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倒卡開上奧迪、開起門店的『好日子』,或許一去不復返了。」反腐之下,中秋前的市場異常冷清,商超外的黃牛不禁感慨。
近日,《法制晚報》記者走訪西單等多個商圈發現,只有少量黃牛仍在堅守,多數黃牛已經轉行或者回了老家。
為了維持生計,堅守的黃牛們不得不擴展生意範圍,部分黃牛甚至開始收購iPhone和iPad等二手電子產品。
人氣不旺 商場「老據點」 難見黃牛蹤影
前日下午,記者來到位於西單的北京圖書大廈門口。以往這裡是收卡黃牛的主要「據點」之一,每逢收卡「旺季」,經常會有七八名黃牛同時出現。
然而記者來迴轉了好幾圈,也沒有見到任何一名拎著卡串、逢人就問「有沒有卡」的黃牛。
隨後記者又分別走訪了西單大悅城、君太百貨和漢光百貨。逛了一大圈下來,最後在漢光百貨一層女鞋區的商場出口,記者遇到了一名拎著卡串的收卡黃牛。
當記者以有卡要賣為由上前搭話時,這名自稱「老羅」的黃牛沒提收購價格,而是先問有多少張卡,是多大面值的。
「如果是大單,可以給你把價兒加高一點。」聽說記者有20張千元商通卡,老羅熱情地稱每張卡可以給出9折。
當記者質疑往年最少能賣到95折時,老羅稱現在生意不好做,「9折已經不低了,現在賣卡和買卡的人都少,我在這兒站了一天還沒做成一單生意呢。」
著急套現 無大單撐腰 收到卡馬上出
「我這兒有購物卡,付款可以打折,需要嗎?」昨天傍晚,記者在通州家樂福二層遇到了黃牛小王,他告訴記者,自己今天剛從老客戶那裡收了2.5萬元的卡,「總共是50張500元的卡,可以給您打97折。」
據小王介紹,這名客戶在一家私企工作,兩年前曾在他這裡賣出近8000元的卡,之後雙方一直發簡訊維持聯繫,「這不,有了卡今天就直接來找我了。」當記者詢問小王為何不等到中秋節前再高價把卡賣出時,他表示現在沒有購卡大單,怕這批卡「砸手裡」。
「以往逢年過節,有很多企事業單位的客戶會來找我賣卡或者買卡,如今老客戶只剩不足一成,賣的少買的也少,所以撿上一單得趕緊變現,無論如何不能砸手裡。」小王說。
說話間,小王已經與一名買手機的顧客談妥,4000元的手機由小王刷卡,顧客付給小王3880元。
曾經賺出奧迪 如今紛紛返鄉
「我從2010年入行,每年基本只在端午、中秋、國慶、春節這幾個節日出來活動,平時還做點別的小生意。」小王告訴記者,當時倒卡生意很紅火,光這一家超市裡就有四撥黃牛勢力,「有東北的、河南的、山東的、山西的,加起來總共有十幾個人。」
「前幾年,我們這撥同行中有不少人賺了大錢。有個哥們兒在2010年花40萬買了輛奧迪A6,後來還開店做起高檔菸酒回收生意。」小王說,從去年開始,中央大力度反腐令倒卡生意一落千丈,如今這家超市裡只剩下他和另一名山西籍黃牛,「其他人不是回老家就是轉行了。」
「說實話,以前一次收十萬八萬的卡都有過,現在收個兩萬多的卡就跟天上掉餡餅似的。平時只能收些單張的,每次掙個十塊八塊,還不夠生活費。」小王說,等過了國慶節,他也準備收拾行李回山西老家了。
拓展業務
沒法驗真假 不願收電子卡
傳統商超的購物卡業務量銳減,而電子禮品卡自推出後卻不太受黃牛待見。
《法制晚報》曾經報導過,包括京東、亞馬遜、1號店等在內的多家電商,都提供電子禮品卡,可將發票開為圖書、辦公用品等,且可以不記名消費。這種電子禮品卡讓送禮方式更為隱蔽,銷量也不錯。
上午,朝陽大悅城門口的一名黃牛表示,他從不收電子禮品卡。
「這種電子禮品卡是虛擬的,本身只是一組交易碼,我們沒法驗證真假,出的時候買家也不放心。現在收卡最怕的就是砸手裡,所以電子渠道我們不敢涉足。」該黃牛說。
購物卡難收 改收蘋果產品
在購物卡上面已經沒有贏利空間,黃牛們開始想辦法拓展業務。
「黃牛竟然連充電器都開始收了!」白領小崇告訴法晚記者,前幾天她在位於公主墳附近的翠微商場門口遇到一名黃牛,本來想問問購物卡的事,沒想到對方說除了購物卡,還回收充電器和手機等產品。
「不是說黃牛倒賣購物卡很賺錢嗎?怎麼現在什麼都收啊!」小崇對此感到不解。
根據小崇提供的線索,記者上午採訪了多名黃牛,其中有部分黃牛表示,確實可以回收蘋果系的iPhone、iPad等產品及相關配件,但不收其他品牌的電子產品。
「蘋果的產品好轉手,其他的我們就不收了。」黃牛老劉告訴記者,以前他只收購物卡,「這兩年倒卡生意不好做,前陣子有人問我收不收手機,我試了一下發現蘋果產品確實能出手,而且過節也有人把它們當禮品送,所以才收的。」
文/記者 仝璇 平影影 製圖/劉江
(責任編輯:韓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