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不是一開始就立志從政,腹黑陰狠,這個開頭讓很多人難以接受。我也有點兒。但是看下去覺得這種設計才符合人性的真實。比如司馬昭,現在還只是個肉糰子,誰能想到幾十年後會篡位奪權。
我覺得這劇恰恰沒有臉譜化任何角色,而是讓每個角色都按照各自的人物性格站在各自的立場去展現各自的態度,雖然歷史事件都是註定的,但是如何走完這命運之路,各有各的走法。
並且此劇用了司馬懿這樣一個人物來做第一主角,也是一個相對難拍的人物吧。
司馬懿不管是從史書來看還是從小說來看,都是一個心機深沉、權謀手腕厲害的梟雄人物,這樣的人物跟劉備、曹操、諸葛亮、孫權等人不同的在於,在歷史與小說裡,其多不是一個正面人物,而跟曹操比更是缺乏曹操那樣的人格魅力!說白了,曹操的江山還算是曹操自己一拳一腳打下來的,而司馬懿是在曹氏並無重大失德的地方而奪權的。
在看看對比,與司馬懿同時期的蜀與吳有兩個跟其一樣的天才軍師,那就是諸葛亮與陸遜!其二人從史書包括小說的描寫與自身的表現來說,在人格上好像都好於司馬懿,而且司馬懿這個人物也實在讓鄙人相對的無感。
吳秀波的演技還是精湛的,但是這個人物本身就非常複雜!所以如果一直都是用貌似洗白的手法來描寫司馬懿這個人物,那麼這樣的一部好劇還是過於走回套路啦,只有完全能夠表現這個人物的複雜性,可能相對才能展現司馬懿的一生,與三國後期的一些風貌。
對於一些地方,比如司馬防參與衣帶詔、比如華佗的出現、比如曹丕、曹植、楊修等人的年齡問題等等我也懶得較真,這畢竟是一部電視劇。
吳秀波說過一句話我印象很深,原話是,「如果文字不能記錄真實的歷史,就讓表演記錄歷史中真實的人性」,這個觀點可以用來解釋樓主的「洗白」之說。
這部劇的人性表現其實很有意思,首先不存在正反黑白之說,這是這部劇最高明,也是最「人性」的地方,你看即便是目前看起來有反派疑點的楊修也好,他的行為都是有事件背景支撐的。沒有天生的反派,司馬懿也是如此,更何況從史實上看,司馬懿真的有過明顯的黑點嗎?除了高平陵事件(這個事件的動機還有待探究不能輕易定性),所以「洗白」一詞無從談起,劇本更像是從人性來追溯司馬懿這個歷史人物。
三國演義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司馬懿的臉譜在民間深入人心,與其說洗白,是否也可以說他被抹黑了上千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