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許小月
舟山跨海大橋
中國(舟山)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舟山自貿區
舟山:深耕長三角港航資源 遞出海上金名片
——舟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許小月訪談錄
⊙記者 王文嫣 王宙潔
上海市普陀區中江路170號,一座特殊的「碼頭」——舟創未來·普陀灣(上海)眾創碼頭不久前正式啟用,成為舟山在上海設立的首個人才飛地園區。
一個是有著「漁都港城」之稱的舟山普陀,一個是坐落於繁華大都市的上海普陀。兩個同名卻產業基礎迥異的行政區在多年友好城區的基礎上,又籤署了「海陸普陀」戰略合作協議,開展實施多層次產業及經貿合作,共同打造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樣板區。
這是舟山積極融入長三角的縮影。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這座長江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支點城市正在「乘風破浪」。
10月3日上午,岙山大鼎碼頭,供油船「紫雲1號」緩緩靠泊。隨後輸油臂接通,1000噸的低硫保稅船用燃料油開始出庫,標誌著全國首單浙滬跨港區國際航行船舶供油試點業務正式展開。這是上港集團和浙江海港集團合作的成果,也助力長三角海事服務一體化邁出堅實一步。
這背後,是舟山市深耕長三角港航資源、加速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頂層設計和行動步驟。
在舟山街頭巷尾被熱議的義甬舟開放大通道,最近喜報頻傳。寧波舟山港主通道的組成部分之一舟岱大橋陸域段橋梁已經貫通。按照計劃,這條主通道將在2021年底全線建成,此後還將和甬舟高速相連。到那時,舟山連島工程總建設裡程將達到83公裡,一路跨越8個島嶼、10座大橋,向北連接上海,拉近上海、寧波、舟山之間陸路交通的距離。
高水平建設寧波甬江科創大走廊、金義科創大走廊、紹興科創大走廊、舟山海洋科學城等科創平臺,共建義甬舟科創合作走廊,支持各地共建「科創飛地」等開放型科創合作基地等,也被列為今年舟山計劃推進義甬舟開放大通道的具體舉措。
中國「十縱十橫」綜合運輸大通道沿海運輸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連接上海洋山港與寧波舟山港兩大世界級港口群的「滬舟甬」(上海-舟山-寧波)跨海通道規劃也有了新進展。
今年7月,上海市政府公布「關於同意《上海浦東綜合交通樞紐專項規劃》的批覆」,明確上海東站將規劃預留滬舟甬鐵路通道的接入方式。此前,上海公布的《浦東新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提出,浦東新區將研究預留經大洋山至寧波、舟山方向的鐵路通道。
大通道的建設為舟山放眼世界帶來更多可能。近年來,舟山先後獲批國家級新區、自貿試驗區等一批高能級戰略平臺,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位居全球前列,江海聯運開闢了新的時代,綠色石化基地、波音項目等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重大項目落地建設。
肩負打造海洋中心城市的使命,舟山遞出一張張「金名片」,未來還將如何進一步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近日,浙江舟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許小月接受了上海證券報記者專訪。
■
許小月:舟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工作,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積極做好融入工作,努力當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海上橋頭堡。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建立了市委書記任組長、市長任第一副組長的舟山市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發展改革委,同時結合舟山實際,專門設立了洋山合作、自貿聯動、交通暢達、港航協同、產業對接、科技人才等6個專題組。
二是抓好頂層設計。通過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專題會議等形式,多次對長三角一體化工作進行專題部署。編印《舟山市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行動計劃》,明確具體實施路徑。積極對接爭取將洋山區域開發、滬舟跨海通道、江海聯運、甬舟鐵路等與舟山發展息息相關的重要內容納入規劃綱要和省級行動計劃。
三是突出工作重點。把加快洋山區域合作開發和推動甬舟一體化視為實現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有力抓手,精心部署和實施重大工程、重大平臺、重大改革、重大項目。目前,小洋山北側開發Ab區成陸工程已先行開工,小洋山北作業區規劃通過交通部評審,浙滬雙方正抓緊編制《滬浙洋山區域合作開發方案》。同時,全力抓好甬舟一體化工作,組織召開兩地共同參與的推進會,發布《舟山市推進甬舟一體化發展行動方案(2019-2021年)》,確定了一批項目。
四是深化多方合作。加快浙江自貿試驗區油氣全產業鏈建設,推動上期所與浙江國際油氣交易中心股權合作,共建國際油品交易中心。合力打造馬鞍山大宗散貨集散中轉基地,啟動與張家港電子口岸、南京航道局江海聯運公共信息平臺數據對接。目前,全市各縣(區)與寧波、上海等地均籤訂了產業、人才飛地等合作協議。
