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我帶琪琪去早教中心上課,中午我們總會在附近吃過中午飯再回家。這次也不例外。
按照慣例,出門前我都會為孩子準備好她的專用勺子,小碗,訓練筷,然後出發。
飢餓的我和琪琪大口大口的吃起飯來。這時,旁邊的一個人突然發出了讚嘆聲,「你家孩子自己吃飯吃的真好,我都觀察半天了,不用操心。
哎,我家那個孩子都6歲了,每天在家裡還讓我們餵飯呢。」
我一聽,馬上抬起頭來,看到一個阿姨正用充滿羨慕的眼光看著我和琪琪。
其實聽到這樣的話,我一點也不意外。因為從以前到現在我聽到的實在太多太多了,也早就知道孩子大了還讓人餵飯真是一個普遍讓家長頭疼的問題。
於是,我放下筷子,微笑並且語氣輕鬆的問了那個阿姨一句:
「哦,那你家孩子在幼兒園也是老師餵飯嗎?」
阿姨不假思索的說,「在幼兒園當然是自己吃了,但是他也屬於吃的慢的,吃的最差的那個。」
我又接著問,「那你們在家裡為什麼要餵他吃飯呢?就讓他自己吃就可以了啊!」
「那不行,他自己吃著吃著就不吃了,我們擔心他吃不飽。」阿姨憂心忡忡的說。
聽到這裡,我已經大概了解情況,就淡定的對阿姨說:
「孩子是很聰明的,餓了自然就知道要吃的了,完全不用擔心他吃不飽啊。」
阿姨還是一臉擔心和疑惑的說,「不行,你不餵他,他就真的不吃了。」
擔心孩子吃不飽?不餵他就不吃飯?
有這樣想法的家長真的不在少數,其實也真的可以理解這些家長的困惑與擔心:
自己的孩子不吃飯,身體怎麼受得了?
長不高怎麼辦?
太瘦了怎麼辦?
抵抗力跟不上怎麼辦?
智力低下又怎麼辦?
那請問,您當初一直給孩子餵飯,有沒有想過以後在幼兒園裡,其他孩子都可以正常很好的獨立吃飯,自己的孩子卻因為吃飯不熟練而總是被落在後面的時候,孩子要怎麼辦?
都6歲了,在家裡還一直給孩子餵飯,這個問題該怎麼辦?
其實,所有的結果不管好與壞都是有原因的,正所謂,有因必有果。
該讓孩子自己吃飯的時候,沒有給他機會,錯過了敏感期。等孩子習慣了被餵著吃飯,再想改掉這個「壞毛病」就難了。
這麼令人苦惱的事情,到底該怎麼辦?
解決的方案肯定是有的,就是需要多花費一些時間,再加上持續不斷的努力與堅持。這不僅是孩子要做的事情,更是家長們要以身作則,身體力行的事情。
下面我就給出一些自己親測有效的經驗與各路育兒大咖給出的方法,讓我們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
如何讓孩子動手吃飯,不用別人喂?
