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曾對我國歷史產生過深遠影響的皇帝,因為他是草根出身,對於農民的疾苦最能感同身受,所以當他上位以後,制定並實行了很多有利於農民的政策,而且還大力主張反腐事宜,堅決杜絕貪汙腐敗事件的發生,對後來王朝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明朝剛建立後不久,就出現了很多的貪官,雖然朱元璋曾多次要求官員要杜絕貪汙,但是仍然有一些官員選擇鋌而走險,為了整治官場,杜絕貪汙腐敗事件的肆意發展,朱元璋加大了自己對貪官汙吏的整治力度。
即便如此,仍然有一些曾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開國功臣,仗著自己的功勳肆意妄為,對此朱元璋也一直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朱元璋到了晚年以後則開始著手處理他們了。胡惟庸事件發生以後,朱元璋也是借著這個事件殺了一批,後來又陸續的將牽扯進來的開國功臣全部處死,為明朝的發展掃清障礙。
到了最後,最初的34位開國功臣裡面,有30位被朱元璋處死,僅僅只有4人順利的活了下來,他們分別是湯和、沐英、郭英、耿炳文,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我們先說湯和,他和朱元璋之間的關係用現在的話說那就是髮小。他還曾被封為信國公,一生對於朱元璋也都是忠心耿耿的。當然被朱元璋殺了的那些開國將領對於朱元璋也都是忠心耿耿的,而與他們相比,湯和還有一點,識時務。湯和十分了解朱元璋的性格,所以在明朝建立起來以後,他便將自己手中的軍權給交了出去,甘願屈居徐達等人之下,對外呈現出了自己與世無爭的性格。
沐英,他為人低調且聰明愛學,是朱元璋手下不可多得的一名悍將,在平定了雲南梁王后以後,他便一直為朱元璋守護著明朝的南大門。沐英的一生在做到盡職盡責的同時,也做到了低調無為,這兩者的結合很自然的就打消了朱元璋想要殺害他的想法。
郭英,被封為武定侯,是明朝的開國元勳之一,為人做事認真且非常低調清廉,在明朝成立以後,他就一直都小心翼翼的做事,不愛出風頭的他深得朱元璋的信賴,在朱元璋去世以後,他又繼續輔佐建文帝,可見他在明朝的地位。
長興侯耿炳文,他能夠逃脫被朱元璋殺害完全是出於巧合,他是一位打仗和做官都很一般的將軍,而這也就說明他不是一位能夠威脅到大明王朝的將軍。在藍玉事件發生以後,曾經的開國功臣基本是都被朱元璋給殺了,而在這個時候,顯然朱元璋也意識到了這一點,為了江山的穩定,他給建文帝留下了他們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