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風口,驢子也能飛上天。日前有媒體報導,元旦前夕阿膠有可能再次大幅漲價,屆時價格將直逼5000元一斤。
十多年前還是普通保健品的阿膠,近些年來簡直是坐上了直升飛機,價格一個勁地往上衝。5000元一斤的昂貴价格,已經使其超出了很多人的承受能力,變成了只有少數人可以消費的奢侈品。
價格飆漲的背後,就是突出的供需矛盾。一方面消費者對阿膠具有巨大的需求,另一方面毛驢存欄量不斷下降,使阿膠的原材料驢皮的供應面臨瓶頸制約。在這一矛盾有效緩解之前,恐怕很難看到阿膠價格停漲,甚至下跌。
市場對於阿膠的狂熱,體現出許多人對於養生保健的執念——許多人深信不疑這一點:通過食用某種食物、保健品或者藥物,就能收到眾多神奇的功效。阿膠被宣傳的功效主要是「補血」,並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一系列神奇的功效。而且,跟眾多紅極一時的保健品、滋補品相似,隨著阿膠價格飆升、貨源稀缺,它也正在通往「靈丹妙藥、包治百病」的道路上狂奔向前。
養生保健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這是最近十來年非常引人注目的社會文化現象。它當然體現了積極的一面。因為人們解決了溫飽,甚至過上了小康生活,有了閒錢、有了空餘時間和閒情逸緻之後,才能把更多時間精力放到自己的生命長壽和身體健康上來。可見,養生保健的火熱,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現實。
人們把更多心思放在自己身上,更加重視和追求身體健康,這也體現出思想理念的進步。如果在一個社會裡,人們對自己的身體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都漠不關心,那裡的人們生活幸福感恐怕不會太高。提高群眾的身體健康水平,這是一項頗有難度的任務。要實現這個目標,首先就要幫助人們建立起重視健康、追求健康的思想和理念。可見,席捲神州、多年來熱度不減的養生保健熱潮,對於在群眾中普及重視健康、追求健康的思想理念,可謂功不可沒。
然而,要提高身體的健康水平,必須遵循科學合理的方法。中國有兩句俗話,一句是「民以食為天」,另一句是「病從口入」。這兩種傳統思想觀念的疊加,使人們非常注重飲食對於健康的影響。重視當然是對的,因為飲食狀況確實極大地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水平。但是如果這種重視和講究偏離了科學,那麼就有可能南轅北轍——越是重視講究,越是難以改善身體健康。
在幾乎是人人普及的社交媒體上,據說家庭主婦們最熱衷閱讀、轉發和推薦的帖子,就是養生保健類。什麼食物宜多吃、什麼食物宜少吃,什麼食物吃了之後有何功效,又佔了養生保健類網帖的大頭。跟流行時尚的風氣有點類似,每隔一段時間,坊間就會特別迷戀某一類食物。比如普洱茶、冬蟲夏草,甚至綠豆,都曾經作為「靈丹妙藥」,被人們深信不疑。阿膠,正是這些功效神奇的「聖品」中的一例。
很多人深信不疑的養生保健方法,以及一些獨特的「偏方驗方」,其實都沒有經過科學研究的實證,或者難以量化評估其真實功效。如果空有追求健康的熱情,卻不掌握追求健康的科學,這無疑是一件令人十分遺憾的事情。然而,現實的情況恰恰就是這樣,在全民養生熱潮中,真正科學合理的健康知識卻非常缺乏。最近一段時間,「爸媽的微信朋友圈、家族微信群」成了備受調侃的笑料,究其原因,就是家族中年齡稍長的長輩,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傳播各種各樣的養生謠言。一些長輩對於科學常識的無知,簡直令晚輩們哭笑不得。
均衡膳食、適度運動、充足睡眠和心情舒暢,這是最簡單、也最靠譜的健康秘訣。圍繞這看似簡單的幾項要求,又可以衍生出各成體系的健康知識和健康技能,共同構成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能用科學的健康知識去填充人們的養生熱情,在一個營養全面過剩的時代,恐怕不會有那麼多人趨之若鶩,去爭購5000元一斤的「水煮驢皮」——阿膠吧?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雍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