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故事,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2020-12-12 百家號

大家好,我是曾利嫻,今天帶大家來探討《聊齋志異》的創作方法是什麼?《聊齋志異》的思想內容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聊齋志異》是一部搜抉奇怪、「事涉荒幻」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同時也是蒲松齡「觸時感事」的「孤憤之書」。其創作方法是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結合:神話的現實化和現實的神話化。馳想幻域,映照人間,立足於現實並以表現現實為終極目的。

《聊齋志異》一方面「事或奇於斷髮之鄉」,「怪有過於飛頭之國」;另一方面,時代人物不盡鑿空,「花妖狐魅,皆見人情」,通過神奇荒誕的幻設揭示現實生活的本質,傳達人的生活理想。作者講究立意,注重寓意寄託,或針貶、或讚美、或諷刺、或頌揚,都不脫離現實。諸如冥府、龍宮、天堂、地獄,非常的夢境,傳說的異域,都有其特定的象徵和影射的對象,寓有現實的意義,如抨擊官場、科舉制度的《席方平》、《考弊司》、《夢狼》、《僧術》、《公孫夏》、《於去惡》、《續黃粱》、《羅剎海市》等等,以象徵事物、幻化境界來抨擊封建黑暗政治,具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為了表現真善美,作者採用美化、映襯的方法,讓那些鬼狐精靈個個有血有肉,和藹可親,款款多情,體現出現實的人的靈魂、性格、情感和心理,並且賦予她們理想的秉性。如嬰寧、小翠、小謝、晚霞、香玉、葛中、白秋練、小倩等等,把她們美化、詩化,熱烈歌頌了她們的美好品質。

為了使人物形象生動鮮明,作者十分重視人物和情節的關係,以性格為依據,將人物放在中心位置,作為情節藝術表現的對象,因而作者對情節的安排極其講究,注重提煉和誇張,乃至幻化張揚。如一個白日作夢的情節就刻畫了一個神魂顛倒的窮秀才(《王子安》),一個錐殺三狼的情節就塑造了一個智勇兼備的農家子(《於江》),席方平在陰司所受的酷刑,即陽世人間酷刑的幻化,他的反抗精神和堅強性格也隨之鮮明,情節和人物都被充分典型化了。他如蓮香、白秋練、王桂庵等形象,都是憑藉幻化的情節突出人物性格,使之風帆飽滿,情味十足。作者往往只寫人物若干突出事跡的片斷,顯得自然、簡捷、凝練,如《喬女》、《細侯》等,將全部情節集中在矛盾焦點上,對突現主人公性格,起了很好的作用。

《聊齋志異》是中裡小說史上具有傑出成就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作者蒲松齡構建了一個瑰麗的藝術世界,通過幻化的形式反映現實的生活,表現了巨大的藝術力量和思想深度。

《聊齋志異》突出的思想內容是歌煩被壓迫者的反抗鬥爭,並把這種鬥爭理想化,使被壓迫者最後取得勝利,作者在現實中的鬱悶、憤激便由此得到渲洩和彌補,如《席方平》。甚或在《義鼠》之類的寓言故事中,也有這種鬥爭精神的體現獷這種徹底的反抗精神是《聊齋志異》思想內容最鮮明的特色。與之同時,作者塑造了一些由於社會黑暗勢力逼迫而憤起反抗、報仇雪恨的勞動人民形象,及一批清官、俠客義士,讚揚了他們勇與惡勢力鬥爭、為民伸冤的精神。

《聊齋志異》另一重要內容是通過愛情故事的描寫,肯定人性人情,歌頌叛逆的青年男女,讚美他們的高尚品質和迫求精神,同時也鞭撻了品德卑下的庸夫。如《鴉頭》、《細侯》等作品,就在情人們離合悲歡的經歷描寫中,抨擊了封建札教的殘酷和婚姻制度的腐朽。而對於青年男女為捍衛自己的純潔愛情而做的抗爭,作品則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讚揚,從中表現了作者對封建倫理道德的蔑視和對美好事物的迫求。

