店Maison Petrossian。
家族傳人裴卓仙夫人,親自接待我們。
家族幾代人手工製作來自深海的美味。她覺得魚子醬不是奢侈品,是家族品質的傳承。她只是自然而然地做一件普通的事情兒,街邊店的傳承。
哪裡有什麼奢侈品。
打開一盒魚子醬,我看見整盒接近黑色,是醬,魚子已經成醬,那是時光,那是篤定的時光。
魚子在時間面前的妥協、侵淫、融化。
才有那麼一盒……恆心。
入口即化,迅速散發出海洋能量,潛入全身細胞,仿佛時光有力量,仿佛小店有恆心。
仿佛我們這個種族天生不稀罕這個品性。
店員、老闆都很年長,連老房子,老馬路都認識他們,仿佛那一口魚子醬的味道也穿越時空認出他們。
這是百年老店的意義的一小部分。
這可能是百年老店的意義的一大部分。
哪裡有什麼奢侈品,只是長年累月做一件自然而然的普通事。
7、上海怎麼做?
上海要那麼多錢幹嗎?
葡萄園餐廳所在地,位於新樂路東正教堂輔助建築,產權屬某宗教管理機構。一個宗教管理機構,要那麼多房租幹嘛?
東平路,所有10~20年的街邊店全部於2018年12月底撤離。沿街房產屬於音樂學院附中。
紹興路漢源書店所在地,房產據說屬於街道的。街道要錢幹什麼?因為不缺錢,紹興路27號已空置一年。
學校的房子,宗教管理機構的房子,街道的房子,不能有償服務,為何不考慮為了繁榮市場經濟,試試無償服務?
8、浦江飯店還是禮查飯店?
浦江飯店是2017年12月31日歇業的,接下來一年,緊鑼密鼓,說要將飯店改造成中國證券博物館。
而在1959年之前,浦江飯店叫禮查飯店。
禮查飯店始建於1846年,至今173年。
你還記得上海開埠是哪一年?1843年!
誰說我們沒有百年老店?
只是不認這筆帳而已。
這裡是中國最早使用煤氣的地方,這裡是最早使用電燈的地方,這裡是最早使用自來水的地方。
想像燈火通明中,到這裡的人們,是來洗熱水澡的,是來喝自來水的。
新的禮查飯店共有客房200多套。 禮查飯店的歷任經理大都有過做船長的經歷,所以飯店的許多設施都仿照船上的式樣,如飯店的走廊,油漆得好像客輪上通向睡艙的通道。
如果可以在每個房間門口釘一塊銘牌,應該是:
英國愛丁堡公爵、美國南北戰爭中著名的五星上將、第十八任總統格蘭特將軍(1879年入住禮查飯店410房間)
英國哲學家伯蘭特· 羅素(1920年)
科學家愛因斯坦(1922年)
喜劇大師卓別林(1931年、1936年)
老麥曾經在我的朋友圈留言,浦江飯店就應該改回叫禮查飯店,而不是什麼證券博物館。
我深以為然。
老麥們的聲音我聽見了。
這像極了大師卓別林早期的默片。
這像極了科學家愛因斯坦先生的相對論。
像極了英國哲學家伯蘭特· 羅素名言:好心做了壞事。
像極了格蘭特將軍,這個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媲美林肯總統的大英雄,居然是一名酒鬼。
上海不是沒有給我們留下可能性,曾經有一個173年的百年老店放在你的面前,至今還放在蘇州河口,走過外白渡橋就能夠看見。
9、稀缺的上海服務
一家酒店,最先迎客的是門童,滿臉微笑,親熱的禮數。
圓明園路上的最先迎客的是一群制服。
去年4月,上海新聞爆出,原來圓明園路制服們興致勃勃在此坐地收費。
一條馬路的管理水準與格局,乘法乘上5000條馬路,就是一座城市。
二年半前,我們做過一篇文章,跟俞菱逛馬路盤點了陝西南路地鐵周邊盤點,大約距離陝西南路地鐵在1公裡,步行20分鐘以內的30家潮店!
