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不敢管,家長捨不得管,外面的世界會重罰無法無天的孩子

2020-12-20 一線教師談教育

校園之外沒有溫室,長大之後沒有兒戲。外面的世界,不會輕易原諒那些無法無天的孩子!

與其等孩子將來被社會敲打得頭破血流,不如從小教孩子有敬畏心,敬畏生命,敬畏師長,敬畏規則。

1 老師不敢管,家長捨不得管

不久前,一則女教師罰站學生,被學生的父親抓到派出所的新聞,讓人心寒。

原因是,該女老師所在的班,有一個女孩遲到,被老師罰站在教室門前幾分鐘。沒想到,這孩子很快給媽媽打電話,自己因為遲到,被該女老師打了一個耳光,並被用力推肩膀,推上講臺後被罰蹲馬步。

而媽媽又給女孩的爸爸——某派出所副所長,打了電話。孩子爸爸立刻開著警車,帶著警察,闖進學校,將該老師帶到派出所,「在審訊室裡,被關押了7個多小時,當天下午三點左右才被放出。」

管理學生、訓斥學生,卻帶來如此風險。你說,誰還敢去管理和批評學生?

老師如果不小心懲罰了學生,有些不明事理的家長特別是爺爺奶奶,就會找到學校、教育局,說老師打人,要求老師賠禮道歉、賠償。

老師輕則顏面無存、身敗名裂,重則開除教職,丟掉飯碗。從此,老師對調皮搗蛋的孩子只好不聞不問,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於是形成了這種可怕的格局:在學校,老師不敢管。在家裡,家長則捨不得管!

現在的孩子都是寶,家長捨不得打、捨不得罵,老師在批評孩子時顧慮重重。

結果,很多孩子蹬鼻子上臉,脾氣越來越大,任你怎麼給他講道理都不管用。那些問題孩子更加驕橫跋扈,我行我素,自毀前程。李雙江的兒子李天一,就因涉嫌輪姦被判刑10年。

孩子畢竟不是成年人,必須管教、懲戒。我們要告訴孩子,犯了錯誤要付出代價。

2 人應該有敬畏之心

孩子必須要有一個能夠管得住他的人!然而,現在很多孩子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根本管不住。

過去,遇到孩子不聽話,家長會寄希望於學校。把孩子交到老師手裡時,還不忘再三叮囑:「不聽話,你就打!」

以前,孩子幾乎都是怕老師的,再不怕父母的孩子,對老師還是有些敬畏的。

人應該有敬畏之心。一個人有了敬畏之心,才能自覺約束自我,不做出格越軌之事。

幾十年過去了,現在的孩子連老師也不怕了。不但不怕老師,還罵老師,甚至打老師。

3 你捨不得教育孩子,社會會狠狠地教育他!

只是,校園之外沒有溫室,長大之後沒有兒戲。外面的世界,不會輕易原諒那些無法無天的孩子!

你捨不得教育孩子,社會會狠狠地教育他!

多年以後,孩子會因一種積習引發重創!

4 教育需要懲戒

與其等待孩子將來被社會敲打得頭破血流,不如從小教孩子有所敬畏,敬畏生命,敬畏師長,敬畏規則。

舊時中國,家有家規。家規會刻在戒尺上,子弟一旦違反,戒尺伺候。古人懂得,無規矩不成方圓,立規矩須有懲戒。沒有懲戒,規矩形同虛設。

現在很多家長會對不聽話的孩子無能為力。究其原因,多是因為只有胡蘿蔔,沒有大棒。通過合理的懲罰讓孩子從小抱有敬畏之心,才不會無視家規國法,公序良俗。

最近幾十年,國人通過各種渠道學習了西方先進開明的民主教育理念,注意到了對孩子們身心的保護,摒棄傳統教育,卻沒有學到西方對問題學生的懲治手段和法律法規,導致教育用「一條腿」走路,自然容易變得畸形。

只用表揚和哄去教育孩子,沒有相應的懲戒制度期望單純用感化去教育問題學生,收效甚微

5 家長和老師共同教育孩子

我們當然不提倡恢復體罰制度。但是,如果只維護孩子的權利,而不強調他們的責任,如果孩子可以隨意挑戰秩序而沒有任何懲戒,家長和老師只能說服,那這種教育制度有效嗎?

