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裡此情同皎潔,一年今日最分明。初驚桂子從天落,稍誤蘆花帶雪平。戎昱在《中秋夜登樓望月寄人》中這樣寫道。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禮記·月令》。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中秋慶祝又多與豐收有關。古代祭祀文化、農耕歷史,讓這個節日承載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諸多精神。
中秋,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時節。天氣最為清爽,所謂是中秋三五夜,明月在前軒,天淨無片雲,地靜無纖塵。
中秋讓人心澄淨高遠,賞月幽發天人之思。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寫道,「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今人不見古時月,但是古月千載,依舊照著今人。
中秋也是一個團圓和思念的節日。「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北宋蘇軾一生顛沛流離,對親人的思念在中秋只能寄託於詩詞之中。大約是秋天更易感懷,歷史上關於中秋的詩句數量甚至超過了元夜除夕。
無詩無禮不成節,傳統文化的回歸不能僅靠著幾塊文創月餅。古代中秋節也是農事之餘的小憩,現代中秋節也應該讓身心慢下來,與家人團聚,去戶外賞月,到老鋪子裡去買傳統手藝的月餅。若喜歡,年輕人不妨穿著漢服與好友戶外拜月儀式,歌詠吟詩。也可以去郊外散心,採摘秋季豐盛的瓜果。長空明月,還需清心賞。
好時節,願得年年,常見中秋月。
自來紅等老月餅為何那麼好吃?北京稻香村技藝傳承人透露秘訣
皇宮裡如何過中秋?關於月夕古詩乾隆留下百餘首,皇帝也吃自來紅
《紅樓夢》中秋節的「內造瓜仁油松瓤月餅」 如今還能找得到
中秋瓜果飄香,佛見喜梨和京白梨等宮廷貢梨迎來黃金時節
中秋賞月「吃秋」:烤肉季「懷中抱月」,炙味香飄淡淡煙
中秋登高攝月有何技巧?專業攝影師匯總知識點教你拍出又大又圓月
中秋羅衣行:明妝麗服拜新月 北京漢服社八月節相約月壇公園