《聊齋志異》對封建社會一切不平等的現象都進行了揭露和抨擊,其中有對清統治者屠殺政策和晚暴刑法的控訴,有對貪官汙吏的鞭撻,甚或有對最高統治者的攻擊。其中對於封建科舉制度的揭露抨擊尤為犀利無情。如《司文郎》、《葉生》、《王子安》等作品,通過士子的實際遭遇和變態心理的表現,控訴了封建科舉制度對人們精神的毒害,揭露了「掄才大典」的種種弊端和骯髒的內幕,從而說明這是一個賢愚顛倒、曲直混淆的社會。

《聊齋志異》還有不少篇幅揭露了封建社會家庭倫理道德的崩潰。不少作品描寫了兄弟之間爭奪財產、悍婦凌辱丈夫、翁姑虐待媳婦、繼母迫害子女、姐妹勾心鬥角等家庭弊端,什麼三綱五常、孝悌禮義,統統在統治階級自身的踐踏下蕩然無存,並且揭示出這些不正常的人倫關係產生的根源就在於封建的私有制以及這種制度必然崩潰的趨勢。

相關焦點

  • 陳福民談《聊齋志異》:短篇小說王者與古代經典絕唱
    在《聊齋自志》中,蒲松齡以感興飛動的激情,透露了撰寫《聊齋志異》的心志。正是這種堅毅的心志和堅毅的書寫,才成就了該著在中國文言短篇小說史上的巨大成就。本次講座,陳福民主要從「中國古代文人獨立書面創作的短篇小說集」「令人難忘的經典人物形象,特別是女性形象」「簡潔、純粹、凝練、精美的文言文」等角度,探討《聊齋志異》的文學價值、審美價值和文學史地位。
  • 讀中國古代文言小說,不可不讀《聊齋》
    讀中國古代文言小說,不可不讀《聊齋》。不讀《聊齋》,不知天下竟有如此奇聞異事。《聊齋志異》為我國古代最傑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與《紅樓夢》《金瓶梅》是最著名的三部描寫中國社會歷史的小說,堪稱我國古典短篇小說之巔峰。
  • 《聊齋志異》:看似寫故事,實則針砭時弊
    《聊齋志異》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一說494篇)。作有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及通俗俚曲十四種等。存世有《蒲松齡集》。 一、主要內容 《聊齋志異》內容豐富,依據主題內容,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愛情故事,數量最多,主人公大多不懼封建禮教,勇敢追求自由愛情。代表性文章主要有:《蓮香》、《小謝》、《連城》、《宦娘》。
  • 聊齋志異:文言短篇小說的巔峰,其後盛華不再
    今天我們來講一下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目的是為了加深大家對這本書的認識,增強這本書的文化影響力。一、來看作者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濟南府淄川人,也就是個山東大漢。清代傑出文學家、小說家。
  • 齊魯儒小賢|作為最傑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這裡的故事你一定聽說過
    我是儒小賢來自齊文化發祥地淄博關注wo,我有話對你說學術界公認它是「我國古代最傑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收集了大量的民間故事,一共8卷,491篇,約40萬字,這本書就是山東淄川蒲松齡寫的《聊齋志異》。《聊齋志異》的題材特點就在於一個「異」字。大部分都是花妖狐魅的故事。有的寫鬼,有的寫狐還有的鬼和狐都寫。在聊齋,花鳥樹木,蟲魚鳥獸都可以成精變人,就算沒有花妖狐魅 ,也是很怪異的故事。《聶小倩》《畫皮》《畫壁》等這些都是我們經常聽到和看到的故事。
  • 大清之風:文言巔峰《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的作者是清代文學家蒲松齡(1640-1715年),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淄川城外浦家莊(現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漢族。出生於一個逐漸敗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歲應童子試,接連考取縣、府、道三個第一,補博土弟子員。
  • 公共基礎知識之《聊齋志異》