① 給孩子機會,讓孩子自己嘗試,體會吃飯的樂趣——培養興趣
從給琪琪6個月添加輔食開始,我就堅持一個原則:感覺琪琪基本被我餵飽了,就留下一些手指食物,讓她自己抓著吃。
這其實是在讓孩子在用嘴巴感受吃的味道之前,先通過觸覺讓他們充分的感受到食物的性狀,軟與硬,冷與熱,粗糙與光滑等。然後,在通過自己的力量把事物送到嘴裡。這是一場自我實現的最好見證。
吃到嘴裡了,自然你會很開心,孩子看到你的開心,她也會跟著開心,並且願意重複這個讓你為之開心的動作與事情。
在琪琪自己獨立吃飯上的道路上,最初讓我印象中最深刻的兩件事是,琪琪7個月時第一次吃南瓜泥和8個月時第一次吃土豆條。
第一次吃南瓜泥,對琪琪來說是一次非常不好的體驗與經歷。因為最開始琪琪並不喜歡南瓜的味道,那種苦澀與嫌棄的表情,我至今仍然記憶猶新。
不喜歡沒有關係,不喜歡就不要強迫,立即停止即可。然後可以明天或者隔兩周再給她吃,這樣孩子接受起來就會相對容易些。
(圖片為7個月大的琪琪坐在餐椅上吃飯)
第一次吃土豆條也是琪琪第一次吃手指食物。我故意留出給她自己感受事物的機會和自己用手抓著吃食物的時間。那天,她吃的十分開心,我也把這個令我開心的時刻記錄了下來,直到現在,琪琪還是非常喜歡看她小時候吃土豆條的小視頻,自己一邊看,還一邊笑。我猜她可能是覺得視頻裡的她那麼小,竟然可以自己吃飯,感到非常有趣。
這些看似可笑的小事,其實都奠定了琪琪日後自己吃飯的能力,培養了她自己動手吃飯的樂趣。
(圖片為8個月大的琪琪坐在餐椅上第一次吃土豆條)
② 相信孩子在吃飯的問題上,一定會越來越好——心想事成
我們在做每一件事情時,首先都要心存一個信念,即相信自己可以做好,並且相信事情可以按照我們的計劃有序的發展與執行。
適當的進行自我催眠和正向暗示,就真的可以讓你「心想事成」。
同理,相由心生,你心裡想什麼就會看到什麼,你想到什麼也就會發生什麼。所以,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相信在孩子吃飯的問題,只是時間的問題,熟練度的問題。通過不斷的練習與嘗試,就會熟能生巧,最終可以獨立吃飯,不用我們再整天操心孩子不會吃飯的問題,以及不餵飯能不能吃飽的問題。[愛心][愛心][太陽]
③ 為孩子提供營養豐富、種類多樣的可口飯菜,激發孩子的食慾——喚起食慾
有些孩子在最一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由於家長的粗心大意,沒有給孩子提供各種各樣的蔬菜與肉類等食物,導致孩子有些食物從來沒有吃過,或者很少吃過,這就會引發孩子挑食的小毛病。
琪琪小時候添加輔食時,每天三頓飯和兩次加餐我都會為她準備不重樣的飯菜與水果,所以她的飲食十分均衡,也從不挑食,只要餓了,吃什麼都很香。
如果孩子大概1歲後,出現了挑食的情況,也不必過於擔心。孩子都是天生的美食家,他知道什麼好吃,什麼不好吃。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改變食物的性狀來吸引孩子,讓孩子對好看的飯菜重新燃起興趣。
此時,就需要家長多多用心,為了孩子的健康,犧牲一些自己的個人時間,就可以為孩子準備出一道既好看又營養豐富的飯菜。如果我們自己不擅長做飯,可以參照網上很多喜愛烹飪的爸爸媽媽們的創意美食,這樣就可以輕鬆搞定寶寶餐啦。像是快手早餐,把飯菜擺成漂亮的卡通動物和植物之類的形狀,以及營養美味又好看的午餐和晚餐。
網上都有圖有真相,只要我們想要學習,就一定可以學會。
(圖片來源於網絡)
④飯菜掉到地上、桌上;粘在衣服上、手上,都不要在意,隨它去吧——洗洗就乾淨了
相信因為這一點而不讓孩子自己吃飯的家長應該不在少數,尤其是老人帶孩子的時候,更是忍受不了飯菜灑一地,湯湯水水弄一身的「糟糕」狀況。
琪琪的姥姥就是其中的一員。記得那時候,我家從姥姥到爸爸,從爸爸到阿姨,沒有人支持我的做法:讓孩子自己吃飯。為此,我並沒有跟他們有過多的爭論,因為我知道,育兒專家們通過研究成百上千個孩子的真實案例,最終得出的結論是:
讓孩子自己吃飯,可以鍛鍊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還可以抓住敏感期,培養孩子對食物的興趣,並且完成孩子那個階段的自我實現與自我認同。
雖然過程是「辛苦的」,因為琪琪每次吃飯都要弄的滿地、滿臉、滿手、滿衣服都是飯菜,甚至有時頭頂上都有。家裡人每次都會質疑並且責怪我,姥姥就經常說,「你看看弄的到處都是飯菜,還不如自己餵她吃。你這方法真是扯淡。」
你看,到底是孩子自己不想吃飯,還是大人不讓他們自己吃飯啊?
