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六十有3道坎,熬過去才有晚年的福氣

2020-12-18 騰訊網

人這一輩子,說快真的很快,一轉眼,大半生的時光都已過去。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

到了這個年齡,就要如胡適先生所說,不管聽到什麼言論,遇到什麼坎坷,都能做到不激動,冷靜地思考,順應事物規律,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60歲,人生已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大多數人都從工作崗位下退休,兒女也多已成家立業,卸下身上的負擔,是時候該為自己而活了。

大半輩子為生計操勞,為兒女揪心,60歲以後,該放手的放手,該閉嘴的時候學會閉嘴,才可能讓自己的往後餘生過得痛快。

人到60歲,每個人都會面臨3道坎,能夠順利地熬過去,晚年才會有想要的福氣。

01 第一道,健康

生老病死是自然的規律,不論你是誰,都無法逃避,最終都要面對這一天。

身體陪伴我們操勞了大半輩子,很多器官早已開始走下坡路,這時候已到了該出各種毛病的時候,眼花耳鳴,對於60歲以後的人來說,都是正常的現象。

年過六十,對一個人來說最大的威脅就是身體的健康,決定此後餘生的過法兒,身體是關鍵要素。

年輕的時候,不懂得愛惜自己的身體,往往過度的放縱,到了年老時就會付出相應的代價。

60歲,一部分自律的人身體還沒有大的毛病,堅持鍛鍊和保養,多半不會影響到日常的生活。小毛病無可避免,要懂得這是年齡帶來的必然。

遇到身體生病的時候,抓緊時間就醫,以免小問題拖大,造成無可挽回的後果。

人就要學會服老,到了這個年紀別再死撐硬扛,要知道,唯有身體健康,才可能晚年不成為兒女們的拖累,也給自己掙得足夠的體面和自由。

熬過這道坎,如果身體沒有大的毛病,多也相安無事。如果此時不幸生了大病,可能對人生是一場嚴峻的考驗。

02 第二道,金錢

雖然,錢不是萬能的,可是我們的生活,離開錢卻是萬萬不能的。

年輕時的奔波和追逐,都是為了能夠到老能夠安享晚年,不再承受貧困之苦。

那些善於規劃的人,會早早地為自己籌夠了養老錢,保證晚年的生活不為金錢所累。

錢在很多時候,是一個人的尊嚴,你有錢就不用依賴於別人,生病的時候能夠及時就醫,想買什麼東西也不用看人臉色,不用成為兒女的負擔。

有句話,人生最怕老來貧。年輕的時候你再輝煌再有錢,可是你不會計劃,揮霍無度,到老了需要用錢時卻拿不出來,那時候就知道會有多難。

錢少可以少花一些,但沒錢卻是不行的,因為衣食住行,哪方面都要和錢打交道。

並且,年老體衰的時候,如果沒錢可能連份工作也難找到,還要承受別人的白眼和譏諷,畢竟,年輕人的競爭都那麼激烈,誰還會僱傭一個老人呢?

有些人靠著退休金,不用為生計發愁,但還有一些人到老了沒有經濟來源,只能在還年輕時為為自己儲備養老錢,才不至於備受煎熬。

年過60,如果不用為金錢的事操心,那麼這道坎就輕鬆地度過了。

03 第三道,孤獨

年輕的時候,很少明白「孤獨」到底是什麼含義,以為朋友不在身邊便是孤獨了。

等到老年的時候,才懂得,原來孤獨並不是身邊無人,而是明明很多人在一起,你卻無法融入他們的生活。

人到老年,最怕的就是那種獨自看著落日的失落感,沒有人陪在身邊,沒有人聽你的嘮叨,別人說的話你聽不懂,也插不進去,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都道,少年夫妻老來伴,年過60,夫妻還能健康地在一起,這是人生莫大的福氣。