    2021年社區筆試課程免費領《聊齋志異》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作者是清代的蒲松齡,被後世人稱為文言文短篇小說。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聊齋志異》所收作品將近500篇。故事內容並非是閉門造車,而是與生活中的情節相互溝通,來源非常地廣泛,有的出於作者的親身見聞、訪尋,有的是借鑑一些別人過去的故事,有的是採自一些民間傳說,當然有一些是作者的虛構和現實生活的結合。在基本民間生活的基礎上,進行文化層次的,傳達出獨特的意蘊。
  • 國學經典集錦:中國古典短篇小說巔峰之作——《聊齋志異》
    中國古典短篇小說峰之作——《聊齋志異》《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稱《鬼狐傳》,為蒲松齡的代表作,該書是一部充滿鬼狐故事的短篇小說集,有近五百個短篇故事。書中內容包羅萬象,涉及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特別是花妖狐魅和人的愛情故事,尤為膾炙人口。第四類是反映司法弊端的,如《席方平》、《胭脂》等。《聊奇誌異》的故事大都是借神話的形式寫出來的。故事全是短篇,用文言文寫成。最長的不過三四千字,短的オ二十多個字。小說描寫簡潔生動,人物個性刻畫鮮明,單是青年女子,就有很多具有典型性格的形象。
  •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裡,居然寫過瀘州的故事,這是真的嗎?
    最近有熱心瀘州民俗文化的朋友跟沽酒客詢問,說看到有人寫說著名的清代短篇小說大家蒲松齡先生居然在他的《聊齋志異》裡寫了關於瀘州的故事,這一發現讓他頗為興奮,因為作為一個比較有影響力家喻戶曉的名著短篇小說集,雖然是文言文,但是它的故事通過以前的連環畫即小人書,戲曲、評書、電影、電視以及白話文聊齋類書籍等等
  • 《聊齋志異》:鬼神故事中蘊含的深刻思想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是蒲松齡的書齋名,蒲松齡在書齋中設了一個茶棚,專門詢問一些奇聞異事,然後把聽來的這些事情加工潤色之後記錄下來,《聊齋志異》便由此而生。
  • 新書推薦|《〈聊齋志異〉箋證初編》
    關於《聊齋志異》小說中的故事來源問題,目前多數學者的注意力主要還是集中在六朝志怪、唐宋傳奇與《聊齋志異》的對比分析上,而對明代以及清初文言小說對《聊齋志異》創作的影響,還缺乏充分重視和深入探討。本書在前輩學者研究的基礎上,在明清文人的筆記小說和詩文集中廣泛發掘資料,細讀文本,詳加考索,進一步論證了《聊齋志異》中有大量作品是改編自中晚明以至於清朝初年的文言小說。
  • 《中國歷代通俗演義故事: 農閒讀本-聊齋志異》:《聊齋志異》共收...
    《聊齋志異》,清代短篇小說集,是蒲松齡的代表作,在他40歲左右時基本完成,此後不斷有所增補和修改。「聊齋」是他的書屋名稱,「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全書有短篇小說491篇。題材非常廣泛,內容極其豐富。
  • 同樣都是經典,《聊齋志異》為何沒有當選四大名著?
    《聊齋志異》是清朝文學家蒲松齡創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蒲松齡通過491個精彩的鬼怪狐仙故事,將文言短篇小說推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在那以後,文學家再也沒有創作出與《聊齋志異》相提並論的文言小說了。明朝文學家馮夢龍創作、搜集、整理、編輯了一批小說、戲曲、民歌、笑話等通俗文學作品,其中有中國白話短篇小說的經典《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即「三言二拍」中的「三言」。此外,馮夢龍還提出了「四大奇書」的說法。他將《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並列為四大奇書。
  • 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說《聊齋志異》
