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五樹不進宅,一家樂開懷」,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

2021-01-17 靜一說史

文/靜一說史

眾所周知,古人講究「屋前不栽樹,屋後不種花」,屋前之所以不種樹是因為枝繁葉茂的大樹不僅會阻擋陽光的照射和空氣的流通,還會成為歹人絕佳的「隱蔽場所」,儘管如此,古人還是很喜歡將樹木種入自己的住宅中,只是會避開住宅的正前方!

然而並不是任何樹木都能夠「有幸」進入古人的住宅,古人對此很有講究,甚至還留下一句「至理名言」:「五樹不進宅,一家樂開懷」!

這裡的「五樹」指的是:松樹、柏樹、桑樹、梨樹、槐樹,為何這五種樹不進宅,一家就能樂開懷呢

下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首先來看梨樹和桑樹

梨樹和桑樹都是屬於「名字」起錯的典範,「梨」通「離」,古代交通閉塞,有時候一分開一輩子都有可能再難相見,所以古人極為忌諱討論「離別」,甚至將離別看作與死亡一樣痛苦。

由此而誕生出「生離死別」一詞,出於對離別的忌諱,古人對「梨樹」也看不順眼,認為將其種入家中寓意不好,直至現在,老輩人還忌諱將梨分開來吃,在他們看來,「分梨」等於「分離」!

桑樹之所以也被排除在外是因為「桑」與「喪」同音,古人視「生離死別」為人世間最大的痛苦。

所以不僅忌諱討論離別,更忌諱談論「死亡」,與死亡相關的任何事都會被看作「不祥之兆」,很不巧,桑樹就是犯了古人的忌諱,所以難以「登堂入室」!

其實除了忌諱桑樹的讀音,古人還是對桑樹很有好感的,古人喜歡絲綢,愛屋及烏,連帶著喜歡用桑葉養育春蠶的桑樹,《詩經》有語:「唯桑與梓,畢恭畢敬」!

再來看松樹和柏樹

梨樹和桑樹被排除在外是因為名字起錯了,而松樹和柏樹也被排除在外則是因為它們的生活習性「出了問題」!

松樹和柏樹一樣,都喜陰涼之地,所以一般會長在墳頭等陰涼之地,上文已經說過古人極為忌諱與死亡相關的東西,所以斷然不會把長在墳頭的松樹和柏樹種在自己的家中,如此一來,自己的「陽宅」豈不是成了「陰宅」,實在不是好兆頭!

除了不能種入家中,古人還是還喜歡松樹和柏樹的,古人以松柏象徵堅貞,松枝傲骨崢嶸,柏樹莊重肅穆,且四季長青,歷嚴冬而不衰,因此《論語》贊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松與竹、梅一起被譽為「歲寒三友」!

最後在來看槐樹

與之前的四種樹木相比,槐樹就有些「冤枉」了,它既沒有起錯名字:槐樹象徵著財富,農村有句老話「門前有棵槐,金銀財寶往家來」,也沒有「獨特」的生活習性:它不像松樹和柏樹一樣專長在陰涼之地,那它是為什麼被古人排除在住宅之外的呢?

說來也是有趣,原因就在於槐樹上面「鋪天蓋地」的蟲子,蟲子多也就罷了,它們還經常「不老實」的吊在半空中,所以人們形象地稱槐樹上的蟲子為「吊死鬼」,因為吊在半空中,所以時不時的會落在地面上。

試想一下,你正端著一碗飯在槐樹下吃飯,一陣風吹來,樹上掉下一大堆「吊死鬼」,你會作何感想?那畫面簡直「美」到不敢想像!就算不在槐樹下吃飯,清理落在地上的蟲子也是一件麻煩事,況且還有可能嚇到家中的小孩,所以時間一長,人們就不在家中種槐樹了。

小結:

綜上所述,以上五種樹木,除去槐樹有些「殺傷力」,其他四種樹木被排除在住宅之外屬實有些「冤枉」,頗有點「有理無處說」的感覺,說白了還是「封建迷信」的思想在作祟!