年輕時吵吵鬧鬧,到年老時才發現能夠相依相靠才彌足珍貴,畢竟靠著兒女,他們有自己的生活,貿貿然擠進去,還可能製造更多的矛盾。

唯有老伴兒,一路風雨幾十年,他才是知冷知熱、最懂得自己的人。

人到老年,身邊若還能有三兩知己,一同做些喜歡的事情,生活才不至於太過孤獨和無趣。

畢竟,人是群居動物,脫離不了人際交往,能夠有人陪,有人說話,在這個世上,你才不會感覺到被拋棄。

然而,你再喜歡的人,再貼心的人,也終有一天會離你而去。到那時候,要學會揮手說再見,學會一個人也能好好地生活,學會給自己找些事情去做。

當你的生活豐盈,你有了精神的寄託,那麼便能熬過這最後的孤獨,輕鬆度過晚年生活。

人這一輩子,短短幾十年。

年幼的時候盼著長大,長大之後卻想留住時間。可是,終究歲月會離我們而去,誰都會有到老的這一天。

人到60歲,這3道坎是幾乎每個人都要面對的現實情況。

是做好充分的準備坦然以待,還是到60歲時仍然慌亂不堪,那就要看你是否在人生道路上每一步都腳踏實地走過。

人的衰老是無可避免的現實,而每一個人都要學會提前籌謀,安排好未來的生活,這是我們人生一部分的任務。

不要等到晚年再後悔,虛度了太多的光陰,透支了太多的健康,沒有珍惜曾經的擁有。

願看文的你,也能早早為將來的自己儲蓄一份保證。

END.