    所以《聊齋志異》的創作故事來源於清朝民間最廣泛流傳的豐富而優秀的故事傳說,是老百姓喜聞樂見並且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的集合,非常接地氣。《聊齋志異》中的「聊齋」是蒲松齡為自己的書齋起的名字。聊齋志異四個字其中:「聊」就是通過聊天的方式得來的故事;「齋」在書房裡潤色、整理;「志」就是記錄,敘述故事的方法;「異」指奇聞異事。《聊齋志異》是中國文學水平最高、流傳版本最多、讀者群體最廣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沒有之一!
  • 《聊齋志異之幽冥途》北京開機 再現聊齋鬼魅世界
    2018年4月7日,由楊振(Jc)執導,北京萬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大魚影業聯合出品的古裝魔幻驚悚網絡劇《聊齋志異》系列劇單元故事《幽冥途》,在北京北普陀影視基地開機。據製作方透露,該劇翻拍自蒲松齡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對原著小說《聊齋志異》進行了全新的改編,在原有基礎之上融入了經典的中國魔幻以及動作、愛情等其他元素。
  • 《聊齋志異》:精靈成精報恩的故事,是蒲松齡和妻子的寫照?
    作者:孔祥舉一、蒲松齡先生的生平自蒲松齡寫的《聊齋志異》問世以來,後人不斷翻拍成各個版本的電影與電視劇。他創作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是公認為中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中成就最高。多年孜孜不倦的寫作、讀書生涯,而不得官位的生活經歷,使得一身書卷氣的蒲松齡閱盡繁華,看透世事滄桑。晚年的蒲松齡索性自己擺個茶攤,請來往的行人免費喝茶,只求能給其講述個民間傳奇故事。就在這種堅持下,蒲松齡結合自己對人生的感悟,查閱歷史記載,終於寫出了震驚中外的巨著《聊齋志異》。
  • 《聊齋志異》中的小說《畫皮》,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最早的手抄本在清代康熙年間就已經在民間流傳很廣了。最諷刺的小說《畫皮》又稱《鬼畫皮》、《畫皮鬼》,是《聊齋志異》中的經典篇目之一。這篇小說講的是一個面目恐怖的惡鬼,披掛上用彩筆繪畫成的人皮,裝扮成一個楚楚動人的美女,耍弄各種欺騙招數,愚一好色書生,以達到撕裂人腹、掏取人心的目的。
  • 死後留在枕下,是他最滿意的作品,遺憾的卻不是《聊齋志異》
    馬瑞芳是應中央電視臺之邀來講《聊齋志異》的,如此一說有譁眾取寵、取悅觀眾之嫌。如此評判的依據是什麼?馬瑞芳的理由有兩個:一是《聊齋志異》要比歐美巨匠的短篇小說早了三百年;二是《聊齋志異》有五百多篇。但是,僅以時間和數量不足以判斷文學作品的優劣。
  • 蒲松齡作品精選,《聊齋志異(全四冊)》評分高達9.6
    創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郭沫若曾這樣評價:「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今天,小編為喜愛蒲松齡的朋友精心挑選了TA的3部高分作品,來看看都是哪些呢?1.《聊齋志異(全四冊)》豆瓣評分:9.6作品簡介:《聊齋志異》是我國著名文學家蒲松齡所著的文學巨著。全書分為12卷,收錄短篇文言小說491篇。蒲松齡在繼承魏晉志怪和唐宋傳奇傳統的基礎上,以雋永之筆、博愛之情,取得了中國文言小說創作的最高成就,本書也就成為一部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不朽作品。
  • 《聊齋志異》的故事《化男》,女主是一個雙性人?
    作者:張長國《聊齋志異》是以傳奇手法描寫志怪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它的作者是蒲松齡。在書中的文章裡,蒲松齡記載了很多的故事,有描寫花妖鬼狐的,也有描寫普通人故事的,反映了當時的世態炎涼,是中國文言短篇小說的高峰。雖然是志怪小說,但是在這部書裡也有很多故事不是志怪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