這五種樹木不僅在古代受到「偏見」,現代的人也很少會將其種在住宅之中,儘管人們知道所謂的桑樹就是「喪樹」,梨樹就是「分離」等說法乃是無稽之談。

但受古人影響,人們還是會覺得有點「膈應」,這個時候你就沒必要和家裡的長輩爭辯,非說桑樹也可以種,梨樹也可以種,天下樹木千千萬,種哪一種不是種呢?既然長輩對此有所顧忌,我們又何必去忤逆他們的意願呢?

其實有時候長輩排斥一些東西並不是出於封建迷信的色彩,只是單純的覺得不喜歡,覺得不舒服,覺得有些膈應,只要不影響到其他人,我們做小輩的完全可以順著他們的意願來,沒必要非得與之爭辯!

參考資料:《詩經》《論語》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俗語:五樹不進宅,一家樂開懷,古人的經驗之談,並非完全迷信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這其中除了古人給我們留下的各種精神氣魄,還有不少文人墨客的詩詞歌賦,以及動人民的經驗智慧,詩詞還能在課本中看到,但是這些俗語卻很少流傳,而且很多人對其有偏見,認為所有的俗語都是迷信,這導致俗語在現在社會中完全沒有地位。
  • 俗語「五樹不進宅,一家樂開懷」,啥意思?古人的種樹經驗
    但是在幾十年前,這樣做很可能帶來家裡老人的反對,並且老人還會說出這樣的話:五樹不進宅,一家樂開懷。古人做事之前,講究兆頭和吉利。比如拜年文化就是基於這種觀念:希望彼此的拜年,能為自己帶來好運。此外,古人認為帶來好運或者壞運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就和家裡種植植物有關。因此古人留下了上文提到的這句話。先說「五樹不進宅」。
  • 老祖宗的經驗:五樹不進宅,一家樂開懷。到底是什麼意思?
    古人俗話說,五樹不進宅,一家樂開懷。古人到底對哪些樹,存在這樣的忌諱呢?古人都是有個小院的,人們習慣於在院子中種一些花草樹木,但是古人也不是所有的樹木都會種上的,古人覺得松樹、柏樹、桑樹、梨樹、槐樹都不適合在院子裡。首先是松、柏。
  • 俗話說「五樹不進宅,一家樂開懷」,前人經驗之談,有道理嗎
    每到這一天,不少人都會拿著新買的樹苗,扛上鏟子鋤頭等工具,帶上一家老小到附近的山上或是家門前種上幾棵樹,一邊為改善生態做出貢獻,同時也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可是你知道嗎,其實在家門前種什麼樹也是有講究的。俗話說「五樹不進宅,一家樂開懷」,話中說的五樹呢其實就是古人種樹的禁忌,那麼究竟是哪五種樹呢?
  • 「五樹不進宅,一家樂開懷」究竟是什麼意思,五樹指的是哪五種樹
    圖片:栽種菊花劇照二、「五樹不進宅,一家樂開懷」除了菊花,還有梅花、蘭花、竹子都是深受文人雅士喜愛的,此外,還有一些樹木在民間也有許多寓意。有這麼一句俗語:「五樹不進宅,一家樂開懷」,看著非常通俗易懂,其實蘊含著許多深意,「五樹」究竟指的是哪五種樹呢?五樹指的是松樹、槐樹、桑樹、柏樹和梨樹,接下來我們分別來介紹這幾種樹。
  • 俗語:「五樹不進宅,一家樂開懷」,哪五種樹?看看你家有嗎?
    說到俗語,小的時候經常能聽到老人說,比如: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別看俗語字少而且比較俗,但它每一句話的背後都蘊藏著大道理,只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經濟水平的提高,大家很少關注俗語了,導致俗語在人們心裡的地位下降,可俗語才是真正能夠反映古人智慧的,雖然說放到現在有的俗語有局限,可也是我們了解當時社會現狀的一個見證, 而且從中悟到一些道理,對我們自身也有幫助
  • 俗語「五樹不進宅,家人樂開懷」,古人種樹經驗,有道理嗎?
    今天為你帶來的是:俗語「五樹不進宅,家人樂開懷」,古人種樹經驗,有道理嗎?一直以來,農村人都喜歡種樹,只要有人住的地方,就一定會有樹。不管是房前屋後,還是田間地頭,勤勞的農民總是會見縫插針一般,充分利用土地的邊邊角角,栽種上各種樹木。過去農村人的院子很大,家家戶戶的院子裡都能種不少樹。
