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之外沒有溫室,長大之後沒有兒戲。外面的世界,不會輕易原諒那些無法無天的孩子!
與其等孩子將來被社會敲打得頭破血流,不如從小教孩子有敬畏心,敬畏生命,敬畏師長,敬畏規則。
1 老師不敢管,家長捨不得管
不久前,一則女教師罰站學生,被學生的父親抓到派出所的新聞,讓人心寒。
原因是,該女老師所在的班,有一個女孩遲到,被老師罰站在教室門前幾分鐘。沒想到,這孩子很快給媽媽打電話,自己因為遲到,被該女老師打了一個耳光,並被用力推肩膀,推上講臺後被罰蹲馬步。
而媽媽又給女孩的爸爸——某派出所副所長,打了電話。孩子爸爸立刻開著警車,帶著警察,闖進學校,將該老師帶到派出所,「在審訊室裡,被關押了7個多小時,當天下午三點左右才被放出。」
管理學生、訓斥學生,卻帶來如此風險。你說,誰還敢去管理和批評學生?
老師如果不小心懲罰了學生,有些不明事理的家長特別是爺爺奶奶,就會找到學校、教育局,說老師打人,要求老師賠禮道歉、賠償。
老師輕則顏面無存、身敗名裂,重則開除教職,丟掉飯碗。從此,老師對調皮搗蛋的孩子只好不聞不問,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於是形成了這種可怕的格局:在學校,老師不敢管。在家裡,家長則捨不得管!
現在的孩子都是寶,家長捨不得打、捨不得罵,老師在批評孩子時顧慮重重。
結果,很多孩子蹬鼻子上臉,脾氣越來越大,任你怎麼給他講道理都不管用。那些問題孩子更加驕橫跋扈,我行我素,自毀前程。李雙江的兒子李天一,就因涉嫌輪姦被判刑10年。
孩子畢竟不是成年人,必須管教、懲戒。我們要告訴孩子,犯了錯誤要付出代價。
2 人應該有敬畏之心
孩子必須要有一個能夠管得住他的人!然而,現在很多孩子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根本管不住。
過去,遇到孩子不聽話,家長會寄希望於學校。把孩子交到老師手裡時,還不忘再三叮囑:「不聽話,你就打!」
以前,孩子幾乎都是怕老師的,再不怕父母的孩子,對老師還是有些敬畏的。
人應該有敬畏之心。一個人有了敬畏之心,才能自覺約束自我,不做出格越軌之事。
幾十年過去了,現在的孩子連老師也不怕了。不但不怕老師,還罵老師,甚至打老師。
3 你捨不得教育孩子,社會會狠狠地教育他!
只是,校園之外沒有溫室,長大之後沒有兒戲。外面的世界,不會輕易原諒那些無法無天的孩子!
你捨不得教育孩子,社會會狠狠地教育他!
多年以後,孩子會因一種積習引發重創!
4 教育需要懲戒
與其等待孩子將來被社會敲打得頭破血流,不如從小教孩子有所敬畏,敬畏生命,敬畏師長,敬畏規則。
舊時中國,家有家規。家規會刻在戒尺上,子弟一旦違反,戒尺伺候。古人懂得,無規矩不成方圓,立規矩須有懲戒。沒有懲戒,規矩形同虛設。
現在很多家長會對不聽話的孩子無能為力。究其原因,多是因為只有胡蘿蔔,沒有大棒。通過合理的懲罰讓孩子從小抱有敬畏之心,才不會無視家規國法,公序良俗。
最近幾十年,國人通過各種渠道學習了西方先進開明的民主教育理念,注意到了對孩子們身心的保護,摒棄傳統教育,卻沒有學到西方對問題學生的懲治手段和法律法規,導致教育用「一條腿」走路,自然容易變得畸形。
只用表揚和哄去教育孩子,沒有相應的懲戒制度,期望單純用感化去教育問題學生,收效甚微。
5 家長和老師共同教育孩子
我們當然不提倡恢復體罰制度。但是,如果只維護孩子的權利,而不強調他們的責任,如果孩子可以隨意挑戰秩序而沒有任何懲戒,家長和老師只能說服,那這種教育制度有效嗎?
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一種不完整的、脆弱的教育,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教育。
孩子不能在讚美中長大,適宜的批評有百利而無一害。
家長不僅要自己嚴格教育孩子,還應和老師形成統一戰線,同心同德,形成合力。絕大部分老師是為了孩子好,只要批評得對,家長就應該支持老師。
很多人長大後對老師充滿感激,就是因為老師及時給予批評,改正錯誤,避免更嚴重的後果。更有意思的是,很多老師感慨,畢業後真正感恩老師者,往往是那些受批評多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