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發出後,有網友評論說「天罡和地魁是十二神將」,所以魁罡格的八字需要按照十二神將中天幹和地魁的特性進行分析,我認為是有道理的。但是十二神將這些「冷僻」的知識很多八字初學者並不知道,因為它們已經被我們清代的「明理學家們」從八字命理中去除了。我寫本文的目的,在於拓寬大家的視野,同時也為目前命理學界只重用神而發出一聲悠長的嘆息。
奇門十二神將在八字中的使用:在奇門遁甲中有十二神將,分別是「神後子、大吉醜、功曹寅、太衝卯、天罡辰、太乙巳、勝光午、小吉未、傳送申、從魁酉,河魁戌、登明亥」,這裡的辰戌我們都很清楚,在八字命理中合稱「魁罡」,其他的幾個在八字中貌似不熟悉,但是其實都在使用。
在十二神將中,八字命理最常見的是大吉醜和小吉未,只是大家讀書的時候沒有留意到。《三命通會》中說天乙貴人「家在己丑鬥牛之次,出乎己未井鬼之舍」,這裡的「鬥牛」就是我們常講的「二十八宿」的鬥宿和牛宿,而牛宿對應的地支就是「醜」,所以天乙貴人的家在「己丑」,因為這裡是貴人的家,所以是「大吉」(其神煞為天乙貴人,下段會講到)。當天乙貴人要出去巡遊,則在「井鬼」二宿所在的「未」地出入,所以「己未」為小吉(其神煞為太常福神)。其他的幾個神將,在古代命理學中其實也都在使用。在《五行精紀·十二月時》中說:「功曹寅木,太衡卯木,天罡辰土,太乙巳火,勝光午火,小吉未土,傳送申金,從魁酉金,河魁戌土,登明亥水,神後子水,大吉醜土」,這裡的太衡就是太衝,因為《五行精紀》後面也將卯寫為「太衝」的。我們都知道,《五行精紀》是宋代的命理祿命法典籍,而《三命通會》是祿命法和格局法的融合,可見在傳統的命理學中,十二神將是一直在使用的——這是十二地支的神將。
六壬十二神將在八字中的運用:我前面講過,「己丑」為天乙貴人,其實這是另外一個體系的「十二神將」,在祿命法中使用極為頻繁,在子平法中也有沿用。因為內容較多,我這裡不再詳述,大家可以看我以前的拙作《左青龍右白虎!聊聊八字中最常見的十二位神獸》來詳細了解這十二位神將。其實,熟悉六壬的都知道,「青龍白虎」這十二神將跟六壬的是一樣的,同時六壬中的「陽貴人」和「陰貴人(命理先賢將其稱為「玉堂貴人」)」在八字命理中也在使用。在這個十二神將體系中,是以天乙貴人為最尊貴,所以歷來也最為術數家所重視,八字命理也不例外,有逢天乙貴人則吉的說法。
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各種術數其實都有相通之處,比如十二神將這些概念在幾乎每個術數中都有使用,不只是奇門、六爻和八字,在「六爻」中也使用青龍白虎這十二神將來斷吉兇,在堪輿學中也用十二神將來定風水,所以它們在術數中有著獨特的地位。可惜的是,清代以後的命理學著作越來越集中於「用神」和「十神」,選擇性的忽略了神煞的作用,而有些現代人編訂出版的古代書籍,也人為的刪除了這些本來十分重要的內容,導致現在的很多命理學人無法一窺命理源流,豈不是讓人惋惜?今天寫此文,只是希望能夠重新喚起大家對傳統命理學的關注,而非僅僅著眼於「用神」,則西風獨醉幸莫大焉。
文 | 西風獨醉探討命理藝術,弘揚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