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靜一說史
眾所周知,古人講究「屋前不栽樹,屋後不種花」,屋前之所以不種樹是因為枝繁葉茂的大樹不僅會阻擋陽光的照射和空氣的流通,還會成為歹人絕佳的「隱蔽場所」,儘管如此,古人還是很喜歡將樹木種入自己的住宅中,只是會避開住宅的正前方!
然而並不是任何樹木都能夠「有幸」進入古人的住宅,古人對此很有講究,甚至還留下一句「至理名言」:「五樹不進宅,一家樂開懷」!
這裡的「五樹」指的是:松樹、柏樹、桑樹、梨樹、槐樹,為何這五種樹不進宅,一家就能樂開懷呢
下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首先來看梨樹和桑樹
梨樹和桑樹都是屬於「名字」起錯的典範,「梨」通「離」,古代交通閉塞,有時候一分開一輩子都有可能再難相見,所以古人極為忌諱討論「離別」,甚至將離別看作與死亡一樣痛苦。
由此而誕生出「生離死別」一詞,出於對離別的忌諱,古人對「梨樹」也看不順眼,認為將其種入家中寓意不好,直至現在,老輩人還忌諱將梨分開來吃,在他們看來,「分梨」等於「分離」!
桑樹之所以也被排除在外是因為「桑」與「喪」同音,古人視「生離死別」為人世間最大的痛苦。
所以不僅忌諱討論離別,更忌諱談論「死亡」,與死亡相關的任何事都會被看作「不祥之兆」,很不巧,桑樹就是犯了古人的忌諱,所以難以「登堂入室」!
其實除了忌諱桑樹的讀音,古人還是對桑樹很有好感的,古人喜歡絲綢,愛屋及烏,連帶著喜歡用桑葉養育春蠶的桑樹,《詩經》有語:「唯桑與梓,畢恭畢敬」!
再來看松樹和柏樹
梨樹和桑樹被排除在外是因為名字起錯了,而松樹和柏樹也被排除在外則是因為它們的生活習性「出了問題」!
松樹和柏樹一樣,都喜陰涼之地,所以一般會長在墳頭等陰涼之地,上文已經說過古人極為忌諱與死亡相關的東西,所以斷然不會把長在墳頭的松樹和柏樹種在自己的家中,如此一來,自己的「陽宅」豈不是成了「陰宅」,實在不是好兆頭!
除了不能種入家中,古人還是還喜歡松樹和柏樹的,古人以松柏象徵堅貞,松枝傲骨崢嶸,柏樹莊重肅穆,且四季長青,歷嚴冬而不衰,因此《論語》贊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松與竹、梅一起被譽為「歲寒三友」!
最後在來看槐樹
與之前的四種樹木相比,槐樹就有些「冤枉」了,它既沒有起錯名字:槐樹象徵著財富,農村有句老話「門前有棵槐,金銀財寶往家來」,也沒有「獨特」的生活習性:它不像松樹和柏樹一樣專長在陰涼之地,那它是為什麼被古人排除在住宅之外的呢?
說來也是有趣,原因就在於槐樹上面「鋪天蓋地」的蟲子,蟲子多也就罷了,它們還經常「不老實」的吊在半空中,所以人們形象地稱槐樹上的蟲子為「吊死鬼」,因為吊在半空中,所以時不時的會落在地面上。
試想一下,你正端著一碗飯在槐樹下吃飯,一陣風吹來,樹上掉下一大堆「吊死鬼」,你會作何感想?那畫面簡直「美」到不敢想像!就算不在槐樹下吃飯,清理落在地上的蟲子也是一件麻煩事,況且還有可能嚇到家中的小孩,所以時間一長,人們就不在家中種槐樹了。
小結:
綜上所述,以上五種樹木,除去槐樹有些「殺傷力」,其他四種樹木被排除在住宅之外屬實有些「冤枉」,頗有點「有理無處說」的感覺,說白了還是「封建迷信」的思想在作祟!
這五種樹木不僅在古代受到「偏見」,現代的人也很少會將其種在住宅之中,儘管人們知道所謂的桑樹就是「喪樹」,梨樹就是「分離」等說法乃是無稽之談。
但受古人影響,人們還是會覺得有點「膈應」,這個時候你就沒必要和家裡的長輩爭辯,非說桑樹也可以種,梨樹也可以種,天下樹木千千萬,種哪一種不是種呢?既然長輩對此有所顧忌,我們又何必去忤逆他們的意願呢?
其實有時候長輩排斥一些東西並不是出於封建迷信的色彩,只是單純的覺得不喜歡,覺得不舒服,覺得有些膈應,只要不影響到其他人,我們做小輩的完全可以順著他們的意願來,沒必要非得與之爭辯!
參考資料:《詩經》《論語》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