  • 俗語「五樹不進宅,家家樂開懷」,何意?古人住宅也講究!
    俗語「五樹不進宅,家家樂開懷」,何意?古人住宅也講究!眾所周知,中原文化博大精深,作為流傳至今的文明古國之一的中華民族,時至今日也依然是世界各國學習的典範。從醫學藥典到文人墨客筆下的詩詞歌賦,從完美的房屋構造到牢不可破的橋梁建築,無一不體現出我們古人的聰明才智。說到房屋建築,我們古人不僅要求精美實用之外,對於房屋的風水格局也是有一些講究的。說到這裡,我們今天所要講到的俗語「五樹不進宅,家家樂開懷」,也和風水有一定的關係。下面就聽我給大家一起講下這句俗語所表達的觀念是什麼。
  • 古人云:「吃飯大汗,一生白幹」老祖宗這句經典俗語是什麼意思?
    ——明·袁白賓《楚江情》農村中至今還流傳著一些古人的俗語,這些俗語雖然聽起來並不複雜,基本上都是大白話,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其中的道理,雖然說是這麼說,但是知道俗語背後道理的人其實並不多。農村的俗語五花八門,這些俗語的內容也包羅萬象,大多是古人的經驗之談,比如老祖宗留下的這兩句俗語,就讓人受益終身。
  • 俗話說「五樹不進宅,財源滾滾來」,啥意思?古人經驗之談
    比如這句俗語:五樹不進宅,財源滾滾來。過去達官顯貴對宅院的裝飾十分重視。因為宅院是否體面,也影響到自己的形象。久而久之,形成了中國古代特有的建築文化和園林文化。這其中就演變出一些規矩:比如有的植物是萬萬不能進入他們的莊園。此外,客觀上,有的樹木如果種在院子裡,確實會帶來安全隱患,因此,也受到百姓的抵制。
  • 古人的經驗之談「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何意
    這裡面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那些民間俗語淺顯易懂,總能教會我們一些事情。而今天「釣史公」,要給大家講講一句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看看是否是精華還是糟粕?看看是否應當為人所惦記,還是所拋棄。從作出了「採菊東籬下,悠然間南山」的著名詩句,自有「五柳先生」之美稱的陶淵明,就在家門口種了五棵柳樹,是不是瞬間有了詩情畫意的一副美景圖。說上文兒,釣史公提出的「五樹」是不是感覺到非常好奇,「五樹」只是說古人覺得不能在家裡種植的五種樹木植類。
  • 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啥意思?指的是哪五種樹?
    言歸正傳,我們來瞧瞧題目這句農村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這五種樹是指哪5種?而松樹雖然堅固,而且樹的壽命十分悠長,但人們不太喜歡將它種在宅內。因為古人喜歡將松樹種在祖先的墳前,所以松樹又被古人稱為「陰樹」,自然就不適合種家裡。
  • 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何意?古人的經驗之談
    在傳統鄉村,很多村民的家中如果具備獨門獨院的條件,就會在自己家院子裡種植一些樹木,此外,在封建社會,士大夫更會在自家的院落裡種植一些較為考究的植物來做點綴,不過,對於植物的種植,有很多講究,比如這句話就是典型:五樹進宅,人窮家敗。
  • 農村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啥意思?老輩人大智慧,有道理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農村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啥意思?老輩人大智慧,有道理。農村俗話諺語相當多,每一句俗語都是很精簡,字數不多,朗朗上口,便於記憶,又能給後人帶來各種生活上的提示。這些俗語警句也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總結出來的,都是經歷過多少代人生活的經驗獲得的結論,又被一代代人口碑相傳留給了後人。
