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非洲,大多數人的腦海中都會聯想到貧窮、落後等詞彙,不過非洲確實如此,國際糧農組織會曾在2019年發表了一份《全球糧食危機報告》,報告顯示目前全球有55個國家存在糧食不足的問題,而在這些國家中,非洲國家就佔了一半以上,很多人對此紛紛提出疑惑,非洲人都快吃不上飯了,為什麼還不動手發展農業呢?
非洲人常年飯都吃不上,為啥還不種地?農業專家:你看地上長的啥
其實非洲人的「懶」都是情有可原的。眾所周知,非洲被稱為「熱帶大陸」,這片陸地處在熱帶地區,不僅氣溫乾燥,而且降水量很低。非洲有95%的地區全年的氣溫達20度以上,百姓的正常生活都成問題,更何況是水稻等需水量極大的農作物。
在非洲這片大地上,沙漠大約佔了三分之一左右,除去這三分之一的沙漠以外,非洲有一部分土地土壤肥沃,很適合種植,可就算滿足了土地條件,他們又被擋在了降水量這一關。 而非洲常年發展落後,非洲國家的經濟也並不發達,他們壓根沒有多餘的財力、物力研究更先進的種植技術。
雖然不能自給自足,但非洲屬於老天賞飯吃的類型,因為非洲資源豐富,盛產各種礦物資源,比如石油、天然氣、鑽石等等,他們完全可以用本地的資源跟別的國家交換糧食。除了礦物資源之外,非洲還盛產香蕉、油棕、咖啡等等,但非洲人最賴以生存的是兩種植物——麵包樹和香腸樹。
麵包樹是常見的熱帶樹種,它們耐旱喜陽,而且可以隨時播種、生長迅速,最好一點是種植麵包樹不需要精心照料,因為它們的適應力極強,只要有充足的陽光就可以自行生長,除此之外,麵包樹不容易受害蟲侵犯,所以無需特別關注。
麵包樹的果實澱粉含量極高,一株麵包樹每年可結出200多個果實,是很多熱帶地區居民的主要食物,而之所以將其稱為麵包樹,是因為其果實經過燒烤之後會變得格外鬆軟,酸酸甜甜的,口味跟麵包相似,除了燒烤之外,麵包樹果實還可以有烹煮、油炸等多種食用方法。
麵包樹渾身都是寶,除了果實可當做主食充飢以外,樹幹還可以用來當做建築的原材料,比如造船、建房子之類的,用麵包樹建成的房子能幫助抵禦外界的酷熱,一般使用年限達50年以上;另外,人們還會用麵包樹的樹皮製作繩子等常用物品。
除了麵包樹之外,香腸樹也是非洲人們非常依賴的植物。香腸樹長得很高,一般在6~12公尺,其果實形狀跟香腸類似,因此被稱為香腸樹,可是香腸樹果實的味道跟香腸的味道卻是天差地別。香腸樹果實是又大又重,平均每個果實有10斤左右。
香腸樹果實是甜的,而且最奇妙的一點是,香腸樹果實不論成熟與否都是同一個味道,這也就是說,不論果實成熟與否都可以食用,它跟麵包樹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澱粉含量豐富,可做主食充飢。所以栽種農作物環境不成熟再加上「老天賞飯吃」,非洲人很少會動手勞作,也是因此,很多非洲的普通百姓無法將溫飽掌握在自己手裡,在特殊時期只能忍飢挨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