相關焦點

  • 人到六十,家庭的三大變故開始了:熬過去,孤獨;熬不過去,悽涼
    人到六十,我們已經進入了生命的晚秋,在這樣的一個年齡,我們如果能夠擁有一種「笑看庭前花開花落」的心境,是最理想的一種狀態。但是,人到六十,我們也會面臨著一些想不到的困難,甚至是人生之坎。有人說,人到六十,我們可能會遭遇最難熬的「三大變故」:熬過去,孤獨;熬不過去,悽涼。細細想來,還是有一定道理的,那麼,這三個最難熬的「變故」,究竟是指什麼呢?
  • 一位老僧說:人生有「3道坎」,熬不過去是劫難,熬過去就是新生
    導語:一位老僧說:人生有「3道坎」,熬不過去是劫難,熬過去就是勝利1.只要你不怕磨難,意志堅強,只要堅持熬過去了,那麼這次痛苦的經歷會讓你變得更加通透和堅強。有一段時間,我感覺特別迷茫無助,我就聽取家裡老人的意見,去廟裡抽籤拜佛,結果碰見了一位老僧,他真是長了一雙慧眼,一眼就看出我的迷茫和無助,就和我聊了幾句,並開導我說:人生有「3道坎」,就看自己如何度過,熬不過去是劫難,熬過去就是新生。
  • 易經:一個人發財前,會出現3大坎,只要熬過去,可能會有好運
    從古至今,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的,要想成功要經歷很多的磨難,很多的坎。古時候有句話說得好:「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每個人在財運來臨之前,往往都會充滿無盡的考驗,其實總結下來,不過就是接下來三個大坎,只要能熬過去,財富接連不斷!
  • 易經:一個人成功之前,往往有三個坎很難熬,熬過去,事就成了
    易經:一個人成功之前,往往有三個坎很難熬,熬過去,事就成了《易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它廣大精微,包含宇宙萬象的一切道理,被稱為「大道之源」 「群經之始」。大家都想要自己的家庭能夠大富大貴,有福氣,有好運,但一個家庭的富裕是靠家裡的每個人的努力。那麼,《易經》就曾指出這幾條規律,如果你熬過這3個坎,就會從此會財運相伴,讓自己活得更通透,福氣連綿不絕。
  • 半路夫妻的3道坎,全部邁過去了,才能相伴到老
    一般來說,半路夫妻的3道坎,全部邁過去了,才能相伴到老。01第一道坎:是看你能不能把對方的孩子,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蓉蓉和自己的第一任丈夫離婚後,什麼也沒有要,但是只有一個條件,就是要孩子跟著自己,大家都知道母親的偉大,蓉蓉也是捨不得自己唯一的孩子。
  • 人到六十,這二件事儘量少做,做了,小心福氣慢慢溜走
    人到六十,已經到了花甲之年。南宋時期的計有功說過:「手埒六十花甲子,循環落落如弄珠。」古人以天幹和地支來紀年,六十年為一甲子,這就是花甲之年的由來。在很多人的觀念中,六十歲就是晚年的開端。但是六十歲之後,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安享餘生,讓自己的晚年擁有好福氣的。六十歲其實是個尷尬的年齡,網上有句順口溜,這樣說:「談情太老,談走太早。」六十歲的人,有心奮進,卻力不從心;止步不前,又心有不甘。人到六十,到底如何才能幸福地度過餘生?弘一大師說過一首禪詩:「吉兇禍福有來由,但要深知不要憂。
  • 易經:「一個人發財前,會出現3個坎,熬過去,福報越來越好」
    《易經》這本書是起初檢測兇吉的一本書,後來又演變成富有哲學思想的一本寶典,到了現代,易經的意義還是非常深遠,很多人說它是迷信,被質疑了6500年,但最終被證明這本書是超科學!易經:一個人發財前,會出現3大坎,只要熬過去,福報會越來越好1、逆境時的喜怒無常南懷瑾先生說,一個人能夠承載多大的福氣,關鍵在於他能夠背負多大的屈辱
  • 易經:一個人發財前,會出現3個坎,熬過去,福報就會源源不斷
    南懷瑾的著作多以演講整理為主,他精通儒、釋、道等多種典籍,全身心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建設與傳播,其出版代表作有《論語別裁》《孟子旁通》等共計三十多冊,後被人們翻譯成八種語言流通世界各地。南懷瑾於2012年9月29日在蘇州太湖大學堂逝世,享年95歲。南懷瑾大師曾給後人留下這樣的一句話:「未曾清貧難做人,不經打擊老天真,自古英雄出煉獄,從來富貴入凡塵。」
  • 老祖宗智慧:人生有這3道「坎」,過去了,事就順了
    老祖宗的智慧,儒釋道思想無所不包,是幾千年來中國讀書人必讀的處世方法,它總結了人生所能遇到的3道坎坷,對今天的我們,依然有很大的啟發和幫助。老祖宗智慧:人生有這3道「坎」,過去了,事就順了言多必失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 俗話說「人老兩年坎」,《易經》說這兩個年齡邁過去就是福氣
    俗話說「人老兩年坎」,《易經》給出這兩個年齡段要注意,邁過去就是福氣 從古至今,人們都希望自己能長壽,古代帝王更是追求長生不老,到處派人尋找靈丹妙藥,這是中國人思想中最樸素的生命觀,但人有生就有死,要是都長生不老,那地球就人滿為患了。
