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根據畫像來看,清朝皇帝身材消瘦,而明朝皇帝則多是胖子?

2020-12-05 騰訊網

在古代沒有照相機的情況下,大多數時候想要認識到皇帝們的長相是什麼樣的,那就只能通過畫師的畫像,還有史書中的記載了。但是根據目前流傳下來的皇帝的畫像,我們卻能發現一個比較有趣的事實。

也就是在歷史上,明朝的皇帝們大多數都是很胖的,體重按照史書中的記載和畫像來看,可以說比現代人都要胖不少。而清朝的皇帝在畫像上看來,大多數都身材消瘦,體格與一般人都差不多。那麼這其中,究竟有著什麼樣的原因呢?

在明朝時期,能夠名列第一的肥胖皇帝,那當仁不讓是明仁宗了。明仁宗在《明史》和《明仁宗實錄》中都有過相貌體態的記載,其中都說到過,朱高熾討厭運動,以至於身體肥胖,行動不便,甚至需要兩個太監攙扶著才能行動。而在他爹朱棣看來,這兒子什麼地方都很好,但就是這個身材讓自己覺得煩。

所以經常帶著自己的第二個兒子朱高煦出徵,使得明仁宗的地位岌岌可危,可見其肥胖程度可謂一絕。而他的肥胖帶給他的,還有早亡。根據《明史》記載,朱高熾登基之後不到一年,就「無疾驟終」,而在《明初政治史》一書中,則有一個記載說,當朝的大太監在朱高熾死後,曾寫下日記證明朱高熾是因為心臟病而死。

而除了朱高熾之外,明朝肥胖的皇帝更是不少。第二個有名的,就是在明朝晚期的福王朱常洵。這位親王在歷史上向來都是以貪婪和肥胖聞名,而在李自成掀起了起義之後,最終被農民軍所捕獲。

而在此後,據《明史》記載,李自成將福王殺害,並且將其和鹿肉一起煮食,分給了當地飢餓的民眾和士兵,稱之為「福祿宴」,可見其肥胖的程度簡直超乎想像。

但是清朝的皇帝們,根據畫像來看,其實算得上是非常瘦的,或者是身材更加正常。在清朝數十位皇帝之中,能夠稱得上胖的,也只有一位嘉慶皇帝了。而其他的皇帝按照現在的標準看,除了開國的幾位算得上魁梧結實,後來的皇帝多數都是瘦弱為主。尤其是道光皇帝,根據當時流傳下來的照片來看,道光的臉頰下陷,一點都看不出這是當朝的皇帝。那麼為什麼,明清兩朝皇帝有著這麼大的區別呢?

一、明清兩朝皇帝的文化不同

明朝的皇帝除去朱元璋和朱棣兩個人,在他們在世的時候一個在底層拼搏過,一個則在軍中享有威望。其他的皇帝大多數,都是按部就班地當太子,然後等到父親退位了,自己就可以登基了。而在明朝,程朱理學的思想深入人心。而在這其中,最為嚴重的自然就是朝廷內部的大臣們,受到理學的影響。

明朝皇帝想要留下一個明君的名號,那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皇宮裡面不要出門,坐在龍椅上處理政務即可。以至於在《明史》中都有記載,光是萬曆皇帝想要在宮中騎馬,都會引起朝廷大臣的上奏,認為這實在不是明君所為。

但是清朝皇帝們就不同了。清朝原先是由北方的遊牧民而來,而能夠成為皇族的,自然都是原先沒入關時候的貴族。那麼,草原上的貴族一開始是怎麼來的呢?看誰強,誰的騎射技術最好,立下的功勞最多。這就使得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清朝的皇帝都需要從小就練武術。

更何況在《清史》中記載,清朝的皇帝們為了保持自己的傳統風俗,時刻不忘老祖宗的教誨,特地在每年都會舉行一場叫做「木蘭秋獮」的打獵活動。其中的主角自然就是清朝的皇帝。而經常打獵,自然會使得清朝皇帝們的身材保持在一個精悍的水平。

二、明清兩朝選拔太子的制度不同

而第二個最大的影響就在於,明清時期的太子選拔,其實氛圍是相差很大的。明朝作為一個傳統政權,在對待太子的制度上,一直以來都是沿用嫡長子制。也就是說只要你是嫡長子,又沒有什麼大錯大罪,也沒有遇上什麼意外的話,那你這個太子之位可以說是非常穩了。比如上文提到的朱高熾,要兩個人扶著才能走路,也被自己的父親朱棣看不順眼,但是最後還是成功坐上了皇位。

但是清朝的太子選拔就不同了。《清史稿》記載,在康熙之後,康熙廢除了嫡長子制。未來誰能成為皇帝,那就要看孩子們自己的努力。而為了得到太子之位,凡是那些希望能博得皇帝寵愛的孩子們,就必須精通所有貴族應該學會的東西。在這種壓力和競爭的延續之下,自然他們的身材都是偏瘦或者平均水平線上的。