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一種不完整的、脆弱的教育,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教育。

孩子不能在讚美中長大,適宜的批評有百利而無一害。

家長不僅要自己嚴格教育孩子,還應和老師形成統一戰線,同心同德,形成合力。絕大部分老師是為了孩子好,只要批評得對,家長就應該支持老師。

很多人長大後對老師充滿感激,就是因為老師及時給予批評,改正錯誤,避免更嚴重的後果。更有意思的是,很多老師感慨,畢業後真正感恩老師者,往往是那些受批評多的學生。

相關焦點

  • 孩子在學校不聽話,為什麼要請家長?是老師不想管還是不敢管
    著名心理學家李玫瑾說過,不給6歲前的孩子立規矩,以後想立規矩都難了。這事讓我想起一小學五年級老師最近苦惱得很,班裡有個學生經常不按時完成作業,成績在班裡排名倒數,還經常上午9:00後才到校上課,屢次苦口婆心講道理,重複強調校規校紀,但這位學生依然我行我素。最後不得不聯繫家長,尋求共同教育,可得到的答覆是:老師,孩子睡眠質量不好,早上老起不來,我也沒辦法。
  • 教師管學生,奈何家長玻璃心,師道尊嚴怎能淪至「不能管不敢管」
    如此陣仗,不由讓人猜想,難道是孩子受到了什麼不公待遇或者校園霸凌?但一問方知,其孫子在學校上課不聽講、考試不答題,班主任嚴肅批評了他。如此原委,令人啼笑皆非。不過據媒體報導,類似「玻璃心」的家長不少。老師批評學生只考3分,被家長暴打致住院;孩子座位被調整,家長投訴要求換班主任;老師通報孩子成績,被「差生」家長要求登門道歉;孩子犯錯被叫家長,家長帶著律師和錄音筆來校對峙……「我都捨不得罰,你有什麼資格?」竟成為某些家長的口頭禪。不禁令人恍惚,所謂的師道尊嚴,何時淪喪到「不能管、不敢管」的地步了?
  • 孩子調皮難管教,家長請求老師使勁管,老師卻直呼不敢
    最近一位家長遇到了一件讓他很是頭疼的事:他的孩子一向比較調皮,馬上要到了上小學的年紀,因為擔心孩子在學校調皮搗蛋惹出亂子來,同時也希望能讓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改邪歸正,於是他便請求老師說能否對孩子嚴厲一些,只要能把孩子管好,哪怕有些責打的行為也沒問題,可老師面對家長的這種請求卻是一口拒絕,並且直呼不敢
  • 「我都捨不得罰,你有什麼資格」 老師的戒尺為何拿不起來
    老師們為何不敢舉起戒尺,從一些新聞中可見端倪:老師批評學生只考3分,被家長暴打致住院;孩子座位被調整,家長投訴要求換班主任;老師通報孩子成績,被「差生」家長要求登門道歉;孩子犯錯被叫家長,家長帶著律師和錄音筆來校對峙……「一些家長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我都捨不得罰,你有什麼資格
  • 老師「不敢管」學生?教師懲戒權寫進了中央文件!您支持嗎?
    孩子在學校犯了錯,很多家長都不願意讓老師管教,更不用說稍加懲罰。現在有些家長對學生的保護,比乾隆皇帝對兒子的保護更甚。老師由於管學生而惹禍,被家長告、被上級罰,甚至被學生或家長打的事情,屢見報刊網絡,我們已經習以為常。
  • 到底讓不讓老師管孩子了?
    音樂課上,年輕的女老師實在有點壓不住一年級新生的課堂,於是用手指頭戳了戳孩子的腦門,還用手捂住孩子的嘴。老師覺得自己是和孩子開玩笑,可是家長不幹了。這樣的事情可能不止發生在一個孩子身上,於是,其中一個家長慫恿了另外幾個家長一起來學校討說法。說老師捂孩子嘴,把孩子嘴都捂麻了。
  • 不敢管、不能管?教師緣何不再舉「戒尺」
    人們對此渾然不覺,卻不得不承受其後果:面對違規學生,教師不敢管、不能管、不想管。懲戒權的喪失,導致師生關係扭曲,校園欺凌得不到有效制止,學生打老師現象時有發生……「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這些名言曾讓無數教師引以為豪。但時代仿佛變了。
  • 教師管教權來了,老師敢用嗎?
    校鬧等不正常現象也時有發生,使得學校和老師成為了弱勢群體。在教育過程中,學生違紀是很正常的事情,關鍵是如何處理。比如學生沒有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怎麼辦?簡單的一句批評教育是蒼白無力的,尤其是在學生本人知道老師不敢懲罰自己這一事實面前,老師的教育更顯軟弱無力,沒有任何效果。與家長溝通共同教育,如果得到家長支持,教育可以繼續進行。
  • 又一個老師被開除了!家長贏了老師,輸掉一生的是孩子
    當老師的意義是什麼?  不能管,不能罰?否則就會被教育局無情封殺,悽然離場。  門外的人不敢進來,進來的人,越來越憋屈,越來越小心翼翼。  惹不起富二代,更惹不起官二代,甚至身家性命都難保。  沅江三中學生羅某,瘋狂刺殺鮑老師26刀,鮑老師不治身亡。