  • 農村俗語「五樹不進宅,家人樂開懷」,答案來了,您知道原因嗎
    種樹經驗大多沿襲古代俗語,其中的講究非常多。「五樹不進宅,家人樂開懷」就是這樣一句農村俗語,朋友們,您知道五種樹都是什麼嗎?另外,裡面蘊含怎樣的道理呢?所謂的「五樹」,民間說法頗多,經常引起很大爭議。我曾經寫過一篇類似的回答,展現量達到兩三億,閱讀量突破2000萬,不能不說明這個問題的火爆。
  • 俗語說:「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什麼意思?指得哪五種樹?
    俗語當中確實是有「五樹進宅,人窮家敗」的意思。至於為何這樣說,可能和人們的喜好有關係吧。畢竟俗語都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不能說它們沒有道理,但是,它們肯定是沒有科學依據的。那麼,這五樹到底指的是什麼樹呢?農村總是有,前不栽桑後不栽柳的說法,所以桑樹和柳樹肯定是五種樹裡面的其中兩種。然後就是槐樹、松柏和桃樹。為何這些樹不能栽進宅院內呢?
  • 俗語「五樹不進宅,財源滾滾來」,啥意思?看完長見識了!
    並且,還有這樣的一句俗語說明原因:五樹不進宅,財源滾滾來。在過去,由於社會發展程度不比當代發達。大多數老百姓對於生活中所遇到的風險無力承擔,因此只能寄希望於好運。並且,這種心態衍生出了一種文化,那就是忌諱文化。在這種文化中,不同行業有著不同的禁忌語,比如養船的人家忌諱說「翻」字。並且,這種忌諱文化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 古人說:「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對飲」是什麼意思?又有何講究?
    從西漢時期形成,俗語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每次回老家,總能聽到村裡的老人在說俗話,有些我能聽懂,有些明白不了是什麼意思。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對飲「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對飲」這句話,最初我就是弄不明白是啥意思,直到後來問了村裡的老人,我才稍微懂了那麼一點。這句俗語從《禮記·曲禮》中的「父子不同席」改編而來。
  • 俗語「五樹不進宅,財源滾滾來」,說的是哪五種樹,真的準嗎?
    一來可以起到美化心情的作用,人們見到美麗的事物,便會獲得好心情;二來樹苗長成參天大樹後,會讓人會有一種成就感;三來到了炎熱的夏天時,人們可以躲在樹下乘涼,這種感覺十分愜意。若是所種之樹是果樹,那還有水果可吃,可謂是一舉兩得。所以說在種樹方面,古人有著自己的講究與忌諱,並不是所有的樹木,都可以種植在自家院中的。
  • 古訓「1人不進廟,2人不看井,3人不抬樹」啥道理?古人經驗之談
    摘要:古訓「1人不進廟,2人不看井,3人不抬樹」啥道理?古人經驗之談文/農夫也瘋狂今年的春節,估計是很多人這幾年以來陪伴父母時間最多的一個春節了。而陪伴在父母身邊,和他們聊天總會是很愉快的一件事情。這句古訓是「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抬樹」,說的是啥道理?古人經驗之談,年輕人出門在外看看也無妨。這句古訓相信不少人也有聽說過,作為古人的經驗之談,其能流傳至今,可見是有幾分道理的。我們先來看看前半句「一人不進廟」,它的意思是說,如果是孤身一人就不要去寺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