參考資料:《明史》《明仁宗實錄》《明初政治史》《清史稿》。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明朝皇帝多是大胖子,清朝皇帝卻全是瘦猴子?原因令人哭笑不得!
    今天我們聊聊滿漢全席,可以說清朝在吃上面是吃出了新高度,搞出了世界所罕見的滿漢全席,讓後人們著實想見識一下。
  • 清朝皇帝為什麼沒有胖子?皇帝一天都怎麼過的,他們放假嗎?
    清朝離我們最近,也是留下資料最詳實的朝代,所有皇帝畫像和記錄都讓我們看見一件事,清朝皇帝沒有一個胖子,而明朝好多胖子,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很容易理解大多數開國皇帝都瘦,因為創業艱難,清朝入關前的努爾哈赤是靠20多個兵統一了後金各部,創業艱辛,皇太極,順治,都是剛剛入關連年徵戰,依然是創業階段。但創業以後的清朝皇帝,直至溥儀,都沒有胖子,這是為什麼呢?
  • 康熙是清朝皇帝,朱元璋是明朝皇帝,為何康熙要給朱元璋下跪?
    明太祖朱元璋,可謂是千古一帝,開闢了明朝的宏圖霸業。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到了清朝,康熙帝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清朝定都北京後的第二位皇帝)。他8歲就登基做了皇帝,14歲親政,更是開創了清朝的盛世局面,被稱為&34;。歷史上,這兩位皇帝都大有作為,明明都是皇帝,那為何康熙要給朱元璋下跪呢?要知道,身為帝王,做出的每一個決定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那麼這次康熙皇帝又是出於什麼這樣做呢?
  • 為何明朝皇帝普遍偏胖,而清朝皇帝普遍偏瘦?老祖宗的養生智慧
    不知各位讀者平時注沒注意到一個細節,就是古人流傳到後世的皇帝肖像畫中,明朝的皇帝看上去總是普遍較胖,相當富態,而清朝的皇帝看起來一個個都是面容清瘦,身材苗條。為何同樣都是皇帝,兩個朝代的身材差距會這麼大呢?難道明朝的夥食要比清朝好?
  • 為何明朝皇帝比較胖 清朝皇帝比較瘦?
    2020-11-23 12:15:43 來源: 蘇叔觀娛樂 舉報   不曉得大家在看明朝和清朝皇帝畫像的時候
  • 為什麼古代皇帝基本上沒有胖子?
    我們首先需要拆解下題目,就是「古代」、「皇帝」、「子孫後代」有沒有胖子?答案是:有,而且不少。題主可能是看了清朝歷代皇帝畫像之後得出的結論。確實,清朝的列位皇帝胖子比較少,唯一一個確定的大胖子,應該是清太宗皇太極。
  • 清朝統治者保護明陵,為何明朝萬曆皇帝是例外?可憐的背鍋俠而已
    清朝統一天下後,經過綜合的考慮,決定保護明朝的皇陵。但是唯獨明朝萬曆皇帝的陵寢是個例外。清朝統治者給出的理由是,萬曆皇帝是個古今罕見的大昏君,明朝的滅亡他應該來負首要責任。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清朝的統治者真的是因為明朝毀在萬曆皇帝手中,才義憤填膺地破壞他的陵寢嗎?
  • 清朝皇帝真實畫像:第一個很有天子的風範,最後一個長得尖嘴猴腮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是女真族的首領,他的一生在草原上徵戰馳騁,和明朝對抗,眼看就快要取得功績建立大業了,可惜他在草原上病逝了。後來兒子皇太極繼承皇位,將他追封為清太祖。畫像中的努爾哈赤面容黝黑,神色嚴峻,端坐在那裡頗有天子的威嚴與風範。
  • 明朝皇帝的顏值進化史,從黑胖子到小白臉需要歷經多少代?
    ,還有帝王畫像存世,給瞎編亂造留下的空間不大~~~所以明代皇帝的外表就只能是平平無奇了。不過現在很多專家考證,臉型奇特的朱元璋畫像很多是清朝民間創做的,服飾和明朝形制不符,可信度很低~想想也覺得不可能啊~把人畫成那種亞子,是欺負我們沒見過芒果嗎????
  • 「朝代說」:清承明制,為何明朝皇帝多個性十足清朝皇帝多自律?
    因為清朝在入關以後基本上全盤繼承了明朝的制度,所以被稱之為清承明制,兩個朝代因此有著諸多相同之處,所以兩朝所在的時期,很多人習慣性合稱為明清時期。那麼清朝既然是繼承了明朝制度,有著諸多相同之處。為何縱觀這兩朝皇帝,行事作風可以說是截然不同,整體來說明朝皇帝是個性十足,而且多怠政偷懶。
  • 明朝皇帝傳世畫像中,朱元璋為何與眾不同,長著一張「芒果臉」?
    明朝一共有十六位皇帝,國運長達二百七十六年,今天小編就為您介紹大明曆代皇帝畫像,在一些流傳畫像版本中,明太祖朱元璋長得與他的後輩們全然不同,不但滿臉麻子,竟還生得一張奇形怪狀的「芒果臉」!再仔細觀察這張所謂的明太祖畫像,可知明朝早期,帝王佩戴的翼善冠是沒有帽正(帽子中間長方形的玉飾)的,且圖中翼善冠的折角也不符合明朝風格。從衣冠風格也能看出端倪,明代帝王常服是盤龍圓領袍。下面才是真正的明太祖朱元璋中年時期的畫像!