有兩家店發生了意外:
福爾摩斯主題咖啡館,瑞金二路50號。
俞菱:「推開神秘的貝克街221B之門,歡迎來到卷福迷的世界。很多場景完全複製了倫敦的BakerStreet221B,從那裡收藏的小物也隨處可見,還有卷福迷設計的文創品也能在這寄賣,坐下點單,菜單都是泰晤士報的版式。嗯,必須來杯像卷福一樣神經質的夏洛克咖啡??」
橘生淮南麵館,復興中路642號。
俞菱:「美女老闆娘莫莫大學畢業半年,把媽媽接來廚房製作老家最地道的淮南面。瘦小的莫莫每天大清早到老遠的郊區去採購最新鮮的食材,端盤子洗碗的事也都親手來,看到這樣的創業者,俞菱也是超感動的。招牌面是熗炒攤饃饃,完全手工將糝子蕎面和成硬麵團,再用冷水化成稀糊狀攤在鍋裡,等冷卻後再翻鍋熗炒,費老大功夫的一道麵食。入口超有韌性的,又香又營養。」
相關部門相當勤政,不久傳來橘生淮南麵館、福爾摩斯主題咖啡館討饒的聲音,問我能不能刪除他們的信息。
因為他們證照不齊被上門檢查。
這兩家店,今天都不在原地,或徹底消失了。
那一點馬路上的創業激情,哪裡吃得消。
2016年9月,在家經營的阿大蔥油餅,被指無證經營,遭監管責令停業。
如果不是「餓了麼」出手相救,讓他在永嘉路瑞金二路上有了一個喘息的小門面,駝背的阿大哪能共享這個偉大的時代?
10、我因此悲觀
我是無能無力的。
我們是無能為力的。
三個月前,機緣巧合,《上海告別東平路》小文刷屏,至今已創造了35萬+閱讀,25萬上海人閱讀,2萬轉發。
每次,東平路店主因此感謝,我都很清醒——不是我一人的貢獻,是所有自媒體共同努力,只是我們發軔,店主就把所有感謝記在我頭上。
至今,搜索微信「東平路」,可以看到:
《上海再無東平路,105歲的它都經歷了什麼?》(ShanghaiWOW,2018年10月22日)
《再走一趟上海東平路,趁還沒徹底說再見。》(上海城市號,2018年10月22日)
《東平路,別了!連王菲都念念不忘的,全上海最適合情侶淺語呢喃的400米小路,隨我們再去走一趟…》(旅遊時報,2018年10月22日)
《再見,東平路!》(魔都探索隊,2018年10月23日)
《東平路,再見了!宋家姐妹、王菲、馬伊琍都念念不忘它的小馬路,別了!》(上海熱門美食,2018年10月23日)
《再見,東平路!再見,曾經的上海第一情侶街…》(魔都潮人部落,2018年10月23日)
《「魔都第一情侶街」要拆?走!重回一次東平路,告別卻不說再見~》(周末做啥,2018年10月24日)
《趁還未說再見,再去東平路上走一趟》(上海BANG,2018年10月29日)
《再見,東平路!讓我們再逛一次東平路~》(發現上海,2018年10月29日)
《該跟「東平路」說再見了,那麼美食請留下好嘛!》(人氣美食,2018年10月30日)
《永別了!東平路!》(觸摸上海,2018年11月19日)
《別了東平路!最後20天》(上海潮流情報,2018年12月2日)
《東平路倒計時,有人不舍有人趕緊掃貨》(上海市民生活指南,2018年12月15日)
以上只是引用一部分。還有其他更多自媒體、平臺媒體。
可是,以近百萬流量,沒有一個轉折可以期待,各方都很淡定,近百萬民意,不能改變一個決定。
不免無力,不免狐疑,不免悲觀:
我們能幫助一座城市改變什麼?
在悲觀中,需重新聚集勇氣和熱量。
即便是寒冬,我也要從馬路這一頭逛到那一頭!