  • 反響丨老師不敢管?教育懲戒有「法」可依
    在確有必要的情況下,學校、教師可以在學生存在不服從、擾亂秩序、行為失範、具有危險性、侵犯權益等情形時實施教育懲戒……近日,教育部發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以下簡稱《規則》),系統規定了教育懲戒的屬性、適用範圍以及實施的原則、程序、措施、要求等,讓教師不敢管、管不了等心理有了「依靠」,手中有了「戒尺」。
  • 面對越來越多的熊孩子,應不應該把誡尺還給老師?
    在古代,先生對平常老百姓家的孩子用誡尺,皇家也不能免俗,皇帝在給孩子聘請太傅時,也會先賜予他一把誡尺,皇子不聽話時,照打不務。其實,學校真的管不了,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小時候我們讀書的時候,最嚴重的處分就是被開除,所以在調皮搗蛋的時候有所顧忌,而現在的學校你開除一個試試?就算流失了一個學生,你還要登門求他回來上學。老師呢?能不能適當的收拾一下呢?
  • 老師不敢管?教育懲戒有「法」可依
    「孩子要是不聽話,老師您儘管打儘管罵!」我們小時候讀書時,這句話常被家長掛在嘴邊。但現在,許多教師朋友坦言:在懲戒學生時,常常感到束手無策,因為稍有不慎就會被無限放大,甚至會被扣上體罰學生、「沒有師德」的帽子。
  • 老師為何不敢舉「戒尺」
    不管,怕熊孩子能「上天」;管深了,又怕有家長不依不饒——有了懲戒權,為何老師還不敢舉「戒尺」?本報記者 劉旭傷心、糾結、困惑。在大力推行師德考核的背景下,老師面對違紀的學生左右為難,不管,學生會調皮搗蛋、無法無天;管了,懲戒不當,很可能變為體罰或變相體罰,一些家長不依不饒,主管部門為了息事寧人會加重處罰。這導致許多老師「明哲保身」,陷入想管不敢管的困境。
  • 蠻橫的家長,溺愛的孩子讓老師不敢管教,沒有嚴師,何來高徒
    人民日報客戶端也發表文章《善待基層教師,別動輒」追加處理「》文章中指出:體罰學生,於法不容,但老師有教育懲戒權,如把正當懲戒動輒扣上「體罰」帽子,會誘導老師不敢管、不想管學生,最終形成多輸局面。「國將興,必重師而重傅」,依法保護基層教師合法權益,讓老師更有動力教書育人,在教書育人中更有尊嚴和獲得感,職能部門責無旁貸。對此關於」教師懲戒權「的話題也被全國網友熱議。有人表示:」不要逼得天下的老師不敢管學生,更不要讓教書育人成為了「高危職業」。
  • 家長們,請好好愛孩子,也給老師愛孩子的理由和勇氣吧
    說起老師,想起有人形容老師是「被困在廁所裡的人」,對於學生的管理,老師真是進退兩難:管吧,現在的孩子真的不好管,批評怕傷自尊,懲戒不敢用,怕孩子出事;不管吧,有的孩子已經無法無天,再不管教真的會長成歪脖子樹。
  • 課堂亂鬨鬨影響課堂教學,教師不管是不作為嗎?教師:想管不敢管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井然有條的課堂秩序是老師實施有效教學的有力保障,按理說有違反課堂紀律的孩子,比如說上課吵鬧,玩手機,看小說,甚至有吃東西喝酒等現象的發生,對此我們大多數教師要說不想管那是假話,但作為家長可能會解讀為是教師的失職,因為自己的課堂自己做主,難道是教師真的希望課堂秩序不好嗎?
  • 「熊孩子」怎麼管難壞年輕家長 專家解讀不聽話孩子打不打?
    「管教杖」長約30釐米,寬約4釐米,厚度在8毫米左右,材質有的是橡膠,有的是矽膠,價格在數十元左右。記者發現,有的網店已經賣出了上百單,而管教杖的買家大部分都是學生家長。在商品評價中,一些家長甚至討論起使用心得:「很好,不過我感覺拿這個打會太痛了……孩子看到已經很大壓力了。」「有震懾力,既管教到孩子有傷害不了孩子。」
  • 老師不敢舉「戒尺」,背後是家校互信的失敗
    在大力推行師德考核的背景下,老師面對違紀的學生左右為難,不管,學生會調皮搗蛋、無法無天;管了,懲戒不當,很可能變為體罰或變相體罰,一些家長不依不饒,主管部門為了息事寧人會加重處罰。這導致許多老師「明哲保身」,陷入想管不敢管的困境。
  • 老師剪掉孩子粘膠水的頭髮,遭家長索賠2萬,蠻橫家長害的是孩子
    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無疑是比自己生命還要珍貴的存在。作為家長,尤其看不得自己孩子在外面受到傷害。前不久,一家培訓中心的一名女生,因為將起泡膠粘到了頭髮上,在老師和女生奶奶商量之後,被老師剪掉了那一縷帶膠的頭髮。
  • 李玫瑾:6歲之前你不捨得管孩子,長大之後想管也管不住了
    孩子總是調皮搗蛋,非常不聽話,時不時還跟小朋友打一架,也不尊重長輩,還在商場裡為了得到一樣東西大哭大鬧,就地打滾。而這些問題是不是讓你感到非常苦惱,無論是他還是嘛也好,都試過了,孩子就是改不過來。其實這樣的問題是有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