其實,看到孩子衣服弄髒而不想讓孩子自己吃飯的家長,無非就是覺得原本繁重的家務活已經要命,這下還要額外再擦地,再洗衣服就會很麻煩,明擺著就是給自己增加工作量嘛,還不如餵飯來的快速,來的輕鬆。
但是,無論家裡人說什麼,我都始終堅持自己的育兒理念。因為我認為,地板可以擦,衣服可以洗,不管弄髒了哪裡,只要我們稍微費一點力氣,花一些時間都完全可以搞定的事情,就沒有必要因為怕麻煩而剝奪孩子內心想要拿起勺子,拿起筷子,自己獨立吃飯的機會。
我是主要撫養人,所有的關於孩子養育的事情,決定權都一定在我手裡,這也意味著我要負起全部的養育責任。所以,有些事情不能全聽長輩或者家裡人的,自己要有一定的育兒知識儲備,形成自己的育兒理念。
同時,我也知道眼前的狀況一定是暫時的。孩子這麼小,不會吃飯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正因為不會,才需要練習。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而一定需要某個過程。這個或許過程長,或許短。孩子獨立吃飯的事情也是一樣的道理。
果然,琪琪吃飯越來越熟練,吃飯撒出來的時候越來越少,勺子用的也非常熟練。多數情況下,是兩隻手同時開工,一隻手拿勺子,一隻手拿筷子(訓練筷的部分我們下文會講到),誰看見了都說琪琪吃飯吃的真好。
然而,從琪琪開始會拿勺子,可以把飯準確的放到嘴裡開始,我就再也沒有餵過她吃飯。
因此,如果錯過了孩子對吃飯這件事情的敏感期,孩子的手指和手腕沒有得到充分的鍛鍊,日後自然就不如別的孩子吃飯吃的熟練。這也會的打擊孩子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⑤ 為孩子創造無幹擾的環境,做到不開電視,不聽音樂,不看手機,不玩玩具——環境的重要性
有些孩子不好好吃飯,家長就追著喂,不行就打開電視機,打開手機,讓孩子一邊看動畫片,一邊吃飯,這樣家長就可以很容易的把飯餵到孩子嘴裡去。
我曾看過一篇文章說,孩子本來已經吃過晚飯了,但由於是餵著吃的,結果等等媽媽回來後,媽媽問他吃沒吃飯,他竟然說沒吃,因為他一直看著電視裡的動畫片,完全是被動的在吃飯,也就完全不記得自己已經吃過飯了。
還有的家長在吃飯時,會給孩子遞一個玩具,讓孩子一邊玩玩具,一邊吃飯。這與上文提到的看電視看手機是一個道理,就是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好讓家長餵飯成功。
所以,是孩子自己不想好好吃飯嗎?事實是大人不想讓孩子好好吃飯。
在我們家裡,平時幾乎很少打開電視,在吃飯的時候就更是如此。音樂在平時經常聽,但是一旦到了該吃飯的時間了,就一定會把音樂暫停,告訴孩子一會兒吃完飯可以繼續聽。
我們自己在吃飯的時候,也從不看手機。有幾次琪琪爸爸在吃飯的時候還在追劇,我就善意的提醒了他要給孩子做好榜樣。不讓孩子做的事情,自己也不要去做。做到言行一致,表裡如一。
⑥ 為孩子準備適合兒童吃飯的椅子、餐具等,方便孩子用餐——攻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關於椅子:孩子很小,是沒有辦法坐在成人的椅子或者凳子上面吃飯的,一來可能桌子太高,普通的椅子會使孩子夠不到桌子;二來成人的椅子太高,孩子的腳夠不到地面,小孩子又喜歡活動,很容易從椅子上摔下來。
從琪琪快要能獨立坐起來之前,我就在關注兒童餐椅。最終成功的給琪琪入手了一件寶貝,真是非常好用。其實,只要是兒童餐椅,無論哪個牌子都是沒有太大問題的。我們要考慮的因素無非為這幾個:
餐椅材質要是無毒環保的;
孩子活動量大,餐椅要穩固不容易傾倒的;
孩子坐著舒服,累了可以靠著,腿腳可以伸直,空間足夠寬敞的;
餐盤可以拆卸,容易清洗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所以,其實很容易而且即便花很少的價錢也可以買到合適的餐椅,這點不必糾結。
餐椅其實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避免孩子亂跑,追著餵飯。有了它,可以讓孩子穩穩的坐在裡面。如果孩子太小就可以由家長餵著吃;稍微大點了,就可以自己吃。效果是非常好的。Trust me!