11、東平路上不堪的母親
東平路擺攤的鄒大姐,是四個孩子的母親,一個不堪的母親。
我在東平路上逛馬路,她在路邊擺攤。
我在咖啡館喝熱咖啡,她在路邊擺攤。
我在辦公室寫稿,她在路邊擺攤。
我在朋友圈幫她吆喝,她在路邊擺攤。
或者,她的女兒幫她擺攤。
她擔心別人說三道四。我勸慰她,賺錢是最高尚的事情,否則誰來幫你養這四個孩子?
我說,要裝可憐。她回復我,本來就很可憐了,就不要裝可憐了。言語中,有一份自尊立在那。
她是一個善良的母親,所以獲得了很多人的幫助。
原來東平路9號店鋪老闆,不僅讓她在門口擺攤,還時常讓她進店取暖,提供各種方便與幫助。
去年10月底,東平路天泰關張那一天,餐廳請鄒大姐一起吃飯。大姐覺得自己這樣子,和他們的客人坐在一起,對天泰形象不好。結果,天泰打包送過來很多吃的。大姐說送這麼多好吃的,一家子一頓都吃不完的。滿是誠誠懇懇的感激。
青瓏工坊的小何甚至幫助她在店裡帶飯,自尊的大姐也總是百般推脫。
這個月上旬一個周末,我聯繫她是否還在東平路擺攤。她回復我,現在東平路人很少,今天自己要回江西老家一趟,上初中的大女兒一個人在那裡擺攤。
記得那天特別冷,我一邊聯繫她一邊在公交車站等車,10分鐘就凍成無助的狗一樣。
想像一個初中女孩子,在擺攤,還要躲著世俗的眼光和議論,還要躲著同學和老師,躲無可躲的三九嚴寒。
心有戚戚。
這有什麼不可以理解的,一個想留在大上海女人的努力,她也沒有本事讓自己的孩子上公立幼兒園,還有很多你不知道的,我沒有說的,來自陌生人的幫助,和她的無奈。
我們都是鄒姐姐。
我反覆在朋友圈說大咖張小龍那句話:善良比聰明更重要。
我反覆地說龍應臺老師的那句話:不要總去沃爾瑪,照顧點馬路邊的生意,他們更需要你。
現在,東平路9號周邊的店家都搬走了,鄒姐姐果真成了一支喪家的……戲劇《等待戈多》,在這整條馬路舞臺上,曲終人散,你還在等待......
12、上海10年+小店不完全名單
我願將上海10年、20年、30年資歷的街邊小店,叫著百年老店。他們是未來上海的百年老店——我們要一起善待啊。
1、宛平路白家餐廳
2、長樂路瀚藝旗袍
3、茂名南路莊容旗袍
4、泰康路金粉世家旗袍
5、陝西南路C-PIX
6、泰安路青瓏工坊
7、興業路鉦藝廊
8、紹興路瓦爾登湖
9、巨鹿路錦繡坊
10、莫幹山路哦紗玳
11、威海路DF Boutique
12、衡山路青蘭工舍
13、泰康路巾城
14、黃金城道ABBY ABBIE
15、巨鹿路Lzana
16、思南路蒲蒂花館
17、永福路LOLO LOVE VINTAGE
18、福州路Suzhou Cobblers
19、濟南路花籠味
20、瑞金二路伊藤家
21、富民路保羅
22、長樂路臺灣滷肉飯
23、思南路越起南北貨店
24、永嘉路阿大蔥油餅
25、武康路馬裡昂巴咖啡館
26、思南路古董花園
27、武康路老麥咖啡館
28、永嘉路點石齋小宴
29、復興西路夏朵
30、華山路我家餐廳
31、思南路阿娘麵館
32、進賢路蘭心餐廳
33、陝西南路玲瓏餐廳
34、天平路老吉士
35、常熟路毛豆阿姨酒家
36、衡山路凱文咖啡
......
(來源:跟俞菱逛馬路 俞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