  • 一個人飛黃騰達前,往往有三個坎,熬過去了,你就可能成為贏家
    一個人飛黃騰達前,往往有三個坎,熬過去了,你就可能成為贏家一個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在成功之前經受了千錘百鍊,九死一生,才達到矚目的成就,而成功只不過是給他之前的所作所為,給的報酬而已。所以,如果你也想飛黃騰達,走上成功之路,那麼你要熬過三個坎,過去了,你才可能成為贏家。第一個坎,不斷的挫折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經受無數痛苦與折磨才能成功。
  • 人老了以後,讓你晚年悽涼的,往往是這「三道坎」
    人老後真的是萬般無奈。所以,在變老的日子過好餘生很重要。「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未雨綢繆才是明智。人老了,讓你晚年悽涼的往往是這「三道坎」,要警惕。身體出現大的毛病。身體,是人上了年紀之後,重中之重的存在。
  • 人這一生有三大坎,熬不過便出局,熬得過就成功了
    人的一生有三大坎,你熬過了幾個?一、失敗的坎沒有哪個人的一生會是一帆風順的,經歷失敗,陷入困境,迷茫是每個人的一生都會經歷的一個階段。不要因為一次失敗就放棄,《孟子》中寫道「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我們要做的是不被失敗嚇跑,而是要給自己一些勇氣和力量,堅定自己的信念,不退縮不逃避,才能走出困境,熬過這道坎,你會成長得更快。
  • 易經告誡:人的一生有3道坎,只有忍耐過去的人,才能變得更強大
    《易經》從整體的角度去認識和把握世界,把人與自然看做是一個互相感應的有機整體,即「天人合一」。《易經》告誡我們:每人的一生有3道坎,只有忍耐過去的人,才能變得更強大。第1道坎:謀事之初,起步難,低調忍耐,磨鍊才能強大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都順風順水,沒人願意經歷各種的苦難,但是每個人的成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當我們遇到逆境的時候,不要總是去想它有多麼的可怕,因為逆境就像是一場修煉,渡劫之後,一個人會收穫更清醒的自我認識,和更豐富的人生體驗。
  • 老祖宗的忠告:人到六十,這二件事儘量少做,或會消耗福氣
    很多人難逃欲望的驅使,因為有野心,所以不停奮鬥,積極進取。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裡悟道,終歸詩酒田園。到了60歲,已經到了頤養天年的時候,那些努力拼搏的年紀,已經過去了。到了這個年紀,就不該為了金錢財富去奔波勞苦,而是應該追求寧靜致遠,安享晚年。老祖宗深知這裡面的利害,勸誡後人,到了晚年越要清心寡欲,避免因為貪慾太盛而晚節不保。
  • 易經:人生都要經歷3道坎,忍耐過去的人,才能變得強大
    每個六邊形都是一種生活腳本,你的每個選擇都會產生什麼結果,它將幫助你很久以前就弄清楚它;許多看起來很幸運的東西實際上都有痕跡。人的一生就是馬拉松,路上總會遇到一些坎坷,只有我們面對他們,跨過他們,我們才有可能獲得成功。《易經》裡對這三個坎做出了解釋,如何忍過去,我們一起看看,這三個坎應該怎麼忍耐過去。
  • 老僧說:人到老年,有三個打開福氣的密碼,懂得人不多,希望你有
    看老人家慈眉善目的,我就恭敬地詢問道:老人家,看您慈眉善目的,您一定是個很有福氣的人。請問您,一個人究竟要怎麼做,才能擁有更好的福氣呢?老人聽了,笑著點點頭,說道:嗯,那我就談談像我這樣的老年人,要怎麼做,才能擁有更好的福氣吧。其實,人到老年,有三個打開福氣的密碼,懂得人不多,希望你老的時候,也能擁有它們哦。
  • 五十歲後,人生將遇壽命坎,凡是能跨過去,壽命將有保證
    人生短暫,白駒過隙,還會有壽命坎存在。五十歲是知天命的年齡,也是壽命坎繼出現的年齡。光陰流轉,韶華不再,青絲成白髮,壽命遭遇挑戰。如何面對即將到來的一個個壽命坎,怎麼才能輕鬆跨過去,是每個中年人都值得研究的課題。
  • 一個人飛黃騰達前,往往有三個坎,熬過去了,你就是贏家
    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很多人不明白挫折存在的意義,一個從來沒有受過挫折的人,在經歷人生百味時,肯定是不知所措的。就像溫室的花朵,禁不起風吹雨打,只有承受住大風大浪,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
  • 痛苦,是熬過去的;幸福,是熬出來的
    人這一生,其實就是一個熬的過程,熬過了寒冬,才迎來了溫暖;熬過了黑夜,才迎來了光明。很多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歷經了漫長的煎熬,最終才守得雲開見月明。熬,其實是在積蓄能量,等待厚積薄發的那天;熬,其實是在自我休整,等待重新開始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