琪琪自小就非常喜歡坐餐椅,因為餐椅舒服,又寬敞。而且她坐上了餐椅就可以跟我們一樣圍坐在飯桌前吃飯,高度合適,視野也比較開闊。
有了屬於自己的小桌子,琪琪每天吃飯時都非常開心。
因此,我們一定要為孩子準備適合兒童吃飯的椅子,方便孩子用餐。
關於餐具:成人的餐具都非常大,且重,易碎,不適合給孩子使用。
孩子小時候有一段時間喜歡扔東西,因為他們想要追求結果,看看這個東西他扔在地上以後,會發生什麼?也是好奇心萌發的時候。
因此,要為孩子準備適合的餐具,以防孩子打碎。
材質:
這時候就可以給孩子準備安全輕便又防摔的餐具。
顏色:
孩子天生喜歡色彩鮮豔的物品,所以,在選購餐具時,可以選擇多種且不同顏色的餐具,這樣孩子可以拿著自己喜愛的餐具動手吃飯,激發孩子的食慾。
勺子材質:
食品級矽膠材質的勺子,耐咬,防摔,相對柔軟,不會戳傷孩子。或者pp材質的勺子都是可以的。
當孩子不在咬勺子和往地上扔東西的時候,就可以嘗試購買不鏽鋼勺頭的勺子,或者使用跟成人一樣的勺子了。
勺柄長度:
短柄的勺子更方便最初開始學習吃飯的孩子抓握。如果是孩子小需要餵飯,為了方便家長抓握,就要選擇柄稍長的勺子。
勺頭形狀:
孩子小時候,勺頭最好為橢圓形,這樣容易盛住迷糊和菜泥或者肉泥等質地較細膩的食物。
勺子數量:
建議多備幾把,防止孩子亂扔到地上,還要馬上清洗,耽誤孩子的吃飯時間。勺子多了,弄髒了也不怕,可以直接換另一個勺子繼續吃飯。
(圖片來源於網絡)
訓練筷:
訓練筷大概是一歲半左右我給琪琪配置上的,因為那時候她對我們的筷子很感興趣,每次都要自己拿著試一試。我一看,知道給琪琪用筷子的時候到了,於是就果斷入手了。
大家在網上搜索訓練筷,就可以找到很多品牌的訓練筷。我只看顏值的,因為功能都相同,自行選擇就可以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琪琪一直在用的訓練筷)
碗與盤
孩子使用的碗和盤子一定要是防摔的材質。可以是食品級的矽膠碗,柔軟又不易摔碎;還可以是食品級pp材質的普通碗,或者吸盤碗。吸盤碗可以防止孩子打翻碗盤,燙到自己。
同時,由於孩子吃飯速度肯定比大人慢,如果是天氣涼些了,還可以給孩子購置保溫碗,保溫杯等,這些都是孩子吃飯的好幫手。不妨試試。
(圖片來源於網絡:琪琪用的吸盤碗)
(未完待續:請看評論區)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琪琪媽媽的育兒故事)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 寶寶知道 帳號,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