在重大工程方面——加快港航協同發展,與安徽省港航集團籤訂《推進長三角港航一體化加強江海聯運合作框架協議》。推動浙江省船東協會、長江船東協會建立常態互動機制。水運工程預計完成投資50億元。全國首個海港鐵路貨櫃無軌站落戶舟山。江海聯運公共信息平臺2.0版上線,與張家港初步實現江海聯運、口岸通關數據對接應用;加快科技創新協同,全力攻堅國家級高新區申報。杭州人才飛地開園,首批已集聚22家企業。共建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舟山專家工作組,謀劃建設中科院寧波材料所(舟山)技術轉移中心。通過創新券共享共用浙江科技大腦平臺10萬餘臺(套)科學儀器設備和4萬餘項技術創新服務,舟山開放共享儀器設備2959臺(套);加快公共服務融合,與上海620多家醫院、診所實現異地門診直接結算。市本級和各縣(區)設立了長三角一體化綜合服務窗口,有序推進「一體受理、一體發證」工作。與浦東新區知識產權局建立區域智慧財產權發展協商機制、快速維權機制、人才共享和區域高價值專利共同培育機制。
重大平臺方面——積極謀劃共建上海自貿區新片區小洋山島區塊。成立洋山合作開發工作專班,主動參與自貿新片區共建、洋山LNG項目、洋山區域開發等對接工作。加快打造甬舟一體化產業合作先行區,確定了57個重點合作項目和事項。
重大改革方面——深化滬浙自貿合作,共建油氣一體化市場。與上海金融管理局、物產中大集團等籤署《共建長三角期現一體化油氣交易市場戰略合作協議》,保稅380燃料油期貨合約完成全國首筆期貨倉單直供業務。浙江國際油氣交易中心正式揭牌運行,舉辦「長三角期現一體化油氣市場2019峰會」,發布上期標準倉單交易平臺浙油中心報價專區。全球能源與大宗商品價格評估機構——阿格斯發布舟山保稅船用燃料油價格指數,初步形成保稅船用燃料油「舟山價格」。
■
許小月:舟山通江達海,是長江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支點城市。近年來,舟山先後獲批國家級新區、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浙江自貿試驗區等一批高能級戰略平臺,上海臨港新片區、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也涵蓋了舟山嵊泗小洋山島。獨特的區位、港口優勢,頻頻疊加的國家戰略優勢讓舟山走在新一輪對外開放的前沿,為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一方面,充分發揮浙江自貿試驗區制度政策優勢,加強與長三角區域自貿試驗區改革聯動、發展聯動,搭建資源共享平臺,實現優勢互補,促進人才、技術、資金等資源要素自由流動,構建長三角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機制。加強與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聯動。爭取在浙江自貿試驗區重點發展領域,優先複製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特殊政策。以資本為紐帶深化浙滬洋山開發合作,加快推進小洋山北側建設,爭取納入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後續拓展範圍;加強大洋山島謀劃建設,推動滬舟北向大通道建設,探索建設浙滬海上合作示範區。深入推進更加廣泛的互聯互通,提高國際合作和輻射帶動能力,聚焦油氣、海事服務等重點領域,不斷提升能源貿易、現貨交易、跨境人民幣結算等核心樞紐地位。搭建「引進來」和「走出去」有機結合的跨境金融市場化服務平臺。
另一方面,積極發揮寧波舟山港物流運輸優勢,加快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建設。爭取長三角船舶通關一體化試點。加快完善舟山江海聯運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應用功能,打造航運信息服務平臺,推進外輪供應信息服務系統建設,逐步實現船貨交易、船舶拍賣、船舶供應、船舶管理、船員服務、航運數據、航運金融等綜合服務。利用區塊鏈等新技術,推進舟山江海聯運公共信息服務平臺與長三角港口群信息交互共享。積極爭取符合條件的自貿試驗區企業開展LNG罐式貨櫃運輸(可移動罐櫃)的江海聯運試點。進一步提升寧波舟山港與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港口節點互聯互通水平,進一步降低運輸成本,壓縮通關成本,為國內國際供應鏈提供便利、安全的江海聯運通道。
■
許小月:在融入長三角、接軌大上海方面,我們有以下三方面考慮:一是努力打造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創新區。發揮海洋海島資源綜合優勢,重點發展鐵礦石加工貿易、農產品貿易、健康旅遊、臨港智造等海洋經濟特色產業,努力培育形成技術領先、產品高端、特色鮮明的海洋產業集群,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區,謀劃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二是積極探索建設海洋數字自貿區。加快國家智慧海洋試點示範工程建設,推動數位技術和海洋產業深度融合。依託舟山江海聯運公共信息服務平臺,率先在口岸通關領域打造海洋數字自貿區的數據協同監管平臺,實現全流程數位化改革。建立「網際網路+海事服務全產業鏈」的海上綜合電子商務平臺,爭取建立「杭舟」數字飛地,探索建設數字海島。
三是探索創建自由貿易港。對標國際高標準貿易投資規則,以投資自由、貿易自由、資金自由、運輸自由、人員自由為目標,構建高度開放的制度體系和治理體系,實施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稅收政策,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聚焦油氣為核心的大宗商品領域,率先謀劃建設特色自由貿易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