  • 明朝16個皇帝活過50歲的只有4個,為何明朝皇帝普遍比清朝短壽?
    可見大多數明朝皇帝都只活到了三四十歲,超過50歲的只有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嘉靖帝朱厚熜和萬曆帝朱翊鈞四位了,除去失蹤的朱允炆,其餘十五位皇帝的平均壽命是43.2歲,如果算上朱允炆死於那場大火中,那麼其壽命只有26歲,那麼明朝皇帝的平均壽命就只有42.1歲了。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清朝皇帝的壽命。
  • 明朝皇帝多昏庸無能?清朝皇帝勵精圖治?明朝真的不如清朝嗎?
    「反清復明」這種說法,大家應該在影視劇中經常看到,有很多的影視劇都會以反清復明作為題材,比如之前很火的《鹿鼎記》之中也有反清復明的事情,其大概意思就是說,清朝的皇帝昏庸無道,明朝的皇帝多明君,想光復大明朝,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 明朝的奇葩皇帝為何這樣多?清朝可不這樣
    明朝皇帝但是,到了清朝這樣的奇葩皇帝就這得多了。綜觀清朝皇帝,相對比較勤政,很少出現像嘉靖和萬曆那樣幾十年不上朝的懶漢皇帝。就個人愛好上看,清帝多愛好詩文刀槍,身體相對健康,較少出現明帝那樣對煉丹、春藥的愛好。
  • 明朝皇帝VS清朝皇帝誰更勝一籌?
    個人能力 在明朝276年的歷史中,先後共傳16帝,以清朝官修史書《明史》記載的情況來看,怪胎皇帝可謂奇葩扎堆,譬如,「蛐蛐皇帝」朱瞻基、「俘虜皇帝」朱祁鎮、「木匠皇帝」朱由校、「道士皇帝」朱厚熜等,仿佛明朝皇室簡直就是群魔亂舞的集散地,似乎明朝的皇帝足可與「禽獸王朝」的北齊君主相提並論。
  • 為何明朝皇帝多奇葩清朝皇帝更靠譜?
    明朝奇葩皇帝首推「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明武宗朱厚照。相比明朝,撿了個「趴活」(重慶話:佔便宜)的清朝的皇帝就要靠譜得多了。對於明清兩朝皇帝差異的原因,各路磚家都說得很有道理,小編認為明朝皇帝多奇葩、清朝皇帝多幹練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選取繼承人的制度不同,導致清朝皇帝的」次品「篩選機制更好。
  • 明朝皇帝都是昏君?
    大家好,我是大司徒,我之前說過,關於明清歷史之爭,我至少要做五期 長久以來,網絡上都有一種傳言,據說明朝皇帝個個都是昏君,懶惰又奇葩,而清朝皇帝個個都是明君,勤奮又刻苦。 那事實是不是這樣呢?如果單看歷史文獻,我們會發現這種說法雖然不嚴謹,但總體沒錯,我們一提到清朝皇帝首先想到的是康熙開疆拓土、雍正,勤政治國、乾隆十全武功,至於末期的道光鹹豐同治光緒,雖然時局不穩,但個人修養也還不錯。 再瞅瞅明朝皇帝,朱元璋、朱棣!殘暴!
  • 宋太祖到溥儀各位皇帝畫像大全,來看皇帝長啥樣
    皇帝,是一國之君長,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有句話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整個天下都是皇帝家的,可見皇帝有多大的權力。中國歷史上包括少數民族帝王在內一共出現了三百六十五個皇帝,在位時間有長有短,在位時間最長的是清朝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在位時間最短的是金朝末帝完顏承麟,在位時間不足一天。在眾多的皇帝中,出現了很多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的聖明君主,如漢武帝劉徹、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明太祖朱元璋等;也出現了無數荒淫無道、魚肉百姓的昏庸之君,如夏桀商紂、隋煬帝楊廣、宋微宗趙佶等。
  • 明朝的皇帝個個放飛自我,而清朝的皇帝看起來很靠譜,這是為何?
    那麼,問題來了,明朝的皇帝為何給人感覺很不靠譜的感覺呢?安逸程度因為滿清是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以少數族裔統治佔有多數的漢族,所以清朝的皇帝做夢都害怕漢人反清復明,神經是永遠繃著的。別說像萬曆二三十年不上朝了,清朝皇帝二十天不上朝的都不多見。
  • 胖子當皇帝,古代的做皇帝的流行趨勢
    當你看到歷史類書籍或者某個紀錄片時,你會發現皇帝們的身材是這樣的,一樣的臃腫,一樣的胖,甚至一個個比一個胖,我們心中想像的皇帝並不是威嚴,身材相貌出眾。看完一個個皇帝的皇帝畫像,大多都是胖子!根據《左傳》記載:晉靈公不君,厚斂以雕牆;從臺上彈人,而觀其闢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