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們睿智的教育學者孔子用其畢生的經歷告訴我們,「誠信是人立身之本,國家立業之本,人類發展之本。」縱觀中國傳統文化,無一不是告誡我們,要懂得誠信。從商鞅的「立木為信」、季布的「一諾千金」、宋就的「以誠感人」到胡雪巖的「務真戒欺」,都告訴我們做人要懂得誠信才可活出自己的價值。誠信作為現實社會傳統美德,也是網絡文化的道德基礎,網絡互動中誠信與否,關係著人與人交往質量的高低,關係著國家發展的強弱,更關係著國際之間文化軟實力的較量。
然而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在網絡上經常會發現這樣的例子:上網淘寶分不清楚淘寶評論到底是客戶真實的評論,還是淘寶客商請人刷出的信譽;網絡上有人惡意傳播、散播謠言,導致當事人無辜受傷;未經證實的事情被以訛傳訛。種種跡象表面我國社會信用透支、網民受到欺詐、盜號騙錢等網絡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雖然近年來,國家不斷「亮劍」淨化網絡空間,謠言等網絡不誠信得到了強有力的打擊和整治,但是網絡存在不誠信還是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我們國民、國家的利益。究其原因固然有許多種,比如少數網民責任意識淡薄,對基本傳播觀念缺乏認識;媒體的不實報導誘發網民的不信任;網絡信息公開不及時,讓少數有心之人趁機報復等原因層出不窮。就個人而言,造成網絡環境不夠乾淨的原因主要是公民主體道德責任的缺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缺失導致網絡誠信的缺失。
如何治理和整治這種網絡缺失成為我們這一代人不可或缺的責任,要徹底解決這一問題,應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實施:
一是引導人們加強自身思想教育,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包括三個層面的意思,個人層面要求我們做到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我們應該引導人們通過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自己的道德責任意識,尤其是網絡誠信意識,努力做到不造謠、不傳謠,恪守承諾,不斷加強自我修養,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優秀成果,增強網絡責任意識,共建和諧健康網絡世界。
二是增強網民責任意識,樹立網民誠信立人之本。從個人層面出發,網絡誠信缺失在於網絡上散布不實、失真話語是因為網民沒有主體責任意識,認為網絡是個開發的平臺,隨心所欲發布各種不實言語也不傷大雅,也不會被懲罰。所以我們應該引導網民樹立道德責任意識,樹立網絡主人翁意識,共同保衛網絡家庭健康成長。
三是強化網絡監督管理機制,樹立國家立國立業之本。網絡誠信缺失還在於我國還沒有完善的網絡監管法律來約束網民的網絡用語,網民才會肆無忌憚的亂寫亂評,導致網絡環境髒亂差。要徹底杜絕這些問題,我國網絡監管部門應該嚴格執法,以儆效尤,依法懲處網絡上出現的惡意散布傳播謠言等網絡失信行為,才能還網絡世界一片乾淨,才能更好的建設網絡誠信,才能為我國社會文明發展保駕護航,才能讓我國在國際社會上保持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